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5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5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3亿公顷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34亿公顷次,病害发生面积0.29亿公顷次。蚜虫重发区域广,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
1.1 病害
赤霉病流行风险高,中等及以上流行面积约566.67万hm2,应预防面积超过666.67万hm2;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偏重流行的威胁,长江流域的其他麦区、黄淮麦区、新疆伊犁河谷有中等流行的可能,华北南部麦区偏轻发生。条锈病发生面积133.33万hm2;其中,四川西北部“三江一河”流域、甘肃陇南及陇中晚熟麦区、陕西南部沿江川道、湖北西北部呈偏重流行态势,西南大部、甘肃大部、陕西关中、湖北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新疆北疆等地中度流行,河南北部、安徽沿淮及其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南部和胶东半岛地区、河北南部麦区有偏轻发生可能。纹枯病发生面积933.33万hm2;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沿淮和淮北、山东西南部和河南北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江淮、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西南、西北麦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白粉病发生面积566.67万hm2;其中,河南沿黄稻茬麦和中北部高产麦区、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山西南部偏重发生,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江淮、长江中下游、西南和新疆北疆麦区中等发生,西北麦区偏轻发生。叶锈病、根腐病在黄淮和华北南部麦区呈上升危害态势,叶枯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全蚀病、黑穗病、病毒病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1.2 虫害
蚜虫发生面积0.16亿公顷次;其中,河北、山东大发生,华北和黄淮的其他麦区、江淮、长江中下游、四川、宁夏等麦区偏重发生,西南、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吸浆虫发生面积200万hm2;其中,河北平原麦区偏重发生,陕西关中中东部、河南北部、天津北部中等发生,华北、黄淮其他麦区偏轻发生,西北麦区轻发生。麦蜘蛛发生面积666.67万hm2;其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北中南部的山地旱麦偏重发生,华北、黄淮、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江淮、西南大部麦区偏轻至轻发生。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发生面积466.67万hm2;其中河南、山西、天津、甘肃、宁夏中等发生,华北、黄淮、西北其他麦区偏轻发生。一代粘虫、灰飞虱、麦叶蜂、土蝗、麦茎蜂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白眉野草螟、瓦矛夜蛾、苹毛丽金龟等新发害虫呈上升危害趋势。
2.1 秋苗病害基数偏低,蚜虫、麦蜘蛛基数偏高
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小、总体病情轻。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主发区发生面积16.73万hm2,是2001年以来最小的一年。其中,甘肃陇南、陇东、陇中、宁夏南部山区、陕西关中发病程度多以单片病叶至小型发病中心为主,各地平均病田率为20 %~40 %,平均病叶率多在0.1 %以下,仅平凉市庄浪县、定西市临洮县、甘南州临潭县、宁夏原州区、彭阳县部分田块发病较重。青海东部乐都、尖扎、化隆、贵德、循化5县查见零星病叶和较小发病中心,平均病叶率0.5 %~2.0 %,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年。新疆伊犁、阿克苏2州(地区)的2个县零星见病,发生面积20 hm2,病情是近5年发生最轻的一年。截至2015年1月15日,冬繁区四川、云南、湖北、陕西4省57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3466.67 hm2;冬繁病情重于2013年,接近偏轻发生的2011、2012、2014年,轻于偏重发生的2010年,远远轻于重发的2009年。白粉病秋苗总体病情轻于常年和2013年同期。甘肃、陕西、宁夏等西北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生面积17.33万hm2,平均病叶率0.5 %;山西平均病叶率2.5 %,比2013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高67 %、150 %;河南西部山区、山东胶东半岛等地零星见病,华北、黄淮、江淮和长江流域麦区大部冬前未见病。纹枯病秋苗病情轻于常年,部分地区重于2013年同期。黄淮、华北麦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54万hm2;平均病株率,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江苏分别为3.6 %、2.9 %、1.4 %、1.2 %、0.9 %、0.5 %,大部麦区低于常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河南、安徽分别偏高7 %、56 %,河北、山西分别偏低37 %、57 %,山东持平,江苏2013年同期未见病。蚜虫秋苗虫量大部麦区接近常年、高于2013年同期。江淮、黄淮、华北和西北麦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03.33万hm2;平均百株蚜量,山西、河南、安徽、陕西、山东、北京、河北、宁夏分别为7.4头、6.5头、5.1头、5.0头、4.6头、4.1头、2.7头、1.9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北京、山西偏低53 %、34 %以外,其他大部麦区接近;与2013年同期相比,除北京偏低68 %以外,其他大部麦区均偏高50 %~200 %。麦蜘蛛秋苗螨量大部麦区高于常年和2013年同期。江淮、黄淮、华北和西北麦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73.33万hm2;平均33.3 cm单行虫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宁夏分别为63.5头、19.0头、17.0头、10.0头、7.2头、4.0头、1.8头,与常年和2013年同期相比,除宁夏偏低10 %以外,其他大部麦区偏高6 %~92 %。吸浆虫虫口密度大部麦区明显下降。秋季淘土调查平均每小方(100 cm2×20 cm)虫量,天津、河北、陕西、北京、河南、宁夏、山西分别为7.9头、2.5头、2.0头、1.5头、1.6头、1.2头、0.2头,与常年和2013年同期相比,大部麦区偏低30 %~90 %。但仍有部分地区局部田块虫口密度偏高,最高每小方虫量,陕西蒲城、华阴、河北滦县、河南安阳、鹤壁、南阳分别为237头、86头、182头、108头、96头、78头。地下害虫虫口密度大部麦区较低。平均每方(1 m2×0.3 m)混合虫量,陕西、山西、河南、北京、河北分别为4.5头、3.2头、2.9头、1.6头、1.2头,与2013年同期相比,河南、北京分别偏高12 %、23 %,其他地区均偏低。秋苗被害株率,黄淮、华北和西北大部麦区多为0.5 %~2 %,与2013年同期相比,河北、山西分别偏高89 %、5 %,其他地区均偏低。
2.2 小麦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有利于病虫害发生
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2233.33万hm2,越冬期苗情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基本实现了壮苗越冬,且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主产麦区有过量播种、群体偏大现象,近期个别田块旺长趋势明显,对多种病虫害发生有利。小麦品种布局没有明显变化,抗性水平仍然较低。除甘肃、四川、山东有一定比例的条锈病抗性品种种植外,大部麦区品种抗锈性较差,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条锈病菌“贵农22”新致病类群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速度;除鄂麦、扬麦、宁麦系列部分品种对赤霉病有一定抗性外,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和华北麦区主栽品种均不抗赤霉病,另外,北方高产品种跨区引种到江淮麦区,加大了赤霉病流行的风险;除山东白粉病抗性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外,江淮、黄淮和华北主产麦区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普遍较差。
2.3 气象条件对大部麦区虫害和部分地区病害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5年1月-2月,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对病虫害的越冬无明显不利影响;西南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南部降水偏少,有利于蚜虫等虫害的冬季发生。2015年春季(3月-5月份),全国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特别是河南北部、山东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等黄淮和华北主产麦区以及西南大部麦区气温显著偏高,有利于蚜虫、麦蜘蛛等虫害的种群上升和发生危害;全国大部麦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降水偏多10 %~20 %,且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偏多2 %~5 %,对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如小麦抽穗扬花期遇2 d以上阴雨天气,会造成赤霉病暴发流行。
(中国农技推广网 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