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杰
(辽宁省阜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123100)
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
韩杰
(辽宁省阜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123100)
初生雏鸡的抵抗力比较弱,对外界的温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冬季本地区气温低而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雏鸡呼吸道等疾病。因此,只有加强管理、精心饲喂才能确保雏鸡成活率高,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1 温度的控制
冬季育雏必须采取全封闭式管理,避免禽舍间工作人员及器具流动交叉,进雏的前3d,要对育雏室进行预热和试温,让室内温度达到32°左右。一般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温度高,夜间温度比白天高,阴雨天温度比晴天高。入雏一周温度要求达到35~32℃,以后要求每周降低2~3℃,直至育室温 (20℃左右)相等即可。
2 湿度的控制
湿度要求第一周控制在70~75%;第二周控制在65%左右;第三周湿度控制在55~60%。20d后不需要加湿。冬季一定要控制好湿度,否则高温低湿时会出现雏鸡生长缓慢、脚干、羽毛不鲜亮等脱水症状,低温高湿时会使雏鸡食欲差,抵抗力低,易发生各种疾病。
3 鸡舍空气质量的控制
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确保鸡舍空气新鲜,防止鸡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的超标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但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冷风或者贼风直吹鸡体,导致疾病的发生。本地区适合通风的时间一般为中午12点钟至下午14点钟。
4 雏鸡的饲养。
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保证及时供给洁净的饮水。尤其是第一周内要求饮温度在25℃的凉开水。饮水中可以考虑加入4~5%的葡萄糖、适量的抗生素和维生素。
饲料要求选择适口性好、易消化、新鲜优质、颗粒大小适中的。开食盘选择大口径浅盘的料盘,在雏鸡饮水1~2h后用雏鸡颗粒饲料平撒在开食盘上,任其自由采食。要求定时定量,一般第一周每只雏鸡的饲喂量在13.2~18.0g,第一周每天喂8~10次,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步减少饲喂次数,增加饲料量。
5 疾病的防治。
进入冬季,温湿度相对较低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因此平时还应严格消毒,每天勤清扫,确保鸡舍环境清洁卫生。鸡舍地面的垫料应定期更换。鸡粪要及时清除。注意观察鸡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及时隔离和治疗。
要做到科学免疫,按照免疫计划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确保疫苗和接种质量。尤其要重视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的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