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5-01-21 09:15:46孙传英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3期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边缘

孙传英

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孙传英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烧伤整形科 北京 100122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 与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探讨创伤部分的内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的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的变化。方法 对35 位病人不同的创面烧伤部位的EGFr 蛋白和EGF 蛋白的表达强弱以及蛋白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烧伤创面内,EGF 蛋白和EGFr 蛋白表达的很一致,表现最强的部分是创面上皮愈合边缘,其次是创面中心的肉芽部位。在伤口已经愈合的部分两种蛋白表达相对减弱,并且在正常没有烧伤的皮肤上,这两种蛋白没有明显的表达。结论 受体蛋白在烧伤创面内表皮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情况和创伤的部位有关,不同的部位蛋白表达的强度以及分布的情况不同。并且通过研究发现EGF、EGFr 这两种蛋白的表达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在伤口愈合当中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也很明显。

EGFr 蛋白和EGF 蛋白;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烧伤病人30 例,女10 例,男20例。平均年龄35岁。

1.2 实验方法

经过了病人的允许后,对创面的每个部分都进行的提取作为实验的标本和参照。标本大小在1cm3左右,放在4%的多聚甲醛液固定待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组织中EGF、EGFr 蛋白的含量和分布。所有的标准均在光镜下放大相同的倍数,这样有利于观察和统计。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变量,进行准确的观察和统计[1]。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的时候,不同部位的标本统计的时候避免偶然性,都会操作多次然后选取平均数,而且要通过相应的严格的计算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结 果

2.1 组织学变化

观察创面的每个部分的动态变化,通过对标本的愈合的动态过程进行观察,观察到的内容简述如下: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创面中心部分是肉芽组织,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组织间隙渗出水肿。在创面边缘的细胞出现了增生的现象,而且表皮的细胞向中间进行伸展和延伸,通过从边缘向中间移动的方式实现伤口的愈合,有的甚至延伸到脱离了创面边缘的表皮。在整个的愈合过程中毛细血管相对较少,新生的细胞很多,紧密的排列在一起,而且与表皮相对平行。

2.2 EGF 蛋白和EGFr 蛋白变化

EGF 蛋白和EGFr 蛋白明显一致地表达在烧伤创面内,表现最强的部分是创面上皮愈合边缘。强度在++~+++ 之间,每视野内阳性细胞数量 EGF 达到(36.1±5.6)mg/L;其次是创面中心的肉芽部位,表达强度在 ++ 时,每视野内阳性细胞数量 EGF 达到(22.1±5.2)mg/L,EGFr 达到(24.31±4.5)mg/L。在伤口已经愈合的部分两种蛋白表达相对减弱,表达强度为+,每视野阳性细胞数量分别在(12.1±3.8)mg/L和(10.3±4.5)mg/L,并且在正常没有烧伤的皮肤上,这两种蛋白没有明显的表达。通过计算和统计来满足数据的可用性和科学性。

3 讨 论

创伤的修复过程是很漫长很复杂的过程,中间通常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2]。在整个的修复过程中,都是整个机体和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和作用的过程,在修复的过程中,表达和不表达之间相互抑制,在促进增殖方面是通过细胞分裂等方式进行伤口的愈合,但是也会达到接触性抑制,完成细胞的增殖分裂;另一方面在抑制增殖的时候,有些细胞因子也会参与作用,促进细胞的凋亡来抑制修复过程[3]。EGF是可以加快细胞分裂的,可以促进增殖,可以增加细胞的迁移以及改变细胞的某些特性,对于伤口修复来说是起到积极影响的。在各种肌肤损害当中,这种物质对于肌肤愈合有明显的效果。

以远离创面的正常皮肤为对照,以三度烧伤创面的每个部分为标准,观察在修复过程中蛋白的变化,来探讨伤口愈合的机制,希望为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其中蛋白的表达都有着自己的记录,对于以后临床的研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研究的组织学观察证实:创伤面的边缘部分是创面修复最重要的部位。因为这一部分蛋白的表达很活跃,而且通过从边缘向中心修复的方法来实现创面的修复。这种修复方法很有效率,所以说这一部分的组织对于创面的修复来说十分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对以后治疗的研究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也为临床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

在整个创面的修复过程中,EGF、EGF两种物质的的动态变化表明:在创面肉芽组织的边缘部位 EGF 和EGFr 表达最强,也就是说这一个部分对于创伤的修复是十分重要的。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对创面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的地方。其他的地方蛋白的表达减弱,尤其是在已经愈合的创面上,这种蛋白的表达几乎没有,这也正好说明了这两种物质的表达对于创伤的修复有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整个修复作用都要靠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得以实现。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生长因子发挥作用,能让创缘上皮细胞向创面迁移,完成创面的愈合[4]。这两种蛋白表达较弱的意义可以说是创面完成愈合的时候细胞快速分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细胞分裂减缓了,出现了接触抑制的现象。

任何物质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尤其是蛋白质,就一定要先结合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然后才能把促进增值或者是促进其他的信号传入到细胞里面,完成了这些之后才能引起一系列的信息传递,达到增殖的目的,EGF也如此。就像我们这次的研究一样,EGF、EGF两种物质的同期高表达,是愈合过程中的机体反应,这两种物质的发挥有利于机体的修复。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说伤口已经愈合的地方,这两种物质也有轻微的表达,作用就是能过在创面完成修复的时候让机体产生抑制的作用,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抑制也是对创伤恢复是有利的,可以防止疤痕的产生。如果这种抑制现象不明显的话或发生的有问题就会出现各种皮肤恢复问题,如长期溃疡等[5]。所以说,这两种物质的分泌有很多医疗的效果,对创伤的愈合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通过转入EGF基因的方法能够使基因表达,产生蛋白质,这样对于伤口愈合有着很明显的恢复效果,这对于许多需要恢复的创伤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避免了很多问题,缩短了恢复的时间,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产生伤疤的问题。至于更深入的研究,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1]谷廷敏,牛星焘,陈东明,等.创面愈合过程中EGF、EGFr 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外科杂志,2001,17(1):3-5.

[2]谷廷敏,牛星焘,陈东明.等.创面愈合过程中EGF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6,(03):133-135.

[3]徐荣祥,萧摩.烧伤皮肤再生疗法与创面愈合的机制[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04):253-271.

[4]王配合.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02):35-37.

[5]张宪发,梁自乾.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1):7779-7782.

孙传英(1974-),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烧伤危重治疗,创面修复基础研究,畸形矫正工作。

猜你喜欢
表皮生长因子边缘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在边缘寻找自我
雕塑(1999年2期)1999-06-28 05: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