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峰
李白故里,明月照临
——江油诗群小介
蒋雪峰
江油是李白故里,从古到今,诗风盛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了以“江油诗坛三剑客”(陈大华、蒲永见、蒋雪峰)为代表的20人左右、不同年龄段的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的诗人,被称为“江油诗群”现象,引起了诗坛的瞩目。著名诗人张新泉、伊沙、徐江,评论家孙琴安等都给予了极高评价。
江油诗群的特点是:1.无门无派,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可以说,江油诗群没有赶上任何一个流派的末班车。我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他们对自己诗歌创作和血型的潜意识的自信。2.诗歌中没有常见的同质化倾向。相对于一线二线城市,江油地域狭小,地理文化背景的同一性很容易造成在写作主题、意向运用、句式结构的撞车。但是,江油诗群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源于每一个诗人对自己诗歌个性的尊重。3.把生活放在最高的位置。与动辄与诗歌同归于尽、以神的口气让诗歌普度众生、不接地气的诗人相比,江油诗群“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常识。如果排序,生活与诗歌是这样一种关系:生活比诗歌重要,诗歌比名利重要,而内心的宁静比什么都重要。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们不管是乱云飞渡还是获奖发表,姿态都是冲淡平和、从容不迫,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内心需要写作,保持了一个诗人的平常心。经年累月不求闻达的寂寞劳作,使江油诗群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江油诗群作为一种现象正在不断引起诗歌界的重视和研究。山东《当代小说》、河北《诗选刊》、安徽《诗歌月刊》、新疆《西部》等刊物和由著名诗人伊沙主持的网易《新世纪诗典》先后都集中推出过江油诗人群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有:
“江油诗坛三剑客”:这是一个集合体,由陈大华、蒲永见、蒋雪峰组成。是1998年《星星》诗刊在江油举办的蒋雪峰作品研讨会上,由当时主编杨牧先生所命名并沿用至今。天津《文学自由谈》杂志曾专文介绍。
陈大华以他所熟悉的剑门关的蜀道作为题材,创作发表了大量作品,诗歌曾获得《香港文学》主办的汉诗大赛金奖;蒲永见是《星星》诗刊90年代培养的20名诗人之一,以主办民间诗刊见长,是一个诗歌活动家,江油近年来承接的很多全国性的诗歌活动,如中国70后江油诗歌论坛、第三届中国校园诗歌节、全国名家名刊李白故里采风、网易《新世纪诗典》第三届颁奖会暨李白故里诗歌朗诵会,都离不开他的热心组织;蒋雪峰出版过4部诗集,曾经获得过第六届四川文学奖等奖项。
西娃:西娃是70后,出版过4部长篇小说。对藏传佛教有较深的研究,诗歌创作以宗教题材为主题,每年到台湾讲学。2004年被《诗刊》社评为中国最有影响的50位女诗人之一。她的8首诗作被选为台湾大学教材。
箫艾:箫艾是较早走向外界的诗人,1986年,他的《献给安娜的绝命书》在安徽《诗歌报》发表,反响强烈。近年来,他的诗歌在越南、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华文诗刊发表。他以《道德经》为蓝本,创作出100首诗歌《大海的低语:诗歌解读道德经》。
刘强:刘强是一个很安静的诗人,语感出众。一向把诗歌写得很轻、很慢、很柔。著名诗人伊沙这样评论他的诗:他的语言可以不及物,是有人想要而不得的状态。
蒋晓青:蒋晓青的诗歌受古典诗词影响较深,意向清雅纯正,句式婉约酣畅,有许多男性诗人所没有的爆发力,是江油代表性的女诗人。
敬丹樱:目前创作态势旺盛。小巧、鲜活,有张力,语言敏感度好。诗境以小见大。是2014年《人民文学》第三届“新浪潮”诗会所邀请的9位诗人中,唯一代表四川入选的青年诗人。
龚志坚:语言雅洁、平实沉静的叙述背后是对人类命运和现实窘况的悲悯和敏感。他总是冲淡温和地进入主题,却让读者难以自拔。
桑格尔:金属的质地和民谣般的散唱,是他诗歌的方向。他的大量诗歌已经告诉我们,他正一步一步地到达。这也使他从众多的诗人中区别开来,成为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
此外,还有南地、廖悰、凡羊、陈默实、黄晓等江油诗人,都各有其诗歌特质和不容忽视的实力。
面对诗歌,“江油诗群”集体懂得谦卑,因为他们知道,永远翻不过一座山,那就是——1300多年前的江油诗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