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利润调节手法的研究

2015-01-22 20:29周子荐白雪梅
2014年35期
关键词:手法调节

周子荐 白雪梅

摘要:企业利润调节通常指的是出于某种需要,企业采用各种方式人为对企业实现的利润做出调整的行为。本文对企业操纵利润背后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探讨了企业操纵利润所采用的方法,给出了预防企业操纵利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利润;调节;手法

一、企业调节利润的方法分析

1、关联交易法

这种方式是通过将资金拆借给关联企业,进而向其收取一定的资金占用费的利润调整方式。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企业之间不得相互拆借资金,而目前在国内,企业之间进行资金拆借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由于涉及违反《税法》,上市公司开展资金拆借则不会在会计报表中向股东及利益相关相披露,而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及作为上市公司监管者均无法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准确判断,部分上市公司正是利用拆借资金这一方式做出利润调节。

2、转移费用法

部分企业通过这种方法对其利润进行调解。这种利润调解方法适用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按照《公司法》及相关法律,上市公司应同母公司在财务上做出明确划分,包括利润和各种费用。但是,部分上市公司由于没有取得较好效益,或没有完成利润目标,便借助其母公司对本企业的利润做出调解,将企业的广告费用等部分费用转移至母公司,以降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额,提高会计报表中的利润。

3、虚假销售法

部分企业在年末无法完成目标销售额,进而无法实现当年有利润指标,于是,便采取了制造虚假销售的方式来提高会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额,以在账面上实现利润目标。虚假销售的主要方法有对开增值税发票和三角交易,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企业的销售收入虚增。三角交易既可用于商品销售,也可用于服务项收入。

4、变更会计政策

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的各项会计制度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原则;并从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中选择出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这种具体的会计原则与会计方法构成了企业的会计政策。所谓会计政策变更,指的是企业针对同类交易或会计事项采用另外的会计原则和核算方法以取代原来使用的会计原则和核算方法。例如:企业对股权投资在核算方法上采用成本法以替代原先的权益法;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以替代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其他方法;在坏账损失确认上以备抵法来替代直接转销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以工作量法替代原先的平均年限法等。以这种方法对会计数据做出调节,能够对利润额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这种利润调节方法也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5、變更会计估计

虽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该使会计核算具有准确性,但是,部分企业经营业务本身就具有某些不确定性,如各项准备的计提比率、有关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价的核定、以及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等,这些核算通常要根据经验进行估计。因此,会计估计是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披露中所无法避免的。部分企业利用了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会计估计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会计估计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做出变更,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该种方法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灵活的调节方向:在当期利润超额完成指标时,可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做缩短处理,达到提高成本,压低利润的目的,以为下一核算期的利润指标完成减轻压力;在完成当期利润指标存在困难时,可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做延长处理,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完成本期利润指标。固定资产通常具有较大数额,折旧率即使做出微小变更,也可使利润出现较大变化,杠杆作用十分明显;第二,易为变更寻找到理由。对固定资产折旧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变更使用年限可轻易找到理由;第三,不影响纳税额和现金流量。我国的《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率是固定的,因此,折旧率的升降只会使会计利润出现增加或减少,并不会对应纳税所得额主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6、变更会计期间

会计活动实质是就是对企业经营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对确认和计量的事项做出的记录、反映与控制。但是,在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本身就具有某此不确定性,而且会计期间假设与采取的应计制使得确认时间的把握上存在一定困难,部分企业正好通过对坏账、投资损失和存货跌价等可自由控制的损益项确认做出某些调整,达到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内进行转移的目的。一般这些企业采取的方式是对成本、费用和收入等项目的确认时间做出变更。在本期的经营状况良好,可保证利润指标实现时,企业会为下一期间留下部分利润;而在利润指标可能无法完成时,企业可将部分费用留给下一期。例如:将上期未确认的损失和下期发生的损失一同在本期内进行确认;或把将本应属于本期的收益项目不做确认处理,挂账留做下一期的利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冲销”;或将本应属于本期的损失项目不做确认处理,挂账留给下一期;或把前期未确认的收益项目与后期实现的收益同时在本期做出确认,来提高本期利润额,这说是“潜亏挂账”。此外,还存在“事先预提”和“事后待摊”等利润调节手法。

二、预防对策分析

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可以为实现企业会计活动的规范化奠定良好基础。一些企业尽管实现了改制与重组,但是,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仍未得到彻底转变,企业经营者仍存在深厚的计划经济思维,在体制上为调节利润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与管理模式得不到基本转变.即使进行了重组与改制,会计活动仍然难以实现规范化。应构建起企业内部模拟资本营运机制,由于企业具有资本经营自主权,这样就可能模拟资本营运达到提高经营利润的目标;企业构建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决策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使企业内部做到责任、权利和利益清晰明确;构建起具有活力的激励机制,使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进而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只有企业建立起适应市场要求的经营机制,会计活动方可彻底脱离计划经济的体制的影响,从而自觉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来规范自己,使会计活动真正实现当家理财的功能,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使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2、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①加强出资人审计。出于维护出资人权益的目的,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在企业董事会授权或上级主管部门授权情况下,企业或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对企业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审计与检查,审计重点是成本项目、费用项目及收入项目,审计与检查的方式包括日常检查与审计和专项检查与审计等。

②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式。规模较大的企业尤其是集团公司,具有管理链条长的特点,企业高层管理者无法亲自对企业内部各项具体业务状况进行管理与监督,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的优点在于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与业务状况和特点,因此可通过“主审承包责任制”模式开展审计,并制定具体审计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奖罚标准,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营成果审计、高层管理人员离任审计、项目审计和成本审计等,可以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方式开展审计活动,确保企业会计活动中出现违规现象能得到及时纠正。

③加强中介机构审计。中介组织的审计方式主要是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来,中介组织同被审计企业不存在利益关系,保证了审计机构的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因而也使审计结果更加可信。中介审计在时间上分为包括年报审计、中报审计和季报审计;在空间上分为一级单位审计、二级单位审计和三级单位审计。

④加强会计违规的检举。任何企业的会计行为既关系到企业内部利益,也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相关企业和个人利益产生影响。从这一点来看,会计行为就具备了社会性与广泛性的特点。所以,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监督。而对会计活动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进行检举则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监督形式。对查实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做出处理,以保证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的严肃性与有效性。

3、完善内部会计控制

①加强人员素质控制。完善內部会计控制首先应做好人员素质的控制。主要方式是对会计人员进行延伸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自觉意识、避免做假账现象,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岗位轮换,以使其业务能力与责任心提到提升。

②加强组织机构控制。应提高企业内部会计部门的应相对独立性,使会计控制更有效果;对财务部门的各种职责和权力做出适当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如会计职责同出纳职责的分离、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资产定价权与资产处置权的分离,采购权与验收和保管权的分离,资金调度审批权同执行权的分离等;通过会计委派制形成对经营者权力有有效监督。

③加强业务程序控制。这方面的控制对象主要包括:凭证编制、账簿记录、账簿核对、会计预算等。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同会计部门在业务方面的关系,划分清晰的职权范围;会计部门内部应制定出岗位责任制与业务流程,做到职责明确;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会计核算与处理中的作用。

④加强准则执行控制。第一,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应保持连续性,不得随意做出变更。否则,将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进行企业当期与以往各期的会计信息的对比时产生困难。如确需进行变更,企业应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及其对当期会计报表中的相关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披露,为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提供方便。第二,保证财务收支确认的真实性,遵循会计期间原则与配比原则,对当期各项收入进行合理确认,避免出现隐匿、截留现象;同时,也应对当期的成本项目和跨年成本项目进行合理确认,做到不多计、不少计、不漏计、避免不计成本与随意摊提费用等行为;第三,对损益项目做出合理确认。通过对固定资产、实物性流动资产以及各项投资所做的资产清查,对产权做出确认;对实物和盈亏做出核实,明确各自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对当期损益做出确认。

三、结束语

对企业调节利润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仔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以此保障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浅析企业调节利润途径及预防对策[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04)

[2]刘婷.浅谈新会计准则下避免企业利润调节的会计处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 05)

[3]梁丽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影响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猜你喜欢
手法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层递手法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