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龙田6号的选育
任志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31
介绍了玉米杂交种龙田6号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供参考。在生产中将该品种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可带动总产增加,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玉米;杂交种;龙田6号;选育;应用
玉米是山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014年全省种植面积171万hm2,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51%左右,总产量达90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0%[1]。众所周知,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办法是持续提高单产水平,而提高单产水平则需依靠优良玉米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2,3]。中熟、耐密玉米杂交种选育研究项目组把选育高产、抗逆、优质玉米品种作为育种目标[4],用自选系L3115作母本、自选系L0367作父本,于2002年组配而成,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0024。
1.1 母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1.1.1 母本L3115的来源
L06选自自交系803,具有穗行数20行、籽粒较长、株型上冲等特点。1998年以综31与L06组配成基础材料,并进行二环系选育,在保持自选系L06优点的基础上改良其脱水慢、茎秆软的缺点,经过连续自交,于2000年选用黄早四、丹340、齐319对S3代进行配合力测定,发现与齐319有较好的配合力。继续连续自交,于2002年选育出稳定的二环系L3115。
1.1.2 特征特性
母本L3115株型紧凑上冲,叶鞘绿色,茎秆硬挺,叶片宽短厚实、颜色深绿,株高160 cm,穗位50 cm,雄穗发达,颖壳绿色,籽粒马齿型,穗行数20行,出籽率达88%,轴红色,后期脱水快,抗倒伏、抗病性强,保绿性强。
1.2 父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1.2.1 父本L0367的来源
1995年以美国杂交种78599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4代,1997年选择茎秆坚硬、抗病性好的单株与含有热带基因的外引系8085泰杂交,并以此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1999年选育出雄穗发达、叶片略繁、抗倒伏、抗病性好的自交系L128,同时选用黄早四、丹340、掖478对L128代进行配合力测定,发现均有较好的配合力。2000年在L128中发现一株叶片清秀、穗位降低的变异株,经过4代连续自交,于2002年选育出稳定自交系L0367。
1.2.2 特征特性
父本L0367株型半上冲,茎秆硬挺,叶片披尖,株高167 cm,穗位73 cm,雄穗10个分支,主枝发达,籽粒硬粒型,穗行数14行,轴白色,耐旱,保绿性、抗病性强。
1.3 龙田6号选育经过
2002年冬季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以L3115作母本、L0367作父本杂交组配。2003年春天在太原的种植鉴定中表现突出,2004—2005年连续两年在太原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表现稳定,抗病、耐旱。2006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玉米生态区预备试验,2007—2008年参加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
多年来,该组合均表现出中熟、株形紧凑、果穗较为均匀、产量高以及适应性好等特点。
2.1 龙田6号的生物学特性
龙田6号在山西春播区的生育期是123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幼苗叶片淡绿色有紫斑,叶鞘紫色,生长势强,第一叶勺子形,第二叶以上叶较长。株高265~280 cm,穗位110~130 cm,叶片数22~23片。株型下开上冲,叶片略显宽厚,茎秆硬挺,“之”字形明显,根系发达,活秆成熟。雄穗平均分枝15个,主枝较长,护颖紫色,花粉量充足呈黄色。雌雄协调,雌穗花丝粉色。穗轴红色,果穗筒形、结实饱满,籽粒黄色、长马齿型,商品性优。穗长22.7 cm,穗粗5.5 cm,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48粒,千粒重355.2 g,容重730 g/L,出籽率88%。龙田6号从出苗到成熟约需≥10℃积温2 750℃,籽粒灌浆速度快,成熟后籽粒脱水快。
2.2 龙田6号的抗性表现
2007—2008年,经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鉴定,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抗穗腐病,感丝黑穗病。结合田间表现,龙田6号有较好的抗逆性,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以减轻丝黑穗病的发生。
2.3 龙田6号的品质分析
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龙田6号容重可达764 g/L,含粗蛋白8.82%、粗脂肪4.03%、粗淀粉74.45%,籽粒品质优,属国家二级高淀粉专用玉米。
3.1 龙田6号品比试验
2003年的种植鉴定产量为13 113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6.4%。2004—2005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为12 774 kg/hm2,比对照增产11.8%。无论田间植株整齐性、抗病抗倒性还是穗部性状都表现突出,故安排2005年冬天在海南进行隔离繁殖,在参加中晚熟区预备试验的同时安排多点适应性试验。
3.2 龙田6号区域试验
2006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1 232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6%。2007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试,平均产量11 066 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6%。2008年继续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试,平均产量11 400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9%。两年平均产量11 234 kg/hm2,比对照增产10.7%。两年区试表现突出,共计25个点次,其中23个点次增产,占总试点的92%。
3.3 龙田6号生产试验
2008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试,同年9月组织专家在忻州西张村、榆次王村、高平市良种场、长治国家区试站省中晚熟玉米生产试验田对龙田6号进行了田间考察鉴定。田间表现植株穗位适中,叶宽、上冲,雄穗分枝多,果穗较粗,结实性好,抗性好。考察组认为,龙田6号性状稳定,籽粒商品性好,综合性状较优。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126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3%,总试点12个,其中10点增产,占总试点的83.3%。
及时整地,抢墒适时精细精量播种,保证一播全苗。种子最好用35%克多福或7.3%克戊唑种衣剂包衣,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合理密植,中等肥力地块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肥力条件好的地块可以适当密植。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每公顷施45%(N15P15K15)复合肥750 kg,拔节到抽雄期每公顷追施尿素450 kg。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8%莠去津悬浮剂3 kg/hm2或50%乙草胺乳油1.5~1.8 L/hm2兑水450~750 L进行地表均匀喷雾,封闭除草[5,6]。
制种时要选择光热资源充足、灌溉排水好的区域,保证300 m的安全隔离。父母本行比为1∶5,母本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父本种植密度15 000株/hm2,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本温水浸种8~10 h。拔节期严格去杂去劣,抽穗期严格摸苞带叶去雄,以确保种子纯度。收获时做到及时收获晾晒,确保种子芽率[7]。
[1]师范生,马永管,兰刚,等.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晋单88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85.
[2]程宏,郑联寿,陈喜明.玉米新品种晋单75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推广示范[J].山西农业科学,2013(10):1 067-1 069.
[3]赵克明.对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1):9-12.
[4]杨慧珍,吴建平,肖建红,等.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4:107.
[5]陈保国,白永新,张润生,等.高产耐密多抗玉米新品种忻黄单85的选育及配套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9):138-139.
[6]师范生.早熟优质玉米杂交种金玉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14(1):145-146.
[7]张爱莲,杨慧珍,任志强,等.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24-26.
1005-2690(2015)12-0041-02
S513
B
任志强(1973-),男,汉族,山西绛县人,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
2015-11-23
山西省科技攻关:中熟、耐密玉米杂交种选育研究2013031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