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吉煌
“褦襶”词义考*
吴吉煌
“褦襶”一词首见于三国魏人程晓《嘲热客》诗,本义为“夏笠、凉笠”。“褦襶”的词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因其作为“夏笠、凉笠”的形制特点,在本义基础上引申有“厚重臃肿”、“褴褛、破败”等义。第二,“褦襶”由程晓诗义典故化,有“不晓事”、“劳碌奔波”义。
褦襶;褦襶子;典故词;《广应官话》
“褦襶”一词首见于三国魏人程晓《嘲热客》诗①程晓《嘲热客》诗或题为《三伏诗》、《伏日行》、《伏日诗》。除引前人说外,下文通称《嘲热客》,或称“程诗”。,宋以后诗文中常见,现代汉语多种方言仍沿用。《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均加收释。学者们也发表了不少文章讨论“褦襶”的词义。王云路、方一新考订中古汉语中“褦襶”有“愚蠢”义,“犹今言‘呆傻’”②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6—287页。。李家树、黄灵庚指出,“褦襶”主要有“莽撞、鲁莽(不晓事)”、“糊涂”、“不合时宜”三种意义③李家树、黄灵庚:《释“褦襶”》,《辞书研究》2008年第3期。。《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除“凉笠、暑笠”及“愚蠢、不晓事”义外,还有“衣着厚重臃肿的样子”、“痴迷失态之状”、“累赘”等义项。本文在前彦时贤论述的基础上着重讨论:“褦襶”的本义是否为“暑笠”;“褦襶”的“不晓事”义的由来;辞书失收的其他义项及相互关系④本文主要讨论“褦襶”在传世文献中的词义,现代汉语各方言中“褦襶”的词义暂不在讨论范围中。。
之所以要讨论“褦襶”的本义,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主要工具书虽均立“暑笠”为第一义项,将其视作本义,但所举文例均为《西溪丛语》、《证俗文》、《正字通》等笔记考证或古代字书中关于程晓《嘲热客》中“褦襶”词义的讨论,未提供其他实用辞例,而历代学者对程诗“褦襶”的词义又多有争议。其次,只有确定了“褦襶”的本义,才能更好地理顺引申义,把握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
就笔者所见,最早指明“褦襶”有“暑笠”义的是唐代的王叡(号炙毂子),其说见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卷下:
杜甫《送高三十书记》云:“触热向武威。”程晓《三伏诗》云:“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据《炙
毂子》云:“褦襶,笠子也。”《集韵》:褦,音奈;襶,音戴。二字,不晓事也。①姚宽撰,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86—87页。标点略有改动。
姚氏此处旨在揭示杜诗“触热”一语典出程诗,附带解释诗中“褦襶”之义。一引王叡说,以“褦襶”为“笠子”。又引《集韵》释“褦襶”为“不晓事”。对于二说是非,姚氏未做决断。可见,宋人对于程诗“褦襶”及“褦襶子”为何义已有争论。
程诗见录于《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广记》,多有异文。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
豫章《次韵钱穆父赠松扇》诗云:“可怜远度帻沟溇,过堪今时褦襶子。”《释名》云:褦襶子,不晓事之称也。出晋程晓诗,见《艺文类聚》、《初学记》二书。其诗云:“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嚬蹙奈此何。揺扇胛中疼,流汗正滂沱。传诫诸高明,热行宜见诃。”《艺文》、《初学》二书所载无少异。惟《太平广记》载《启颜录》有晋程季明《嘲热客》诗曰:“……今代愚痴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嚬蹙奈此何。谓当起行去,安坐正咨嗟。所说无一急,吟何多。揺扇胛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谓为小事,亦是人一瑕。传诫诸朋友,热行宜见呵。”此诗比前本多三韵。意前二本非全文也。一以为“褦襶子”,一以为“愚痴子”,其末又以“诃”为“呵”,当有辨其非是者……宋景文本多字韵下有两句云:“疲倦向之久,甫问君极那。”②吴曾:《能改斋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页。
《太平广记》的异文说明时人或将程诗“褦襶子”理解为“愚痴子”。大约同时的高似孙在《纬略》卷6引《声类》:“褦襶,不晓事之称也。”③高似孙:《纬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3页。宋代学者大多认为程诗中的“褦襶”为“不晓事”之义,“褦襶子”为“不晓事之人”。
明代学者则大多认为程诗“褦襶”是“凉笠”义,“褦襶子”指“戴凉笠之人”。
卓明卿《卓氏藻林》:
褦襶子,音柰戴。暑月见人为褦襶子,恶客也。褦襶,凉笠也。言戴凉笠之人。④卓明卿:《卓氏藻林》卷3,明万历八年刻本。
彭大翼《山堂肆考》:
程晓《伏日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按:褦襶,凉笠也。褦襶子者,言戴凉笠之人也。⑤彭大翼:《山堂肆考》卷11,明万历二十三年刻本。
张自烈《正字通》直斥宋人以程诗“褦襶”为“不晓事”之非:
从词义上看,唐代王叡和明代学者将程诗“褦襶”释为“夏笠”,认为“褦襶子”本指“戴夏笠之人”是正确的。宋人将程诗中的“褦襶”释为“不晓事”或者“愚痴”,则主要从诗义着眼。这一问题下文再作讨论。
除了专门的札记考订外,诗文中亦有“褦襶”指“夏笠、凉笠”的用法。如:
仰看月影卜年丰,中有老农拥褦襶。⑦凌义渠:《凌忠介公集》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第387页。(凌义渠《戏为麦灯歌》)
担夫暂息废褦襶,行子久坐思衣裳。⑧杜濬:《变雅堂遗集》诗集卷2,清光绪二十年黄冈沈氏刻本。(杜濬《大椿树歌》)
客自褦襶来,我当科头出。①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45,明万历刻本。“褦襶”与“科头”相对,用为动词,指“戴笠”。(王世贞《暑日见客》)
从上引诸例可见,“褦襶”本义指“夏笠、凉笠”。在诗文中可活用为动词,指“戴夏笠”。除程晓诗外,工具书可在本义“夏笠、凉笠”下增补相应辞例。
“褦襶”的本义既为“夏笠、凉笠”,为何会有“不晓事”之义?宋明学者对此也有分析。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载《漫叟诗话》:
《古乐府诗》云:“今世褦襶子,触热向人家。”褦襶,《集韵》解之云:“不晓事。”余素畏热,乃知人触热来人家,其谓不晓事宜矣。②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09页。王肯堂《鬰冈斋笔麈》:
字书释“褦襶”为“不晓事”,而不知何以皆从衣。或云:即今暑月所戴凉笠,以青缯缀簷而蔽日者也。暑月戴此访人,其不晓事可知。③王肯堂:《鬰冈斋笔麈》卷3,明万历三十年王懋锟刻本。
上引二说认为:程诗“褦襶子”本指“戴夏笠之人”,因酷暑戴笠访人不合时宜,故“褦襶子”乃“不晓事之人”。因此“褦襶”也有了“不晓事”之义。也就是说,“褦襶”的“不晓事”义,并非由本义“夏笠、凉笠”引申而来,而是从程诗的诗义浓缩承袭而来的。
“褦襶”在现存唐代文献中并未见用,宋明学者讨论“褦襶”词义所钩稽的前代文献也不外乎程诗《嘲热客》。除名物考订的札记外,宋明以后使用“褦襶”及“褦襶子”的文例有相当部分是对程诗的承袭或化用,“褦襶”及“褦襶子”的涵义与《嘲热客》的诗义密切相关。如:
颇遭褦襶惊午梦,正坐热行官不呵。④张耒:《张右史文集》卷12,《四部丛刊》影宋旧钞本。(张耒《暑毒不可过又每为宾客见扰午寝不安奉怀邠老之无事也》)
因悲褦襶子,不肯过闲门。⑤严怡:《严石溪诗稿》卷3,明万历五年刘效祖刻本。此反用程诗义,以言门庭冷寂。(严怡《五月炎蒸甚三十首》其十三)
且喜过门无褦襶,却怜涴壁有宁馨。⑥元好问编:《中州集》丙集,《四部丛刊》影元刊本。(王子端《夏日》)
上举诗文大多包含“褦襶(子)、过门、访客”等要素,所表达的内在涵义与程诗基本相当。最初的“褦襶”只是一个普通的名物词,而后来文人使用的“褦襶”、“褦襶子”则更多地是有典可寻的“典故词”。
李运富指出:“‘典故词’是指由典籍中故有的某个事件或语段通过变异而形成的词,变异前的事件或语段就是变异后的典故词的‘典源’。典故词除了必须有典源外,还得具有‘典面’(与典源相关的语符形式)、‘典义’(与典源相关而与典面字词原义不同的意义)和‘典例’(隐去典源而出现典面的用语)。”⑦李运富:《论“典故词”的词典处理——以〈辞源〉“射”字头为例》,《中国语言学(第六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6页。
所谓“典源”是指“典籍中故有的某个事件或语段”。从现存的文献看,“褦襶”和“褦襶子”最早见用于程晓《嘲热客》。诗歌描写的是戴着夏笠不畏酷暑登门造访而给主人带来诸多不适的行为。这个场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戴夏笠的访客,也就是“褦襶子”和“褦襶”,这就成了“典面”。从字面上看,“褦襶”本指“夏笠”,“褦襶子”本指“戴夏笠之人”。进入程诗描绘的场景后,“褦襶子”却成了不合时宜、不受主人欢迎的访客,与下文“诸高明”相对,指“不晓事之人”。后代诗文所用的“褦襶子”与典面“褦襶子”的原义“戴夏笠之人”不同,不一定指酷暑时节头戴夏笠的访客,而只是单纯地指不通人情世故,行为不合时宜的“不晓事之人”。如:
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笈。①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2,《四部丛刊》影明嘉靖本。(王安石《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边事如此,悮国何人?比极坏难支,乃责之褦襶子曰:“非尔不可。”区区一身不足惜,其如疆事何哉?②孙传庭:《白谷集》卷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6册,第324页。(孙传庭《答东抚札》)
前者指不晓得变通,只知道固守经籍的人;后者则是自谦之词,称自己是不晓得如何应对边事,无力处理疆事的人。
综上所析,宋明以后诗文中使用的“褦襶子”已经成了一个“典故词”,常指“不晓事之人”,“褦襶”亦因而有了“不晓事”之义。
王云路、方一新举程诗“褦襶”在《太平广记》卷253中异文作“愚痴”,指出中古汉语中“褦襶”有“愚蠢、呆傻”义。传世中古汉语文献中“褦襶”仅见用于程诗。如上所论,从词义上讲程诗中的“褦襶”并非表“愚蠢、呆傻”义。
“褦襶子”异文作“愚痴子”,只能说明在程诗的特定语境中,“褦襶子”义同“愚痴子”。“褦襶子”的本义是“戴夏笠之人”。脱离程诗语境,这种人本不一定是“愚痴子”。《太平广记》异文作“愚痴子”只是诗义上的大体相当,不能由此得出程诗中“褦襶”义同“愚痴”的结论。
王云路、方一新认为:“‘诶诒’、‘哀骀’与‘褦襶’皆音近,义相关,愚蠢痴呆义与恍惚失魄相近,而丑陋与呆傻亦往往相关。”③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第286—287页。从引申关系上看,这一论断未必能够成立。以《说文解字》为例,其中与“痴”、“愚”义相关的词语,如“痴、佁、顡、忥、愚、戆、憃”等,均无与“恍惚失魄”、“丑陋”相关的引申义;而与“丑陋”义相关的词语,如“醜、亚、、颏、、婎、婓”等,也无与“愚蠢、呆傻”相关的引申义。
综上所论,我们认为“褦襶”的“不晓事”之义与本义“夏笠、凉笠”没有词义引申关系,它是由程诗“褦襶子”浓缩而来。经由典故化的过程,“褦襶”具有了“不晓事”义。
辞书中“褦襶”的释义可分为两大类。以《汉语大词典》为例,一类为:“1.夏天遮日的凉笠。”“2.谓炎暑戴笠。”“5.衣服粗厚臃肿貌。”“6.引申为累赘。”另一类为:“3.愚蠢无能;不懂事。”“4.形容痴迷失态之状。”(义项4可商,详后文)前一类词义由本义“夏笠、凉笠”引申而来;后一类词义则由典故词“褦襶子”浓缩而来。除以上义项外,还有几个义项需要补充:
(一)“褦襶”有“劳碌奔波”义
程诗描绘的“褦襶子”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特点:在主人看来,“褦襶子”暑日登门不合时宜,不晓人事;从访客的角度看,“褦襶子”暑日奔波,辛苦劳顿。前一视角使得“褦襶子”、“褦襶”典故化,有“不晓事之人”、“不晓事”义,前文已有详论。以下仅举与后一视角相关的用例:
可怜远度帻沟溇,适堪今时褦襶子。④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四部丛刊》影宋乾道刊本。(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
独怜褦襶子,仆仆疲道路。⑤帅机:《阳秋馆集》卷15,清乾隆四年修献堂刻本。(帅机《苦热》)
宁怜褦襶子,触暑候峩冠。⑥余缙:《大观堂文集》卷6,清康熙三十八年刻后印本。(余缙《自怜》)
上举三例均言道路驱驰之苦。诗中“褦襶子”或是诗人好友,或是作者自况。与程诗嘲笑“褦襶子”不同,作者对“褦襶子”心怀同情和怜悯。从这个角度看,“褦襶子”指的是劳碌奔波之人。
安知褦襶子,百年苦刺促。①邵长蘅:《邵子湘全集·青门簏稾》卷2,清康熙刻本。(邵长蘅《仲夏(不陶不杜闲自用我法)》)
谁家褦襶子,流汗逐浮名。②陆世仪:《桴亭先生诗集》卷5,清光绪二十五年唐受祺刻本。(陆世仪《次韵陈皇士闭关诗四首》其一)
如何褦襶子,尘埃满胸臆。③李兆龄:《舒啸阁诗集》卷6,清乾隆李渭刻本。(李兆龄《杂兴七首》其五)
试观褦襶子,有若穷相驴。④朱彝尊:《曝书亭集》卷22,《四部丛刊》影清康熙本。(朱彝尊《过龚御史翔麟田居留饮即席赋》)
上举四例中,诗人表达了与“褦襶子”截然不同的志向——脱离尘世的纷扰、消却对名利的追逐,做像老聃、陶渊明一样“幽棲”的隐士。与之相对的“褦襶子”则是“尘埃满胸臆”,“流汗逐浮名”,“百年苦刺促”,“有若穷相驴”。这样的“褦襶子”指的是执着于世俗名利,劳碌奔波之人。“褦襶”因而也有“劳碌奔波”之义。如:
向者足下过金陵时,方苦应试之士麕集,褦襶报谒,挥汗成雨。⑤王世贞:《弇州续稿》卷18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第591页。(王世贞《答华孟达》)
连日以水灾为桑梓作说客,褦襶奔走,挥汗赋此,极不惬意。⑥王世贞:《弇州续稿》卷20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第861页。(王世贞《詹东图》)
流汗送迎,褦襶报谒。凌晨出门,薄暮始归。⑦王世贞:《弇州续稿》卷20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第900页。(王世贞《答胡元瑞》)
上举三例虽言“挥汗”、“流汗”之热,但“褦襶”已非实指“夏笠”或“戴夏笠”,而指劳碌不休。还有一些文例与暑热无关,只表“劳碌奔波”义。如:
天近都城暑不炎,晚来凉气雨馀添……翻思褦襶江南日,冠服何繇得整严。⑧王绂:《王舍人诗集》卷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7册,第134页。(王绂《三次前韵》)
仆以考绩至淮阴,而有叨转之命,返棹归里,得一哭亡弟抚病妻,且免车马褦襶之劳,于私便矣。⑨王世贞:《弇州续稿》卷20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4册,第851页。(王世贞《刘日孚》)
初夏名园静,虚潭乱木高。千章遮赤日,一径入寒涛。坐卧烦全涤,行吟暑可逃。却嗟褦襶客,终日苦尘劳。⑩费锡璜:《掣鲸堂诗集》卷9,清康熙刻本。(费锡璜《千章夏木清》)
李家树、黄灵庚认为“褦襶”的意义主要有三种:一本东晋程晓诗,谓莽撞、鲁莽,亦“不晓事”之意也;二谓“糊涂”之意;三谓“不合时宜”之意⑪李家树、黄灵庚:《释“褦襶”》,《辞书研究》2008年第3期。。两位学者指出“褦襶”的“不晓事”义“本东晋程晓诗”,实际上也认为“不晓事”义乃由程诗典故化而来。不过如上文所述,在主人看来访客的“不晓事”,是其暑日造访的“不合时宜”,而非强调其“莽撞、鲁莽”。两位学者在文章中释为“莽撞、鲁莽”即“不晓事”义的辞例,可以从主客两个不同的视角,区分为“不合时宜、不晓事”和“劳碌奔波”两种不同含义。例如:
(1)“不合时宜、不晓事”义。
门无褦襶轩车过,草庐寂寂南阳卧。⑫李彭:《日涉园集》卷5,民国豫章丛书本。(李彭《谢人见过》)
遭逢褦襶子,此事又中夺。⑬林季仲:《竹轩杂著》卷1,清光绪刻本。(林季仲《秋热次高仲贻韵》)
心闲逢事懒,褦襶且休来。①吴锡畴:《兰皐集》卷2,民国宋人集本。作此义理解的辞例还有:李正民《大暑呈彦章内翰》、朱松《招民表》、赵蕃《连雨有作》、魏了翁《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其三。(吴锡畴《夏日》)
(2)“劳碌奔波”义。
触热褦襶几许,我生何艰哉。②晁说之:《嵩山文集》卷4,《四部丛刊续编》影旧钞本。(晁说之《夜行自戏六五言》)
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③汪藻:《浮溪集》卷29,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作此义理解的辞例还有:黄彦平《乐府杂拟》其七、楼钥《即事》、王炎《黄一翁自郡城回》、沈与求《次韵学士兄见一亭》、敖陶孙《用韵谢竹主人陈元仰》、刘辰翁《褦襶子》。(汪藻《尤袤大暑留召伯埭》)
文章所谓的“糊涂”义,确切地讲也是指“劳碌奔波”。如:
纷纷褦襶久相忘,只忆僧斋昼梦长。④朱松:《韦斋集》卷6,《四部丛刊续编》影明本。(朱松《杂小诗八首》其五)
此生浑褦襶,秋鬓渐鬅鬙。⑤冯时行:《缙云集》卷2,清赵氏小山堂钞本。(冯时行《和杨团练元韵》)
赤日黄尘褦襶忙,放翁湖上独相羊。⑥陆游:《剑南诗稿》卷2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2册,第370页。陆游《夜行》、《发书画还故山戏书》二诗中的“褦襶”亦当释为“劳碌奔波”。陆游《夏日》:“孤舟正作笭箵梦,九陌难随褦襶忙。”诗中“笭箵”指江湖渔钓之乐,“褦襶”当指“劳碌奔波之人”。《辞源》释为“暑日谒客”,可商。(陆游《夏日》)
《汉语大词典》“褦襶”下立义项“4.形容痴迷失态之状”,辞例为《水浒记·剽劫》:“把青蚨几贯易缥清,酩酊何辞褦襶行。”《汉语大字典》将此处“褦襶”释为“喻失仪状”。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均值得商榷。
《水浒记》中“把青蚨几贯易缥清,酩酊何辞褦襶行”是众军士的唱词,“褦襶”是军士们抱怨酷热的天气里劳碌不得息(押送生辰纲),并非指喝酒后痴迷失态的样子。后代文献中,亦常称“劳碌奔波”为“褦襶行”,如:
热场热客自营营,冷眼看他褦襶行。⑦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6,清道光振绮堂刻本。(梁绍壬《燕台小乐府》)
我亦南方客,湖湘褦襶行。⑧石韫玉:《独学庐稿·初稿》卷7,清写刻独学庐全稿本。(石韫玉《苦热》)
由此可见,“褦襶”并无“形容痴迷失态之状”、“喻失仪状”义,该义项当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程诗典故化而来的“褦襶子”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指“不合时宜、不晓事之人”,一指“劳碌奔波之人”。因之,“褦襶”也有“不合时宜、不晓事”和“劳碌奔波”二义。辞书中大多未立“劳碌奔波”义,当补。
(二)“褦襶”有“褴褛、破蔽”义
清代乾隆年间琉球人梁允治编写的官话课本《广应官话》⑨梁允治:《广应官话》,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本。收录了“褦襶”一词。
《广应官话·人品门》:
褦襶(衣服破坏) 伶俐(聪明) 邋遢(腌臜也)
《广应官话·人事门》:
褦襶(谓贫人衣服破坏不洁) 蓝缕(仝上) 洗衣
在这两处“褦襶”下编者均有简明注释。一处注“衣服破坏”,一处注“谓贫人衣服破坏不洁”。并且在第二处下的“蓝缕”(通常作“褴褛”)一词下注明“仝上”。《方言》卷3:“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或谓之褴褛。”“蓝缕(褴褛)”有“衣服破烂”义,与梁允治注“衣服破坏”,“谓贫人衣服破坏不洁”同。
《广应官话》是为琉球人学习当时的中国官话而编写的一部教材①详参[日]濑户口律子:《日本琉球的中国语课本〈广应官话〉》,《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书中收录的词语应该是当时汉语官话中常用的词语。作者的注释清楚地告诉我们,清代汉语官话中“褦襶”有“衣服破坏(不洁)”义。而《辞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均未设置这一义项。前贤的讨论文章也均未言及。下文从“褦襶”与夏笠相关的诸义出发,试谈“褦襶”的“褴褛、衣服破坏”义的由来。
“褦襶”一词有“衣服粗厚臃肿”义,清人笔记已经言及:
褦襶,衣厚貌……今俗见人衣服麤重者曰衲裰。此即褦襶之讹耳。②杭世骏撰,陈抗点校:《订讹类编·续补》,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37页。(杭世骏《订讹类编续补·义讹》“墨杘、、褦襶”条)
今俗所谓褦襶者,为其不俏醋也。襃衣大袖,不合时尚,亦为褦襶。③郝懿行:《证俗文》卷6,清光绪东路厅署刻本。(郝懿行《证俗文》“褦襶”条)
郝懿行所言“襃衣大袖,不合时尚”即指衣服宽大臃肿。不仅“衣服粗厚臃肿”可称“褦襶”,人身形臃肿也可称“褦襶”,如:
骨瘦如柴,衣宽若袋。不是忘形,谁堪褦襶。④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20,清顺治十七年毛褒等刻本。(憨山老人《十六尊者应真图赞》)
生成如此褦襶,翻却笑人糊涂。⑤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19,清顺治十七年毛褒等刻本。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27:“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形裁腲脮蹙额皤腹。”明代幻轮《释鉴稽古略续集》卷1:“皤腹拥肿见人嬉笑,如俗所画布袋和尚云。”此处“褦襶”当即言其“皤腹拥肿”。(憨山老人《布袋和尚赞》)
前一例指衣服宽大臃肿,后一例言身形肥大臃肿⑥清人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悟知子》:“猝有一道人來,著折角巾,褦襶不堪。”《汉语大词典》释该例“褦襶”为“衣服粗厚臃肿貌”。结合下文“坐椅上,椅顿折。人皆笑之”,可知此处“褦襶”似非言衣服粗厚臃肿,而是指身形肥大臃肿。。
“褦襶”的“宽大臃肿”、“肥大臃肿”义应该是由本义“夏笠、凉笠”引申而来的。“褦襶”作为“夏笠、凉笠”在形制上有区别于普通笠子的特点:
(褦襶)即今暑月所戴凉笠,以青缯缀其襜而蔽日者也。⑦见郝懿行:《证俗文》卷2,清光绪东路厅署刻本。(陈仁锡《潜确类书》)
或云:即今暑月所戴凉笠,以青缯缀簷而蔽日者也。⑧王肯堂:《鬰冈斋笔麈》卷3,明万历三十年王懋锟刻本。(王肯堂《鬰冈斋笔麈》)
“褦襶”“以青缯缀其襜”,即在竹制的底胎边沿缀上青缯。青缯垂沿可以遮蔽暑日,但与一般冠帽相较则略显宽大臃肿。因此,“褦襶”由“夏笠”义引申有“衣服粗厚臃肿”、“身形肥大臃肿”义。
值得注意的是,“襃衣大袖,不合時尚”只是“褦襶”的词义之一,故郝懿行言“亦为”。当时也将“不俏醋”称作“褦襶”。宋人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好儿曰俏醋。”⑨赵叔向:《肯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不俏醋”即指“衣服破坏”、“褴褛、破蔽”。
“衣服破坏”义亦与“褦襶”的形制特点有关。“褦襶”的沿边青缯廓落其外,下垂摇摆,看起来不仅宽大臃肿,有时也让人感觉褴褛破败。“褦襶”表“褴褛、破蔽”义,在宋以后文献中即已见用:
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⑩汪森编:《粤西诗载》卷1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5册,第209—210页。李家树、黄灵庚认为此处“褦襶”表“不合时宜”义,可商。(白玉蟾《除夕客桂岭》)
破被寒襦何褦襶,书包药裹更零星。⑪朱休度:《小木子诗三刻·壶山自吟稿》卷下,清嘉庆刻汇印本。(朱休度《自官舍移居民舍口占三绝句》其三)
前题(其二:一鬼短衣,偻而趋,一鬼奴从,臝上体,以手拄腰,骨节可数。) 瑟瑟萧萧,潜行旷野,乍岀蓬蒿。人太奇穷,鬼何褦襶,衣碎于蕉。天涯魑魅相遭,且莫把,无能见嘲。知否人间,多君一技,不过吹箫。①杨夔生:《真松阁词》卷3,清道光十四年刻本。清人张问陶《船山诗草》卷11《戏题罗两峯鬼趣图》:“第二图:一鬼锐头赤足,敝衣穷袴,抗手前行;一鬼削面瘦躯,两手扪腹,着缨帽随后,若主仆然。”杨夔生此曲所咏即第二图,“鬼何褦襶”即指前行之鬼“敝衣穷袴”,结合下文“衣碎于蕉”,此处“褦襶”正为“褴褛、破败”义。(杨夔生《陇头月》)
现代汉语方言中“褦襶”多有“衣服不整洁”义,如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西南官话②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174页。、福州话、徐州话③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582页。等。“褦襶”的“褴褛、破蔽”义,不仅有《广应官话》的记录和传世汉语文献的辞例,而且还有现代汉语方言的佐证。《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应补充“褴褛、破蔽”这一义项。
综上所论,“褦襶”本义为“夏笠、凉笠”。程晓《嘲热客》诗是现存最早使用“褦襶”的文献,“褦襶”、“褦襶子”在程诗中本指“夏笠、凉笠”与“戴夏笠之人”。因其形制特点,“褦襶”引申而有“衣服粗厚臃肿”义,“身形肥大臃肿”义,“褴褛、破蔽”义。由程诗典故化而成的“褦襶”因诗义而有“不晓事”、“劳碌奔波”义。前贤关于“褦襶”词义及相关辞例的说释,通过本文的爬梳考索得到修正和补充。
【责任编辑:张慕华;责任校对:张慕华,李青果】
H131
A
1000_9639(2015)01_0062_08
2014—07—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12&ZD178)
吴吉煌,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广州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