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尚礼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故里,也是早期秦人的发祥地,因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历史上战争频发,迄今留下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古战场遗址。同时,天水地处陇山以西,所以历史上一直被称为陇西或陇右,是关陇道和蜀陇道的交汇处,为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也是巴蜀出入中原的必由之路。
秦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物宝天华,人文荟萃,文化源远流长,名人辈出,曾在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众多名载史册、彰诸于世的历史人物,他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耀瀛寰,光芒永存。千百年岁月的沉积,铸就了秦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映射出陇上明珠独有的魅力风韵。我们立足于秦州这块欣欣向荣、莽莽苍苍的黄土地上,不由得使人肃然起敬。
一
铁堂峡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与天水镇交界处,东北起自平南镇赵窑村口,西南至天水镇石滩子村西的青龙观下,源自西秦岭山脉齐寿山(古名嶓冢山)的西汉水从峡中穿流而过,是一条长约5公里,峡崖壁立、色黑似铁、空谷一线、壁立千仞的奇幽峡谷。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西汉水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陇右杜甫文化和天水古道文化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幅纵横古今的壮美史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记录和见证着自身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折射出古秦州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铁堂峡,当地又称猫眼峡、张家峡。它不仅是西汉水上游的流经之地,也是上邽通往祁山的战略要道、由陇入川的驿道和军事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铁堂峡在三国时期为天水关的重要关隘,峡东北百余里乃上邽,其西出口即历城,5公里即西县,15公里即囟城,不到25公里即祁山。而这些城池关隘相互接连,一城和一城之间的距离,也不过10多公里,铁堂峡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据《方舆胜览》记载:“铁堂山,在天水县(今天水镇)东五里,峡有石笋,青翠长者至丈余,小者可以为砺。”南宋郑樵撰《通志》载:“峡(铁堂峡)有铁堂庄,四山环抱面,有孤冢。〔邵注〕在秦州东南七十里。”《直隶秦州新志》载:“铁堂峡(礼县)东一百里,汉姜维故里。”“铁堂庄即杜(甫)诗《铁堂峡》,相传为后汉姜维故宅,四山环抱中一孤冢,传为维祖莹。”《天水县志》卷1《地理志》载:“平襄侯姜维墓在(天水)县城南七十里天水镇北山,大冢巍然,相传冬不积雪。”《甘肃通志》载:“铁堂山在秦(州)西七十里。”《元一统志》载:“姜维铁堂庄在天水县峡内,四山环抱中,有孤冢,相传为维之祖莹。入峡数十步,右岩有‘石门上品等大字及‘延祐三年二月初三日等小字。”由于岁月的侵蚀及附近村民盲目采石,文字现已荡然无存。
峡者,《说文》:“山峭夹水曰峡。”铁堂峡,既有山崖峭壁的雄伟壮丽,又有西汉水的款款流经,可以说,它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大峡谷。从古至今,铁堂峡在诸多史书中均有记载和撰录,如《山海经》、《水经注》、《方胜舆览》、《华阳国志》、《元一统志》、《陕西志》、《甘肃通志》、《直隶秦州新志》、《天水县志》、《天水市志》、《礼县志》、《秦城区志》等。
在陇右西南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铁堂峡的传说,像是峡谷中的躲箭石、月亮山、猫眼石、门里沟、铁门栓、石门槛、石棺材、姜维堡、姜维坟、蟒蛇洞等富有地方民俗性及历史人文色彩的“古今”。其中,有些传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有些是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奇闻异事。不论是何种方式散落在民间,或多或少,都与铁堂峡中的人文遗迹有关联。特别是近年来,天水、宝鸡、陇南等地的专家、学者、作家,或挖掘陇右古道路文化,或考察西汉水朔源流域,或研究杜甫流寓路线等,都要对铁堂峡进行阐述论著。铁堂峡,名扬经传,历史文化遗迹众多,人文积淀深厚,注定要成为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
铁堂峡所在地理位置,放在全国的定位来看,无法与任何一座名川大山相提并论;放在西部位置来看,也不能与莫高窟、麦积山相媲美;但放在陇右来看,其自身蕴含的地理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却不同凡响,因为,其蕴含着深厚的“四大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西汉水文化、陇右杜甫文化、天水古道文化),从而使得它名噪陇右,魅力十足,风光无限。
秦州浓厚三国文化的形成,源起于四个重要因素:其一是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特别是蜀国丞相孔明认为,由成都取道北伐曹魏,取途秦州是最佳要道;其二是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甘甜的水质,足以确保数万大军的日常用度;其三是多个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相互融合的民族分布特点,治少乱多,欲得天下者,无不关注之;其四是明朝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大大推动了三国文化的普及和宣传。
铁堂峡蕴含的三国古战场文化,主要体现在天水关的军事战略方面。天水关在铁堂峡西南约25公里处,现为秦州区天水镇辖地。三国时此地为历城和西县所在地,唐宋时这里曾设立过天水县,后又升军、设里、立镇。这里山川相连,粮草丰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然而,天水关的军事价值,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离它不远的铁堂峡谷。《方舆揽胜》载:“铁堂山,天水县东五里。”这里所说的“县(治)”,就是指天水镇。铁堂山即铁堂峡。据专家考证和推测,天水关的关口城防应该建在现在的铁堂峡口,因为只有这里的山势才能占据来往的要冲。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镇守天水关时,曾在铁堂峡内安营扎寨,因此峡谷里至今留有躲箭石、门里沟、铁门栓、姜维堡等三国古战场遗迹,并且流传着很多和姜维有关的故事。诸葛亮天水关智收姜维的传奇故事,就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美谈。不仅如此,守卫历城的抚夷将军姜叙,被母亲的一番慷慨陈词说服,和栎阜、赵昂等联合使英勇无敌的马超败走历城的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历城,正是今铁堂峡西天水镇的旧址所在。
西汉水是我国著名的水系之一,发源于古嶓冢山(今齐寿山)西麓。据《水经注》载:“嶓冢山,汉水所导也。”《山海经》载:“(华山)西……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尚书·禹贡》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由此可知,西汉水算是有史可查、有据可考的一条重要水系。20世纪70年代,放马滩出土的古板水图,对西汉水的水路、流域等有所记录,算是最早对西汉水有据可考的实物见证。
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两条母亲河。然而,对于秦人来说,西汉水就是他们的母亲河,也是秦先祖赖以生存的根。近年来,随着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一带不断出土的文物佐证,秦人早期就在西汉水流经的大堡子山一带活动。当年,秦人的先祖秦非子,凭借着西汉水丰腴的水草,放养出膘肥体壮的战马,后因牧马有功,被封为秦。几百年后,秦人在西汉水流域繁衍子嗣,不断壮大,并沿着西汉水一路北迁而上,最终成就了秦王朝辉煌的霸业。由此来说,西汉水也是秦文化的奠基石、秦人早期的聚集地和发迹地。
据考证,西汉水从齐寿山发源后,流经齐寿乡和平南镇境内,并在平南镇赵窑村口与若干支流汇集后,沿着铁堂峡谷穿流而过。可以说,铁堂峡是西汉水发源流经的第一座峡谷,也是西汉水上游诸多支流交汇之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理意义。据传,五代文学家王仁裕,当年曾梦见自己剖开肠胃,用西汉水来挥洒清洗,从此便文思泉涌,灵感大发,并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西江集》。受西汉水文化的熏陶,陇右西南的诸乡镇,特别是西汉水流经的平南、天水、华歧等乡镇,造就了丁秉乾、赵壹、武颂扬、武鹰扬等学识渊博的文人学士,为陇右南乡一带的文化增光溢彩。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因“安史之乱”的战祸和关内大旱的天灾,加之仕途坎坷,辞去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于乾元二年(759)秋,携眷流寓秦州。他在秦州约住三个月后,因天气寒冷,饥寒交迫,秦地又面临吐蕃威胁,正当诗人忧虑去向之际,陇南成县(原名同谷)的“佳主人”来信相邀。于是,这年冬十月,“无食向乐土”、“无衣思南州(指成县)”的诗人,携家眷南下,踏上赴同谷的艰难跋涉。经赤谷(今秦州区暖和湾)、铁堂峡、盐井(今礼县东盐官镇)、寒峡(今西和县长道镇祈家峡)、法镜寺(今西和县北石堡城西山上)、青阳峡(今西和县东南25公里处)、龙门镇(今成县纸坊镇府城村)、石龛(今成县观音崖)、积草岭(今成县西北90公里处的殿山梁)、泥功山(今成县牛星山)来到成县,在凤凰山下凤凰村结茅而居。约住了一个月,于同年12十二月,离成县南下入蜀赴成都。
当年,杜甫途经铁堂峡时,留下千古绝唱的诗篇《铁堂峡》: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
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
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
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
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铁堂峡由此声名大振,载入史册,享誉陇右。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杜甫文化的研究,铁堂峡作为杜甫当年流寓所经之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据《秦城区志》记载,秦州有迹可循的古道有10条,其中最有名的古道分别是陇关道、丝绸之路南线、陇南古道。
陇关道是自长安通往西域中经秦州的主干道,汉设驿亭,隋设驿站。驿站设有驿长和驿夫,备有车马和饭舍,供旅行者使用。隋唐时期,全国设有1639个驿站,其中秦州境内有8个,站距大约15公里,秦州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
丝绸之路南线是古代横贯欧亚大陆的一条中西交通国际商道,其中经过秦州境内的路线,称之为丝绸之路南线。陇南古道是秦陇入蜀的主要通道之一,具体路线是自陇关越陇坂西行至张家川,折而南至清水,再由西南过渭水至秦州、礼县、西和,南到成县,折东行至徽县,再东过两当到陕西凤县,再南行直达汉中,过连云栈道入川。这条道路虽转弯较长,但却是入川较为坦荡的道路。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北定中原,即走此线路。另一条入蜀道,是由秦州至祁山,经西和至成县,进入山西略阳入蜀。还有一条入蜀道是由秦州经西和、成县,从文县东南行,越摩天岭(青塘峡)入平武、江油直达成都平原。这是由故道转入羌氐道入蜀的路线。东汉光武帝平定隗嚣后,命大将岑彭、吴汉攻取上邽(今秦州)、西和后,南攻巴蜀及邓艾偷渡阴平都是从这条古道进军的。
唐乾元二年(759),杜甫由秦州去同谷(成县)入川,据考证是由秦州出发,沿赤峪河谷南行,经皂郊、店镇、平南、铁堂峡、祁山、长道、古堡(法镜寺)到西和,再继续南行,经青羊峡至同谷,经硬湾,折西南行达虞关,再西行至长举县(略阳),南达成都,这说明陇南故道和秦州通四川的道路一直是畅通的。还有一条“秦州—礼县”线,自秦州南行经皂郊堡,折而西南行经平南川、天水镇、罗家堡、祁山堡、长道镇至礼县。礼县西入宕县,南控仇池,东临祁山,北依木门,是秦州西南战略要地。由此说,铁堂峡对天水古道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铁堂峡蕴含的深厚的“四大文化”造就了这条峡谷不同凡响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铁堂峡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整理和弘扬,一直缺乏系统的认知,特别是铁堂峡谷内诸多历史遗迹的保护问题,因20世纪80年代修建徐礼公路,当地人盲目地炸山取石,诸如姜维坟、猫眼石、石棺材等遗迹不复存在。
据说,在20世纪中后期,还能在门里沟看到安装过铁门柱坑的痕迹,更早的是峡内路畔石壁上有一方宋代摩崖题记,上有大字“石门上品”及“延祐三年二月初三”等小字,可惜现已不存。2001年,峡内修通天水至礼县、西和的公路后,原本铁堂峡有机缘成为人们探幽怀古的胜迹。但在当地某些短视的村民眼里,却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料源。他们开山炸石,炮声隆隆,日夜不停,硬是把这里变成了石料厂。等到有关部门发觉为时已晚。兵气未消的铁堂峡,诗情画意的铁堂峡,已经覆没在满峡乱石之下。
2011年12月,门里沟也因为修建“天十”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国家级高速公路甘肃段)的需要,被施工方水泥硬化,变得面目全非。门里沟里的铁门栓、石门槛等遗迹也无迹可寻。目前唯一可见的姜维堡,也因没有得到修葺保护,早已失去了原有风貌,堡前宽阔的平场,荒草满布,冷冷清清,满目萧瑟。
对于铁堂峡来说,如今要想打造成一条富有地域色彩的旅游线路,着实已经缺失了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所幸的是,位于铁堂峡天水镇出口(天水关北)的青龙观,得到当地老百姓的保护兴建,已初具规模,可以与牡丹镇木门道武侯祠、礼县祁山堡等旅游景点,连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或许对当地文化产业的打造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另外,位于铁堂峡谷中断门里沟口的躲箭石,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当地人炸石取土暂时湮埋。2000年左右,躲箭石被当地人重新挖掘出来,却早已失去原来样貌,如今孤零零地坐落在门里沟口开阔的河道中央,亟待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人士的保护。躲箭石,这块承载着三国古战场文化的实物见证,要想恢复原有的历史“色彩”,还需要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同时,做足、做好这块文章。
如今,在天水南部尚有许多峡谷,比如石家峡、峡门、峡口等,除本乡本土的人熟稔外,大多泯然群山矣。只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铁堂峡,借杜甫离开秦州时曾留下的诗篇一首,留下了不朽的声名。铁堂峡何其有幸?有时候专家的考证也很有趣味,在杜甫的《铁堂峡》和其他流寓天水所作的诗歌中,有人就分析出当时秦州山地及其东的铁堂峡、东南的东柯谷等地多竹,是专供朝廷制弓箭、箭竿等用的竹林,这恰恰从侧面印证了杜甫之作为“诗史”之名不虚。当然竹子砍伐了,自会复萌,但炸山取石伤害的何止是眼前的风景?身临其地,却只能从诗圣的绝唱中去揣想铁堂峡千年前的胜迹,伤心惨目,有如是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