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误区及其行为能力的培养
——以浙江科技学院和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夏令营为例

2015-01-21 23:55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夏令营跨文化

褚 静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跨文化意识误区及其行为能力的培养
——以浙江科技学院和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夏令营为例

褚 静

(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以浙江科技学院和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国际夏令营为例,以中德大学生在夏令营中的跨文化行为及意识表现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与分析中国大学生在跨文化意识中的典型误区,同时对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行阐述和总结,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有效解决方案,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以及增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国际夏令营;跨文化意识误区;跨文化行为能力;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和德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教育领域里,都有着密切的合作。随着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中德双方于2014年10月签署《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开展“工业4.0”的合作。中德两国在“工业4.0”上的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智能制造工业的发展,也为两国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也意味着,既掌握语言知识,又了解德国文化的跨文化人才在今后必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和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以下简称汉科大)有着多年的国际合作、交流历史,而两校举办的国际夏令营也是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文化交流的探索和实践。笔者通过亲身参与的国际夏令营案例,以中德大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和意识表现作为对比,重点剖析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中的典型误区,分析误区产生的根源,借鉴汉科大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路,提出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提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

1 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行为能力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化体系。中国和德国,无论是在语言还是文化上,有着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文化是一种导向体系,它影响着一个社会、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的思维和行为。它是一定地点、一定时间内人类经验的总和,它的产生和变化决定于这个团体、这个社会或这个国家的集体行为[1]。中国和德国都有各自的文化,它们各自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这是不可改变的。人们只能通过交流和沟通去了解和试图理解对方的文化。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流中参加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度的认识[2]。学生由于其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往往多来源于课堂、教科书和课外书籍的相关介绍,以及网络媒体的宣传。教科书及相关书籍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网络媒体存在着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会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产生误导。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起着较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跨文化的认知必须在对文化认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文化互动。国际夏令营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互动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知识,以及在共同的学习、合作和生活中,逐渐了解并理解对方的文化,形成文化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跨文化能力对双方文化互动和交流的有效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跨文化能力包括自我能力、文化能力和社会能力。自我能力是认清自身的社会和文化制约性,并在行为过程中建立自信和自立的能力。文化能力则是掌握自文化和他文化的知识,能够有意识地把它们联系起来并恰当地运用到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去。而社会能力需要乐于且有能力和他人/他文化合作,行事宽容,能为他人着想,懂得如何面对、解决冲突[3]。简言之,就是知己知彼,处事灵活。有些教师在跨文化教学上,往往只是进行他文化的传播,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文化的认知。社会能力需要一定的经验和阅历的积累,所以往往是一些有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经历的学生在跨文化行为能力方面表现得强于其他人,这也是社会能力突出的表现。

2 中德国际夏令营具体案例分析

浙科院和汉科大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国际夏令营的合作活动。笔者参加了2014年和2015年中德国际夏令营的教学及组织活动,收集了一些国际夏令营中两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跨文化行为能力和意识案例,重点分析中国学生在跨文化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误区,为今后跨文化课程提供一些真实的素材,并以此推进跨文化教学的改革。

2.1 中国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和意识误区的实际案例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3]。但在实际跨文化交流中,除了语言与文化的障碍,还有自身素质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

案例一:本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及跨文化宣传技巧的缺乏

一名中国学生向德国教师和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如孔子、孟子和老子等。该学生做了精致的课件,把这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画像都放在了课件里,但他只是用汉语拼音罗列了这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名字,然后介绍了他们的出生和去世的年代,最后用拼音展示了他们的一些作品。具体情况,如这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代表性思想和作品都没有提到。

分析:一方面,参与夏令营的中国学生多是理工科类学生,大多缺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底蕴,讲座中所收集的资料也都来源于网络,这是跨文化能力中自我能力和文化能力的缺乏。由于缺乏对自身社会文化的纵深认识,特别是对历史文化的透彻了解,使得在跨文化知识的对等交流和对外传播上缺乏人文基础的底蕴,在跨文化宣传上缺乏一定的技巧。德国人感兴趣的往往是时代背景+人物思想,而不是单纯的人名和作品名字的罗列。如果能同德国人熟悉的德国思想家和教育家加以比较,就更能加深他们的理解。自身素质的缺乏,再加上语言能力的限制和缺少宣传技巧,造成德国教师和学生的不解与困惑。

案例二:对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过度依赖,试图通过视觉冲击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名中国学生向德国教师和学生讲述中国和德国婚礼习俗的不同。该学生播放了制作精美的视频,视频中只有中文旁白。学生只是一再强调中国婚礼服装的美观,试图用视频资料让德国教师和学生了解中国婚礼习俗。

分析:由于现代社会对网络和多媒体的过度依赖,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往往强调感官方面的刺激,而缺乏有深度的分析和理解,这也是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通病。他们善于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帮助,快速、简易地得到一定量的视频资料,但是没有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文化异同作一个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及阐述推理。由于只有精美的画面,缺少背景知识,再加上旁白是中文,结果德国教师和学生感到一头雾水。

案例三:以偏概全的跨文化理解,对文化的绝对化,混淆了个体和整体的概念

一名中国学生主持跨文化的主题,探讨德国人和中国人的不同。她认为,中国人和德国人的生活习性是不一样的,如中国人在晚上洗澡,而德国人在清晨起床后洗澡。这个论点马上遭到个性直率的德国学生的反驳,说自己就是在晚上洗澡的。

分析:这是跨文化中典型的以偏概全。学生在平时和一些德国人的接触中,会获得一些个人的文化信息,但是,个体的特征不能代替一个民族,特别是一些生活习惯,每个人都会不同,不能以个别的德国人来代替整个国家和民族。

2.2 德国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和意识表现的具体案例

案例一:对中国文化中所谓的“客套”表现出来的困惑

德国学生个性大多比较直率,因此对中国的一些文化,特别对中国人际交往文化缺乏了解。中国学生经常会请德国学生吃饭,德国学生认为:你请我了,就由你付钱,欣然接受。但是几次下来,中国学生就会抱怨德国人太小气。这使得德国学生觉得不知道应该接受邀请还是拒绝。

分析:德国人比较直率,中国人比较委婉。中国人有时候表现出来的客套,让德国人觉得不知所措。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我请你了下次就该你请我。德国人吃饭大多各付各的,因此会对中国人的客气表现出困惑。对某一文化而言,其核心价值和禁忌领域涉及其自身不可改变的文化核心和不可逾越的文化底线,因此它在同他、我文化成员的沟通中,在客观上就限制了跨文化的沟通[4]。文化是根深蒂固的,需要互相了解和宽容理解才能有效沟通。

案例二:在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客观与理性,从侧面反映出对中国家族文化和族亲关系缺乏认识

德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讨论老人带小孩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中国学生认为,中国老人喜欢小孩,所以他们带小孩,这给他们带来乐趣。而德国学生认为,带不带小孩不是因为喜欢或不喜欢,而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如德国大部分老人都不和子女住在一起,因此也不可能带小孩,在中国则相反。

分析:和中国的大学生相比,德国的大学生在分析评论问题时往往基于客观事实的评论,中国学生则往往会结合人情世故进行评价。这既是典型的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家族文化和族亲关系的差异。

3 中德国际夏令营对培养跨文化行为能力和意识采取的措施

3.1 德方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德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这在国际夏令营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在中国学生去德国之前,对整个团队人员进行了仔细的筛选。对参加夏令营的学生,除了有成绩的要求之外,还通过专业的团队进行严格的面试。而且对参加国际夏令营学生今后的工作,也进行了事先的安排,这些学生今后要做赴德学习的中国学生的辅导员。理解总是同理解者的立场和视角紧紧结合在一起的[5]。由于目的明确,使得德国学生主动积极地试图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

其次,汉科大对学生进行了事先的跨文化培训。他们通过外办和各个学院的合作,由在中国工作过多年的教师给他们上专门的跨文化意识和行为能力培养的课程,并请中方在德国工作的教师一起举办关于中国文化课的讲座,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问。

通过这些细致的准备工作,德国学生从对中国的知之甚少,渐渐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

3.2 中国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和意识的准备

中国参加国际夏令营的学生,都是2+3国际班刚通过确认考试,即将赴德留学的学生。他们经过两年的德语学习,应该说对德国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德国的了解,还是比较理论抽象化的,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由于语言水平的局限,与德国人思维的差异,以及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有较大的压力。一旦听不懂或是讲不清楚时,就会觉得非常尴尬。针对中国学生的这种状况,德国方面事先派专门研究中德跨文化的教师来中国,对学生进行一些跨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些准备和积累,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3 德国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的培训内容

笔者参加了汉科大跨文化能力的准备课程。德国方面安排了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教师进行了多次跨文化能力的授课,中国教师在一旁辅助。这里列举两项培训活动:

第一项培训活动 由于德国学生没有中文基础,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何通过表情、手势甚至是画图这些非语言的形式进行交流的尝试和培训。如以哑剧或画画的形式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崇拜的人,今后的梦想,等等。德国学生大多选择了画画的形式,而不是哑剧表演的形式。这也再一次说明德国人性格中的直接明了、不善于夸张表现的特点。

第二项培训活动 以特定的手势和动作来表达一定的涵义,由一个小组进行表演,另一组来观察记录,并猜测手势和动作的意义。比如,用互相扯头发表示打招呼,拉耳朵表示反对,摆手表示赞成。这些手势往往和日常生活中的手势相距甚远,因此,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猜测到其中所表达的意思。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了解到,在一个语言与文化完全陌生的国度里,如何用非语言的形式进行跨文化交流。

3.4 中国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的培训内容

德国教师为了让中国学生尽快适应在德国的生活,在国际夏令营开始前专程赶到中国,对中国学生进行了跨文化行为能力的专门培训。在培训中,一方面强调了对中国自身文化的学习和中德两国文化的比较,另一方面介绍了德国的学习和工作方式,特别指出要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想法,并适应在德国的团队合作方式。最终希望通过国际夏令营,能真正提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

4 中德国际夏令营对跨文化教学的启示

在国际夏令营中,中德学生所表现出的跨文化行为能力,特别是中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跨文化意识误区,根源在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语言、跨文化语境、社会文化、认知心理等深层次隐形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跨文化沟通互动过程和效果。文化间在社会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的不对称性和不同性也会影响和阻碍文化沟通和跨文化理解,并带来跨文化理解困境[6]。差异性带来的跨文化意识误解,这是能够理解的。然而,如何尽量减少跨文化意识的误区,提高跨文化行为的能力,则需要跨文化教学相应地进行一些改革。

4.1 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跨文化意识误区的产生,有一部分原因应该归结于语言水平。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入一些德语原版的跨文化介绍书籍,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材料本身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7]。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跨文化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

4.2 加强本国文化的学习

跨文化意识和行为能力需要以本国文化为基础,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中国理工类学生普遍对本国文化知之甚少,仅仅依赖于临时从网络上引用的资源,这远远不够。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异国文化比较的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甚至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中文版、德文版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

4.3 分析能力的训练

中国学生普遍在分析、讨论这一环节上表现得较为弱势,这也是中国整体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体制的弊端。分析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跨文化行为能力的发展。缺乏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容易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之中,可以结合确认考试,加大图表、实事等方面的分析和评论训练。

4.4 增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师应该利用各种培训、进修及工作的机会,加强自身对德国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在德国进修和学习期间,多收集最新的资料,多参与德国当地的跨文化语言和知识的培训,学习德国方面先进的教学经验。

5 结 语

参加中德国际夏令营的浙科院学生都是在国际班教学背景下,通过确认考试,即将去德国学习的学生,国际夏令营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平台,使他们提前体验了德国的生活,无论是语言还是工作方式,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是浙科院和汉科大举办国际夏令营的良苦用心。随着经验的积累,国际夏令营在准备和组织工作上都日趋成熟。

具有良好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行为能力的人才培养,应该是中国高校今后长期的培养方向。作为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跨文化意识误区产生的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行为能力,培养真正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跨文化国际化人才。

[1] Bolten J.Was heiβt 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Perspektiven für die Personalentwicklung[M].Frankfurt/Main: IKO-Verlag,2007:21-42.

[2] 刘凯.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北京:中国校外教育,2014(3):100.

[3] Bosse E.Interkulturelle Qualifizierungsangebote für Studierende[M].Münster:Waxmann Verlag,2010:19-31.

[4] 王志强.论跨文化理解困境类型:以中德两国的文化行为比较为例[J].德国研究,2011,26(3):64-71.

[5] Kurt R.Hermeneutik eine sozialwissenschaftliche Einführung[M].Konstanz:UVK Verlagsgesellschaft mb H,2004:9-11.

[6] Straub J.Kultur[M].Stuttgart:J.B.Metzlerverlag,2007:19-20.

[7] 邵薇薇.关于德语教学中的中德文化交际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10(5):160.

Inter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behavioural competence—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betwee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anover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

CHU Jing
(Chinese-German Institute,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Taking the internatioal summer school betwee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anover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 for example,we make comparison of intercultural behavior and consciousnes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German students.By analyzing the examples,we discuss the typical misunderstanding over the inter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students,expound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s.In order to develop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suggestions such as improving students’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s’further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misunderstanding over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behavioural competence;solutions

褚 静(1978— ),女,浙江省杭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德语教学和德国高等教育研究。

10.3969/j.issn.1671-8798.2015.05.017

H339

A

1671-8798(2015)05-0408-05

2015-07-01

浙江省外文学会专题研究项目(ZWYB2015024)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夏令营跨文化
五味夏令营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珠三角地区农地确权模式研究
“行商”
论中学生的民事能力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