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刚|文
激光测控技术厉害,数控机床厉害,机器人厉害,但有一点更厉害,那就是独一无二、不可量产的扎实手艺。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会过期。如果你会些凤毛麟角、稀奇古怪的手艺,你有可能成为非遗继承人;如果你在生产制造领域拥有高精尖独门秘籍,你则有望成为国际通用、人人争抢的高级技师。
“他们的双手实现了机器无法实现的精细,一种被称为‘缄默知识’的竞争秘诀,就静静地潜伏在这些忙碌的工人手上。这就是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机器制造领域最宝贵的竞争能力。”不久前,中央财经频道热播的六集纪录片《大国重器》中,提出了一个洋气而神秘的词,叫作“缄默知识”,对千百年来仅靠师徒相传、个人苦练领悟而修成的这门技艺,给予充分的正面肯定。
在过去,无数据守一线的蓝领工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体力活”,眼见得将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吞噬淘汰。但走到最后,即便是最先进最精密最智能的机器都无法完成的工作,都只能仰仗这一双双老茧层叠甚而略微变形的手,仰仗这一双双虽然高度近视但可辨蛛丝马迹的眼,来完成那最后最关键的一步。线圈缠得好,电线接得好,焊工活儿做得漂亮,都可以成为世界顶级的稀缺人才——在那个特定的领域,全世界能与之比肩的人屈指可数。
技工队伍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装备制造大国而言,对一个生产制造企业而言,都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他们所肩负的“缄默知识”,将与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软件程序一起,共同参与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伟大转变。他们这些蓝领,这些有着一技之长的技工们,就是保证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压舱石。他们手中的“缄默知识”作为经验与创新“最亲密无间的结合体”,将打造出加工制造行业顶端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车间以往那些看似落后的操作模式——纯手工打造,小农生产式的精耕细作——或者蕴含着另一种不温不火的高贵内涵。
新常态下,创新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创新路上,我们不能单纯强调奋战在实验室里的专家、工程师,也要重视奋战在生产一线的蓝领技工。一支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是我们在转型升级中高歌猛进的坚实保障。要在培养人、提升人上扎扎实实地下功夫。一个企业能够稳定住人才和吸引人才,不是靠做招聘广告就能够实现的,这需要靠企业多年的积累,靠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有与时俱进的人才理念。
对于一线操作工而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常态下的“蓝领”也有春天——但前提是,我们得想办法让自己练就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