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益 张敏 彭建伟 (浙江省景宁县畜牧兽医局 323500)
浅谈母猪乳房炎原因与对策
严家益 张敏 彭建伟 (浙江省景宁县畜牧兽医局 323500)
近年来景宁县生猪养殖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存在一些弊端,母猪乳房炎症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降低母猪乳房炎造成的损失,本文将从饲料供给、栏舍调整、卫生消毒、中医保健、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和对策。
母猪;乳房炎;研究分析;经验对策
一是部分养殖户担心母猪营养跟不上影响产后泌乳,在怀孕后期和产后不控料,而且饲料蛋白含量过高,因此母猪泌乳量大,而很多母猪产籽少且吮乳量不多,母猪多余的奶水就在滞留并造成乳房血液循环受阻,最终导致乳房组织发生坏死引发乳房炎;二是饲料单一缺乏维生素或误食发生霉变等饲料引起内分泌失调,使母猪无法正常排奶。
目前多数母猪从断奶开始长期关在定位栏内,经历配种、怀孕两个阶段,直到待产时又转到产床,长期的固定饲养缺乏必要的运动,直接导致体型偏胖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乳房平滑肌蠕动力不强。
清洗消毒不到位,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没有把消毒工作做细。饲养环境比较脏,而且部分母猪可能在生产前乳房就已经被栏舍内的铁丝栏杆刮伤,而饲养管理人员恰恰没有认真检查消毒,加之仔猪出生后再次吮咬母猪乳头,病原微生物迅速滋生,继而导致乳房炎症。
一是仔猪出生后没有及时做好减牙、断脐带等基础性工作,让其随意撕咬母猪乳房,母猪乳房被咬伤继而引起继发感染;二是由于没有及时固定乳头,出生仔猪没有规律和节奏的吮咬引起母猪严重反感,卧趴不给仔猪吃奶,最终因奶水滞涨引发炎症。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凹、弹性小不利于排乳和仔猪吸乳,多余乳汁滞留后压迫乳房,造成血管周围血流不通畅,经络受阻导致乳房炎。
首先将怀孕母猪分为偏胖、正常、偏瘦三个层次,根据层次控制后期补料,保证将母猪体重和产后泌乳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在产后及时根据母猪奶水质量和体标调整饲料;其次临产前几天应减少精饲料的投入,多喂清淡绿色高蛋白饲料,提高饲料营养多样性,这样既有利于母猪顺产又能保证奶水数量和质量;最后要确保饲料的质量,避免给母猪食用发霉变质的精饲料。
克服长期关在定位栏而缺乏运动的弊端,让怀孕母猪有合理的运动空间,特别是怀孕后期的适当运动。在栏舍的设计上,将产床饲养模式为活动栏饲养,在产前一个月,将母猪转入活动栏,这样在产前加大了母猪的运动量,促使其各个部位的平滑肌蠕动,有利于母猪产后排乳。
及时检修圈舍栏杆,防止乳房外伤的发生,对怀孕母猪乳房有刮伤情况的,要及时进行消毒和治疗,避免留下后遗症;同时要及时清理粪便及各种污物,搞好圈舍卫生,及时更换垫草,减少病源微生物的滋生;在母猪产前务必要重视乳房消毒工作,产前必须用0.1%高锰酸钾对乳头、乳腺基部进行消毒,然后用新毛巾擦干净待产。
(1)在引种和后备母猪培育期间,要细心观察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有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严重内凹、大小发育不规则的后备母猪,要坚决果断予以淘汰,若后期生产才发现将提高饲养成本,影响生产效益。
(2)强化产房饲养人员责任心,在产前1~2周开始按摩乳房,确保泌乳期乳房管道通畅,防止包裹及结节的出现。在母猪产仔后,及时对仔猪进行剪牙和断脐工作,清理胎衣等产仔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杜绝仔猪通过吃奶咬伤母猪乳头将细菌污染带到母猪乳头上。
(3)由于仔猪刚出生无法有效的进行吮奶,因此饲养人员要帮助仔猪按照顺序从后到前固定母猪乳头,避免仔猪因互相抢奶引起母猪反感,一般来说将大的仔猪放在前排乳头,小的仔猪放在后排乳头。
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可以提高母猪的抗应激能力,因此可在母猪产前和产后一周加入一些有滋阴润下,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等作用的中草药进行保健,避免母猪产后乳房炎的发生。穿山甲8g,益母草28g,王不留行8g,青蒿15g,把料切碎后加入打料机于粉碎均匀后煎熬拌料给母猪使用。
隔离仔猪,挤去患病母猪乳腺内的乳汁,局部涂10%鱼石脂软膏,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200万单位或400单位进行局部封闭。如果肌肉注射效果不佳,体温升高,出现红、肿、热、痛,食欲不佳,粪便干燥,可速改用中草药服之,建议方剂:通草10~20g,漏芦15~20g,瓜蒌15~20g,红花15~20g, 生芪 50~80g, 升麻 15~20g, 天花粉 15~20g, 乳香10~20g, 没药 15~20g, 山甲珠 6~10g, 川柏 20~30g, 黄芩20~30g。有条件情况下可应用静脉注射方剂。如0.9%氯化钠250~500ml, 5%葡萄糖 250~500m l, 百毒头孢 1~3g, 抗病毒1 号 10~20ml, 安乃近 20~30m l, Vc10~30m l, 分别一次静滴,每日一次,连用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