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女性冠心病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

2015-01-23 10:26古丽葛娜萨吾尔于明江木拉提米孜古丽艾尼娃王晓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心血管

古丽葛娜·萨吾尔,于明江·木拉提,米孜古丽·艾尼娃,王晓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逐渐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许多相关研究已表明,CHD 传统危险因素对不同民族CHD 发病率、病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之一,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遗传、文化差异使得不同民族CHD 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亦有所不同。现就不同民族女性CHD 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作一综述。

1 女性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CHD 作为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使当今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威胁。2011 年美国心脏病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对于任何年龄的女性,心源性死亡都是主要致死因素,约占1/6。相关研究数据指出,女性CHD的发病率随年龄而逐渐增加,较男性平均晚10年[2]。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近20多年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并且城市高于农村,这可能同城市与农村人群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在城市,高年龄人群中,女性CHD 病死率低于男性,中低龄人群中,女性CHD 病死率高于男性;而在农村,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3]。

2 女性冠心病的发病规律

2.1 不同民族的发病情况 不同民族,其CHD 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存在差异。黑种人与白种人相比,CHD发病率、病死率均高,其发展为心脑血管性卒中的危险率是白种人的(2~4)倍,美国黑人妇女的病死率亦较白人妇女高。在加拿大,土著血统的加拿大较欧洲血统的加拿大人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2.5倍,而土著女性的死亡率要高于欧洲血统女性[4]。美国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发现白种人、黑种人、西班牙裔和华裔美国人中女性冠状动脉钙化率分别为44%、36%、35%和42%,该数据体现了不同种族女性冠脉硬化率的差异[5]。在我国16省市CHD 患病率排名中,新疆排在第2位,其中维吾尔族CHD 患病率为11.74%~14.78%,居全国第二[6]。

2.2 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原地区因空气氧含量较低,而心血管系统对低氧环境较敏感,故高原地区的低氧环境会增加CHD 的发病率[7]。在统计欧洲国家心血管病发病情况的研究中,发现欧洲中部和东部国家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高于北部、南部和西部国家[8]。另有一研究评估无症状白人CHD 患者的冠脉差别,发现源于同一种族的巴西人和葡萄牙人遗传基因相似,但巴西人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危险度比葡萄牙人高,考虑CHD 病变存在的差异可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9]。据统计,我国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北方均高于南方,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裴晓黎等[10]对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汉族CHD 血脂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两民族间血脂差异不大,而与国内其他地区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地区所处生活环境的差异有关。

2.3 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种族女性CHD 的危险因素有差异。王璟等[11]在研究中国与澳大利亚老年CHD 患病特点时总结出,中国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澳大利亚组,而澳大利亚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中国组,提示中国CHD患者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可能性较大,而澳大利亚CHD患者更易受血脂的影响,这与不同种族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黄种人女性CHD 伴随高血压病者较多,而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在白种人女性CHD 中更多见。另有一项研究,比较了在相同年龄段、相同危险因素的黄种人、白种人女性的CHD 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发现患病年龄在不同种族间也有一定差异[12]。纳贝·哈力克等探讨了不同民族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HD 危险因素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ACS患者年龄偏晚于内地汉族患者,表明其发病年龄存在差异。另外,该研究还发现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压异常增高率也均显著高于内地汉族ACS患者,提示血压水平也存在差异[13]。黄文军等[14]研究不同民族CHD 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也显示维吾尔族女性CHD 的血压、血脂、血糖异常者多于汉族,哈萨克族女性CHD 患者的血压、血脂异常患者于亦较汉族多,这可能与新疆少数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有关。

2.4 非传统危险因素 非传统危险因素是指1961年弗雷明汉心脏研究所引入的危险因素以外的一些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系列生物学标志物。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病因学研究的深入,非传统危险因素如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l(ApoA1)等越来越受重视。hs-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在肝合成,是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15]。男性患者hs-CRP水平高于女性患者,考虑可能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有关。LDL-C、ApoA1等血脂相关指标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事件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血脂异常在男女性别中存在显著差异,女性HDL-C比男性稍高,女性ApoAl显著高于男性。因HDL-C、ApoA1 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这使女性发生冠脉事件的危险性小于男性[16]。纳贝·哈力克关于不同民族ACS患者CHD 危险因素差异的研究中也指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的高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内地汉族患者[13]。

3 女性冠心病的基础研究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其所处环境及遗传背景均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遗传背景可导致不同的人群对某些疾病产生不同的易感性。CHD 亦是一种多基因疾病,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异。E-选择素被称作是冠脉炎症过程中最早出现的黏附分子之一,可致动脉硬化及CHD的发生。张蕴莉等[17]在E-选择素相关研究中,比较中国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及美国、德国人的E-选择素第2外显子+G98T 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发现我国南、北方汉族人群该基因亦无明显差异,美、德两国人群之间该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我国南北方汉族人群与西方这些国家比较均差异存显著性,这提示E-选择素+G98T 基因型具有种族差异性。

CYP2C19酶参与许多CHD 相关内源性底物的代谢,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美国黑种人、中国人和白种人CYP2C19*2 的发生率分别为17%、30%和15%;CYP2C19*3 的发生率分别为0.4%、5%、4%;慢代谢型发生率在白种人、中国人、亚洲人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15%~17%、10%~25%。中国人等位基因*2、*3和慢代谢型发生率远高于高加索人以及非洲人[18]。我国福建省汉族等位基因及慢代谢型分布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人群的*2、*3等位基因和中代谢型发生率显著低于汉族人群,而同一民族不同年龄层间比较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民族CHD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有不同[19]。

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是L-精氨酸一氧化氮(NO)途径的关键酶,eNOS催化生成的NO具有舒张血管、调节血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保护因子之一[20]。有研究表明[21],新疆地区不同民族CHD 患者中存在eNOS基因894G/T 多态性,汉族、蒙古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TT 基因型频率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eNOS基因894G/T 位点的突变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CHD 关系更为密切。

4 不同民族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4.1 临床表现 女性CHD 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症状不典型、非阻塞性病变、预后不良等临床特点,且与抑郁、焦虑密切相关。患者通常主诉多,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表现为背痛、呼吸困难、胃脘部不适、恶心呕吐、乏力等,且多使用情绪化词汇[22]。蔡晓敏等[23]对黄种人与白种人女性拟诊CHD 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地共2 644例女性冠心病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黄种人女性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显著低于同龄白种人女性,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和不典型胸痛的比例显著高于同龄白种人女性。另有研究发现,我国女性诊断为不典型胸痛患者明显多于白种人女性,而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远低于白种人女性。黄种人特别是老年组稳定型心绞痛与冠脉造影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同龄白种人女性。心绞痛症状对黄种人女性CHD 的阳性预测价值大,而白种人女性CHD 的不典型症状的阴性预测价值大[12]。

4.2 冠脉病变程度及类型 女性冠状动脉病变在种族之间同样也存在着差异。江时森等[24]研究显示,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三支病变分别为15.8%和26.2%,澳大利亚女性CHD 患者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国女性CHD 患者。黄、白种人女性CHD 阳性率在相同年龄段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均依次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主干。提示病变部位与年龄、性别、种族无关,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走形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25]。罗仁等[25]对不同年龄段维汉民族CHD 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维吾尔族患者三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汉族,其严重程度均较汉族同年龄段重,且相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病年龄较汉族患者早[26]。杜文伟等[27]对新疆伊犁地区不同民族CHD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对比分析,也发现其冠状动脉病变存在差异,维吾尔族CHD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明显高于锡伯族及汉族患者。罗仁等[28]还针对维汉女性CHD 冠脉病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CHD均以右冠脉优势型为主。维吾尔族女性CHD 的C型、B型病变率高于汉族,而A 型病变率低于汉族,维吾尔族三支病变率高于汉族。

5 结 语

不同种族及民族的女性CHD 患者的发病规律及危险因素均存在差异,其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等。目前针对女性CHD 的种族差异的文献还不够充分,为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女性CHD 之间的差异,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多人群研究,对其进行更系统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全面、可靠的系统评价,以助于对不同种族及民族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案,更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女性CHD。近年对CHD 遗传基因的研究较多见,可更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了解各民族女性CHD 所存在的差异及其程度,探讨CHD 对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 Roger VI,Go AS,LloydJones DM,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1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1,123:e18-e209.

[3]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2011.

[4] Saunders E,Ofili E.Epidemiology of atherothrombotic disease an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isk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Race and ethnicity considerations[J].Cardiol Rev,2008,16(2):82-86.

[5] Bild DE,Detrano R,Peterson D,et al.Ethnic differenees in coronary calcification:The Multi 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MESA)[J].Circulation,2005,111:1313-1320.

[6] 李慧,安冬青.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3-98.

[7] 王俊,钟勇,江时森.贫血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9):944-947.

[8] Woodward M,Huxley H,Lam T H,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 facto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 and Australasia[J].Eur J Cardiovase Prev Rehabil,2005,12(5):484.

[9] 史建伟,候燕,牟建军.通过冠状动脉评价动脉粥样硬化负担差别[J].国外医学:地理分册,2007,28(4):161-163.

[10] 裴晓黎,王淑霞.新疆喀什地区冠心病患者血脂状况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86-87.

[11] 王璟,江时森,陈绍良,等.中国与澳大利亚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7):5-7.

[12] 蔡晓敏,吴宗贵,王立军,等.临床表现结合危险因素对不同种族老年及中青年女性冠心病诊断准确性的价值[J].实用老年医学,2012(2):137-140.

[13] 纳贝·哈力克,永佳,路航,等.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与内地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2(6):439-442.

[14] 黄文军,刘俊明,谢伟,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学杂志,2012(4):212-216.

[15] Hong YJ,Jeong MH,Lim SY,et al.Elevated preprocedural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neointimal hyperplasia and restenosis development after successful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J].Cire J,2005,69(12):1477-1483.

[16] 许玲玲,叶瑞繁,周嘉辉,等.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5):905-907.

[17] 张蕴莉,王丽萍,唐甜甜.中国北方汉族人群E-选择素第2外显子+G98T 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8):3515-3518.

[18] Zhou SF,Liu JP,Chowbay B.Polymorphism of human cytochrome P450enzymes and its clinical impact[J].Drug Metab Rev,2009,41(2):89-295.

[19] 热依汗·依明,帕丽达·阿布来提,古丽扎尔·买买提明.维吾尔族、汉族冠心病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2):127-130.

[20] 杨冬之,贺颖,于辉,等.河南汉族人群eNOS基因27bp VNTR,G894T 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17):1613-1617.

[21] 杨忠伟,冯秀丽,吕继荣,等.新疆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eNOS基因894G/T 多态性研究[J].新医学,2010(1):21-24.

[22] Leuzzi C,Modena MG.Coronary artery disease:Clinical presentation,diagnosis and prognosis in women[J].Nutr Metah Cardiovasc Dis,2010,20(26):435.

[23] 蔡晓明,吴宗贵,王立军,等.不同种族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的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7):728-732.

[24] 江时森,吕磊,Crag Juergens,等.中国人与澳大利亚人冠状动脉病变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47-450.

[25] Leborgne L,Cheneau E,Wolftame R,et al.Comparison of baseline character istics and one year outcomes between African Americans and Caucasians undergoing per 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Am J Cardiol,2004,93(4):389-393.

[26] 罗仁,茶春喜,梁金排.不同年龄组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14(4):445-450.

[27] 杜文伟,范印文,锦兰,等.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对比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6):484-486.

[28] 罗仁,郭敏.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2):108-110.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汉族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