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期刊协会 鲍 义
辽宁省期刊协会工作概述
辽宁省期刊协会 鲍 义
2014年,辽宁省期刊协会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领导下,按照省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省协会的具体要求,组织和引导全省期刊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和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紧密结合期刊实际,举办“总编论坛”、开展“作品评选”、组织“知识竞赛”、编撰“策划文集”、参加“期刊博览”、深入“分类调查”等活动,实现了省期刊协会为大局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期刊服务、为编辑服务的工作目的,有些工作受到了领导的点赞,也得到了期刊出版单位和编辑的认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于期刊深化改革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4年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和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放在各项工作之首。一是2014年举办了三次“论坛”。“新形式新常态下科技期刊如何进一步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培养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学习数字期刊出版促进新老媒体融合”。三个“论坛”都把学习中央政策、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指导思想,提高学习认识、增强落实自觉性。二是结合期刊出版工作实际学习,既注重服务大局,又促进期刊发展。各期刊对习总书记强调的新老媒体融合特别关注,召开会议进行研讨、制定举措、提高对“新老媒体”融合重要意义认识,并将此落到实处,使期刊逐步尝到数字期刊出版的甜头。三是注重学习成果。三次“论坛”共有10多位总编辑发言,100多位编辑参加。发言人从各自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学习之后期刊质量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一些典型变化的事例,彰显了初步学习成果。
连续性。就一个重大题目、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侧面连续讨论研究探讨一步一步的深化。比如:《科技期刊如何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围绕这一主题,从2004年至2014年这10年中举办4次论坛,从不同侧面、不同时期、不同期刊分析在为大局服务和自身发展中积累的经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如何解决的新举措。《培养职业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论坛,连续性更是明显,从2004年到2014年中央发了关于农业的11个“一号文件”,针对辽宁省农业发展和农业期刊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是一年一次,个别年份是两年一次研讨会或论坛。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农业、农村、农民的不同角度论述落实政策的重要性、迫切性。不论是农业期刊,还是涉农期刊,都以不同形式反映“三农”的态势,总结“三农”经验,刊发“三农举措”,使宣传逐步深化、成果越来越明显。
指导性。就是三次“论坛”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某一政策的具体化,或一个方面政策的诠释。学习“论坛”加深对政策的理解,有利期刊贯彻落实政策。另一个方面是,一个重大政策特别与期刊宗旨相关的政策公布之后,期刊如何结合实际制定举措贯彻落实,“论坛”中都涉及了,既具体又实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起到办刊指导作用。再一个方面是一个新生事物的出世,期刊如何应对,2014年第3次论坛,题目是《数字期刊研讨》,新形势下纸媒如何向数字期刊过度,如何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会中从不同侧面回答了这一问题,起到了纸媒向数字期刊逐步转变的引导作用。
组织期刊优秀编辑作品评选每年一次,已进行了十五次,这是辽宁省期刊协会的传统项目,也是“拳头产品”。多年来,开展对期刊选题策划及封面、栏目、标题、出版、图片等策划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果,已编了8册《编辑策划文集》,受到领导点赞,社长总(主)编的认可,编辑的欢迎。有利期刊质量的提高和编辑水平的提升。2014年的编辑优秀作品评选是评栏目策划和栏目特色,竞赛结果是,有63名获一等奖,62名获二等奖,有25家期刊社获集体组织奖。从参加活动的总结和感言中还可以看出“评奖活动”增强了三个能力:一是增强了策划能力。从2008年起已出和正在出版8集《期刊编辑策划文集》,收集了数百篇优秀策划文章,每篇作品都表述了策划的大背景和目的、意义,讲策划内容、程序,制作策划方案,实施策划过程、撰写策划文章等等,确实增强了编辑的策划能力。二是锻炼了写作能力。评优秀作品,基本是两项内容,即推荐的优秀作品(或栏目,或标题,或封面)和推荐文章,而后者是评优主体。推荐文章是编辑的原创作品,评选对此文有严格而具体的要求,那就是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文字简短、语言精练等等。参与评选活动,编辑要写评述文章,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编辑的文字能力和写作水平。三是提高了总结能力。评选活动大家参加,每个人都成为组织者、执行者、参与者,他们对评选有认识有感受,请他们搞总结,更实际更贴切。2014年的“评优”活动请了十家期刊出版单位撰写“评优”总结——获奖感言。基本是千字文,内容丰富、有理有据、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表现出较强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数字期刊出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已成为刊社老总的特别关注点。正如在论坛中总编辑讲的那样,从2004年~2014年全省数字期刊出版发展基本上可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部分期刊出版单位“醒得早,起得快”。从2004年在海南参加中国期刊协会与美国康泰纳士公司联合举办的研讨班后的感言会到2006年科技网络建设总编论坛,看出一些期刊有认识、有行动,相当一部分期刊如《铸造》《风机技术》《共产党员》、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等都将刊物内容上了网,有些出版程序在网上进行,初步尝到了网上的甜头,《中国组织工程研究》还被推荐在全国新闻出版会议上介绍了“刊物上网”及刊网结合的经验。第二阶段受制约因素影响进展放慢。主要受到资金投入、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盈利模式等影响,出现走走停停,或停滞不前。第三段再认识数字期刊的重要性,积极推进融合。这个阶段是2010年后,相继举办了“数字出版引导期刊未来”和“数字出版怎么看,怎么转,怎么办”等两次论坛,《期刊协会通讯》刊载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的文章“数字化转型做减法还是做加法”。特别2014年参加第四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我省有24家期刊社总编辑参加了(据说辽宁人数最多),参会期刊单位回来后,在本单位进行了传达并研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融合的举措,省局和省期刊协会举办了有60位总编辑参加的“学习数字出版感言”论坛,有6位总编辑介绍了他们参会学习体会。《中国新闻出版报》《辽沈晚报》和《华商晨报》在要闻版刊发了信息。参会人员对数字期刊是“今日趋势,明日现实”认识更加深刻,行动更加自觉。
辽宁省期刊协会每年都结合期刊实际,有选择地参与上级期刊协会和主管单位举办的相关活动。有利于省刊协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服务期刊。
1.参与组织期刊参加第二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的筹备工作。推荐了刊物发行走向市场比较好的《医食参考》《中年读者》等6家期刊社参展,还组织了部分刊社参观了博览会。会上,辽宁省《城市环境设计》获得2014年“中国最美期刊”。《医食参考》《中年读者》荣获中国邮政发行报刊50强称号。
2.参加了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组织的“第四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省刊协对此特别关注。辽宁省由期刊协会会长姜长喜,新闻报刊处处长、协会秘书长黄照平带领全省24家期刊社总编辑参加了这次会。对会议主题数字期刊出版是“今日趋势、明日现实”认识得更加深刻,对全省促进新老媒体融合会起到重要作用。
3.参与了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对部分高校学报(社科版)和辽宁省少儿期刊的研讨和调查,也是省刊协2014年的重要工作之一。研讨调查后,向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做了报告,突出分析了两种期刊的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发展的举措,实践证明,研讨和调查,对于期刊分类管理引导和改革发展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014年10月,组织了第十八届辽宁省期刊编辑知识竞赛,有490名编辑(包括总编辑)参加。竞赛结果有58位获一等奖,90位获二等奖,有35家期刊社获集体组织奖。组织期刊编辑知识竞赛,是省刊协服务期刊社、培训队伍、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和新闻出版业务水平的一项长效工作。从竞赛的文件要求和竞赛内容上看有三个特点:突出了时事政治,突出了新闻出版法规,突出了基础知识。
时事政治的主体部分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上强调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实现办刊宗旨,保证期刊的正确舆论导向,提高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有重要作用。新闻出版法规和出版基本知识方面亦是结合办刊的实际和编辑出版中的薄弱环节需要熟悉和把握的内容和知识,应知应会的出版知识,但在历次竞赛中获良好成绩数量少的,如汉字使用规范、语言知识、甚至标点符号使用都纳入了复习和竞赛内容之内,这样就达到了既学习时事政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掌握规范办刊的出版知识,又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的举办竞赛的目的。
《报刊工作备览》(第二版)是2006年出版的。近年来报刊事业发展很快,党和国家特别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规定,对于未撤销的法规,有的做了补充和删改,同时撤销了一批过时和不适应新形势的文件;随着期刊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期刊出版单位名称、宗旨、业务分工、开本、文种、主要负责人等相继发生了变更;互联网的使用及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又出台了政策和法规,等等。鉴于上述情况,2014年决定出版《报刊工作备览》(第三版),从2006年到2014年为8年时间,时间跨度较长,新内容增加较多,“大样”已排出约100万字,三校基本结束,2015年第一季度即可问世。《备览》出版对于办好、管好和用好期刊,坚持办刊宗旨和正确导向,增强总编辑的出版管理能力,提高编辑业务水平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编了《期刊编辑策划文集》第八卷和全年的《期刊协会通讯》(共6期),积极主动为期刊社和编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