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文萍
血液检验结果与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关系
连文萍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结果与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关系, 总结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及保存时间, 以便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化验检查结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标本30例, 分别于0、1、3、6 h或0、2、4、6 h对血糖浓度、血清电解质浓度、心肌酶谱、血常规及血液粘度等进行检测, 总结分析放置时间对各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清K+在1 h后即明显升高(P<0.05), 血清Cl-于4 h后明显下降(P<0.05), 而Na稍有下降(P>0.05)。单核细胞与血小板随着血液标本放置2 h后明显提高, 放置4 h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减低(P<0.05)。随放置时间的加长, 血糖、全血及血浆粘度明显下降(P<0.05), 肌酸激酶活性不断下降, 乳酸脱氢酶和羟丁酸脱氢酶活性不断上升, 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放置时间对各项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合理放置时间, 可以提供科学可靠的化验检查数据, 以便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服务。
血标本;放置时间;化验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 医师治疗方案和临床用药的选择往往都是依靠血液检验结果进行的。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发展, 血液检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反映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并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观察预后提供可靠的化验指标, 特别是与临床的符合程度,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尤为重要[1]。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 如血液放置时间、保存方法、机器准确性、检测技术等。血液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许多化验结果[2]。本研究重点分析血液放置时间对化验结果的影响,以便合理安排时间, 规范标本化验, 以期达到最准确的化验结果。
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及住院30例患者血液标本。其中男15例, 女15例,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36岁。采用真空抽取空腹静脉血6 ml, 同时注明采血时间, 标记血液化验时间。检验科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测, 保证血液标本的密闭性, 对血液标本的检测时间进行登记, 同时记录检测结果。
1.2 试剂与仪器 采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采用仪器配套的试剂盒及配套的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
1.3 方法 抽血前本组试验已明确告知患者, 并征得患者同意。嘱患者空腹8 h以上, 做好抽血准备。使用无抗凝剂一次性采血管抽取肘部静脉血6 ml。分别置4支试管内, 于0、1、3、6 h或0、2、4、6 h对血液进行检查, 重点检测血液放置时间对血糖、心肌酶谱、血常规及血粘度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液放置时间对血糖的影响 静脉采血后, 如果血清不能及时分离, 血清葡萄糖会每小时降低约7%, 经分离提取的无溶血的血清,25℃下血糖可稳定约8 h,4℃可稳定72 h。取血后1、3 h血糖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6 h后血糖显著降低(P<0.05)。由于糖酵解供给红细胞能量,细菌污染分解葡萄糖, 加上白细胞降解酶的作用, 使血糖浓度逐渐降低[3]。因此静脉采血后要立即送检血糖,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2.2 血液放置时间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患者于清晨空腹采血,37℃水浴箱内放置30 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检测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活性, 每份标本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每间隔2 h检测酶活力。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 肌酸激酶活性不断下降, 乳酸脱氢酶和羟丁酸脱氢酶活性不断上升, 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2.3 血液放置时间对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 分别于0、1、3、6 h对血液标本检测血清电解质, 结果显示, 血清K+在1 h后即明显升高(P<0.05), 血清Cl-于4 h后明显下降(P<0.05), 而Na+稍有下降(P>0.05)。这可能是血清钾、钠存在于细胞内外, 由于ATP产生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出现细胞内外离子转移。所以, 应尽快将采集的血液标本送检。
2.4 血液放置时间对血常规的影响 马南花等[4]抽取8例患者静脉血, 分别于0、2、4、6 h后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单核细胞与血小板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加长而明显提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减低(P<0.05)。所以, 为保证血常规的准确性, 应将采集的血液标本尽快送检。
2.5 血液放置时间对血粘度的影响 将8例患者的血标随机放置0、1、3、6 h后分别测定全血及血浆粘度。结果显示全血及血浆粘度随放置时间的加长明显下降(P<0.05)。全血粘度切割变率为200的值和血浆粘度值在3 h时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明显。所以, 在进行血粘度检测时, 血标应在3 h内完成测定。
血标放置时间对血糖测定影像的测试表明, 如果血清不能及时分离, 血清葡萄糖会每小时降低约7%, 经分离提取的无溶血的血清,25℃下血糖可稳定约8 h,4℃可稳定72 h。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血糖的检测结果影响很大。血糖的检测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放置6 h后血糖检测结果显著降低(P<0.05)。因此血糖标本应在3~6 h内完成检测;血标放置时间对测定心肌酶谱测试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 肌酸激酶活性不断下降, 乳酸脱氢酶和羟丁酸脱氢酶活性不断上升, 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明显变化。本组5例标本在2、4、6 h后检测, 检测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活性, 每份标本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 显示其肌酸激酶活性分别下降6.4%,12.3%,18.5%, 乳酸脱氢酶和羟丁酸脱氢酶活性分别上升32%,21%,18%。因此, 血标检测心肌酶时, 血标如不能及时测定, 也应将血清分离出来保存;血标放置时间对血清电解质浓度的测试表明, 血标在放置1 h后K+显著升高, 血标在放置4 h后Cl-显著降低, 而Na+浓度略有下降。因为从血清电解质浓度随放置时间有升有降, 因此检测血清电解质浓度时应根据其特点, 对时间掌握有所侧重;血标放置时间对血常规的测试表明:单核细胞与血小板随着血液标本放置2 h后明显提高, 放置4 h后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因此, 为保证血常规数据的准确性, 应将采集的血标尽快送检;血标放置时间对血粘度的检测表明:血标全血及血浆粘度随放置时间的加长明显下降(P<0.05), 因此应将采集的血标尽快送检以保证血粘度的检测准确性。
综上所述,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影响到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医务工作者在做血液化验检测时, 应对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数据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 采集完血液样本后及时进行标记, 在允许留置的时间内送检。如不能保证及时送检的血液样本, 应及时做好冷藏保存, 尽量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 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率。
[1]刘小生.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医学信息,2011,24(10):680.
[2]荣晓玲.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工企医刊,2009,22(2):41-42.
[3]野丽莉, 于秀艳, 张东霞, 等.肿瘤患者血标本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用肿瘤学杂志,2001,15(1):27.
[4]马南花, 马升俊, 肖华莲.血标本放置时间对Coulter JT-IR血细胞仪单核细胞检测值得影响.广西医学,2001,23(1):117-1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52
2014-12-15]
450006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