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

2015-01-22 06:19陈雪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肌酶谱手足口病小儿

陈雪华

【摘 要】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检测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与同期随机选取的50例健康小儿(对照组)血清心肌酶谱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明显,是诊断和治疗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75-01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部分病例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等,甚至导致死亡。重症手足口病是指手足口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严重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及时诊治,精心护理。现将其心肌酶的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2.2岁。患儿在发病前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儿都是由突然发烧引发此病,患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发热的前3d,患儿的手掌、脚底一般都会出现皮疹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1]。同时随机选取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2.12岁。两组年龄段均为4~6.6岁,且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均衡可比(P>0.05)。

1.2 检测方法 两均于清晨空腹静脉抽取外周血,常规分离血清后,使用酶速率法检测心肌酶CK一MB。观察组在治疗14d后再对心肌酶进行检查。CK一MB以0~24 IU/ L为正常参考值范围,超过这一范围为异常。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S)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各项检测指标间均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对比 表1示,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超过对照组(P<0.05)。

2.2 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异常情况 表2示,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异常率。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很多肠道病毒引发的发疹性的儿童传染病之一,<6岁的小儿是该病的主要群体,大多数小儿都会自然痊愈,有些患儿治疗后恢复较好,极少的患儿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有研究指出,该病有时能够造成心肌损害,并出现心肌炎死亡的情况。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有20%的患者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为主要是手掌、脚底产生皮疹以及口腔溃疡。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其包含了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等等20多种类[2],由于其传染性大,在人群较多的场所传染率更高,所以在春秋常发时节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让孩子勤洗手、喝开水,重视孩子的饮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常换洗,家长在平时生活过程中多留意孩子是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一旦确诊,必须隔离,隔断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研究结果显示,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对照组,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随着有效治疗的进行,血清CK-MB浓度会相应的下降,同时,CK-MB对预后判断也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具体情况,尽快治疗,预防心肌进一步损害。尽早检测出手足口病患儿是否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能够保护心肌,使得损害的心肌细胞能够尽快恢复,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振平,刘节,李立群,等.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手足 II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54-456.

[2]汪青.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自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78-80.

【摘 要】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检测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与同期随机选取的50例健康小儿(对照组)血清心肌酶谱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明显,是诊断和治疗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75-01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部分病例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等,甚至导致死亡。重症手足口病是指手足口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严重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及时诊治,精心护理。现将其心肌酶的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2.2岁。患儿在发病前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儿都是由突然发烧引发此病,患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发热的前3d,患儿的手掌、脚底一般都会出现皮疹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1]。同时随机选取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2.12岁。两组年龄段均为4~6.6岁,且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均衡可比(P>0.05)。

1.2 检测方法 两均于清晨空腹静脉抽取外周血,常规分离血清后,使用酶速率法检测心肌酶CK一MB。观察组在治疗14d后再对心肌酶进行检查。CK一MB以0~24 IU/ L为正常参考值范围,超过这一范围为异常。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S)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各项检测指标间均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对比 表1示,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超过对照组(P<0.05)。

2.2 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异常情况 表2示,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异常率。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很多肠道病毒引发的发疹性的儿童传染病之一,<6岁的小儿是该病的主要群体,大多数小儿都会自然痊愈,有些患儿治疗后恢复较好,极少的患儿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有研究指出,该病有时能够造成心肌损害,并出现心肌炎死亡的情况。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有20%的患者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为主要是手掌、脚底产生皮疹以及口腔溃疡。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其包含了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等等20多种类[2],由于其传染性大,在人群较多的场所传染率更高,所以在春秋常发时节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让孩子勤洗手、喝开水,重视孩子的饮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常换洗,家长在平时生活过程中多留意孩子是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一旦确诊,必须隔离,隔断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研究结果显示,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对照组,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随着有效治疗的进行,血清CK-MB浓度会相应的下降,同时,CK-MB对预后判断也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具体情况,尽快治疗,预防心肌进一步损害。尽早检测出手足口病患儿是否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能够保护心肌,使得损害的心肌细胞能够尽快恢复,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振平,刘节,李立群,等.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手足 II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54-456.

[2]汪青.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自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78-80.

【摘 要】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检测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与同期随机选取的50例健康小儿(对照组)血清心肌酶谱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改变明显,是诊断和治疗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75-01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部分病例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等,甚至导致死亡。重症手足口病是指手足口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严重并发症,重症手足口病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及时诊治,精心护理。现将其心肌酶的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治疗的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2.2岁。患儿在发病前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儿都是由突然发烧引发此病,患儿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发热的前3d,患儿的手掌、脚底一般都会出现皮疹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1]。同时随机选取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2.12岁。两组年龄段均为4~6.6岁,且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均衡可比(P>0.05)。

1.2 检测方法 两均于清晨空腹静脉抽取外周血,常规分离血清后,使用酶速率法检测心肌酶CK一MB。观察组在治疗14d后再对心肌酶进行检查。CK一MB以0~24 IU/ L为正常参考值范围,超过这一范围为异常。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S)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均以(x±s)表示,各项检测指标间均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对比 表1示,观察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超过对照组(P<0.05)。

2.2 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异常情况 表2示,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异常率。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很多肠道病毒引发的发疹性的儿童传染病之一,<6岁的小儿是该病的主要群体,大多数小儿都会自然痊愈,有些患儿治疗后恢复较好,极少的患儿治疗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状,甚至造成死亡。有研究指出,该病有时能够造成心肌损害,并出现心肌炎死亡的情况。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有20%的患者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症状为主要是手掌、脚底产生皮疹以及口腔溃疡。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其包含了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等等20多种类[2],由于其传染性大,在人群较多的场所传染率更高,所以在春秋常发时节家长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让孩子勤洗手、喝开水,重视孩子的饮食,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常换洗,家长在平时生活过程中多留意孩子是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一旦确诊,必须隔离,隔断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研究结果显示,5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对照组,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随着有效治疗的进行,血清CK-MB浓度会相应的下降,同时,CK-MB对预后判断也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具体情况,尽快治疗,预防心肌进一步损害。尽早检测出手足口病患儿是否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能够保护心肌,使得损害的心肌细胞能够尽快恢复,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振平,刘节,李立群,等.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手足 II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6):454-456.

[2]汪青.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自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8):78-80.

猜你喜欢
心肌酶谱手足口病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