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芳,杨 耀
(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市 747000)
甘南高寒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调查研究
何红芳,杨 耀
(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市 747000)
[目的]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1],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染传病,发病常呈零星散发,但致死率很高,发病不但造成我州牦牛的大量死亡,还对草场和水源造成二次污染。[方法]: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平均发病率为6.87%,但致死率高达28.70%,在甘南牧区全年12个月中都有发生,但发病率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以1~3月份,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38%,3.33%;4~6月份和7~9月分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30%,0.85%;但病死率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全面疫情普查,同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和措施,[结果]:从而为该病的防治和控制提高技术保障,切实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确保畜牧业丰产丰收,农牧民群众增收。
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综合防控
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国家二级传染病[1-2], 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本病病原为多种条件性致病菌,一般认为常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正常情况下不引起发病,当家畜在外界诱因诸如天气骤变、长途运输、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突变等不良应激因素作用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即可侵入体内,大量繁殖,经淋巴进入血液,发生内源性感染而发病。 此外,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在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至80年代由于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得到有效控制[3]。但近年来在我州开始陆续发生,为全面掌握甘南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情况,2010年~2012年,五县(市)8个调查点的8 168头牦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为进一步分析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情况与季节的关系,又于2012设立6个调查点,对5673头牦牛发病情况分以1~3月, 4~6月,7~9月和10~12月4个季节开展了调查(表2)。
调查显示,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平均发病率为6.87%,但致死率高达28.70%,在甘南牧区全年12个月中都有发生,但发病率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以1~3月份,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38%,3.33%;4~6月份和7~9月分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30%,0.85%;但病死率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 2~5 d,一般呈急性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大多数病例体温升高到41℃以上,病牛饮食欲减退或废绝,行走摇晃不稳,有的卧地不起,心跳加快,节律不齐;眼结膜发绀,咳嗽,鼻流黏稠液;颌下及喉肿胀、坚硬发热,有的肿胀延伸到耳根和胸前,呼吸极度困难,严重者喉内有拉锯声,伸头吐舌发喘,呻吟,流涎;可视黏膜呈蓝紫色,伴有粘脓性结膜炎;部分病牛继发瘤胃臌气,出现腹痛和下痢症状,排出带血且伴有恶臭气味的液状粪便。少数症状较轻的病例主要呈现胸膜肺炎的症状,呼吸困难,干咳;鼻内分泌物增多,病初流出泡沫样鼻汁,后呈脓性鼻液;肺部听诊支气管呼吸音粗厉,有的可听到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区。急性病例多于 1~3 d内死亡,慢性病例可拖延 1 个月以上。病牦牛除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外,在头、颈和胸部皮下出现炎性水肿,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高度肿胀,舌伸口外,呼吸高度困难,流泪、流涎、磨牙,出现急性结膜炎。
剖检病死牦牛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暗红色;咽喉部黏膜水肿,皮下及肌肉组织有较为严重的出血性胶样浸润,切开后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黏液,肺脏呈明显的纤维素性肺炎特征,大面积充血、出血、瘀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色肝变区,切面呈大理石状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腔和心包内大量积液,心耳和心内、外膜广泛出血;肝脏体积增大、质地较软,胆汁潴留,呈墨绿色;大网膜和肠系膜上有大面积弥漫性点状、片状出血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水肿、增厚、出血,结肠呈紫红色,有的发生坏死。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做实验室诊断。
4.1 病料采集
无菌采集病死牦牛牛只淋巴结、肝、肺、脾等病料,并及时送到实验室置冰箱待检。项目组共采集病料64份(淋巴结、肝、肺、脾各16份)
4.2 动物接种试验
无菌环境下取病料,将其研磨成糊状,用灭菌生理盐水(1:5)稀释成乳剂,腹腔注射实验动物8只健康小白鼠(平均体重20 g,购自青海兽医生物制药厂),剂量为0.5 ml/只。8只小白鼠均于接种后18-24 h之间死亡,试验人员无菌采取心血以及肝病料以便做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在病料采取完毕后,还对病死小白鼠尸体进行剖检并观察病理变化。在接种局部可见肌肉及皮下组织发生水肿和发炎灶;胸腔和心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外膜有多数出血点;淋巴结水肿增大;肝脏淤血。
4.3 涂片镜检
用致死小白鼠的心血涂片、肝病料触片,染色(瑞氏染色8份,美兰染色8份, 革兰氏染色16份)、镜检。
镜检 将染色好的载玻片置于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用100X倍的物镜10X倍目镜),美兰和革兰氏染色的涂片在视野中呈卵圆形或球杆菌,两极浓染。血液涂片用瑞氏染色时,细菌被染成蓝色,有少数呈淡青色。检查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4.4 分离培养
将病料分别无菌接种在5%犊牛血清营养肉汤、血液琼脂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 37℃培养24,观察结果。(培养基基础均购自上海科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菌落形态及培养特性 血清肉汤培养24 h后轻度浑浊,连续培养4~6 d有菌膜产生,液体清澈,管底有粘稠液体;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贫瘠;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圆形、微隆起、半透明、湿润、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露滴样小菌落,不溶血。
4.5 生化试验
无菌将纯培养待检菌分别接种于各种糖培养基、邓亨氏蛋白胨水、葡萄糖蛋白胨水、枸橼酸盐、尿素等生化培养基(均由甘南州疫控中心实验室自制), 37℃, 培养 24~48 h,观察结果见表3。
4.6 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购于上海伊华科技有限公司)扩散法,抗菌素种类有CTX(头孢噻肟)、AKN(丁胺卡那)、CFX(头孢呋新)、AMP(氨苄青霉素)、TET(四环素)、NOR(氟哌酸)、CRO(头孢三嗪)、VAN(万古霉素)、STR(链霉素)、CAR(羧苄青霉素)、CFZ(头孢唑啉)、KAN(卡那霉素)、SXT(复合磺胺)、TOB(妥布霉素)、CMP(氯霉素)、OXA(苯唑青霉素)、CFP(头孢哌酮)、GEN(庆大霉素)等18种。
37℃培养18~24 h,观察结果并测量抑菌圈(cm)。结果见表4。(判定标准参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药敏纸片扩散法法规)
注:“+”阳性,“-”阴性。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巴氏杆菌对CTX、AKN、CMP、NOR、CFZ、CFX、CFP、CAR、GEN、TET、CRO高敏;对KAN、VAN、TOB中敏;对OXA、STR、SXT、AMP不敏感。
5.1 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微生物学检查,确定该病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从病死牦牛体内分离到的细菌, 经动物试验证实具有致病性, 通过形态特点、染色特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可以证实, 与大巴氏杆菌的特征相符合, 而且有氧及厌氧条件下均可生长, 为需氧兼性厌氧菌, 也符合巴氏杆菌的特征。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确定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病原菌可在18~24 h内致死小白鼠, 说明其致病性较强。
5.2 通过调查发现,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在甘南牧区平均发病率达6.87%,病死率达28.70%。这种较高的病死率是与牧区放牧草场较远,群众治疗不及时有关。
5.3 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在甘南牧区全年12个月中都有发生,但发病率与季节有相关性,以1~3月份,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38%,3.33%;4~6月份和7~9月分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30%,0.85%,但病死率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这种状况一是与当地高寒阴湿的自然地理状况有关,由于气候剧变、潮湿等因素,导致牦牛体温失调,是本病主要的发病诱因之一。二是由于1~3月份和10~12月份牧区饲草枯黄,牦牛采食不足体质下降导致抵抗力下降。
5.4 巴氏杆菌为条件病原菌,病牛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细菌常存在于健康畜禽的呼吸道,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当牛受冷、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拥挤、闷热、长途运输或饥饿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致病,经淋巴液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牧区放牧牦牛应注意避开过渡阴湿草场放牧。
5.5 预防本病平时应注意加强对牦牛的饲养管理,在枯草期适当补饲,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每年春秋两季搞好免疫工作,可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另发病时应尽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而导致高死亡率。
5.6 及时轮牧,隔离病畜与可疑病畜,对已发病的病牛用头孢噻肟、丁胺卡那治疗,同时配合对症治疗、抗菌消炎,能大幅提高肝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条件时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动物体发病的中后期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1] 许正林.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与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2010.3(37):221.
[2] 祁芝梅.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6(29):129.
[3] 麻文林.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调查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6:47.
[4] 河生德等.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7.8(24):40.
[5] 杨才让吉等.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8.3(44):74.
[6] 傅海兰等.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9.8(26):61.Gannan alpine pastoral areas of yak pasteurella disease research
He Hong-fang Yang Yao
(gannananimal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Hezuocity, 747000)
the ox pasteurella disease also known as hemorrhagic septicaemia, Tibetan is called ”, ”[1], is a kind of dye transfer of zoonotic disease and illness are often scattered distribution, but the fatality rate is very high, not only killed my state of yak, the masses caused large economic loss to farmers and herdsmen, also cause secondary pollution to the pasture and water. The serious influence I state yak industry development, a direct threat to farmers health and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Through the yak pasteurella disease (yak hemorrhagic septicaemia) comprehensive epidemic survey,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diagnosis methods and measures, such as and improve our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 to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o ensure high and harves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farmers' income crowd.
yak; Pasteurella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 diagnosis;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4-12-26 修改日期:2015-01-18
何红芳(1984-),女,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E-mail:407219620@99.com。
S8-1
A
1001-9111(2015)02-0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