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朋波,刘慧慧,刘光峰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山东威海264400)
益肾蠲痹丸主要成分为骨碎补、熟地黄、当归、徐长卿、土鳖虫、僵蚕(麸炒)、蜈蚣、全蝎、蜂房(清炒)、广地龙(酒制)、乌梢蛇(酒制)、延胡索、鹿衔草、淫羊藿、寻骨风、老鹳草、鸡血藤、葎草、生地黄、虎杖.其中寻骨风又名清骨风,为马兜铃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等功效.其中含有的马兜铃酸成分,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病变,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益肾蠲痹丸服用后,会偶有皮肤过敏反应和口干、便秘、胃脘不适等不良反应.严重的是,服用过量或不当可能会导致急性或者慢性肾小管及肾间质损伤,最终导致肾衰.
益肾蠲痹丸中含有中药寻骨风,寻骨风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是马兜铃酸.马兜铃酸为硝基菲类有机酸,马兜铃酸的毒性与硝基、甲氧基和羟基有关,可导致严重的肾脏损伤,马兜铃酸引起肾脏损害的主要特点是肾小管坏死,肾间质纤维化等[1].
2.1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中成药同服 患者服用益肾蠲痹丸期间,还在服用另外一种甚至几种中成药,而这几种中成药中有一种或者两种药物也有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成分,结果导致马兜铃酸体内过量而中毒[2].
2.2 同物异名现象 具有相同成分、相同功效的中成药因为药物名不同,导致患者重复用药引起毒副作用.
2.3 个人体质差异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于先天及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体质差异很大.对于体质较好的人来说服用正常剂量益肾蠲痹丸,不良反应比较少见,疾病治疗作用明显.但是对于体质较差的人来说,例如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益肾蠲痹丸,由于机体对中药的耐受性较差,影响药物代谢排泄等,服用药物后易导致肾毒性.
2.4 服用药物剂量不当 患者未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服用药物,超量服用或者长期服用该药物导致马兜铃酸体内蓄积,机体代谢不了过多的药物而引起肾脏损害.
2.5 中西药配伍不当 益肾蠲痹丸含有马兜铃酸易导致肾脏损害,如配伍一些肾脏毒性大的西药,会加重患者的肾损害.服药期间应特别注意[3].
2.6 使用过期药物 过期药物的药物成分可能霉变、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药效降低、毒性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服药期间患者中毒,应特别注意,过期药物应禁止服用.
首先,避免含有相同成分的两种或者多种中成药合用,或者在需要服用几种药物的情况下,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查看药物成分,明确是否重复使用含毒性成分的中药.其次,要注重整体观念,在强调辨证论治使用中药的同时,还要参考病人的病理生理情况选药,对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中药.对益肾蠲痹丸临床使用期间要加强监测,注意病人肾功能的变化.特别是老年人,用药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最后,理性对待中药,积极“宣传”中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要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叮嘱患者遵医嘱,避免久服久用而出现蓄积毒性反应[4].
中药益肾蠲痹丸具有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的作用.选用补肾培本之熟地黄、仙灵脾、骨碎补、当归等温肾壮督的草木之品,配合温肾壮督、钻透剔邪,散瘀涤痰之露蜂房、全蝎、僵蚕、乌梢蛇等血肉有情之品组成.在选用药品时,偏重于虫类药物,因虫类药不仅具有“虫蚁搜剔”之性,且均含有动物异体蛋白质,对机体的补养调整有特殊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症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屈伸不利、肌肉疼痛、消瘦或僵硬及畸形的顽痺等.用药适当,可缓解病痛,身体得到补养.如用药不当,不但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反而还会引起毒性反应[5].所以,用药期间应谨遵医嘱,忌重复使用,过量使用,长期使用.
[1]朱永洙.中药毒副反应的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75-277.
[2]吕崇山.中药的肾毒性与肾保护浅谈[J].中医药学报,2003,31(3):24-25.
[3]宗向红,刘育红.合理用药防止中药肾毒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2):19.
[4]王文英,李祥华.部分中药对肾脏毒副作用及其防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347-348.
[5]彭金铃,边育红,王 丽,等.马兜铃酸肾毒性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