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2015-01-23 22:39:45梁永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7期
关键词:置管输液导管

梁永红

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梁永红

目的分析研究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24例癌症晚期患者, 给予其PICC置管治疗, 分析护理体会。结果24例肿瘤患者, 穿刺成功率为95.8%, 平均置管时间为30.2 d,3例导管堵塞,2例出血, 对症治疗后, 不良反应均改善。24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结论肿瘤治疗中实施PICC导管置入, 成功率较高, 可有效减少患者频繁穿刺, 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临床治疗肿瘤疾病主要采用化疗方法治疗, 多需对患者进行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注治疗, 极易导致血管受损或出现药物外渗, 波及局部组织, 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了减少反复穿刺输注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研究采用PICC置管方法治疗, 该方法可有效减轻对患者造成的疼痛, 减少并发症发生, 应用效果显著[2]。本次研究中, 分析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4例肿瘤患者, 男14例, 女10例, 年龄14~58岁, 平均年龄(36±5.5)岁, 胰腺癌7例, 肺癌4例, 胃癌以及肠癌6例,乳腺癌7例。患者入院后先对其进行病理检查, 确诊为恶性肿瘤疾病。

1.2 置管方法 取平卧体位, 手臂外展为45~90°角, 首选贵要静脉, 其次可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最佳穿刺位置为肘窝下两横指处。采用横L行外测量法以及“一”字行外测量法测量所需的导管长度。根据无菌原则下对穿刺点实施消毒处理, 铺设洞巾, 戴上手套, 并将PICC包打开, 并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预冲, 按照15~30°角实施进针穿刺, 见有回血后进针1~2 cm, 之后将针芯退出后, 导管送入到测量的长度, 之后缓慢将导丝撤出, 将肝素稀释液注入其中, 与肝素帽连接, 按照“S”型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 并用X线确定导管尖端具体位置, 确定具体位置后与输液装置输液连接。置管后需要详细记录PICC置管时间、导管间断位置、穿刺静脉名称、插入深度、穿刺顺利是否情况以及穿刺固定情况。

1.3 护理

1.3.1 置管前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有必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的情况, 置管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具体费用情况, 并由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1.3.2 置管护理 必须保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在导管进入到肩部, 可将头部向穿刺侧偏转, 下颌尽量靠近肩部, 若有送管困难, 可边将盐水推入其中边送管, 若遇到阻力应注意不能强行将管送入, 若不能顺利送管可换对侧置入。

1.3.3 置管后护理 置管后第一个24 h必须按时换药, 查看伤口愈合后无渗血情况, 不同季节每周可换1~2次药。常规输液后采用剂量为10~20 ml注射液抽取5~10 ml配置的肝素稀释液, 脉冲式正压封管, 注意治疗间歇期每天也应封管1次。

1.3.4 并发症护理 ①导管出现的感染。需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并且每24小时应更换1次输液环路, 换药时应按照从顺到逆时针消毒方法将汗毛孔周围的细菌清除干净, 并注意维持导管周围皮肤无菌, 防止受到细菌感染。若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化脓、肿胀、局部发红、发热以及寒战等, 应先将导管拔出后于导管尖端实施细菌培养, 局部需换药。②针对穿刺点出血情况。成功置管后1~2 d若有少量渗血情况则为正常, 提示需要换药;若出血量较大, 叮嘱患者可适当屈肘10~20 min或实施加压包括, 若有必要可外敷云南白药, 若出血不止, 应及时告知医生, 实施对症处理。③导管堵塞。医护人员首先应掌握如何正确封管、输血、血浆、脂肪乳剂以及甘露醇后, 需先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不能经导管采血检验。

2 结果

24例肿瘤患者, 穿刺成功23例, 穿刺成功率为95.8%,穿刺失败1例。置管时间为27~33 d, 平均置管时间为30.2 d。24例患者导管堵塞3例, 经尿激酶溶栓后导管引流顺畅, 出血2例, 给予对症治疗后, 出血情况明显减少。所选取的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

3 讨论

肿瘤为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 其中化疗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是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治疗[3]。在长期化疗药物的多次刺激作用下以及反复的静脉穿刺治疗, 极易伤及周围的组织以及邻近组织, 导致血管出现红肿、闭锁以及疼痛情况, 给再次化疗输液静脉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 同时在反复多次穿刺下,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随着化疗用药剂量不断增加, 疗程不断缩短, 注意保护血管是肿瘤化疗护理中重要一项措施[4]。一般的留置针位置比较浅, 容易受到肢体活动的影响。加上化疗对血管产生的刺激作用较大,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渗漏性损伤以及静脉炎, 不仅造成患者疼痛,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通过实施PICC置管有效改善化疗中存在的问题。PICC置管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 容易发现血管,方便应用于护理中。因此, 为了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采用PICC置管是一项安全高效, 简单方便的护理技术[5]。实施PICC置管治疗关键在于成功穿刺, 因此一般选择在化疗早期选择血管较好的肘部实施置管治疗。且为了保证PICC置管成功进行, 临床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学习, 明确具体的置管技术、置管禁忌证以及适应证, 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推广普及PICC这项技术[6]。本次研究中,24例肿瘤患者实施化疗后, 穿刺成功率为95.8%,平均置管时间为30.2 d, 不良反应为3例导管堵塞,2例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 给予肿瘤患者结合采用PICC技术, 给予患者护理措施, 可有效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

[1]马宝玲, 吴利娜. 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86例护理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63-1564.

[2]宋葵, 戴雪松. 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42-745.

[3]尹悦. PICC与VPA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江苏医药,2014,40(3):369-371.

[4]宋红霞, 杲海霞.住院患者PICC置管护理与感染预防.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1):1106-1107.

[5]魏素臻, 王爱红, 李贵新, 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2):5-9.

[6]柴晓燕.加强型护理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67-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28

2014-09-16]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二科

猜你喜欢
置管输液导管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0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28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