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蒋淼
·临床中药·
唐代医方石榴止痢小议
李蓉,蒋淼
考证唐朝时期的本草及医方,研究石榴止痢的功效及应用规律。通过对相关医方进行归纳、整理及发现问题,以期为石榴的更安全、更广泛用药提供依据。
唐代;医方;石榴
石榴(Punica granatum L.)为石榴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石榴的皮、籽、花、根等均有记载可被入药,功效众多,可驱虫、消肿,治下痢漏精、口干、腹痛等。其中,以石榴皮的止痢疾功效最为常用。此外,石榴籽多用于治疗口渴,石榴花被用作止鼻血,石榴根则被用来驱虫。本课题主要研究石榴在治疗痢疾方面的应用。
唐代医方中对石榴记载较多的书籍主要是《千金方》[1]与《外台秘要》[2],共计三十八处,其中有十二处石榴单独成方。关于石榴止痢的记载最多,入药部位多为石榴皮,服用方法以汤剂为主,也有丸剂、取汁、烧灰等服用形式。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在唐代石榴止痢方中,石榴的计量单位主要有“两”、“分”、“钱”(多用于丸剂),其次是“枚”或“具”(入药部位为“全石榴”),还有“把”、“片”等计量单位。“枚”、“把”、“片”这样的计量单位不严谨,因石榴果实的大小有差异而缺乏准确性。
如《千金要方》记载:“附子汤治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方:附子一枚,石榴皮一具,阿胶二两,龙骨、甘草、芍药、干姜、黄连各一两,黄芩半两,粳米三合,右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石榴皮“一具”,不能准确知道剂量,显然不如“两”精确。
在唐代医方中,石榴入药部位为:全石榴6处,其中有2处记录为酸石榴;石榴皮26处,其中酸石榴皮有11处,东行石榴皮1处;石榴叶1处;石榴籽6处,其中酸石榴籽2处。
其中,石榴止痢多用石榴皮或者全果。在治疗妊娠下痢的方中,石榴均是以酸石榴皮入药,对于五色下痢者,入药部位多使用酸石榴或酸石榴皮。酸石榴即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大概因为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止痢效果更佳。
《古今录验》里的白头翁汤,疗寒急下,及滞下方:“白头翁、干姜各一两,甘草炙,一两,当归一两,黄连、秦皮各一两半,石榴皮一两,生者二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为四服。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此方主要用于寒症,石榴在此方有两种剂量,干者一两,生者二两。说明生石榴皮也可以入药,只需加大剂量。是否所有记载有石榴皮的医方,均可用生石榴皮来替代干者,需要进一步研究。
石榴止痢方的剂型以汤剂为主,共有19处。取汁有5处,主要出现在治疗小儿痢下的方中。如《千金宝要》云:“捣石榴汁服之”。又如《千金要方》治“冷热不调,或水或脓或五色血方:酢石榴五枚,合壳子捣绞,取二升汁,服五合瘥止。”《古今录验》里治疗冷热不调下或脓或水,或赤白青黄者,也是捣汁。还有3处是以烧灰形式使用,如《千金要方》治少小洞注,下痢,用酸石榴烧灰末。又如《肘后方》疗水下痢色白,食不消者,寒下者,也是酸石榴皮烧灰为末。《肘后方》对于赤白痢下者的另一治法是“用酸榴皮烧存性,研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有效则止。”烧灰有简单的烧灰为末,或烧灰存性,研为细末,还有需要加入药引者,如《孙真人方》治“大便前有血,使人面色发黄。将酸石榴皮炙后研末。每次服二钱,用茄子铰煎汤送服。”
对于治疗胃肠有热的痢疾,石榴与清热燥湿药物黄连、黄柏、黄芩等配伍,在记载石榴的唐代医方中,黄连使用频率最高,有15次,与其清大肠湿热的功效密切相关。对于治疗冷痢,石榴也与回阳药附子、干姜等配伍,其中附子有4处,而干姜则有11处,这与干姜的温中功效相关。对于久痢不止,石榴还与补血药阿胶、当归等配伍,阿胶,出现了10次,当归,出现了9次。因为久痢易伤津耗血,因而配伍了补血药。除此之外,石榴也与地榆、白头翁等止痢药搭配,进一步增强止痢作用。也与健脾药茯苓、神曲配伍,补脾、化食、除湿。还与收涩药赤石脂、龙骨、牡蛎、伏龙肝等配伍,加强收涩功效。
《千金要方》治妊娠注下不止方“阿胶、艾叶、酸石榴皮各二两,上三味药以水七升,煮取两升,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此方主要针对孕妇寒痢不止,石榴依旧发挥其止痢功效。在《经效产宝》里有一药方针对妊娠腹痛下痢,只在该方的基础上增加了黄连与当归两药,其余药同。
《千金要方》“治妊娠患脓血赤滞、鱼脑白滞,脐腹绞痛不可忍者方:薤白(切,一升),酸石榴皮、阿胶各二两,黄柏,地榆四两。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两升半,分三服,不瘥更作。”此方的患者体内有热,痢下脓血,且腹痛积滞,此处石榴主要针对痢血。在《产宝》里此方的黄柏以黄连替代。
《千金要方》里记载了一则小儿病情较复杂的医方黄柏汤,“治小儿夏月伤、暴寒、寒折大熟、熟入胃,下赤白,滞如鱼脑。壮热、头痛身热、手足烦。黄柏、黄连、升麻、白头翁、当归、牡蛎、石榴皮、黄芩、寄生、甘草各二分,犀角、艾叶各一分。 ”此方用于外寒里热患者,或温病遇腹寒。不能直接用下利药或温脾汤,否之病情加重。该方也被《幼幼新书》引用。
《千金要方》“黄连汤治赤白痢方:黄连、黄柏、干姜、石榴皮、阿胶各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上七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石榴用果皮入药,治疗痢下。该方经过加减,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千金要方》里的“虚痛方”,保留了所有药物,仅仅改变了剂量和煎煮方法,用于治疗腹中虚痛。又如《删繁》里的“黄连汤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厚朴、地榆两味药,去掉了甘草,用于治疗中焦洞泄下痢或因霍乱引起的腹中虚痛。《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也在此方基础上,增加了地榆、茴香,减去了甘草,用于治疗小肠虚,寒、苦,头偏痛,耳项痛,下痢赤白,肠滑,腹中痛,里急后重。扩大了前方的应用范围。
《千金要方》“治中结肠丸,断冷滞,下赤白青色如鱼脑,脱肛出,积日腹痛,经时不断者方:赤石脂五分,吴茱萸三分,干姜、附子、当归、厚朴、白术、木兰皮、白头翁、黄连、石榴皮、黄柏各二分。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大豆,二岁儿服五丸,三岁以上服十丸,十岁以上二十丸。暴下者服少许便瘥,积下者尽一剂更合。”《幼幼新书》里的吴茱萸丸,与此方组药完全相同,但炮制方法及计量有所改变。用于治疗冷痢,下青白如鱼脑,痛多时不断。
又如“增损健脾丸,治丈夫虚劳,五脏六腑伤败受冷,初作滞下,久则变五色,赤黑如烂肠,极臭积者方:钟乳粉、赤石脂三两,礜石、干姜、苁蓉、桂心、石斛、五味子、泽泻、远志、寄生、柏子仁、人参、白头翁、天雄、当归、石榴皮、牡蛎、龙骨、甘草各二两。 上二十味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日三,加至四十丸。”也见于《千金要方》。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中的健脾丸中,相对前者仅去除了天雄一味药,计量有所变化。用于治疗虚劳羸瘦,身重胃冷,泄泻不止,或作滞下久变五色积臭。且此处不再局限于男子。
由上述可知,许多使用了石榴的唐代止痢医方,被后世引用,在做加减后扩大了应用范围,对后世的医方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现代的临床研究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石榴的药用价值。
[1] 孙思邈.千金方[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06.
[2] 王焘.外台秘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5.
(责任编辑:何瑶)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treating dysentery by Shiliu recorded in prescriptions of Tang Dynasty /
LI Rong, JIANG Miao//( Pharmacy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Sichuan Province—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Co-founded by Sichuan Province and MOST, Chengdu 611137, Sichuan)
The herbal books and prescriptions in Tang Dynasty were researched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law of treating dysentery by Shiliu. The related prescriptions were summed up and sorted to fnd problem for safer and more extensive medication.
Tang Dynasty; prescriptions; Shiliu
R 289.3
A
1674-926X(2015)02-030-02
四川省教育厅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唐五代到北宋的巴蜀本草及入蜀医药家研究(编号:XBYJA1303)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李蓉(1989-),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研究
Tel:18780086579 Email:906520761@qq.com
蒋淼(1982-),女,讲师,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Tel:028-61800231 Email:jiangmiaocc@163.com
201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