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控热点问题探析

2015-01-23 14:24:01刘培言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禽病病鸡禽流感

刘培言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禽病防控热点问题探析

刘培言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近年来,我国养禽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仍呈高发态势,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以往流行的大肠杆菌病、沙门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统疾病并未有效根除,而一些新病通过品种引进等途径也传入我国,导致禽类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经济损失巨大。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当前禽病防控形势和禽病流行动态,探讨禽病防控出路已成为从业人员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禽病防控中备受关注的几大热点问题,以供参考。

1 禽流感

1.1 临床表现

如感染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雏鸡和商品肉鸡发病后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死亡率较高,剖检可见肝、脾、肾、腺胃、肠道、胰腺、心冠及腹部脂肪有出血性变化。育成鸡发病后表现通常不典型,病鸡死亡率可达50%以上,剖检可见其肾脏肿大,胰腺坏死,部分病鸡会出现神经症状,除此之外可偶见其他脏器的出血性变化。产蛋鸡发病后可有产蛋下降、死亡等表现,剖检可见卵泡变形、坏死、萎缩,输卵管和子宫内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性分泌物。如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雏鸡和商品肉鸡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出现一系列继发感染,剖检可见气管有粘液,继发或并发可形成支气管干酪样栓塞。产蛋鸡的死亡率较低,常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食量和产蛋下降,剖检可见病鸡的喉头气管有轻度出血,输卵管和子宫内有分泌物,常并发卵黄性腹膜炎。

1.2 防控措施

如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10日龄左右的蛋鸡和种鸡可进行初免,其后于30日龄、开产前、36周左右和换羽鸡开产前应分别进行一次免疫,进口祖代鸡首免可尽可能提前 (可于1~3d进行)。疾病流行时可对10日龄左右商品肉鸡进行免疫。在基本免疫程序中45日龄左右应进行免疫效果检测,如检测结果显示抗体未明显上升,应及时补免。在诊断方面,由于感染后鸡只的死亡率较高且死亡较快,通过抗体检测诊断的难度较大,此时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开展变异株抗体检测,为诊断提供指导。此外,还应做好流通领域管理,密切监测生产中流行毒株的变化情况。如为H9N2亚型禽流感,其基本免疫程序可参照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进行,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对免疫抗体尚不具备足够保护力的15~25日龄雏鸡进行隔离防护。

2 健康养殖

健康养殖是一种绿色生产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保障饲养动物、饲养人员和禽产品消费者的健康,对于推动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垂直传播疾病、中毒、营养不良和传染病是影响禽类健康养殖的主要因素,前三种的控制难度不大,但传染病防控较为棘手,首先应认识到空气质量对于健康养鸡的重要性,要采取措施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做到“短时间大剂量”通风。其次,还要做好预防免疫工作,养殖场需制定详细的免疫标准并确保严格执行,以保证良好的免疫效果。此外要实现健康养殖,必须要认识到 “养”、 “放”的重要性,把 “养”放在第一位。 “三种营养素”应供给充分,同时鸡场建设实现标准化,实行统一管理,做到全进全出。

3 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在规模养殖中十分重要,建立系统的生物安全体系对于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养禽业普遍存在饲养密集、活禽运输和人畜混居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执行生物安全的难度。

目前,我国养鸡业的生产水平与十年前相比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传染病增多、防治形势日趋复杂以及免疫项目和次数过多,导致诊疗难度增大等,在一定程度上给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带来了负面影响。具体来说,在规模化养殖的生物安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隐患:其一,养殖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为疫病流行创造了条件。当前,在禽类养殖中存在模式多样化、当街宰杀畜禽、人畜混居、发病后处理和饲养管理不当等诸多问题,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其二,种禽群。当前,我国种鸡养殖业良莠不齐,未实施全进全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较多,外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和人工感染问题较多,免疫失败比较常见。第三,疫苗。我国SPF蛋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问题较多。

猜你喜欢
禽病病鸡禽流感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封二)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四种禽病流行状况的简要分析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 05:39:32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养禽与禽病研究所介绍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启蒙(3-7岁)(2017年4期)2017-06-15 20:28:55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