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抗美援朝的军费开支是一个未能完全说清的问题。较常见的说法认为:“将抗美援朝战争的花费与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相比,其总量并不算太高。抗美援朝战争的开销只占同期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一。 ”
上述说法,虽有根据,但与权威史料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冲突。如1952年8月4日,毛泽东在政协会议上发表讲话,曾明确提到:“去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费用,和国内建设的费用大体相等,一半一半。今年不同,战争费用估计只要用去年的一半。现在我们的部队减少了,但是装备加强了。 ”
再如,1951年11月3日,竺可桢至中南海怀仁堂参加政务院第109次政务会议,在当天的日记里,竺可桢记下了周恩来关于朝鲜战争军费的报告内容:“午后三点开109次政务会议,在怀仁堂大厅。周总理报告,……谓1950年赤字12%,1951年虽是抗美援朝,军费加到52%(抗美31%),但赤字不过14%。”
参照毛泽东谈话所言,竺可桢所记之周恩来提供的数据——1951年,抗美援朝军费开支,占到全年国家财政支出的31%,显然要更加可靠一些。
(摘自《文史博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