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原型许光:将门之后的平民人生

2015-01-22 23:49张参军
党史纵览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县许世友家乡

张参军

20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轰动全国。因为这部电影,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竟是传奇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许光33岁就告别军旅,回乡替父行孝,扎根基层。2013年1月,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潘冬子”,因病走完了84岁的传奇人生。2014年10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讲述了许光为老区奉献一辈子的事迹。

替父行孝,告别军旅扎根家乡

许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的3个儿子中唯一存活的儿子。

1932年,鄂豫皖根据地失守,许世友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与家人失去联系。许世友的母亲果断连劝带逼让儿媳改嫁,此后,不满3岁的许光跟着奶奶、姑姑,在深山老林中到处躲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948年,19岁的许光在父亲战友王树声(时任鄂豫军区司令员)的帮助下,与父亲团聚。随后,许光被送往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也就是这个时候,许光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被他的班主任老师李心田了解后,以他为“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写出了经典著作《闪闪的红星》,后来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闪闪的红星》,风靡全国,持续影响了几代人。

从文化速成中学毕业后,许光又相继在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海军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等院校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后来,许光毕业分配到北海舰队,在一线部队摔打磨砺,逐步成长为北海舰队一名优秀的副舰长,先后6次立功受奖。

就在许光面前展现出似锦前程时,他再次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许光的奶奶因想念孙子、惦记儿子,常到部队探望,可又不习惯在城市居住。为了让年事已高的老人有个幸福晚年,许世友将军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让儿子代其尽孝,将儿子调回河南新县家乡工作。对许光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选择:在海军13年,留在部队前程似锦;回家乡工作,意味着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但许光以大局为重,毅然服从父亲的决定。

1965年6月,许光回到家乡,一边作为新县人武部的普通参谋为地方工作,一边陪在奶奶身边,精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给父亲写信汇报奶奶的身体状况、为奶奶读父亲的回信……半年后,94岁的奶奶去世,许光原先的部队有意让其重返军营。许光带着孩子们与许世友见面,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问儿子:“你想不想回海军?”许光沉默了10分钟,生平第一次拒绝了父亲。

这一次的拒绝,意味着许光已决心扎根家乡。

至于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许光的二儿子许道仑认为,当时父亲已在基层为乡亲做了一些事,觉得在家也能为国做贡献;更重要的是,许光不愿自己因享受“特权”,损害了父亲的名誉。许光的长女许道江认同哥哥的观点,认为父亲终身奉献家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家族荣誉的珍惜,以及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倾心为民,扎根基层40余年

“不能在军营里施展抱负,就要在家乡有所作为。”这是许光写给父亲信中的话。决心扎根家乡的许光,以在部队的干劲,为老区建设做出贡献。许光回到家乡后,从未因自己遇到困难或者儿女亲戚的任何事情求过身居要职的父亲,但为了家乡的修路、水利、教育等事情则多次不厌其烦地给父亲写信,许世友也从来不认为儿子“多事”,每次都很认真对待。

原新县常务副县长韩文定介绍说,许光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特别是他为解决县里的“通话”和“通电”等难题,曾四处奔波,多次到地区、省里反映情况,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大功。

1969年春,许光负责筹建新县千斤乡159微波站,当时山上没有道路可走,所有机械设备全靠肩挑背扛,就连几吨重的水泥杆也只能靠人一步一步搬到山顶。许光不顾环境恶劣和条件艰苦,带领工人连续施工300多天,最终改变了新县古老的通话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初,许光带着民兵铺设高压线路时,始终与民兵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干。由于缺乏机械,电线杆铺设十分困难,他就带着民兵一根根往山上扛,一锹锹向土里埋,终于铺设起35千伏的高压线路,改变了新县落后的电力现状,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大功。

1987年7月,新县大雨成灾,防汛任务艰巨。一天凌晨1点多,许光接到县防汛指挥部的紧急通知,要求连夜赶到一线现场指挥防汛抢险。尽管当时身体有病,许光还是冒雨赶到所包乡镇。由于连降暴雨,多数道路已被洪水冲毁,吉普车突然栽入一个两米多深的水坑,由于惯性的力量,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许光被抛了出去当场昏迷,被送往县医院抢救3天才脱离危险。

新县人武部以前配了一辆专车,许光下乡检查工作只要提出申请,完全可以带车下基层,但他从来不用,每次都是和工作人员一起挤“班车”。许光每年下乡支农时,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是为了帮助农民及时耕作插秧,常常一个多月都不回家。每次回来身上都又酸又臭,还要带回一包脏衣服。

许光烟瘾很大,但他公私分明,无论开会、出差还是办公,他从来不抽公家的烟。有一年,许光与几位乡亲前往南京看望父亲许世友,当时来自湖北的一位村支书看到许光抽着廉价烟,开玩笑说:“你作为一个县级干部,抽的烟还不如我一个农民抽的好。”直到20世纪末,他还抽着当地最便宜的“散花”和“芒果”牌香烟。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许光一生崇尚勤俭。许光的大女儿许道江回忆说,在电话普及后,县里为许光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但是父亲几乎都是只接听而不拨出,也不允许家里人因私事打电话,因为他不想让县里给他报销电话费,怕浪费公家的钱。

许光在1982年转业后,县里考虑到他家庭人口多,就将前任县委书记调离后腾出的一个院落分给他居住。1990年,县人大常委会盖家属房,许光不要任何拆迁补偿,把家里的院子让了出来,带着家人搬到附近的山坡上,租住别人的房子。家属楼盖成后,他搬进了不足70平方米的小公寓房,房款还是许光拿出所有的积蓄付清的。

2001年,县里的一批退休干部因为医疗报销比例低,决定向县里申请补助,他们到许光家里签名时,许光不但不签字,还劝他们说:“咱们都是共产党员,要多考虑组织的困难,而不是给组织添麻烦!”

多年来,许光累计从个人工资中挤出近10万元,关心资助红军后代,先后为9名老红军遗孀养老送终。田铺乡河铺村的朱慈柱,从1957年就开始接受许光的帮助。当时许光回乡,遇到正在丈夫坟前哭诉的朱慈柱的母亲朱氏。了解到她一人带着5个儿女,整天饿肚子,许光当即拿出80元给朱氏。后来,许光一年两次资助,一直持续到1966年这个家庭生活条件改善。用许光自己的话说:“父亲让我回来,不仅仅是要让我对奶奶尽好孝道,更要对曾经饱受苦难的老区人民尽好孝道!”

严于律己,亲情面前从不徇私

回到新县40多年,许光先是在武装部一干就是20年,历任参谋、科长、副部长,直到转业还是一个老副团。而那时,父亲许世友身居高位,在军中无人不晓。1982年,许光任新县人武部副部长即将达到副团职军官最高服役年限时,河南省军区准备提升许光为信阳军分区领导。但许光却主动提出愿意转业到地方工作,把机会让给相对年轻一些的同志,几个月后他就申请转业到新县人大工作。

许光曾对父亲承诺:绝不利用父亲的影响为自己谋一点私利,父亲活着如此,去世后也如此。许世友去世后,将军的老部下、当时武汉军区一位领导出于对老首长后代的关心,有意调许光到武汉工作。许光认为这样做影响不好,也违背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坚决放弃了这次机会。

1992年,许光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办手续时有同事提醒他,退休和离休在待遇上相差很大,如能够证明解放前参加工作,就能享受离休待遇。早在1948年,许光就在部队穿上了军装,许多证人仍然健在,许光却选择办理了退休。面对同事的不解,他说:“国家有政策,就按政策办。比起那些牺牲的老红军后代,我现在幸福多了!”

许光工作十分忙碌,但这不影响他对家庭的爱。许光的二儿子许道仑说,在他的眼中,父亲是严厉的,但对母亲杨定春却非常温柔,两人感情和睦,相伴半个多世纪从没红过脸。杨定春在50多岁时患上肺气肿,发作时生活不能自理,许光一直悉心照顾妻子。

杨定根是许光的妻弟,许光常勉励杨定根好好工作。1978年,杨定根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厅先进工作者”,遇到许光时,把这件事告诉他,见他高兴,就提出希望调到县里文化系统工作。许光脸上立刻布满乌云:“你个人搭梯个人上,想让我给你搭梯,没门!”杨定根说,当时心里很难过,但后来也逐渐接受了姐夫的原则。

许光对亲友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子女更是这样。1978年,大儿子许道昆高中毕业后想当兵,当年恰逢许世友的老部队——江苏省军区在新县招兵。许光当时是县征兵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为了公平公正,他没让未满18岁的大儿子报名,还把儿子送到乡下当了知青。直至第二年,他才把符合条件的大儿子送到济南军区某部当了一名侦察兵。后来,二儿子许道仑参军亦是如此。两个儿子服役期满后,全部复员回乡,目前仍是新县的普通职员。

许光担任县人大副主任时,大女儿许道江在北京工作,当时交通不够便利,每次回家探亲都要坐公共汽车4个多小时从信阳到新县,有时连车票都买不到,即使这样,许光也从未用单位的车接送过女儿一次。每次父女见面,许光反复叮嘱的都是一句话:要生活低标准,工作高标准,给党争光,不要抹黑。许道江刚入伍时,许光送给女儿一个皮箱,里面全是她上学时的奖状,勉励她到部队后要像上学时一样靠自己的努力取得进步。许道江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严格要求,积极上进,成为二炮第一个军事学女博士。回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许道江深情地说:“父亲传承了爷爷的优良传统,给子女树立了榜样,留给我们的遗产是珍贵无价的家风。”

两袖清风,低调做人一辈子

2012年,许光体检时被查出肺部有阴影,但他拒绝女儿请来的专家,错过了最佳手术时间。最后在子女们的劝说下,他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治疗。因为担心医疗待遇超标,他提出“三不”:不用进口药、不做过度治疗、不给子女添麻烦。在得知自己患的是肺癌后,许光坚持出院回家。他说:“我要回新县,新县有山有水。这里要花很多钱,我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那么多钱。”2012年8月,王树声大将的女儿王宇宏代表家人前来看望病重的许光,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许光,谈的更多的是家乡的经济发展。

2013年1月6日,在家乡没有制暖设备的房间内,许光突发心肌梗死,不幸逝世,这个在全国家喻户晓并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潘冬子”,走完了他84岁的传奇人生。此前,许光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积蓄20万元,捐献给新县,用于老人及儿童福利事业。

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村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坳里,三间用碎石块垒砌的坐北朝南的简易瓦房突兀地立在那里,这里是开国名将许世友的故居,也是许光出生成长的地方。院落对面的山坡下一条清澈的溪流由西向东缓缓流过,周围林木葱郁,云雾缭绕。

2013年1月10日,在许光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数千人挤满了灵堂,来送老人最后一程。也就在许光去世后,他作为名将之后“忠孝”两全的故事才得以流传,无私奉献的形象也逐渐清晰。

今天,当人们痛斥少数“官二代”“富二代”时,走进许光生前住的小屋,会受到极大的震撼。60多平方米小三居,墙壁泛黄而略显斑驳,20世纪60年代的军旅皮箱、70年代的老木柜子、80年代的简易木床、搪瓷盆改造的取暖炭盆静静地陈列着,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桌上的9寸老式黑白电视上,还有老旧的塑料台灯、茶色的烟灰缸、草帽、生锈的电扇、紧靠着墙壁的一台老式缝纫机……这一切,让人感觉回到了上个世纪。

许光经常告诫子女:“我早就把高干子弟的帽子摘掉了,你们更不能再戴!”不论是儿子入伍、复员,还是女儿考军校、提干,许光从来不搞特殊化,这也让许家的后辈们养成了一切靠自己、脚踏实地的作风,在各自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在许光大女儿许道江的眼里,父亲的生活一直非常仔细。出于对海军、解放军的眷恋,也出于勤俭节约的习惯,许光一辈子只穿蓝的卡军便服;只有每年回老家扫墓才要一次车;年龄大了,在县城散步,走不动了自己花一块钱坐公交回家也不要车接送……

许道江回忆说,父亲数次带着他们去南京、广州军区看望爷爷许世友,在饭桌上聊得最多的,就是家乡的建设。爷爷总是告诫:“你们同学的爷爷,要活到现在,都比你爷爷官大,他们为国家牺牲了。所以你们要珍惜现在,现在的困难又算什么,想想红军当年!”许道江成为二炮后勤卫生部的一名干部后,许光曾多次勉励她:“你是党的干部,权力是人民给你的,如果不尊重他们,不为他们做好服务,就会失去信任。”

许世友将军在战场书写传奇,许光则用一生守住平凡,书写着另一个传奇。

因为许世友将军的特殊身份,不少媒体多次想要采访许光,但无论何种级别的媒体,许光都不接受。他曾对好友韩文定说:“我这些都是该做的,没什么好宣传的。”在子女眼中,许光是个严格又固执、低调又纯粹的父亲。在亲戚眼中,他讲原则到不近人情的地步。对别人的事,他总是尽心尽力解决,但想求他办事走后门,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许光生前的低调朴素,想了解他的事迹,只能通过他的亲朋好友及同事。直到许光去世后,他的事迹才被人挖掘出来。2014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了许光的先进事迹,人们才进一步了解到许光的平民人生。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新县许世友家乡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问题研究以河南新县为例
红色旅游背景下“农户—企业”扶贫模式探讨
红色新县秋意浓 文、图
新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分析
许世友五跪慈母
夏天的家乡
许世友参军记
家乡美等
“餐桌旁的风采”之—周恩来与许世友赌酒
许世友 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