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晰 郝涛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警服,没有全副武装,却守护着国门;在三尺岗台上,默默无闻,奉献着青春;在平凡琐碎中,日复一日,诠释着责任。他们是接待外宾的第一个窗口,也被誉为中国政府服务第一张名片。他们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国门——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以下简称“北京边检总站”)的最美卫士。
2014年10月底,北京防检总站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围绕“打造全国边检最强站”的奋斗目标,提出了“队伍最强”、“业务最强”、“法制最强”和“最强民警”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全国边检最强不是口号,既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要求。北京边检总站有历史积淀,有基础和底气喊出这个口号。”北京边检总站总站长陈斌说,北京边检总站1951年建立,至今已经有63年的历史,经历并见证了很多重大的历史时刻,特别是近年来奥运会、APEC会议的考验,更在北京边检总站的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陈斌表示,北京边检总站打造全国边检最强站,将按照“五个先锋”的目标和要求,努力成为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设的先锋;成为改革创新的先锋;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先锋;成为提升国家形象的先锋;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先锋。脚踏实地努力完成基础信息化建设、警务实战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等四项建设内容,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临近年底,本刊记者来到位于首都机场小天竺一街的北京边检总站,采访了三名最美卫士代表:刚柔并济,巾帼不让须眉的基层带兵人张晓晖;不久前刚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识别伪假证件高手和查获偷渡能手称号的韩成,还有被称为边检队伍中的“最美警花”、“最美北京人”百姓宣讲员刘凯宁,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看到国门卫士的别样奋斗青春。
张晓晖 刚柔巾帼带兵人
本刊记者采访张晓晖时,她刚上任北京市边防检查总站二队副队长,是北京边检总站中层领导岗位上比较年轻的女性。眼前的她小个子,干练的短发,外表看似柔弱,其实内心刚强,是个十足的女强人。她长期工作在国门最前沿,是基层一线为数不多的女性带兵人之一。
1978年1月,张晓晖出生于山东沂蒙山区。与一般的女孩子不一样的是,她从小就不服输,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学习。1999年7月,大学毕业的她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北京边检总站的一名女民警。
参加工作后,张晓晖非常珍惜工作机会,勤奋工作,并虚心向前辈学习。很快,他便精通了边检工作的各项业务,成为了北京边检队伍中不可多得的女干部。她先后担任北京边检总站边检一队七分队党支部书记、分队长,二分队副队长等职务。近年来先后两次荣获个人嘉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她带领的分队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当选总站“模范科队”,被评为北京市政法系统五好党支部。
2013年7月,张晓晖率民警查获了一起旅行社员工伪造团体旅游名单网上兜售非法渔利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实施后在全国范围内查处的首起旅行社从业人员伪造团队名单表非法出境案件。这是一起利用旅游渠道和电商渠道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典型案件。该案特点突出,查处过程技术性强,首次运用了新法赋予的盘问权,对查处类似案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成为精品案件。
张晓晖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女性基层领导,她自尊自信,充分发挥女性性别优势,领导风格刚柔并济,在工作效能上,刚标准刚要求,把分队打造成为一支积极进取、作风过硬、战斗力强、创造力强的队伍。由她首创并在北京边检队伍范围内坚持开展长达九年的“业务小课桌”,成为分队民警业务再培训的传统活动。“业务小课桌”活动,针对勤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加强业务工作上狠下功夫,通过让执勤人员实际参与授课、交流,完成了由知识培训向技能培训的转变,代表了勤务精细化管理阶段业务培训工作的发展方向。
张晓晖针对女性民警所占比重日益扩大的情况,就如何发挥女性民警独特优势,专门开展了“爱岗敬业,巾帼建功”三八妇女节警营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多名一线女民警现身说法,从不同角度剖析女民警在事业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挖掘女民警在边检工作中所独具的性别优势,探寻实现女民警“建功立业和安居乐业两不误”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牢牢把握住了塑造新时期女民警职业精神的关键时期,进一步促进了警营文化建设,对强化女性职业信心和谋划职业前景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结合队伍中大学生民警主体化的实际情况,张晓晖把如何保护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深度挖掘民警潜力、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日常重要工作。她发挥女性性格中细腻敏锐的特点,细致观察,严谨把握,把帮助青年民警进行职业规划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并施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才培养战略,从不同侧面对民警予以肯定和激励,取得良好效果,培养了大量青年才俊,涌现出以荣获部局“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先进个人”裕晓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文明服务标兵和业务能手,形成人才梯次成长,有效推动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知识女性,张晓晖非常重视自我完善和提高,把学习力放在首位,不断精炼创新力和发展力,精修边检法律和多门外语,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张晓晖不仅成为以男性为主体的边检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基层女性带兵人,同时还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超的业务水平被聘为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精品课件组教员、新任分队领导培训官。
她率先创设民警个人微博,探索新媒体时代服务大众和舆论引导模式。由她指导创设的个人微博“国门晓说”成为边检民警个人微博的优秀代表,以“用忠诚倡行中国服务,以爱心展示国门形象”为宗旨,成为北京边检总站官方微博的宣传附属阵地,从个人的视角展现出边检民警良好的国门形象和优质的服务水平,以民警的人生感悟、生活片段和工作体会为主要内容,形成和总站微博“官方-个人”之间的补充和互动,在互联网上掀起一阵阵热潮,将第一国门边检民警一流的执法水平、良好的精神风貌、真诚的微笑服务展现在更多人面前。
由张晓晖指导创设的《边检网事》舆情选评栏目立足于第三方评价,对媒体上有关边检行业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配以网络截图加以编译,在北京边检总站内网上呈现,并根据文章撰写“一句话短评”,对于进一步推进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深化行业自我认知起到良好的作用,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抓手。
张晓晖积极探索“八小时内”警营文化建设,紧紧抓住“八小时内”这一特定时段,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地给民警搭建起一个“立足本岗”的思考、学习和创新的文化平台,以轻松的氛围吸引民警,以创新的精神引领民警,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民警,形成了分队特有的“八小时内”创新文化、全警调研文化,体现了基层科队“身在一线、扎根一线”的精神原动力,打造了属于基层分队特有的核心文化竞争力。
作为基层带兵人,张晓晖坚持探索新形势下分队文化建设有效途径,坚持开展年度调研论文撰写工作,带头做好调研工作。她撰写的《谈“沉淀期”科队领导的“瓶颈”与“超越”》、《试谈构建边检基层科队行政文化的必要性》等文章被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主办的边检系统权威期刊《出入境观察》刊发。由她亲自命题并指导成文的《边检机关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缓解旅客流量高峰拥堵问题初探》、《关于发挥口岸经济晴雨表作用,立足边检工作实际,助推首都经济发展的思考》等论文荣获各类级别奖项,她带领的分队多次出版论文集,对行业理论化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晓晖作为一名新时期边检队伍中的基层女性管理者,以其亲和亲切的作风和人性灵活的工作方法赢得了民警的信任和尊重,成为民警的贴心人,为打造“第一国门”的目标做出了“润物无声”的贡献。
韩成 火眼金睛查偷渡
2014年10月28日上午,公安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北京总站边检一队三分队副分队长韩成,作为公安部直属机关的唯一代表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他也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見。
韩成的个子很高,身材清瘦,穿上警察制服更加显得英武挺拔。韩成是从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成长起来的。1995年,高中毕业的他光荣入伍,成为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名武警战士。
1998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有关批复精神,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正式成立,直属公安部领导,所有人员均由现役军人转为职业制人民警察,北京边检队伍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原先部队中传承下来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感使北京边检人一如既往地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了新的岗位中。
“武警战士转为警察需要通过考试,我当时只有高中学历,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复习备考,”韩成回忆起昔日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韩成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边检警察。脱下军装后,他穿上了警服。
因为北京口岸的特殊性,再加上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自2000年以后,每年的出入境旅客都在迅猛增长。查获偷渡、确保第一国门的安全,是每个边检民警应当具备的基本功。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总有一些不法分子绞尽脑汁,企图采用乱真的手法伪造证件、蒙混过关,这就需要边检民警有一双“火眼金睛”。
“业务是立身之本”。韩成刻苦钻研边检业务知识,对各国的护照、签证和证件上的防伪标记和各类验讫章的规格非常熟悉,多次通过伪假证件识别,查获非法出境案件。他结合工作经验以及对不同偷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套贴近实战的人身及行李物品查验技巧。不但能从重点航线中发现重点人士,还能从非重点航线上发现可疑线索。多次通过行李物品检查,查获非法出境人员携带的伪假签证,最终查获非法出境案件。
让韩成印象较深的一个偷渡案件是在2012年底。那天他正在边检台上值勤,节日的气氛渐浓,出入境的旅客开始增多。凭着职业的敏感,两名手持古巴签证的韩国籍旅客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两名旅客买的是从欧洲转机的机票,他仔细查验两人的签证,没有发现问题。为了不引起他们的警觉,他将二人依次放行。平日里,韩成和民警们私下里组建了反偷渡业务研究小组,他立即用对讲机让组员帮忙查这两名韩籍旅客的机票信息。果然,在同一时段,这两名韩籍旅客还购买了飞往韩国首尔的机票。“这个信息更加印证了我的判断,正常人不可能在同一时段买这么多机票。”韩成说,“这很可能是一起‘更换登机牌’的带人偷渡,与两名韩国籍旅客同行的还有两名中国旅客。”他立即向领导汇报,最后在起飞前,将两名韩国籍旅客和两名偷渡的中国旅客全部带下飞机,确保了第一国门的安全。
作为伪假证件识别高手和查获偷渡能手,韩成是北京边检队伍中基层“传帮带”工作的领头人,是当仁不让的“一号师傅”。每年新警到来,他都会制定详尽的培训方案,从工作技能,到生活细节,他都考虑周全,细心安排。工作中,不定期组织老民警给新警们传授经验、交流心得;总结工作方法,编成顺口溜等口诀,方便新警记忆。验证台上,他向徒弟们示范最规范的验证流程、讲解最新的业务知识;备勤室里,他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最新查获的伪假证件和口岸动态;电脑前,他与新同志共同分享查获偷渡案件的心得;下勤后,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在勤务工作中遇到的各类事件的处理方法。
韩成除了是反偷渡的能手,也有温情的另一面。2014年6月,在勤务现场,检查员发现一位老人的签证已经过期。当老人得知需要接受处罚时,情绪激动,手捂胸部,不断抽泣,致使场面出现混乱。韩成正值台外岗位,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过去,将老人带至督导台并向当值领导进行情况汇报。此时老人情绪更加激动,对民警的询问也很不配合。为安抚老人,保证勤务现场有序有效运行,韩成将老人搀扶到勤务现场休息室,为其端来一杯温水。想到如果直接询问或宣讲政策可能适得其反,韩成与老人唠起了家常。渐渐地,老人情绪平静了许多,也慢慢说出了逾期居留的原因:原来她老伴儿在国内突发疾病去世,她一直在处理各种事宜才导致签证过期而未去补办相关手续。
听到这里,韩成首先向老人表示同情与理解,并向老人讲述了许多类似的例子,使老人的心理紧张得到缓解。随后,他一步步详细而耐心地告知老人我国出入境相关法律法规,并在老人完全平静下来同意配合工作后,亲自带老人到机场限定区域外的银行ATM机上取款,全程陪护老人接受相应处罚并顺利登上飞机。临走时,老人又一次流下了眼泪,但这次的眼泪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感动与感激。
位于北京顺义区南法信镇大江洼村的北京光爱学校,和韩成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这是一所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儿、孤残儿童、特困儿童的全免费寄宿学校。韩成在了解该校情况后,自发组织单位同事到学校进行联谊活动。大家自发捐款、捐物,与学生们做游戏,让这些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学校的学生们也很喜欢这个 “高个子叔叔”,经常给韩成写信,问一些天真可爱的问题。韩成也耐心回复,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如今,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有的已考入了重点中学,韩成打心里为他们高兴。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风雨二十载,容颜改变、阅历改变,但是扎根边防的理想、守卫国门和服务群众的责任却从未改变。
在韩成的心里,是边检给了他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边检让他找到心爱的人,是边检使他拥有了家的幸福。所以,他要感谢边检,他要用实际行动回报边检,他立志为边检书写更新的篇章。
刘凯宁 “最美警花”宣讲员
在北京边检总站有这样一位青春靓丽、开朗迷人的女民警,她用甜美的微笑、周到的服务让中外旅客领略了边检民警的热情和真挚;用不懈的追求、骄人的业绩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及同事们的赞许。“奥运服务先锋”、“文明服务标兵”等折射出她的魅力和风采,她的名字叫刘凯宁,是北京边检总站边检二队五分队的一名“警花”。
采访刘凯宁的时候,她刚结束“最美北京人”百姓宣讲巡回宣讲活动。2014年9月初,作为首都一名基层工作者代表,刘凯宁应邀参加了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和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共同组织的“最美北京人”百姓宣讲巡回宣讲活动。
从9月22日至9月26日,“最美北京人”百姓宣讲巡回宣讲活动,从延庆县社会工委到北京市勞动教养工作管理局再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紧接着是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房山区青龙湖镇政府、房山区燕山办事处等单位,最后到达北京电控集团下属牡丹电子集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五天十场的辗转,近千里行程,刘凯宁和宣讲团一起走进了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机关……这种难得的体验拉近了和百姓的距离,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她决心更好地服务人民。
刘凯宁毕业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方向),拥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播音员主持人从业资格证。2007年大学毕业后,刘凯宁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公安部直属北京边检总站的一名边检女警。曾多次被评为北京边检总站“文明服务标兵”、“奥运服务先锋”,执守的外交通道多次被评为“文明岗台”。2009年,她荣立个人三等功。
然而,在刘凯宁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和许多同事一样,也有过小小的失落感。因为首都国际机场是全年24小时开放口岸,所以大家发现自己过关斩将挤过独木桥之后得到的这份工作,不但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规律,反而连正常的法定节假日休息都没有。面对这些,她彷徨过,也动摇过。一次她参加了前辈们从警30年的事迹报告会,同事们朴实生动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她,“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把平凡枯燥的工作干好、干出彩也一样伟大”。随后,刘凯宁在为广大出入境旅客服务的过程中,收获的尊重、理解和感动,让她坚定了做好一名边检民警的信念。
她曾经遇到一对华侨夫妇: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来到她的检查台前。他们颤巍巍地从上衣的内兜里掏出护照递给刘凯宁。接过那两本还带着体温的护照,看到资料页上的信息,她这才发现,他们已经快九十岁了。为他们快速办完手续,她起身把护照还给了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并微笑着说:“欢迎您回家!”。听了刘凯宁的话,他们猛地一愣,眼睛顿时湿润了,手也不自觉地举起来向她致意,激动地说“谢谢你,好闺女,只要我们还能走得动,一定常回来看看”。听到那句“好闺女”,看着他们那饱经风霜的脸,她突然鼻子一酸,有点儿想哭。“欢迎您回家”,这是一句多么朴实的问候,却让旅居国外多年的老人一瞬间就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而这样温情的场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不知不觉中已在边检一线工作了七年。七年来,她收获了许多这样平凡而又珍贵的感动。尽管繁重的夜班勤务,导致神经衰弱、静脉曲张等疾病过早地与她为伴,但那份源自心底的感动,弥补了她七年没能回家过年的遗憾,鼓励着她超负荷运转,坚守在边检一线。
如今的她,已经步入了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正是工作和生活都最为持重的时候。2012年夏天,刘凯宁做了母亲,没想到工作中不规律的作息和上夜班成了她育儿路上的首要困难。这种时断时续的哺乳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为此,尽管奶水非常充足,她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提前给他断奶。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是她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每当在勤务现场看到和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宝宝,总忍不住问问长几颗牙了,会不会叫妈妈了,断奶了没有……看到那一个个肉嘟嘟的脸蛋,听着那咿咿呀呀的学话声,经常是不知不觉中泪水就流了下来。
一个月后,刘凯宁带着儿子最喜欢的玩具和零食回到老家,出现在他面前时,孩子见了她不但没有伸出小手扑过来,反而一直躲在姥姥后面吓得哇哇直哭。很显然,儿子已经不认得妈妈了。当电视剧里经常发生的这一幕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心里像针扎一样的疼。看着孩子胆怯的表情,她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回到北京后,她含着泪把这一切讲给同事大姐听,大姐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淡淡地说:“这恐怕是咱单位姐妹们的必经阶段吧。今后,还要面对很多个不能陪伴的儿童节,很多次要缺席的家长会,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就长大了。”说到这儿,大姐的眼里也已经满是泪水。
的确,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国门警花们就注定在亲情与责任之间选择后者;注定今后生命中的许多重要时刻不能陪在家人身边;注定不能成为一个守信用的妈妈,一个体贴备至的妻子,一个尽职尽孝的女儿。“国门警花”这个铿锵有力的名字,是鼓励,是褒奖,更是一种鞭策。
“忠诚从警,温润如花”,正是一代代边检女警几十载的薪火相传,无私奉献,用无悔的付出撑起了第一国门的半边天。
责任编辑 李肖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