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勤
常有朋友命书茶室条幅或斗方,我多写清静雅和四字。每应请解读其义,遂感为难。我想,清静雅和,直意明了,但细琢磨,非三言两语道得清楚,于是有了写本文的冲动。
一曰茶贵清心。茶叶,采天之灵气,纳地之精华,经冬之孕育,历春之吐芽,可谓秉天地至清之气也。对于大自然赐予的厚礼,人们自然不敢随意待之,于是古人选用泡茶之水便异常讲究。据说,最好的水应是桃花雪水,早春的山中,初放的桃花上落下晶莹的雪片,道人轻拂其于陶罐中,架柴禾煮沸泡茶。我辈虽无此口福,但也是要选清流的。
面对洁净无瑕、透亮无浊的茶汤,顿时会让你浮躁的心清亮许多。那年春天,我上了终南山净业寺,与本如师傅对坐饮茶,一阵清风吹来,一杯清茶入口,一股清气透身,使人飘飘欲仙。于是脱口吟道:仲春入终南,步高佳境渐,禅房观云雨,茶醉人称仙。我常想,自古以来,人们追求做清明的官、清亮的人、清楚的事、清通的文,日常修养便离不开茶,与茶为伴久矣,境界自然提升。
二曰茶能静心。在茶室挂上这样一副楹联:高香三炷参禅道、清茶一杯品人生,伴着藏香的蓝烟,抿着清茗,心无旁骛,然后默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能静思。时而盯着清澈的茶汤发呆,让思绪自由放飞,想象着眼前闪现高山大海、芸芸众生,轻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能静观。或撩拨琴弦,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即便窗外儿童戏闹、马达鸣响,你会全然滤去,直追陶渊明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闻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心境,能静听。
三曰茶可雅趣。人之雅俗之别,似乎不在职业、学历、贫富,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乐趣。以品茶为乐趣,未必置办花梨桌凳、上品龙井、宜兴陶具,有清静之水、清静之境、清静之心足矣。茶之雅趣,若有幸游茶园、观制茶,可得之。或有幸一睹茶艺师表演,亦可得之。即便好友两三,自泡自饮,也会褪去酒桌的喧闹氛围和无聊话题,悠闲地讨论学术,欣赏诗词,评论时事。就是家长里短,也会柔声细语。
我曾自信对茶之雅趣颇有体会,但读到唐人元稹的宝塔茶诗之后,彻底放弃了。元稹诗云: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四曰茶载和合。先人造字极具有智慧,一个“茶”字,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上草下木、中间为人,草木滋养人、人在草木间,这不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吗?对于德高望重之士,人们会以茶寿来祝愿,既有拆茶字为一百零八之表意,更有对其德行功业敬重之深意。茶性是温和的,不像白水那样无味,也不像酒水那样浊烈,绿茶降火,红茶暖胃,铁观音非寒非热四季可饮,不正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和气质吗?终日有茶的滋养,和合的智慧会浸脑入心。
宁肯三天没肉食,不能一日无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