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萍 秦洁雯
2014年期刊出版研究综述
罗 萍 秦洁雯
2014年,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改进期刊发行工作,促进期刊健康发展”座谈会;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以“今日趋势,明日现实”为主题的第四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科院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发布了首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报告;期刊体制改革深化,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建立学术期刊发展长效机制;首届“中国最美期刊”遴选发布……在丰沃的期刊实践土壤上,2014年期刊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14年发表于新闻出版类专业报刊、高校学报和网络等新媒介的期刊研究文章约2400多篇。研究视角丰富,研究领域多样,既有宏观政策领域研究,又有期刊编辑、发行实务领域的探索。研究主体阵容强大,包括期刊出版工作者、高校学者、相关科研机构研究者。整体看来,2014年期刊研究与期刊业界动态步伐基本一致,研究主题鲜明。在此,笔者拟从期刊体制改革研究、期刊发展趋势研究、期刊评价研究、提升期刊质量研究、地方期刊发展研究、期刊发展规范研究等几个较为集中的研究主题进行回顾和总结。
我国新闻出版改革制订了“三步走”的战略决策,目前进行到第二步收尾和第三步启动阶段,即第二阶段的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改制基本完成,第三阶段的部委所办的报刊改制开始的阶段。贯穿于改革过程的主旋律是“企业化”“市场化”,前两步改革应该说波澜不惊,毕竟参与改革的机构或组织多多少少都有进行市场化经营的经历。但对于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事业单位出版机构改革,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没有做足准备,更缺乏市场化的信心和勇气,但改革是大势所趋,为个人既得利益而摇旗呐喊毕竟不能改变前进的步伐。期刊体制改革进程关系着期刊业发展的走向,相比前几年的研究,本年度研究者不再执着于期刊需不需要改革等问题,而是从不同角度探究期刊体制改革的多方面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期刊体制改革面临的难点
任何一项改革,从提出到实施完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期刊体制改革亦是。尤其我国期刊9000多种,要进行改革必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既有政策实施可行性方面的困难,也有我国期刊体制改革本身的艰巨性。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说“当前期刊业推进改革难在哪里?至少有个三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属性的担心,二是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平衡,三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安排。”并指出“期刊业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局。”(当代中国期刊人的担当.编辑之友,2014.9)针对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相关学者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疑虑。秦飞对《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疑虑主要有:“一是《实施办法》是关于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办法,没有真正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关于‘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的精神;二是学术期刊的市场化,企业化问题;三是建立期刊出版资金保障体系问题。”(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对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1)而李中新认为高校期刊体质改革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尤其突出、我国的科技成果传播依然依赖于国外的科技期刊平台、我国高校科技期刊的市场经营意识和能力非常薄弱,除了收取版面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期刊运行主要依靠学校资金扶持等。”(高校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探讨.衡水学院学报,2014.1)
2.期刊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改革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进行。我国期刊种类多样,在改革过程中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多面。学者根据不同的背景特点,探索期刊体制改革的出路。孙艳在《报刊体制改革视角下高校学报发展路径探析》中以高校学报进行改革,重新洗牌的趋势为背景,提出高校学报发展的改革路径主要有:一是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推动资源重组,树立品牌意识;三是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素质;四是增强版权意识,加强版权保护。(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6)由于现阶段高校期刊不具备市场化条件,李中新认为,不妨借鉴部分国外经验,暂时保留高校期刊编辑部的非营利事业编制体制,但在政策引导上鼓励和支持部分有条件的期刊编辑部采取事业法人下的“独立经营”,实行期刊经营管理责任制,原编辑人员仍然保留事业编制,这样不但解除编辑人员的后顾之忧,而且利于清理人浮于事,“管”而不“理”的人员。(高校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探讨.衡水学院学报,2014.1)秦飞提出:一是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三是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要坚持创新发展。(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对高校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1)在转企改制的政策下,院所期刊的生存存在问题,宋薇等提出“全面提高期刊营利能力是生存的关键”“首先,通过日常管理的数字化、内容的数字化来改进现有管理模式。其次,运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机制。再次,全面提高盈利能力是生存的关键如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节约成本,发展衍生产品,获取利润;深入研究期刊受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稿;开拓多种盈利模式。”(论科技期刊在转企改制中的发展方向,宋薇,姚庆辉,刘义平,王海云,张宇燕.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
3.期刊体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体制改革方向是在改革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进而探索和明晰的。学者在对期刊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探索期刊体制改革的方向。“文化体制改革中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积极进行自身的改革转型,以促进自己的发展”。(基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科技期刊发展研究,邓坤烘.科技创业月刊,2014.4)“作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中的“特例”,学术期刊办刊因面广点多,情况十分复杂,故而改制需审慎而行,特别需要处理好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体制改革与政府财政补贴、期刊发展壮大与编辑队伍稳定这三组关系,切忌为改革而改革,切忌图简单省事一刀切。”(对学术期刊转企改制中三个问题的再认识,张治国.编辑之友,2014.5)“对于科技期刊而言,专业化的发展只能让读者面更狭窄,期刊发行量很难有明显上升。综合性期刊能够吸引大众读者专业化并不是灵丹妙药,确立办刊指导思想和经营意识才是期刊改革的方向。”(高校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探讨,李中新.衡水学院学报,2014.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应用,期刊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刊业改革正在全面深入推进,而期刊业未来将走向何处,这也是我们应重视的问题。对此问题,学者比较突出的观点有:期刊集群发展趋势、期刊融合发展趋势、趋势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期刊国际化发展趋势。
1.期刊集群发展趋势
科技期刊没有自己的平台已严重制约我国科研成果自主传播,严重制约了我国STM期刊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国荣等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期刊数字化发展的良好支撑,建设集群式的期刊互联网数字平台,并逐渐完善和整合,将是STM期刊集约化缓进式发展的可行过渡方式。”“在维持各期刊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建立期刊集群数字平台,即变原来的一种刊’一棵树’为数字平台上期刊集群的’一片树林’,形成合力整体推送期刊。”(中国科技学术期刊集群数字平台的发展基础及可行模式,国荣,靳光华,吕文红,洪欧.编辑之友,2014.11)“适度规模化有利于期刊资源富集,抱团取暖有利于增强与国外期刊的竞争力,规模化的同时建议进行行业整合或者重组,实现规模化与专业化统一,以缓解期刊同质化严重的问题。”(高校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探讨,李中新.衡水学院学报,2014.1)但中国科技期刊集群不能简单模仿西方科技出版集团的网络平台,更不能仅仅将纸版信息简单搬到网络上,而应是充分应用网络技术的各种进展,使科学知识的生产、呈现和传播三个过程效率更高,知识得到更充分应用。刘天星设想未来科技期刊集群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以用户为核心的学术社交网络、以期刊为核心的学术资源汇集平台、信息产品多元化、学科存储库功能、数据出版平台、基于OA的新的商业模式、开放式平台、服务于科学研究全过程的信息平台。”(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之路探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6)
2.期刊融合发展趋势
2014年8月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宣告刊网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结合,是双赢的。期刊融合不仅表现在传播上,还表现在内容制作、经营等方面。隅人总结了期刊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长此以往挫伤各刊社刊网融合的积极性;大量的小规模期刊社无力独自进行刊网融合,与专业期刊网站的合作收效甚微;转企改制中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阻碍刊网融合的推进;缺少刊网融合所需专业人才和专业指导。”并从技术采用、内容形式呈现、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期刊融合的策略,如“组织结构上要进行主体重造、资源重组、流程改造、立体结构、科学管理、人才保证。”(相看两不厌——也说互联网与期刊的融合发展.科技与出版,2014.9)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形势下,李祖平提出“一要通过市场反哺的融合,完善内容与影响力的‘高精尖’。二要通过市场接轨的融合,完善规模与效益的‘大而强’。三要通过第三方平台的融合,实现既‘高精尖’又‘大而强’”助力突破期刊融合的难点。(三大媒介技术加速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科技与出版,2014.11)杨驰原提出期刊融合需要大到国家政策、行业组织,小到期刊经营主体都要发挥各自功能,助力期刊融合。“要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从服务好‘订户’向服务好‘用户’转变,要从‘内容为王’向‘用户为王’的思维模式转变;在国家政策方面,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研究制订推动刊网融合发展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对刊网融合的宣传和推广;发挥行业组织功能,加强刊网融合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刊网融合专业指导机构。”(刊网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出版发行研究,2014.12)
3.期刊出版数字化趋势
2014年11月11日至12日,以“今日趋势,明日现实”为主题的第四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期刊或多或少的都已经“数字化”了,数字化的过程中,期刊自身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期刊的形式、类别等被弱化,而论文的内容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不同的期刊共享相同的传播方式;论文被阅读、查询、引用的机会增多,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为数据库学术不端行文检测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为科研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将与日俱增。”(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新趋势简述,徐玉梅,于长英,刘春光.出版与印刷,2014.3)期刊数字化和数字化期刊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期刊出版数字化趋势既包含传统期刊的数字化,也包含着数字期刊发展的相关研究。期刊出版数字化是在不断探索和深入的,当前对期刊出版数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化的难点和应对两方面。
罗远航总结了制约文科学报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主要问题,“事业单位属性的文科学报对待数字化出版热情不高,动力不足;文科学报数字化出版欠缺成熟的出版运营平台;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单位、技术提供商、终端用户三者之间实际上还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僵化局面,未能实现各自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市场化程度低。”(高校文科学报的数字化出版问题探析.文教资料,2014.32)而在数字期刊的管理方面,存在准入机制的模糊的问题,“一方面使得很多尚未获得数字内容生产和传播资质的企业浑水摸鱼,背离了我国的出版管理机制,不利于版权保护和内容创新;另一方面,准入机制的缺失,使得国际资本快速抢占我国数字出版领域,不利于我国的文化保护。”(从标准与法规的角度建立数字期刊准入制度,徐霞.新闻世界,2014.7)
张阳以“大数据”为背景,提出“期刊数字化发展不仅体现在模式理念上的转变,还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等技术的支持。如进行精细设计学术期刊平台,在构建过程中,所需要和涉及的关键技术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数字化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白雯基于高职学报数字化发展工作的实践体验,提出“高职学报数字化发展应加强学报网站的建设、重视与国内各大数据库的合作、使用优先出版平台、注册运用DOI为读者提供便利、启用采编系统、利用新媒体传播。”(高职学报数字化发展策略论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关于数字平台建设及维护,王健东认为“应注意访问及更新速度、宣传与链接、英文版与手机版、安全问题、版权意识、科技保密与政治问题、资金投入及维护管理。”(科技期刊数字平台建设及应注意的问题.出版发行研究,2014.11)针对数字期刊管理相关问题,徐霞提出通过建立行业标准和具体法规的双向制度来管理,如通过等级制度、内容规范、设置技术标准等方式,从而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从标准与法规的角度建立数字期刊准入制度.新闻世界,2014.7)目前期刊数字化转型时主要的盈利模式有网络广告、内容售卖、数字发行、移动业务。针对目前仍然制约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盈利门槛,陈军梅提出“实施期刊数字化战略,需要重点把握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读者差异、建立纸质期刊与数字期刊之间的联动机制、以版权为中心调整经营模式、建立成熟的期刊数字化盈利模式。”(探寻期刊数字化盈利之路,陈军梅.中国出版,2014.11)
4.期刊国际化发展趋势
国际化是人文类学术期刊与国际接轨、促进中西学术对话的必由之路。期刊国际化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办刊模式、学术规范、刊物碎片、学术形态的国际化。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过程存在典型的路径依赖,因种种原因的制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目标已经异化,“加入SCI、SSCI、A&HCI等检索系统成为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唯一追求的目标。”(学术期刊国际化研究局限、操作误区及其困境摆脱——基于国际传播学视野的分析框架,许志敏,陈小彪.编辑之友,2014.1)针对这样的现象,王嘉军提出“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最终走向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术和文化的平等对话。”同时,王嘉军参照国际上最为权威的WEB OF SCIENCE等期刊遴选标准,提出“一本国际化的人文类学术期刊,起码应当在“硬件”上达到以下最基本的要求:实行同行评议制;期刊的作者、编委会、审稿人等应具有国际多样性,该期刊登载的论文在全球的学术领域中也应具有代表性;遵守国际编辑惯例和格式规范;具备完备的英文摘要、关键词和文献编目等信息。”(人文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探索.编辑学刊,2014.5)廉晓洁以ELLE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为例提出“我国期刊出版可采用直接向境外出口成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开发产品,共享国际市场、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在境外进行本土化经营等模式(以ELLE看女性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出版广角,2014.12)
期刊评价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学科文献数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为优化学术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为创建我国品牌学术期刊提供了示范和遵循。2014年11月22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上,发布了首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报告。通过对我国733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进行评价评出了17种顶级期刊、40种权威期刊、430种核心期刊和246种扩展期刊。评价和期刊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期刊评价相关研究,实质是期刊发展、期刊研究的需要。目前,关于期刊评价主要集中在期刊评价体系研究和期刊指标研究两个方面。
1. 期刊评价体系
期刊评价体系是核心期刊发展的需要,随着核心期刊论文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期刊评价体系和核心期刊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那么单纯。首先,作为被评价主体的社科学术期刊被评价体系边缘化。其次,对于绝大多数期刊而言,评价体系已成为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风向标”。评价体系有其存在理由,但这些出自非期刊主体的各种评价,却成为绝大多数期刊的行为“圭臬”,也足以让人生出疑问。有质疑者提出,“评价体系”唯‘洋’索引马首是瞻、以定量‘论英雄’、盲目夸大‘核心’功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张春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即便期刊评价体系中的量化标准虽然可以做到客观评价的作用,但“以刊为计算单位,对不同学科论文不加区别,给评价造成一定误导;当前的标准导致期刊社盲目加大应用型社会科学论文的刊发比重;有的期刊为了提高影响因子,盲目选择“大”选题;容易导致评价标准行业和期刊社的垄断;一些特别小众专业的学术期刊难以突出重围。”(社科学生期刊如何适应当前我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高阳.传媒,2014.12)朱慧劼提出“核心期刊之所以存在是始于学术评价的需要,这一需要在学术论文出版体系的运行逻辑中得以体现,具体体现在科研机构、学术出版机构和科研人员这三个学术论文的利益相关者。核心期刊一旦评定,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与学术出版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就发生了异变,是导致当前核心期刊呈现乱象的根源。”(从核心期刊反思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3)
学者关于解决目前期刊评价存在的问题有多种意见,既有提高评价标准,重新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也有建议期刊适应当前的评价体系。朱慧劼通过对我国核心期刊的出版及运行逻辑进行梳理,对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反思,提出要改变当前学术评价体系。“提高核心期刊评价标准化。核心期刊是学术评价的需要,要使核心期刊把控学术论文质量,就需要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甄别低质量的学术论文,严格监控学术出版机构,尤其是核心期刊的出版过程。”(从核心期刊反思我国学术评价体系,朱慧劼.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3)田海江提出“对于评价体系的下载量和点击率存在的“泡沫”现象,可针对点击和下载的IP来源设定时间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规则;对于优先数字出版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建议开放数字优先的数据统计,期刊评价体系可以将优先数字出版文献的被引频次、引用数据列入评价数据计算;对于被引频次比重过大以及期刊不正常互引,可以重点对被引频次的引用来源进行校对,通过审查期刊引用来源的集中度来排除恶意增加下载量和点击率;建议政府部门建立统一、规范的期刊评价体系和统一数据库,作为国家的科技论文存储,由此公布权威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涵盖更广泛、全面的期刊文献。”(基于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编辑学报,2014.1)也有学者提出,期刊应适应当前的期刊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借助数字媒体的平台,迅速寻找新的影响渠道;重视专业审稿制度,保证刊物的专业公信力;向国际化发展,尝试进入国际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打造现代化的期刊社”的方式适应。(社科学生期刊如何适应当前我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高阳.传媒,2014.12)学术期刊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可以简单地被评价,也不可用自身评价标准遮蔽学术评价。张晓校认为“两者之间的矛盾、悖论关系势必长期存在……超越现有评价体系“另立山头”并不现实。兼顾现有评价体系前提下,逐步建构符合办刊规律的评估、评价体系,是发展趋势。既要接受学术期刊“被评价”,也应探寻、建构新的评价体系;既需要磨合,更呼唤认同。”(社科学术期刊与评价体系二重悖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7)柴英,马婧提出“学术期刊的先天使命就是要为学术研究搭建一个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在目前大数据给促使无障碍、无延迟的跨国界、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现实情况下,学术期刊的交流功能将得到最大化发挥。学术期刊评价行为的性质也将由目前学术利益、学术资源诸因素干扰下的“权力行为”回归其学术活动的本真状态。(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编辑之友,2014.6)
2.期刊评价指标
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期刊引用指标、期刊内容指标、数字化出版指标和其他一些定性指标构成。总体来说对期刊发展产生了积极效果,但近年来,评价指标体系已出现了很多与期刊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从而在很多方面限制和束缚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期刊评价指标及其使用的合理性也受到质疑。“盲目追求引用指标促使部分期刊畸形发展、指标片面化导致期刊市场竞争活力严重不足、评价结果反差造成弱势期刊发展困难重重。”(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考察及未来发展思考,张晓雪.中国出版,2014.1)对于数字出版,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系统主要存在“人为刻意操作即可轻松提高“下载量”和点击率这两项指标、不完善的优先数字出版体系、被引频次比重过大以及期刊不正常互引、不统一的期刊评价数据源”等问题。(基于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期刊评价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田海江.编辑学报,2014.1)学者关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蒋重跃认新版评价指标体系为与以往的期刊评价标准相比更为科学性,且注重概念性思维。“指标体系重在运用结构评价期刊、指标体系体现了内涵定义和外延划分的自觉、指标体系在概念性思维推动下的创新和贡献、概念性思维的历史性与指标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就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武京闽也分析了新版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亮点。并提出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是在排名之外,又根据得分情况将学术期刊划分为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扩展期刊,这可能会人为地强化“以刊评文”的倾向;二是作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还应进一步剔除与学术质量无关的指标等。”(新版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亮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张晓雪也提出调整和完善建议:“一是着眼我国特色,以国家战略导向引领体系建设。二是强调综合、动态和直观,科学合理构建指标体系。三是不断完善定性评价及其应用范围。”(我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考察及未来发展思考.中国出版,2014.1)
出精品文章、创品牌栏目、办一流期刊是期刊的努力方向。打造健康、高雅、实用、可亲的期刊,应建立健全一整套期刊质量保障体系,使编辑有规则坚守、有制度约束。目前,影响办刊质量的问题较为突出,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如“改革政策不配套,影响期刊独立性和办刊积极性;缺少个性,期刊同质化现象严重;稿件良莠不齐,重磅稿件份量不足;重点专业领域不突出,杂乱堆砌‘一锅鲜’; 组稿不力,优质稿件缺乏。”(提高综合经济类期刊质量之拙见,周瑞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张倩也提出“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面临着投稿论文质量下降、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公允性、统一性等挑战。”(新形势下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的困境与对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
期刊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编辑、作者、期刊管理部门、主管主办单位和印刷厂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期刊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议。刘金定以《草食家畜》杂志的实践为例提出“期刊管理部门建立和健全审读制度,编辑部采取其它督促措施进行自查。同时要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部与印刷厂的协作体系。”(对提高科技期刊出版质量的思考.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8)崔兴道,黄河胜认为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评价度量方法有利于期刊质量的提高。他们提出“十度”法:“策划上要有力度、理沦上要有深度、实践上要有效度、栏目上要有亮度、编校上要有精度、作者上要有广度、篇幅上压缩长度、流程上要有硬度、网络上要有活度、活动上要有响度。”(科技期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研究.传播与版权,2014.4)张从新,赵漫红根据期刊出版的作者投稿—编辑处理—印刷出版流程,将科技期刊质量控制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具体的措施。(论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编辑学报,2014.3)程碧军等基于编辑作为期刊的活动主体,对期刊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而提出“加强编辑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编辑出版业务水平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文字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策划与创新能力这五大素质,以提高期刊”的建议(略论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与期刊质量,程碧军,屠晶,潘峰.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8)张瑞,陈金芳认为提高期刊质量“应从刊物内容到形式都要严格把关,尤其在一定的数量上求质量;只有质量上去了,多出精品,数量才有价值。”(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14.4)
地方期刊是地方特色的重要代表和宣传口径,在我国9000多种期刊中,大多数的是地方期刊。地方期刊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地方文学期刊,二是地方院校学报。近年来,关于地方期刊发展的研究愈来愈多,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一定代表性。
1.地方期刊研究的必要性
地方期刊在我国期刊群中有着很大的比例,进行专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进行文学研究时,地方性文学期刊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文学现象。其实,地方性文学期刊中隐含着巨大的信息容量,因为地方文学期刊不仅展现了地方的人文景观与风貌,同时也推广与深化了地方文化。从地方性文学期刊的文章中,既可以窥见地域性的独特文化背景,又可感知独具地风采的习俗规则。”(地方性期刊对地方性文化建构的经验探讨——以《艺界》为例,奚蓓雯.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6)另一种重要的地方期刊即地方高校学报,相关研究比较多。地方高校学报一般都是由地方高校主办、所属省教育厅主管的一种非独立法人单位的纯学术期刊,学报办刊经费完全由地方高校拨款、办公场所由学校提供、编辑人员属于地方高校正式员工。(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研究,邓胤龙.云梦学刊,2014.6)
2.地方期刊发展面临困难
邓胤龙指出,目前地方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严峻。“首先,学报没有经营市场的自觉性和激情,乐于安于现状。其次,稿源的问题,地方高校学报普遍都是非核心期刊,高质量的稿源仄狭。再次,学报编辑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最后,学报在高校的尴尬定位,导致学报工作人员精神动力不足。”(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研究.云梦学刊,2014.6)仇慧也认为地方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着“封闭办刊,缺少优质稿源;被动办刊,缺失发展动力”的困境,同时提出地方高校学报综合办刊,缺乏特色栏目,枉费了地方的特殊优势。(地方高校学报之发展困境及对策.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
3.地方期刊的发展路径探索
地方高校学报受办刊方向、市场定位,学术性、文化价值取向与市场供需关系等的限制,不具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吴天德,王庆跃提出“市场化办刊不应成为改革路径。”同时,他们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在特色和品牌上下功夫,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地方高校学报价值取向创新的探讨.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3)许多地方高校学报通过充分挖掘其得天独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与区域经济研究资源,在打造学报特色,扩大学术与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仇慧也提出地方高校学报摆脱困境应“立足地方,准确定位,以特色求发展。”(地方高校学报之发展困境及对策.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王兴全提出“学术期刊要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吸引、拥有和掌握作者、读者与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就是创设的特色栏目要具有独特性、地域学科优势、地域资源优势,要重视对品牌栏目的宣传推介。同时要在特色栏目创建中注意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培养忠诚的读者群。”(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创办的“注意力建设”.出版发行研究,2014.4)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发展息息相关,张英健,洪林提出“要着重学报与学科方向建设协同发展、学报与学术成果建设协同发展、学报与学科队伍建设协同发展……用学报资源主动为学科建设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促进提高学报质量。”(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刍议.编辑学报,2014.6)
1.期刊本质的反思
柴英,马婧提出“学术期刊的先天使命就是要为学术研究搭建一个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编辑之友,2014.6)封新城提出要“把杂志办得像杂志。”在互联网带来的媒体变局中,要去适应用户阅读方式的改变和广告投放方式的改变。“杂志必须依然按照杂志的形态生长和存在:杂志要有视觉冲击,要有设计,要有阅读感,要有情怀;杂志人是什么?杂志人写作、报道生活,挖掘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的故事。”(封新城:把杂志办得像杂志,晓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8)针对当前关于期刊业的各种悲观论调,以及期刊业的未来相关问题,石峰认为“取决于期刊人的担当精神。”(当代中国期刊人的担当.编辑之友,2014.9)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针对不同类别的期刊号召期刊敢担当。“中国期刊如何面对全球化、一体化——科技期刊要再创新、敢担当;解放思想,共享人类文明社会的精神成果——社科期刊要勇开拓、敢担当;提升感性素质,激发感性智慧,倡导感性文明——大众期刊要育文化、敢担当。”(中国期刊人的光荣使命:砥砺前行 敢于担当.传媒,2014.9)
2.期刊版权
关于期刊版权相关研究是2014年期刊研究的亮点和重点,主要包括期刊版权保护和期刊经营两个方面。陈凤兰提出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约定版权归属;通过集体管理组织、管理版权资源;防范和处理一稿多投”来保护期刊版权。(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版权保护与版权运营模式研究.科技与出版,2014.1)赵文义说“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权真正地回归作者,对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市场主体真正地实现多元化就有望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矛盾就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寻求协调和解决路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权研究.科技与出版,2014.8)周莉建议利用云计算技术对科技期刊版权进行保护。“云计算通过对数字化科技期刊作品进行统一的后台集中管理,有效避免单一个体复制传播的无序性,简化了网络终端的操作方式。同时,进行行业内的制度协调,建立新的统一标准以适应云计算中数字平台的发展。新的技术对原有的市场及运营模式产生一定冲击,带来利益格局上的新变化,要经过各方的利益博弈,达到一种利益平衡。”(云计算中科技期刊的版权保护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8)
关于期刊版权的经营和使用相关问题,学者也积极进行探索。陈凤兰提出:“建立版权管理系统、推行OA期刊的版权运营模式;与数字出版运营商合作,实现利益共享;走国际化版权合作的道路,深度开发版权资源”的科技期刊的版权运营策略。(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版权保护与版权运营模式研究.科技与出版,2014.1)版权转让是版权运营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术期刊需要了解版权转让的利弊,并懂得如何趋利避害,使版权转让能为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王蔚等分析认为版权转让有利于促进学术期刊的繁荣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版权转让可能导致过度垄断,限制传播;版权转让的最大获益者并非是学术期刊。”(版权转让与学术期刊发展的关系思考,王蔚,张秀峰,段佳.学报编辑论丛,2014.9)
2014年是期刊业深入改革的非常时期,同时也是期刊业融合元年,在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加艰难的挑战,涉及的利益主体更大。综观2014年的期刊出版研究,在期刊改革的推动下,期刊融合和期刊数字化迅猛发展,相关研究理论联系实践,既有对现存问题的分析,也有对期刊发展为了的思考,更有对期刊本质的反思。理论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2014年期刊出版研究的成果对期刊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预见的是,期刊体制改革、期刊数字化、期刊质量提高、期刊版权研究将仍然是今后期刊出版研究的重点。我们期待2015年期刊出版研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更大程度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作者罗萍单位系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作者秦洁雯单位系暨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