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瀚:把爱“烧”到菜里面

2015-01-22 20:06:24梁伟
中华儿女 2015年1期
关键词:厨艺中餐厨师

梁伟

魏瀚,这个典型的“85后”大男孩,若从外表联想职业,或许谁也不会把他和厨师联系到一起,但事实确实如此,他毕业于全球最老牌的厨艺学校之一——法国蓝带厨艺学院。

在魏瀚看来厨艺是一门艺术,而事实也证明了他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

2015年,这个拥有18万微博粉丝的“大厨”,最大的愿望就是开一家自己的餐厅,给喜欢的朋友做一份特别的菜肴,就像他2014年出的一本书的名字一样——把爱做到菜里面。

他在法国学厨师

魏瀚本科读的是法语,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有很多选择,可以继续读研,也有不错的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加上上学时有法语导游的经验,旅行社也是不错的选择之一。但是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是要去法国求学。

或许,去法国在周围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妥,当下,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法国直接选择金融、管理、语言或者艺术等热门专业,可魏瀚的选择着实让人目瞪口呆,“艺术、诗歌、管理之类的专业对我来说太虚了,很怕学了回来会‘海归变海待’,就想学一门手艺。带着手艺去哪个地方都可以生存。以后再有环游世界机会的话可以边打工边前进。既然能出去一趟,不如学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法国蓝带国际学院,学习法餐和糕点制作。”

在中国,不少人对厨师这个职业存在偏见,认为这不是一个体面的就业门路,跑到国外学厨师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起初魏瀚的父母也强烈反对,在他们的规划中,儿子大学本科之后去读研读博才是正确的路,要把帅气的儿子和满身油烟的“厨子”联系到一起,这是他们没有办法接受的。

但是那时的魏瀚表现的很坚决,他说每个人都有梦,有梦就要追,哪怕只是为自己疯狂一次,即使会失败,也不会后悔。看着倔强的儿子把所有材料都已准备好,通知书也寄过来了,父母只能将担忧放在心底,让他去追梦。

不要以为魏瀚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自己有着很好的厨艺,要知道在他去法国之前,魏瀚和很多年轻的男孩子一样,一道中餐都不会做,有的只是一张挑剔的嘴。“我去之前只学了几个很皮毛的菜,还是我妈为我专门恶补了一下。我之前没怎么进过厨房,妈妈就感觉我出去如果不在外面吃,肯定会饿死。”

带着一本菜谱,魏瀚开始了自己的法国求学之旅。或许很多人会感觉,留学生活是丰富多彩,光鲜亮丽的,更何况还是在法国这样的浪漫国度。但对于魏瀚来说,感觉就像回到了高中,甚至比高中的时候还要刻苦。法国蓝带学院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学校对于入学要求的确比较宽松,除去基本的语言要求,很多人都是零基础,而对毕业有一个很严苛的标准:学校认为你没有达到毕业要求的话,就需要重修。而蓝带的重修没有补考的机会,也就是说需要交钱重读,高昂的学费对于普通的学子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语言是很多留学生的第一障碍,虽然本科法语专业毕业的魏瀚对于日常交流没问题,而且上课的时候也会配有英语同声传译,但当老师语速过快时,他还是听得有些吃力。为了让自己的语言能力迅速提高,他闲暇就去法国电视网站上听新闻,强迫自己把画面关掉,缩小网页,反复听来锻炼自己的法语听力。常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七点闹钟响起,又开始一天十小时的课程,晚上还要提着十几斤重的刀回家,周而复始。魏瀚主修的是法国传统餐点,以及甜点类。最开始需要练习基本功,从切菜开始,比如切洋葱;然后开始学地方菜,之后学新派法餐,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无国界料理,比如会加入四川花椒、日本大酱之类的食材。

在法国学习的日子里,魏瀚不仅学了法餐,自学了中餐,还“偷师”了不少外国菜。他的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有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还有阿拉伯人。不上课的时候,他就常常把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各自国家的家常菜。

“我们经常去不同人的家里做客,就吃他们做的饭。去美国人家里,就有烤火鸡什么的。去日本人家里,就吃日本料理。我做东的话一般就做四川烧白,回锅肉,或者水煮鱼这类的。”魏瀚说。“一般会去温州人开的中国超市,那里离我们家特别远。我一个人常常要提很多东西回家。而且带皮的肉特别难买。”

可以说,魏瀚在法国的生活就是做菜,在实习的时候,他甚至曾经每天早上四点就起床。虽然也会觉得辛苦,也问过自己这算是什么生活,可是从魏瀚的语气中听不出半点后悔,他说,因为当初这是自己的选择,而且很久之后他也深刻地体会到,努力都是有回报的。

果不其然,毕业的时候魏瀚班里就三个中国学生,其他两人都没有通过。而他却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拿到了毕业证。

梦想从比赛开始

因为当时法国政策限制的原因,留学生或者外国人想要获得在法工作居留难于登天。即使是从法国蓝带学院高分毕业,魏瀚也只能选择回国。而回国所面临的残酷现实是:做厨师,如果没有好的机会,不会有好的工作环境,收入自然也不会高,不想继续依靠父母的魏瀚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干了一个月就离职了,起薪3000多元,真的是入不敷出。万般无奈,他决定暂时将梦想放一放,转而从事自己之前曾经有过工作经验的法语导游。

“梦想这个东西经不得细想,我不会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去考虑我放弃的东西,然后把它们算入我下一个要做的事情的成本”。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这样说。“有时候的放弃,会让你得到更多”,这句话至今仍是魏瀚的人生信条。

虽然导游并不是自己最初想要从事的行业,但是乐观向上的魏瀚依然有所收获,导游这样一门需要沟通的职业教会他怎么与人相处,如何与不同的人群打交道。日后他能获得众多人的青睐与这其中学到的待人处世的方法密不可分。

魏瀚认为:人与人相处,只有先对别人付出,别人才会对你付出。

2012年,在某一次带团前期准备中,魏瀚无意中看到了“顶级厨师”节目的海报,深知这也许就是一次难得的实现梦想的机会,就过去报了名。“一开始就觉得去打个酱油。进15强的时候我想进5强应该有希望吧!”魏瀚说,“我吃东西很挑,但我感觉自己做的东西还蛮好吃的,我特别讲究食物的摆盘,所以内外兼备。”

虽然是法国蓝带学院高分毕业,但做中餐对魏瀚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毕竟中西餐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魏瀚的口味很清淡,因为法餐本身调味很淡,讲求保留食材的原味。在法国读书的时候,老师一直认为他做的菜“实在是太咸了”,所以后面一年多他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口味,使自己适应法餐清淡的口感。

参加比赛以后,他才发现对中餐来说,他的口味实在是太清淡了!厨师们,尤其是本帮菜师傅们放调料的“大手笔”让魏瀚吓了一跳。所以在比赛初期,魏瀚的菜一直被评委嫌弃“太淡”。

“所以我又开始调整自己的口味,去适合中餐的口感。”魏瀚说。

最终,这场挑战自我的比赛,魏瀚笑到了最后,收获了冠军,也开启了他厨师生涯的新起点。

如今,魏瀚每天的日子都很忙碌,要去世界各地品尝美食,学习制作,要在电视台录制三档美食节目,还开了一间厨艺教室,有时候还有一对一教学。“我希望把我的厨艺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下厨带来的欢乐,并把这个味道带回家去。”有的女学员听过课后告诉他,“我老公说,娶了我10年终于吃到一顿好吃的饭了”。“我男朋友第一次没有要求叫外卖”,每当听到这些话,魏瀚就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他认为至今最开心的事就是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并且把它作为职业。

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魏瀚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把爱做到菜里面》。除了有幾十篇与美食有关的游记外,他也没有忘记厨师的本行——在书里附有32道中西融合的“有爱”菜谱,他告诉所有想做菜的人,不要只想想,而要多动手,少在外面吃东西,吃自己做出来的食物更温暖。

2015年,魏瀚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装修风格是自己喜欢的“日式”,干净、温馨,餐厅的工作人员要找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大家一起做菜给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吃,接受市场的检验。

“我喜欢一切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音乐、话剧……做饭是所有快乐的事情之一。我喜欢做饭,并不觉得把做饭作为职业会带给我很多困难、辛劳,反而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就算再累,只要一进厨房,火点燃的那一刻,我会感觉整个人都燃烧起来了,可以把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变成一道又一道美味的餐点,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厨艺中餐厨师
海外中餐繁荣基地齐聚扬州,共商海外中餐发展
华人时刊(2023年9期)2023-06-20 08:31:48
以食为“桥”推动中餐文化走向世界
华人时刊(2023年9期)2023-06-20 08:31:38
2020年的意外收获——厨艺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58
你好,厨师
幼儿画刊(2020年5期)2020-07-24 08:41:58
不长厨艺只长肉
意林(2020年7期)2020-04-27 08:31:12
小小厨艺大师
童话世界(2017年26期)2017-12-18 00:30:58
河中餐厅
粗心的厨师
中餐餐具包装设计略论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45
我在国庆炫厨艺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