张彦
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效果
张彦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和健康指导。结果112例患者中,3例因使用降糖药物不当而死亡, 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并发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加强血糖监测及用药指导, 强调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使患者及家属能了解各种降糖药的剂量、用法, 能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遵医嘱逐渐减量, 在监测血糖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可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老年患者;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复合病因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糖尿病患病率在急剧上升, 在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2]。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症状不典型, 在治疗过程中常容易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 最终易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将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作者通过对11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 降低了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112例, 医学诊断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6例, 女46例, 年龄65~83岁。病程6个月~25年。其中糖尿病肾病15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2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1例,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5例,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9例,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22例, 同时合并二种以上并发症的21例, 无并发症7例。用药治疗情况: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患者7例, 使用磺脲类患者41例, 优降糖和二甲双胍两者合用患者26例,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合用患者38例。入院时检测老年患者空腹血糖, 平均值8.9~13.2 mmol/L, 餐后血糖12.1~15.5 mmol/L。
1.2 方法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不同的护理监测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 包括对患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使老年患者能在家属的协助下更好、更有效的进行治疗, 而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112例患者中有3例因入院时已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抢救治疗无效于入院7~10 d内死亡, 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并发症, 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3.1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患者入院后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 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 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自觉症状、平时治疗用药量、用药后的效果、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知晓程度;家属对老年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情况;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过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等。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饮食量及活动程度。通过入院评估, 对每位老年患者的基本治疗及生活习惯进行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3.2 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 作者通过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疾病知识讲座、以及图片宣传等多种方式向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讲解, 加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重点指导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症状观察, 提高对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的警惕性。
3.3 用药观察及护理 因为降糖药对于每位患者而言, 应用效果各有所异, 所以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 观察用药效果, 如果发现效果不明显或无效、药物剂量使用不当等, 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3.4 低血糖的预防与监测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一种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一般人群中发生低血糖是因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烦躁、出汗、心悸、面色苍白、震颤等明显表现[3], 在临床上容易被发现并能得到及时治疗。但在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中, 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不明显, 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嗜睡、谵妄、昏迷等脑功能损害, 缺乏任何前驱症状, 称为未觉察低血糖[4], 如果延误抢救时机, 易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 甚至死亡。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及自我感觉症状。在本组病例中有9例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 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慌的表现, 经及时发现, 立即监测血糖值为3.5~4.5 mmol/L,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饮少许水或进食后, 症状缓解。
3.5 饮食与运动指导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不规律、不正常的饮食习惯, 护理上强调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合理搭配饮食的种类与质量,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向患者介绍, 当因控制饮食而出现易饥饿感时, 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的摄入。忌食油炸、油煎食物[5]。老年患者可进行有规律的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等适宜的运动。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加强血糖自我监测能力, 对出现的异常情况, 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对于住院期间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用药后的反映, 及早发现无典型症状的低血糖反应, 为救治患者争取时间。护理干预还可使患者明确监测血糖的意义、低血糖的原因及危害, 自救方法。也使患者及家属能了解各种降糖药的剂量、用法, 能根据血糖水平的变化遵医嘱逐渐减量, 在监测血糖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可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更加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降低并发症和致死率。
[1]陈灏珠, 钟南山, 陆再英.内科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33.
[2]王莉.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331-332.
[3]许春宝.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安徽医药,2012,16(10):1538-1539.
[4]汪钰君.有效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70-172.
[5]王荣俊, 毕清泉.内科护理学.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8):412-4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53
2014-12-23]
110024 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