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临床分析
李鑫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NUG)的病因、表现及治疗。方法对临床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患者30例的病因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患者30例,有效21例, 改善9例。结论避免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情有关的发病诱因, 积极配合医生能够促进患者完成彻底的系统治疗。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方案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是指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坏死和炎症, 本病与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合称为坏死性牙周病。当病变伴有附着丧失, 即发展为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现有研究表明, 本病为艾滋病口腔病损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 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病, 对于艾滋病的筛查和诊断都有重要意义。选取临床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环死性溃疡性龈炎30例患者的病因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患者30例,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9~46岁, 平均年龄30岁。有吸烟史25例, 均有牙龈炎。起病急, 有特殊的腐败性口臭, 龈乳头呈火山口样坏死, 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
1.2 方法 轻轻去除牙间乳头和龈缘的坏死组织, 并初步刮除附着较松的大块龈上牙石, 以清洁牙面。用氧化剂如1%~3%过氧化氢溶液轻轻清洗局部, 除去残余坏死组织。清洗后局部可贴敷剪成小块的甲硝唑或替硝唑药膜, 并给以氧化性含漱剂如1%过氧化氢液或0.02%高锰酸钾溶液等含漱。可给予大量维生素C、蛋白质等支持疗法。重症者可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 一般愈合较快。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 劝患者戒烟, 保持口腔清洁。急性期过后应及时治疗原已存在的龈缘炎或牙周炎, 以防复发。有系统性疾病者应及时予以治疗。
经治疗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患者30例, 有效21例,改善9例。
慢性龈缘炎或牙周炎是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发生的重要条件。多数ANUG患者有大量吸烟史, 吸烟可使牙龈小血管收缩, 影响血液循环, 并使白细胞的趋化功能和吞噬功能减弱, 降低了唾液免疫球蛋白(IgA)的水平, 从而加重了牙龈的病变。某些全身因素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而诱发本病,如营养不良、维生素B和维生素C缺乏、恶性肿瘤、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严重的消化功能紊乱等。艾滋病患者常出现本病的症状, 须提高警惕。
急性溃疡性坏死性龈炎, 除有自发出血外, 还表现为牙龈坏死、疼痛、特殊口臭等特征性的损害和症状。本病起病急, 常以牙龈自发性出血和明显疼痛为主诉。患者有牙齿撑开感或胀痛感。牙龈轻微接触即出血, 晨起时枕头上带有血迹, 口中有血腥味。检查病变多见于下前牙的龈乳头区, 可见龈乳头充血水肿、色红, 个别牙间乳头的顶端发生坏死性溃疡, 表面呈火山口状。坏死可向龈缘扩展, 形成溃疡, 表面覆以灰白色污秽的伪膜。坏死物擦去后, 乳头和边缘龈形成一直线, 如刀切状, 龈缘可有鲜红的边缘, 一般不波及附着龈。轻症患者的龈乳头在未坏死前, 很易与慢性龈缘炎混淆[1]。嗅诊可闻及特殊的腐败性口臭。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度全身不适、低热和局淋巴结肿大。坏死区底部细菌涂片检查可见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急性期如未能及时治疗且患者抵抗力低时, 坏死可波及与牙龈病损相对应的唇、颊侧黏膜上, 而形成急性坏死性龈口炎。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者还可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 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呈黑色坏死, 甚至穿孔, 称为“走马牙疳”。此时患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此症在我国已基本绝迹。若有反复急性发作,则可转为本病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牙间乳头消失, 龈缘无坏死物, 乳头处的龈高度低于龈缘高度, 呈反波浪状。久之, 病损可延及深层牙周组织, 引起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和牙齿松动, 称为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急性龈乳头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与牙髓炎鉴别, 牙髓炎有自发痛、放射痛、夜间痛和龋洞内探痛;一般龈乳头无明显红肿及触痛, 无明确的局部刺激物。主要鉴别与下列疾病进行诊断, 与慢性龈缘炎鉴别, 慢性龈缘炎病程较长, 为慢性过程, 多无自发性牙痛。虽可有牙龈乳头和边缘龈的红肿,探之易出血和轻度口臭等, 但一般无自发出血和牙龈坏死,无特殊的腐败性口臭。病因明确, 有局部刺激因子, 去除局部刺激因子后1周内炎症即可消退。疱疹性龈口炎为病毒感染, 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幼儿。起病急, 开始有1~2 d发热的前驱期[2]。牙龈充血一般波及全部牙龈而不局限于牙间乳头和边缘龈, 还常侵犯口腔黏膜其他部位或唇周组织, 典型病变为多个成簇状小水疱, 破溃后形成多个小溃疡或溃疡互相融合, 假膜不易擦去, 无组织坏死, 无腐败性口臭。急性白血病本身不会引起坏死性龈炎, 但患者可由于抵抗力的低下而伴发本病。该病的牙龈组织中有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浸润, 使牙龈有较大范围的明显肿胀、疼痛, 并伴有坏死。可有自发性出血和口臭。全身有贫血和衰竭表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有幼稚白细胞, 这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与艾滋病鉴别, 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而使各种细菌引起机会性感染, 可合并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或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临床上在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同时可见牙龈线形红斑, 附着龈可有点状红斑, 有刷牙后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 牙龈的充血仍不消退[3]。口腔内还可出现毛状白斑、Kaposi肉瘤等表现, 血清学检查(血清HIV抗体阳性)有助于确诊。
对牙龈炎症较重的患者, 可配合使用局部药物治疗, 经过治疗后牙龈的炎症可在1周左右消退, 牙龈的色、形、质可完全恢复正常。经局部处理、抗厌氧菌药物和支持治疗后,患者疼痛和出血症状能得到缓解。再经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指导, 患者如能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如不伴发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时, 多可有效地治愈, 并防止复发。
[1]四川医学院.口腔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98.
[2]徐安蓉.中药含漱剂治疗牙龈炎及牙周炎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01,23(10):750.
[3]李洁. 慢性龈缘炎和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特点和诊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5):200-2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34
2014-12-17]
152511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林业局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