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
核心提示:有别于义乌,临沂走的是另一条发展之路:商贸物流。商贸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又反哺商贸。
每天从山东临沂发往全国各地的货车超过2万辆,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已有八成以上在临沂自建了仓库,阿里巴巴等国内主流电商的区域物流中心也选在临沂。
前不久,2014中国国际商贸物流博览会在临沂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企业(包括405家外企)齐聚临沂“掘金”。
商贸物流成为临沂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当地政府和企业摸索出一套“临沂模式”:商贸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又反哺商贸。
业界流传一种说法: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一个是全国有名的小商品物流基地,一个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商品市场,临沂走的是一条有别于义乌的发展之路。
南义乌,北临沂
到过临沂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浙商多。
在临沂,有7万多浙江人在此经商,占到了临沂市场主体的1/4。这么庞大的一个浙商群体,为市场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带来了新颖观念,对当地经营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
为什么天南地北的商人、物资会不远万里聚集到山东一个地级市?
摊开地图不难看出,临沂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过渡地带,离沿海港口只有100多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决定了临沂辐射面积相当大。
临沂历史上就有经商传统。改革开放初期,临沂人从摆地摊开始搞商业,在全国起步较早,加之政府一直以来的引导和推动,临沂的市场、商贸物流不断升级,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
虽说“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但临沂的名气远远比不上义乌。正因于此,临沂提出学习“义乌模式”,让临沂商贸城的产品走向世界。
早在2001年,临沂开始学习借鉴浙江、广东等地的先进经营理念,大规模改造市场,在城区西部规划出36平方公里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政府又不断出台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盘踞在临沂的浙商又将义乌的成功经验带到了这里,特别是在为经营者提供金融创新服务方面,备受肯定。
前几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临沂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为帮助经营户应对困难,临沂采取了“减负”措施。一方面减免税赋,另一方面加强与银行协作,解决经营户的资金难题。因为经营户大部分都是小本经营,商品一旦销售不畅,资金马上就捉襟见肘。
临沂一位政府人士称,针对市场实际情况,临沂推出了动产抵押的办法。“这些经营户不动产很少。他们经营的商铺都是租赁的,但是他们的仓库有库存,门市有商品,我们就研究推行动产抵押,经工商部门认证之后,再到商业银行抵押贷款。”
不过,这种抵押贷款的形式风险较大。比如说,经营户过两天人找不到了,或者没几天就倒闭了。为此,临沂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中小企业贷款补偿办法: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政府给予风险补偿;担保机构给个体经营户担保,政府同样也给予风险补偿。
商贸与物流捆绑
几十年前,谁都不会想到,义乌会变成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小商品市场。同样,临沂的崛起也有其内在的逻辑。顺势而为,是临沂与义乌的共同特性。
“现在办市场的地方很多,但到底哪个地方能把市场办起来,除了相关人员的努力,也受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不是说你想办市场就能办起一个大市场来。”上述政府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他表示,全国有很多城市都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有的规划一个商贸中心,有的搞一个物流园区,但最后都回到了“圈地、建房子”的老套路。因此,能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至关重要。
商贸物流成为临沂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形成了一套“临沂模式”:商贸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又反哺商贸。在临沂,商贸与物流的结合显得尤为紧密。
临沂现有物流企业3000余家,共有配载线路2000多条,基本实现了全国覆盖。以至于业界流传一种说法,在临沂市场上,凡是中国大陆通汽车的地方,临沂的物流都能够按照客户提出来的时间送到,且成本只有山东其他地方的70%。
“临沂商贸物流业最大的特点是门类齐全。”临沂天源国际物流园执行董事翟秀海告诉记者,临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体量比义乌大,品种更全。义乌的特色是小商品,但在临沂,小到针头线脑,大到汽车、轮船,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应有尽有,整件的商品有,配件也齐全。“除了法律不允许售出的,但凡是你想要的,在临沂市场上都能买得到。”
目前,临沂已建有101处专业批发市场,并且每年保持着10%以上的速度增长。
众所周知,物流业的特点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比如,福建生产的茶叶,不是直接从福建往外地配送,而是采摘、加工以后发到临沂,再通过临沂的物流发往全国。
“商贸城发展越快,就越需要物流动起来,不然产品出不去。”临沂天源国际物流园总经理许大勇告诉记者,物流园的货车每天不缺货,这是临沂作为物流中转站所发挥的作用。
正因为物流体系发达,临沂的地位在华北区域一直独树一帜。在华北,有50%的货物在临沂中转,临沂成了区域内的重要节点城市。比如从哈尔滨发往华北,一般先到临沂,再分拨出去,这样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甚至在山东省内,即便临近青岛的即墨市,货还是从即墨先到临沂,再到青岛市区。因为从即墨直接到青岛的运费很高,临沂到青岛的配送则便宜得多。而且,县级以上的城市,临沂都能运到。
打造物流业的“淘宝”
小商品批发户较分散,诚信问题在临沂比其他地方更为突出,每年都会有几家物流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携款潜逃,而这些货款来自于千家万户的发货方。
在临沂,一个物流公司就是一个小支付宝,有几千家公司,就有几千个支付宝。这既是现状,又是隐患。
“过去,小商户的支付安全、物流公司的信誉是困扰临沂物流业的最大问题。”翟秀海说,临沂的物流公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采取的是代收货款的运作模式,但基本没有投入本钱作为担保,当一夜之间公司账面上出现很多货款,挪用风险就很大。
为此,天源国际物流园建立了诚信体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约束和规范物流公司的经营行为,让代收货款不再有问题。
“2012年我们推出了诚信担保,之后在园区选出50家做得比较好的物流公司签诚信协议。”翟秀海说,“如果这50家公司发货出了问题,或者卷款卷货逃跑了,由天源负责赔偿商户损失。”
在诚信平台的基础上,2014年天源把服务延伸到发货时限担保和代收货款支付担保,建立起一个物流服务标准:物流公司接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发货,代收货款要在规定时间内交出去,为发货方提供更多保障。
标准制定后,临沂的物流企业便有了优劣之分,商户原来不好区分物流企业的好坏,哪个便宜选哪个。如今,建立了诚信平台、统一了标准,优胜劣汰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当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物流在一个平台上运行,物流园就相当于物流领域的“淘宝网”:以园区为依托,物流公司联合银行、电商构建起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共同为商户发货、服务,货款有了保证,诚信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我们争取在一年半之内,让所有物流企业都达到诚信平台标准,达不到就不允许入驻。”翟秀海表示,对物流公司来说,诚信平台可以避免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而以诚信的整体形象出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货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这样园区发展也会更好,可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入驻。这就是园区和物流公司的共赢。
“以前我们是纯粹的物流地产,就是收租金,现在转作平台化运营。”翟秀海说,2013年4月,园区诚信经营体系和信用等级评价公示平台对外公开,平台上达到标准的物流企业已经有几十家,大幅提升了天源国际物流园的品牌知晓度和入驻企业知名度,园区内业户货物量平均增加了30%,实现了经营户、客户、园区的共赢。
从“西郊大棚”到“海外商城”
山东顺和集团董事长赵玉玺从2002年就开始涉足物流领域。当时,他只身一人到全国各地发展成熟的物流企业考察取经。“回来后盖了平房加简易大棚,一张桌子、一部电脑就是当时的经营业态。”
2007年,临沂的老市场搬迁,赵玉玺又到广东、浙江参观学习,并把新的一套经验迅速搬到了临沂。“项目一期在配套设施等方面已经比较齐全了,而且在全国都是比较先进的。二期项目我们又增加了仓储,一层是物流分拨,二三层是仓储,还增加了停车场、宾馆、服务大楼。”
如今,顺和旗下的物流园已经开发到三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韩星国际广场和淘宝城项目。顺和下一步要做的是“走出去”,做商贸物流综合体。正如临沂一位市领导所说,“发展的市场更大,经营的层次更高,影响的面更广。”
按照赵玉玺的构想,人口在100万左右的二三线城市将是他们重点开拓的市场。这些城市一般有几个商贸市场,几百家物流业户,但还没有进行行业规范、整合。“我们跟当地政府谈判建设商贸物流园,由政府提供便利条件、优惠条件引导当地散乱小的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我们来整合运营,节约土地,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
尽管临沂目前的市场仍以内需为主,但临沂的企业已经瞄向了下一个目标:扩大外销。让临沂商贸城的产品走向世界,这是临沂的整体发展战略。
“我们‘走出去’要做的是商贸、物流、仓储、国际贸易展销、电子商务结合的综合体,形成顺和集团独特的运营模式。”赵玉玺介绍说,韩星国际广场的营销、产品都是韩国人来做,而2012年他们在匈牙利已经买下了一个中国商城,与匈牙利布达佩斯物流园、德国不莱梅港合作可以辐射整个中欧。
对于企业开拓国外园区,国家商务部有验收标准,必须是有商贸展示的物流园区,车辆、运输量、仓储都有具体规定,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享受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比如用于该项目的贷款利息由政府补贴,项目投资额在6亿元之内政府给予50%的扶持,大于6亿元的部分自己承担等。
在市场改造提升上,临沂一面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一面“再造一个网上商城”。按照规划,每年要举办30多个会展,借助会展经济带动临沂商贸业的发展。正在建设的中国内衣商城网上交易中心,投资1.7亿元。
车轮上的临沂,正朝着下一个目的地飞速前行。(支点杂志2015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