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2015-01-22 02:49
关键词:价值观责任职业

夏 朝 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组织部,浙江 宁波 3152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夏 朝 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组织部,浙江 宁波 315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是当今社会培育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导向性目标。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强化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引导、培育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大学生承担责任的使命意识、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品质素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要求和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1]。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担负着国家建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重任。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牢固确立德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首要地位,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在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中坚守理想,担当责任,做人格和灵魂高贵的当代大学生。

一、强化大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引导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理想是指路明灯”。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大学生职业理想,既体现着他们对未来职业奋斗目标的追求,也彰显着他们对内心信仰的秉持。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趋于功利化、物质化和非理性化,择业就业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个人本位的倾向明显。针对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态度和取向,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在职业理想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广泛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修德立身,树立远大理想。

(一)贴近大学生自身实际,与其心灵脉搏合拍,解决思想困惑

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把学生当作个别的人来对待,以学生的个性为前提”[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追求有着强烈的差异,存在多样多变多元的特点,高校要创新教育的理念、目标、方法,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升大学生明辨能力。为此,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要立足大学生的实际,在原有的灌输讲授模式上再注入更加积极的“参与”实践模式,以更权威的专业素养回应大学生的关切,在平实的语言和叙述中,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穿透力。高校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充分利用信息传播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通过“解码”与“再解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话语向个体话语、由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有效转化,将抽象、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有效结合, 使之成为大学生愿意接受、心悦诚服的主流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认知能力及各种非智力技能素质,实现化识为智,转智成德的目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高校要着力建设体现时代特色的文化校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在职业理想教育中具有的培育人、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作用[3]。

(二)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与其职业指导联系,发挥服务作用

职业理想是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和接受职业指导的动力因素。高校要以培养职业意识为目标,通过素质测评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手段,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客观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大学学习生活的阶段性目标,并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育训练,指导他们初步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将大学学习同今后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调整规划方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创业意识的培养锻炼,通过组织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内容的社会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现实,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主动适应职业要求。高校要努力营造校园内外互动与服务的环境,有目的地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择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论证等差异性辅导,同时为其提供信息咨询和就业推荐服务,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在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中,职业理想教育指导渗透其中,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针对大学生择业需求,与其职业理想结合,树立崇高目标

马克思提出要把“有尊严、深信其正确、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等视为职业理想,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为职业目标,为今天的大学生指明了职业选择的基本原则。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摆正个人位置,把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结合起来,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去。高校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并善于保护和利用好其追求自身正当利益所激发的热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调整心态,正确看待物质和金钱及个人得失,把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需要结合起来,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目标,在与祖国和人民的同行努力中书写精彩的人生。高校要充分利用政策措施的社会利益调节功能,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制定出台进一步激励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实现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传递。

二、培育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黑格尔指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4]。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创造性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知难而进为主要内涵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它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中融入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接力改革开放事业,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品质。

(一)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与潜力

大学生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高校要结合时代要求,积极引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勇探真理和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高校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培养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实践能力,养成随时记录思想火花的习惯,激发大学生的精神潜能、发展潜能和创新潜力,增强大学生的生存力、竞争力和探究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勇气和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塑造富有怀疑批判精神的品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大学生培养成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5]。

(二)发扬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长跑的新起点,正是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干大事的良好时机,高校要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进行励志感召,引导大学生牢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哲理,不贪图安逸,不断开拓精彩的人生和辉煌的事业。大学生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古训,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少些牢骚,多些行动,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做生活的强者。大学生要要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平和之心直面高潮与低谷,以豁达之态对待坎坷和失落,在逆境时不停止追寻,在顺境时不忘省察,把艰难困苦作为成功的摇篮,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收获成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三)营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氛围

大学的“丰盈”不仅在于自主自由的学习,更在于主动地实践。高校要始终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等各个方面努力为大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高校要紧紧抓住“主渠道”,发挥专业课各个教学环节的融入渗透作用,把大学生专业学习与创新热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把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融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丰富和发展时代精神的主体。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深入到基层一线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进知识,感悟真理,体验经典,砥砺品质,增长才干,提升能力。高校要在全社会形成培育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社会制度环境与文化舆论环境,努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增强大学生承担责任的使命意识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生活的全部高尚寓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生活的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6]。拥有更多机会承担各项社会责任的大学生,由于受不同思想文化冲击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金钱万能观念,社会责任感缺乏。责任是使命的召唤,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理论智慧和实践营养,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笃实”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增强大学生责任自觉,主动承担应尽责任的关键。强化大学生的责任认知,要以追逐中国梦和实现成才梦为己任,全面准确把握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关系。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悟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责任意识是一种自律意识,它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积极配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宽容和思维发展空间。高校要通过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地把社会的需要内化为个人的成才目标,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

高校要激发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对各种社会行为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实践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奉献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引导鼓励大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走出校门,深入基层,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不断增进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

(三)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大学生在面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动,是其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认同的外化表现。心理学家威利斯认为,有无榜样与大学生责任心存在显著相关性[7]。榜样示范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观态度,同时可以控制、矫正、终止不负责任的行为。高校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突出吸引力,选择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贡献和感人事迹,如“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榜样人物。高校要注意贴近性,选择发生在大学生周围的有血有肉的身边榜样,从而自觉学习和仿效,使“典型效应”发展成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激发起大学生“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社会责任感[8]。

四、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品质素养

爱因斯坦曾深刻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9]。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针对当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创业中表现出来的缺失诚信、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职业道德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大学毕业生利用专业知识犯罪的案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大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一)培养诚实守信品质

古语有云:“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诚信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高校要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诚心做事、诚信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合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大学生要树立诚信择业就业创业的意识,自觉调节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遵守承诺的人。

(二)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和谐共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境界。费孝通先生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0]。身处现代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面对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社会对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高校要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互相尊重、赏识、包容、自律,收获完整和真挚的友谊;学会与自己和谐共处,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学会与社会和谐共处,尊重不同的文化,遵守社会的法律规则,懂得通用的国际准则,尊重社会的风俗人情,遵重文明的传承创新,把自己锻炼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三)弘扬敬业奉献精神

敬业是公民的重要价值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立足本职,恪守职责,踏实工作,任劳任怨,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高校还要注重对大学生乐业意识、承受意识和大局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及现代职业价值观念。敬业更是一种情感,惟有对自己的职业投入情感才能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突破;惟有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才能创造辉煌。

“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1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只要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多管齐下,同心协力,不断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就能确保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实效。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4-05-05(1).

[2]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

[3] 高国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个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10-11.

[4] 伍思文.略论当代大学生时代精神的弘扬与培育[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7):35-36.

[5] 叶进,孟晓莉.浅议全球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107-108.

[6] 唐亚阳,杨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6):46-47.

[7] 高原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外企业家,2009,(3):159-160.

[8] 魏进平,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N].人民日报,2012-02-16(7).

[9] 武晓华.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118-121.

[10] 张丽宁.论费孝通的和谐社会思想[J].学海,2005,(5):171-172.

[11] 本报评论员.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N].人民日报,2014-02-13(1).

(责任编辑:徐吉洪)

Guiding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Vocational Value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XIA Chaofeng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ngbo 315211, China)

As a kind of value guide and spiritual pursui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a guiding target in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vocational val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tents, requirements and practical ways of cultiva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vocational values from four aspects as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oals, cultivating their innovative spirit of the times, enhancing students’ sense of taking responsi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fessional ethics.

socialist core values; university students; vocational values; cultivation

2014-11-17

浙江省2013年社科联课题(2013N033);浙江省2013年教育规划课题(SCG269);2014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预立项课题(27)

夏朝丰(1967-),男,浙江奉化人,教授,硕士,从事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64

A

1006-4303(2015)01-0060-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责任职业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