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如政 曹继刚 李亚昊 综述 周安方 审校
1.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襄阳 441000); 2. 湖北中医药大学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的近况
邹如政1曹继刚2李亚昊2综述 周安方2审校
1.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襄阳 441000); 2. 湖北中医药大学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AP/CPPS)是男性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盆底区域的疼痛或不适,伴随各种排尿和性生活方面症状。该病约占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总数的90%以上[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明,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易复发。中医药治疗CAP/CPPS安全有效,具有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中医学无慢性前列腺炎之名,从临床表现分析属于中医学“淋证”、“精浊”等范畴。李曰庆等认为该病大多数早、中期以湿热夹瘀病机最为多见[2]。王琦提出本病特点是瘀浊阻滞[3]。贾金铭认为主要在于精浊相混,瘀阻精络,精室失宁[4]。徐福松发现本病以肾虚兼湿热者最多[5]。近年研究认为该病与肝郁、血瘀关系密切。周安方提出该病特点是“肝实肾虚”,“浊瘀阻滞”是缠绵难愈的症结[6]。张敏建等发现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症状为常见,湿热下注是一过性证候,失治、误治、病久不愈将出现瘀证的病理学改变[7]。邹如政等认为本病在于肝郁气滞、血瘀络阻,肝郁血瘀是导致进一步发展的病理关键[8]。“张亚强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一文中提到张亚强认为瘀阻是本病关键并贯穿疾病发展始终[9]。“秦国政从瘀论治前列腺疾病经验拾遗”一文也提到秦国政认为“精瘀窍道”是其病理变化[10]。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该病多由肾虚、脾亏、湿热、肝郁、血瘀等综合因素所致[11]。
(一)辨证论治
1. 从湿热论治 《素问•痿论》认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是为白淫”。忍精不泄,或频繁手淫,致败精瘀阻,生湿化热;或嗜食烟酒膏粱厚味,致脾胃受损,湿热下注精室而发病。中医辨证分型统计结果显示,该病以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症候为主,且两证型多合并出现[12]。郭军以前列止痛方(萆薢、鱼腥草、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等)治疗152例,结果前列止痛方明显优于前列泰片[13]。徐新建等以清热化瘀法(红藤30g、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10g、柴胡10g、泽泻10g、黄柏15g、泽兰10g、丹参15g)治疗80例,有效率达81.25%[14]。陈伊用虎杖清浊汤加减(虎杖、土茯苓、银花、败酱草等)治疗76例,对照组68例口服α-受体阻滞剂,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0.8%、73.5%[15]。陈瑾歆等以泻淋饮(黄柏l0g、泽泻12g、川牛膝12g、瞿麦30g、扁蓄30g、黄芪30g、淫羊藿30g)治疗60例,前列康片50例对照,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76%[16]。
2. 从肾论治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劳累过度,肾气亏虚,精随尿泻,形成“精浊”。故《医学心悟》认为“浊之因有二:一由肾虚败精流注,一由湿热渗膀胱”,肾虚与湿热为该病常见,治当益肾为主,辅以清热利湿。张潋等以补肾填精的治前丸2号(菟丝子30g、茯苓15g、淮山药15g、沙苑子15g、车前子15g、生地黄15g、牡蛎10g、石斛10g、益智仁10g)治疗40例,与普乐安40例对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87.5%、55.0%[17]。尹国良等选用益肾清淋方(杜仲,川断,牛膝,马鞭草,路路通等)治疗96例,与前列康片95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7%,对照组58.33%[18]。曹方洪等认为肾虚致湿热互结,选用河车六味丸加减(紫河车、熟地黄、丹皮等)治疗65例,对照组65例口服前列康,结果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19]。
3. 从肝论治 “肝足厥阴之脉,……循阴股入毛中,环阴器”(《灵枢•经脉》)、“男子前阴总属肝,肝经萦绕在其端。”(《医学见能•前阴》)。情志郁闷易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久则精败成为“精浊”,治当疏肝、理气、活血等。周安方等用前列康泰胶囊(蒲公英、虎杖、制大黄、丹参、杜仲等)泻肝补肾治疗64例,与30例前列康片对照,有效率分别为95.31%、76.67%[20]。张敏建等用疏肝理气法治疗31例并与活血化瘀法对照29例,结果总显效率分别为83.86%、65.52%[7]。邹如政等以疏肝活血前列安方(柴胡、郁金、枳壳、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治疗75例,与前列康31例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8%、67.74%[8]。李玉岭等以疏肝解郁法(柴胡15g、枳壳12g、香附15g、生麦芽30g、川牛膝12g、丹参15g、白芍15g、合欢皮15g)治疗253例,与前列通瘀胶囊124例对照,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3%和70%[21]。莫良明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柴胡12g、陈皮10g、川芎10g、枳壳10g、香附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治疗40例,盐酸特拉唑嗪(2mg/d)40例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5.0%[22]。
4. 从脾论治 《证治汇补》曰:“精之藏制在肾,脾主之运化,生精降浊,脾失健运,湿浊内蕴,下注于精窍。”嗜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或劳倦过度,忧思伤脾,或情志不遂,肝郁犯脾,致运化失司,湿邪内蕴,久酿成浊,治当健脾利湿为主,或兼温补肾阳、或兼疏肝理气、或兼清热利湿。张迎春认为脾运失调以致水失健运,停于下焦以致精室受扰,治疗补中益气为主,夹实者于补益剂中加用或利湿、或理气、或化瘀之药[23]。马也等认为病本在脾,脾损日久,运化失司,骤生湿热,聚于下焦是基本病机;脾虚为本,久损及肝肾而共同致病,故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疏肝理气为辅,兼以温补肾阳[24]。 马建平认为脾虚是该病形成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治以补益脾气为主,渗湿化浊、祛瘀散毒并重乃之关键,方用补中益气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汤加味治疗,临床效果显著[25]。
5. 从瘀论治 《证治要诀•白浊》曰:“如自浊甚……此精浊窒,塞窍道而结”。《类证治裁•淋浊•论治》言:“有过服金石,入房太甚,败精瘀遂而成淋者”。肝气不舒致气滞血行不畅;或久病入络脉络瘀滞;或久病气虚血运不畅;或嗜食肥甘蕴湿生热;或长期骑车、久坐等等可引起血瘀,瘀血阻于精室遂致“精浊”,瘀阻是发病的关键,并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谢坚等选用血府逐汤加味(桃仁6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12g、川穹10g、川牛膝12g、炒柴胡10g、琥珀10g、泽兰12g、白茅根12g)治疗80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对照,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25%、61.84%[26]。杜昌盛以化瘀活血通络汤(水蛭、蜈蚣、白芍、肉苁蓉、当归、黄芪、蒲公英各20g,鸡内金25g,柴胡、制大黄各15g)治疗60例,总有效率93.33%[27]。陈永昌用泽桂癃爽胶囊治疗110例,总有效率为86.36%[28]。祁友松以化瘀前列方(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各9g、乌药、泽兰各12g、延胡索、王不留行、牛膝各15g、琥珀粉3g)治疗35例,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25例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4%、80%[29]。常德贵等以增瀑颗粒(台乌、延胡索、川楝子、木香、青皮、槟榔、泽兰、黄柏、川牛膝等组成)治疗气滞血瘀型31例,与前列通瘀胶囊33例对照,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3.9%、8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二)中药外治
外治法是通过体表、孔窍、经穴等途径给药,作用直接,具有辨证论治灵活、手段多样、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远期疗效好等优点[31]。
1. 中药灌肠:马传武认为本病为瘀血内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中药方(丹参12g、柴胡12g、当归12g、赤芍9g、青皮9g、香附10g、广木香10g、延胡索10g、路路通10g、王不留行10g、薏苡仁10g、三棱10g、莪术10g、皂角刺10g)灌肠治疗126例,有效率达98.4%[32]。高荣等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复方芩连汤(黄芩10g、黄连9g、蒲公英20g、败酱草20g、白芷6g、王不留行10g、冬葵子10g)加入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0~20mg,保留灌肠治疗102例,与口服利君沙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3]。
2. 中药坐浴:曾晔自拟坐盆汤(野菊花60g、苦参60g、马齿苋60g、败酱草60g、延胡索30g、当归30g、槟榔20g)坐浴治疗55例,对照组45例温水坐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免疫抑制因子(IAP)量明显上升,显著优于对照组[34]。
3. 中药注射:王尉等用川参通(川芎、丹参等组成)及利多卡因注射液6mL,经会阴注射至前列腺24例;安慰剂对照14例,结果观察6周后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35]。
4. 中药栓剂:窦科等以前列安栓(黄柏、虎杖、泽兰、栀子等)每晚1粒塞肛治疗8周,临床观察120例,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症状尺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WBC计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总有效率81.5%[36]。
5. 中医外敷:刘涛等采用前列清巴布贴(马鞭草30g、虎杖30g、王不留行30g、乳香15g、肉桂10g、麝香0.05g,制成边长5cm、厚约0.5mm 的正方形巴布贴)贴脐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前列安栓塞肛,1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37]。
(三)内服外用
鲁厚林以清热利湿通淋、化瘀解毒、益气固肾方内服(茯苓15g、车前子15g、木通5g、土茯苓30g、鱼腥草30g、黄柏10g、苦参10g、丹皮15g、延胡草15g、赤芍15g、桃仁10g、穿山甲15g、牛膝15g、制首乌15g),配合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中药保留灌肠(紫草30g、败酱草30g、红花10g、苦参20g、南瓜子50g、穿山甲15g、乳香8g、没药8g)治疗36例,总有效率为94.44%[38]。张培海以口服前列通瘀胶囊(赤芍、土鳖虫、桃仁、夏枯草、白芷、黄芪、通草等)48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足部反射区按摩(足部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睾丸反射区)治疗48例,结果总有效率77.8%,对照组为58.5%[39]。
(四)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该病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尤其针刺镇痛作用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并被认为疗效好、副作用少。金晓飞等采用“行气止痛、培精祛瘀”方法运用“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患者30例,有效率90%[40]。陈仲新将125例随机分为温针灸组42例、针刺组41例和西药组42例。
1. 温针灸组予针刺配合温针灸治疗[(1)针刺肾俞、肝俞、秩边,不留针;(2)关元、中极、阴陵泉、三阴交,行温针灸]。
2. 针刺组取穴、针刺法同温针灸组,只针刺不施灸。
3. 西药组口服普适秦片。
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8.1%,针刺组为63.41%,西药组为66.67%,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41]。
李广琦等采用阴-阳配穴法针刺[主穴取(1)中极、环跳;(2)大赫、秩边;(3)关元、次髂;(4)三阴交、足三里]与舍尼通口服对照,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74.3%[42]。
(五)中西医治疗
赵国栋等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解毒排浊法结合西药治疗,45例西药组口服特拉唑嗪,45例在此基础上加中药保留灌肠(丹参30g、赤芍10g、红花10g、泽兰10g、川楝15g、青皮10g、元胡10g、王不留行10g、女贞子20g、败酱草30g、蒲公英20g等组成)结果两组NIH-CPSI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43]。
李雄伟用血府逐瘀汤联合洛美沙星治疗60例,对照组单用洛美沙星口服,治疗组用洛美沙星外加用血府逐瘀汤(桃仁6g、红花10g、当归9g、川芎10g、白芍15g、川牛膝12g、琥珀10g、柴胡10g、泽兰12g、白茅根12g),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联合洛美沙星治疗CAP能显著提高疗效[44]。陈静云用中西医治疗68例,对照组3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组34例在此基础上针刺肾俞、关元、委中、足三里等穴,针后红外线照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76.5%[45]。
目前CAP/CPPS具体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物理和化学等因素相关,因此单靠某一种方法或药物,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故须运用综合手段与多种方法配合治疗,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具有治疗手段多、作用靶点多的特点,临床研究显示优势明显。随着对该病具体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明确,辨证论治已经从传统的从肾、从湿热论治中注意到从肝、从瘀治疗;从单一的内服或外治方法,发展向内服与外治、中医与西医同治的多方法的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近年国内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CAP/CPPS疗效确切,在全面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临床进展方面效果显著。中医药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远期疗效好、副作用少,临床研究显示明显优于西药。随着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进一步认识,辨证论治已经从传统的从肾、从湿热论治,转到从肝、从瘀治疗;治疗方法从单一的内服或外治,发展向内服与外治、中医与西医同治的多方法联合应用,并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由于CAP/CPPS的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效果仍欠佳,诊断标准也有缺陷,是临床研究的瓶颈[46]。目前中医药治疗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确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没有公认的规范供临床医生遵循,影响中医治疗的比较和评价。二是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少,缺乏大样本、多中心、对照随机以及一定治疗周期的严谨设计,从循证医学角度疗效缺乏可重复性。今后,应加强对病因病机研究,规范中医辨证和诊疗标准,严谨临床研究设计,加强实验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倡导多学科交叉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科学诠释中医药治疗的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开展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揭示治疗的内在联系,为中医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CAP/CPPS的预防研究也不能忽视,应开展情志及心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发掘出更好的治疗手段和方药。
致谢:本课题由湖北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12ZY38)基金项目资助
前列腺炎/中医药疗法; 综述
1 Kiyota H, Onodera S, Ohishi Y, et a1. Int J Urol 2003;10(12): 636-642
2 李曰庆, 贾玉森, 李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20(5): 2-5
3 王琦. 王琦临床医学丛书(下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46-1047
4 贾金铭.中国中西医结合男性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245-267
5 徐福松. 江苏中医药 2007; 27(5): 1-2
6 周安方. 中医药学刊 2003; 21(4): 623-624
7 张敏建, 郭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2; 8(1): 76-78
8 邹如政, 郭爱群, 乐才文. 中医药学刊 2004; 22(8): 1530-1531
9 宋竖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 13(8): 609, 615
10 杨毅坚, 苏子凤.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8(1): 45-46
11 邹如政. 中医药学报 2006; 34(5): 3-4
12 李兰群, 王传航, 刘春英,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20(4): 245-246
13 郭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2; 9(5): 305-306
14 徐新建, 周智恒.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5; 1l(3): 243
15 陈伊. 江西中医药 2008; 39(11): 20-21
16 陈瑾歆, 张燕, 何素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22): 23-24
17 张潋, 张良圣. 中医药导报 2012; 16(7): 14-16
18 尹国良, 朱庆伟, 高小威, 等.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23(6): 63-64
19 曹方洪, 张强, 张继红,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1): 37-38
20 周安方, 张茂林, 赵映前, 等. 湖北中医杂志 2002; 24(4): 19-20
21 李玉岭, 李海松. 中国性科学 2008; 17(4): 29-30
22 莫良明. 中医药导报 2011; 17(2): 43-44
23 张迎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6): 88
24 马也, 杨天骄, 李一兵, 等. 河北中医 2007; 29(2): 152
25 马建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4): 85-86
26 谢坚, 李慈春.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4; 18(3): 36-38
27 杜昌盛. 湖北中医杂志 2006; 28(6): 35
28 陈永昌. 中医杂志 2009; 50(3): 276
29 祁友松. 河北中医 2013; 35(1): 92-93
30 常德贵, 陈海, 张培海, 等.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 23(9): 47-50
31 杨静哲, 苏全新, 贾玉森,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 17(3): 39-41
32 马传武. 中医研究 2008; 21(2): 46-47
33 高荣, 顾勤美. 中医外治杂志 2010; 19(4): 25-26
34 曾晔, 赖海标, 钟亮,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 26(1): 15-16
35 王尉, 何恢绪, 胡卫列, 等. 中华男科学 2004; 10(3): 182-183
36 窦科, 邹建华, 黄翔, 等. 西部医学 2006; 18(1): 38-39
37 刘涛, 贺菊乔, 袁轶峰, 等. 中医药导报 2011; 17(9): 19-20,22
38 鲁厚林. 中医外治杂志 2003; 12(6): 51
39 张培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7): 659-660
40 金晓飞,冀来喜. 中国民间疗法 2008; 16(5): 9-10
41 陈仲新. 中国针灸 2009; 29(4): 275-278
42 李广琦, 金军强, 徐彦龙,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2;28(12): 18-20
43 赵国栋, 李玉锋, 王晓峰.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 23(7): 51-53
44 李雄伟. 河南中医 2008; 28(11): 86-87
45 陈静云. 湖北中医杂志 2012; 34(10): 44-45
46 周强, 李兰群, 李曰庆.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1): 52-54
(2014-06-28收稿)
10.3969/j.issn.1008-0848.2015.11.018
R 6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