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喆,王 蕊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口腔科,吉林 长春130041)
口腔种植技术是在牙槽突内植入一人工装置并与颌骨结合,用以支撑和固位修复体,完成对缺牙的修复[1],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如何确保口腔种植体修复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学者们主要从种植体植入后的动度、骨吸收量、骨密度的变化等方面对种植体成功与否进行评定[2]。1986年Albrektsson等学者确立种植体成功标准为:单个种植体无松动;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明显的阴影透射区;种植体修复1年后,垂直方向的骨吸收每年小于0.2mm;种植修复后无持续性及不可逆的症状,如种植体周围疼痛、感染、神经症状等;达到以上要求,5年成功率为98%为最低标准[2,3]。
由于与牙槽骨相邻的结构复杂,如上颌窦、切牙管、下牙槽神经管、颏孔等,我们需要通过放射线检查获取准确的颌骨尺寸信息[4]来定位植体植入位点,现在常用全景曲面断层和CT分析缺牙区情况。种植体植入位置、种植牙的数量及准确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直径、长短和植入角度,可缩短种植手术时间,减少神经损伤和邻近解剖结构的破坏并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在临床种植修复过程中,不同患者的骨量、形态有个体差异,且少数患者存在解剖结构变异的可能,这对口腔种植成功与否有着极大影响。赵亮亮等[5]研究报道:在50例样本中观察颧骨的冠状位截面影像,其中48例颧骨形态较直,可满足种植体的垂直植入,2例颧骨形态特殊上颌窦横径大,呈“C”形,此时种植体不适合垂直植入。因此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对种植位点进行准确评估,可为术者提供临床依据,提高口腔种植的安全性。
Branemark[7]等学者所提出的骨整合是指种植体表面和周围健康骨组织之间直接连接,没有任何纤维结缔组织间隔。良好骨结合的形成是口腔种植的成功关键。
为促进骨与种植体之间快速形成稳定的骨结合,学者们对种植体材料进行大量的研究。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种植体金属为纯钛,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本身还具有较强的抗疲劳性和弹性模量相对较低等优点[8]。但因纯钛表面生物活性差及缺乏骨诱导作用等,学者通过实验对金属纯钛表面进行生物相容性处理后可使其获得良好生物活性,并促进骨整合的发生[9]。
纯钛的表面改性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用不同的方法增加表面粗糙度或优化种植体表面处理,如喷丸/喷砂、钛浆喷覆、等离子喷涂法、羟基磷灰石喷涂法、表面陶瓷化等,对形成快速而稳定的骨结合有确切的临床疗效[10]。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种植体植入后对其附近成骨细胞的形成和血液凝固的细胞反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化学改性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包括阳极氧化法、酸蚀处理法、微弧氧化法、溶胶-凝胶法等,其目的亦是加快骨与种植体之间骨结合的形成。
受植区的骨量、骨质情况等直接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种植牙在行使咀嚼功能时需承担各方面的应力作用,通常要求种植区必须有足够的牙槽骨,高度不低于10mm,厚度不少于5mm[11]。根据松质骨疏密程度及密质骨与松质骨的含量比例,可将颌骨质量分为:Ⅰ、Ⅱ、Ⅲ和Ⅳ类骨[12]。赖红昌等人研究报告显示[13]:在50例牙列缺损患者口中植入的104枚种植体,骨密度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P<0.001),I类骨初期稳定性明显高于Ⅳ类骨,各组稳定性在术后4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Ⅳ类骨的下降最显著为8.34%,Ⅰ类骨和Ⅱ、Ⅲ类骨稳定性变化相对Ⅳ类骨小分别为2.66%、5.29%和5.29%。此实验表明种植区的骨组织类型即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数量比例可能对种植体初期抵抗侧向剪切力的能力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患者种植区骨质量与骨密度的不同特点设计种植体与种植外科技术,从而提高口腔种植的成功率。
口腔种植过程中,需要高速手机处理牙槽骨。不当的手术操作会灼伤骨组织,甚至可导致周围骨细胞的变性坏死,在种植体制备过程中应大量进行冷盐水冲洗,严格遵照手机的转速。为保障良好的初期稳定性,要求术者以微创为原则,备洞精准且不损伤邻牙、相邻神经、破坏解剖结构以及造成其他手术并发症。对部分种植条件不足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修整术或成形术,如骨移植、牵张成骨技术、上颌窦提升、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等。因此外科植入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种植体植入后受力时间与力量大小,同样影响骨整合的形成。常规种植是通过延迟或非直接植入将种植体植入愈合部位,与之相反,“即刻种植”是将种植体植入在新鲜拔牙窝中位置的过程。Branemark[14]的经典骨融合理论认为:种植体植入后,需要3-6个月的骨愈合期,如果种植体植入后早期就承受负载,会产生微动,诱导种植体界面细胞间质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纤维骨性结合界面而非良性骨整合导致种植失败。遵从此理论,长期以来传统的口腔种植修复被广泛使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牙体缺失。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材料的改进,即刻种植也可形成骨融合。而即刻种植与传统的延迟种植比较存在明显的优势:植入位置明确清晰,大大缩短了整体治疗时间,减少手术程序,因此患者接受度高。吴丹等人[15]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即刻种植体骨周血清血钙素的变化与ISQ(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种植体稳定系数)值的变化两个指标研究显示:犬即刻种植后即刻加载种植体植受到较小力值的载荷对种植体骨整合不会产生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当种植体受力超过20N时会影响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稳定性,表明进行即刻种植体可以承担一定的载荷力,但载荷力值最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N)。学者邸萍等人[16]对46例患者在单颌拔牙后行即刻种植修复254枚种植体,追踪时间平均36.7个月,研究显示:254枚种植体中脱落的植体有13颗,种植体存活留率为94.9%,即刻种植体植入后同时进行义齿修复其存活留率为94.6%,边缘性骨吸收为(0.74±0.3)mm,符合国际公认的种植体成功标准,患者满意度高。
随着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口腔种植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规的治疗替换失去牙齿的方法,然而种植体是否成功还应进行长期的观察。种植体周围炎可使支持骨丧失、骨性结合失败,甚至导致已经形成骨结合并行使功能的种植体脱落。因种植体周围缺乏牙周膜防御,易使细菌繁殖致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早期为黏膜的充血红肿、探诊出血,而后可有牙周袋形成甚至有的发展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溢脓等最后可导致骨结合失败致种植体脱落。引起种植体周围炎的原因很多,如:与患者自身有关的糖尿病、牙周病、吸烟、是否定期洁牙而手术过程中种植部位、是否植骨、埋置方式、上部结构修复方式等[17]也与种植体周围炎有关。Marrone等研究显示[18]:全口菌斑指数≥30%者患种植体植入后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菌斑指数<30%的患者。因此,以消除种植体周围的细菌感染为目的,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炎,并对种植体周围炎进行干预与治疗尤为关键。非手术治疗对患者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患者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复查,同时进行专业口腔清洁及牙周维护。保持口腔卫生、有效控制菌斑,维护牙周健康是种植修复远期疗效的保障。
[1]李德华.口腔种植学科发展回顾与技术浅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6:321.
[2]钟 申,刘宝林,黄洪章.影响种植体成功的诸因素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2,2:112.
[3]Albrektsson T,Zarb G,Worthington P,et al.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currently used dental implants:a review and proposed criteria of succes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1986,1:11.
[4]Ito KI,Gomi Y,Sato S,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new compact CT system to assess 3-D images for the preoperative treatment planning of implants in the posterior mandible A case report[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1,12(5):539.
[5]赵亮亮,洪 流,侯振亚.螺旋CT分析颧颊翼种植体义颌颧区种植方向和部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6:445.
[6]宿玉成.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
[7]Branemark PI.Osseointegra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background[J].J Prosthet Dent.1983,50(3):399.
[8]贾 彦,邓嘉胤.钛种植体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2:2321.
[9]Ferraris S1,Spriano S,Pan G,et al.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i-6Al4Valloyfor biomineralization and specific biological re sponse:Part I,inorganic modification[J].J Mater Sci Mater Med,2011,22(3):533.
[10]Le Guéhennec L1,Soueidan A,Layrolle P,et al.Surface treatments of titanium dental implants for rapid osseointegration.Dent Mater.2007Jul;23(7):844-54.
[11]郑苍尚,周立伟,沈倍勇.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研究新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07,1:109.
[12]Lindh CI,Petersson A,Rohlin M.Assessment of the trabecular pattern before endosseous implant treatment:diagnostic outcome of periapical radiography in the mandible[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6,82(3):335.
[13]赖红昌,庄龙飞,张志勇.密度不同的颌骨内单个种植体稳定性的测量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5:292.
[14]Branemark PI.Osseointegra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background[J].J Prosthet Dent,1983,50(3):399.
[15]吴 丹,胡 娜,李苏伶,等.不同力值即刻载荷对即刻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0):8685.
[16]邸 萍,林 野,李健慧.单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回顾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216.
[17]曹裕杰,施 斌,陈 江,等.种植体周围炎发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6:525.
[18]Marrone AI,Lasserre J,Bercy P,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eri-implant disease in Belgian adults[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3,24(8):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