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在东北之谷的生命脉搏

2015-01-20 16:31张枫
鸭绿江 2015年1期
关键词:天心东北文艺

张枫

蔡天心,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在四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用创作和生命见证着东北这块神奇地域的历史变迁和岁月辗转。时至今日,他厚重的文字依然能够把我们带回那段历史,重新发现那些粗犷的灵魂和他们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倾听他和他笔下的人们一同激荡着的执着的生命脉搏。

一、纯如晴雪的赤子之心

蔡天心创作的题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题材,表现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侵占及汉奸、封建地主压榨的斗争的故事;二是表现东北农村农业合作化斗争题材。无论哪一方面的题材,他的视线与情感始终与东北的白山黑水和东北民众的命运紧紧相连,充盈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少年时,他就曾目睹日本军队的暴行。进入中学学习后,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民族的危难处境,许下要奋发图强的爱国誓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更对蔡天心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那一段时间,他在巨大的愤慨和悲伤中,泪水洗面,痛不欲生。他拒绝接受奴化教育,考入文会高中学习。课外阅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高尔基和19世纪的俄国文学,开始受到新思想的启蒙,生发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思想。高中时代,蔡天心就发表了体裁各异的文学作品。1933年他在《满洲报》上发表了第一首题为《北国姑娘》的诗歌,1934年又在《满洲报》上发表散文《回家》,1935年在《泰东日报》的《文艺周刊》上发表短篇小说《饥饿》。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有着共同的主题指向,旨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展现东北农村苦难的生存景象,表达家乡人民要反抗日本侵略的决心和意志。大学期间,他又创作了中篇小说《东北之谷》和《山村父女》,与《饥饿》等作品相比,艺术上更趋成熟。

在蔡天心解放前创作的这部分作品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对中华儿女英勇抗争的歌颂,对东北故乡深沉的爱恋,对家乡人民命运的关切。正是这深沉真挚的情感,使得这些作品在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感。

解放后,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长白山下》《江边上》等。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他创作了《苇清河上》《初春的日子》《金色的阳光》等十余篇短篇小说,还创作了《扶持》《蠢动》两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大地的青春》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第三部的一部分初稿。这时期的小说创作,一部分是革命历史题材,大部分是表现东北农村农业合作化斗争题材。

在面对灾难与冷遇、蒙受不白之冤时,他也不忘初心,执着前行。他热烈拥护党中央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呼吁扩大文艺队伍、繁荣文学创作,支持题材多样化。即使在1957年,《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称“全国文艺界已出现描写儿女情、家务事,不写重大题材的倾向”,认为“这是离开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向”的时候,蔡天心仍仗义执言,认为这是教条主义思想在文艺上的表现,是和党的双百方针相违背的。由此,蔡天心的言论被视为异端邪说,在1964年的文艺整风运动中,又被诬陷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农村,长达七年。七年间,他不断被批判、迫害。然而,流放的生活并没有消减他的创作热情,1972年他开始改写长篇小说《浑河的风暴》,接下来用一年多时间,创作了反映农村“文化大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辽河套》。1973年到1976年四年间,蔡天心从未停止过创作,用潜在写作的方式,延续着自己的创作人生。当我们今天再一次阅读饱含作者深情的诗集《晴雪集》时,不禁感动于他纯如晴雪的赤子之心。即使命运多舛,深陷困境,在他的心中仍然充满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的革命信仰与革命人生。更为可贵的是,他勇于审视自己的错误,就自己曾经对周立波《暴风骤雨》的错误评价,向周立波表示了歉意,发表《再论<暴风骤雨>》,客观地评价了这部作品,显现了他敢于坦承自己的勇气和胸怀。

二、魂系故乡的生命轨迹

除了写作,蔡天心还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和对敌斗争,在革命实践中,磨砺自己的精神和意志,而那些凝聚血泪的作品也大多在革命活动中诞生。

1935年蔡天心离开被占领的故乡,流亡关内,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他组织中文系同学,成立文学团体,开展文学方面的活动。在《青岛民报》编辑出版《新地》文艺副刊。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加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在群众中宣传爱国抗日。蔡天心的中篇小说《东北之谷》《山村父女》都是在青岛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浑河的风暴》也是在1937年春开始酝酿创作的。

全面抗战爆发后,蔡天心从青岛流亡到武汉,后来去往成都,在四川大学中文系借读,继续在民先队的支持与领导下开展救亡工作。在四川大学,他成立了文艺研究会,主编会刊,还在成都《新民报》上主编《铁流》文学周刊,之后主编成都《半月文艺》。

1938年蔡天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川大文学院党支部书记,参加文艺界联谊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都分会的一些活动。1939年大学毕业后,他在党内担任成都《战时学生》社支部书记兼主编。1940年4月,他奔赴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后来调入中央研究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工作,是延安“文抗”会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蔡天心返回东北开展对敌斗争。1946年,他参加了东北战场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孤城日落,乱山草丛,莽原千里英姿发。军号长鸣震林海,马蹄踏碎冰川月。”《踏莎行》中的这些诗句,就是蔡天心在1971年追忆“四保临江”艰苦战斗的岁月时写下的。

从沈阳到青岛,到武汉,到四川,到延安,到吉林,最终又回到沈阳,无论脚步行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蔡天心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故乡,眷恋着那片土地。在这个漫长的轨迹中,他的文学创作和革命实践、故乡情结始终交织在一起,洋溢着乐观的精神和赤诚的热情。

三、不可复制的东北之音

在东北作家群中,蔡天心并不像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作家那样被世人熟知,评论者对他的提及也往往局限于他创作的题材,更少有研究专论。这与他的创作极为不相称,也致使人们对他的叙事成就评价不足。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用全新的目光去审视蔡天心的作品,会发现一个坚毅的身影用丰厚的创作和厚重的笔力书写了独特的东北话语。

评论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蔡天心创作的农业合作社题材的小说一直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蔡天心的这些作品并非配合政策的应景之作,不是简单地对政策解读、附会,而是有着真实的生活来源和深厚的生活积淀。他曾去辽南、辽西、吉林、黑龙江等地最初试办的十二个著名的农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和访问,后来又将沈阳市东郊高坎地区作为生活根据地,之后,亲身参加农业社建社试点工作,曾在兴隆村居住,到旧站村深入生活。正是来自生活的积累使得他的小说在同时期同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抛开环境因素的影响、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使得他的作品保持了恒久的艺术魅力。有研究者注意到了蔡天心的创作个性。何青志在《东北文学六十年(1949—2009)》中,认为他的短篇小说《苇清河上》“表现了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人们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与矛盾,摆脱了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一味歌舞升平的表层叙写,开始涉及现实生活的矛盾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深处”1,认为他的长篇小说《大地的青春》与同类题材比较,独特之处在于“未有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模式,未有明显的‘阶级斗争倾向,也较少概念化的人物塑造”2。

50年代初,蔡天心也创作了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长白山下》就是一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何青志评价这部小说的独特性在于“对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普通人们的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作了真实生动的刻画,笔触流于自然,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3。

得到更多关注和赞誉的是作者在1935年冬天写下、1937年发表的《东北之谷》。这部小说被《中国新文学大系》收录,在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许志英、邹恬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等文学史著作中也有所提及。在《1937年——1945年中国文学爱国主义母题研究》中,作者称这部小说“展现了城市、乡村、山谷、平原辽阔土地上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悲壮的抗争”4。尚今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中,指出这部小说是1935年“国防文学”的口号提出以后出现的“国防文学”中的优秀小说作品的一部分。在曾庆瑞、赵遐秋著述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也提到,由于“国防文学”口号的推动,很多作家都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从事短篇小说的创作,蔡天心的《东北之谷》就从属于这类创作5。

从蔡天心1935年开始创作《东北之谷》,到今天已近八十年,然而,当我们又一次捧起这篇小说,依然被强烈地震撼、深深地打动。

“没有太阳,没有天,没有峰峦,……院落,岩石,树林,溪涧,……一切都消融在这苍白的巨吻里。空蒙蒙的,仿佛整个宇宙全被这恶魔般的湿气所充塞,所占有。左近,那些突然失掉伴侣的小植物,都悄悄地看顾着自己,在偃息,在期待,……只有溪水击迸着,声音在石洼里激越地震荡,相同一个尸体上有着血流和脉搏的跳跃”,小说开头这样一段简短的描写将东北农村的萧瑟、破败、苍凉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外在的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在心理完全契合,迸射出巨大的情感力量。氛围的营造、时空感的呈现都显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小说通过朱老汉的视角,从培坟开始,回忆他的父亲在日本人侵略他们的村庄中去世,他年轻时代痛苦的流浪征途,在军营中参加抗俄之战的兴奋,对于日本炮轰沈阳城时军队不抵抗的气愤、他的做地下工作抗日的儿子的牺牲。接续回忆的是现实,现实是他和小儿子掩护救国义勇军撤离,危急时刻,朱老汉用生命保护了义勇军的安全。在记忆与现实交错之间,一部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抗争史清晰地展现出来。

一直以来,评论者和读者不约而同地将蔡天心的创作特色归结为现实主义。事实上,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另类的声音。像杨克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2007》中收录的蔡天心创作的《巴黎组诗》,就具有鲜明的现代意味。“七月的阴凉,法兰西的天空/柔软的发音、旅客匆匆的脚步/阿拉伯少妇的头巾披垂下来/它曾是红海和波斯湾岸边的/镶嵌之物,如今在我耳旁/窃窃私语。开始下雨了”。这是《途经巴黎》中的部分诗句,在这里,时间、空间、人构成了多维交错的画面。再来看《事故》中的首尾两段,“风扇从天花板上坠落/我瞅见一口黑色的窟窿/里面藏匿着四片薄唇”“透过新一轮秋波我看见/小木桥上幽然的月光/船夫的脚步紧跟在身后”。蔡天心通过创造一系列密集的意象,使得诗歌既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又有东方含蓄的意蕴。这些现代意味的作品丰富了我们对他作品整体风貌的认知,也为我们对他的创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影响深远的文学传承

在创作的同时,蔡天心还很注重对文学青年的扶植。1946年,蔡天心在吉林大学从事文学教学工作。1951年,蔡天心任东北文联秘书长,兼东北文化部社会文化处处长,在此期间,他组织“东北文艺创作研究班”与“文学讲习班”,开展培养青年作者工作。1958年,在旧站村深入生活期间,也致力于当地文艺爱好者的培养,在高坎公社成立“文学创作研究班”,成员近七十人。成员蔺魁生在《忆蔡天心》中怀念蔡老,称他是一颗种子,广泛传播了党的文艺方针、路线以及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和理论,端正学员的创作思想,循序渐进地讲述创作技巧。为人正直敦厚、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关心别人的成长和进步6。宋耀葵在《蔡天心在高坎》中,追忆往昔,依然难以忘记蔡天心对他们的叮嘱:要多读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外名著;同时还要多练笔,搞文学创作7。在蔡天心的悉心教导下,很多成员都成长为文艺工作者。在1959年出版的《给青年作者的信》一书中,两篇蔡天心写给青年读者的信件被收录,分别是《谈谈“红”和“专”“业”和“余”》和《从下放谈起》。1950年和1960年,蔡天心还分别写下了《谈思想和创作》和《再谈思想和创作》,与青年们分享创作心得和文学经验。

蔡天心不仅留给我们意义深远的文学传承,他高洁的品格和高尚的革命操守更深刻影响着后世的青年,这是无价的文学遗产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北国蕴良璞,金石本贞固”8。这是沈从文写给蔡天心的诗句,而这也正是蔡天心一生的写照和精神追求。1983年3月5日,蔡天心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和人民。他留给我们的记忆和文字将深深地镌刻在东北这片土地上。

注释:

1、2、3何青志主编:《东北文学六十年(1949—2009)》,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8页、第11页、第6页。

4苏光文主编:《1937年——1945年中国文学爱国主义母题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5曾庆瑞,赵遐秋:《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307页。

6、7政协沈阳市东陵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东陵区文史资料 第6辑》,1989年12月,第32-38页。

8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5卷)诗歌 修订本》,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270页。

蔡天心年谱

1915年6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32年,考入沈阳文会高中。

1933年,开始写作,诗歌《北国姑娘》在《满洲报》发表。

1934年,散文《回家》在《满洲报》发表。

1935年2月,短篇小说《饥饿》在《泰东日报》之《文艺周刊》发表。夏天,高中毕业,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冬,创作中篇小说《东北之谷》。

1936年,创作中篇小说《山村父女》。

1937年1月,被吸收参加党领导的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春,开始酝酿并着手写作长篇小说《浑河的风暴》。中篇小说《东北之谷》发表于上海《文丛》月刊7月号。抗日战争爆发后,从青岛流亡到武汉,之后去往成都,在四川大学中文系借读,继续在民先队支持与领导下开展救亡工作。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川大文学院党支部书记.

1939年夏,在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在四川省立教育科学馆工作七个月,在党内担任成都《战时学生》社支部书记兼主编。

1940年,奔赴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一些活动。

1941年,调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工作,任研究室秘书、研究员。

1942年,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5年春,调中央党校四部任教员,业余从事长篇《浑河的风暴》的写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回东北工作。

1946年夏,调吉林大学任教,从事文学教学工作。参加东北战场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临江县反奸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7月30日,诗歌《仇恨的火焰》发表在东北日报上。

1948年,调任辽宁公学校长。辽宁公学与辽南学院合并为辽宁学院后任院长。

1949年,调东北局文委任秘书。2月,《培养文艺新军及鼓励文艺创作》发表于文学战线。6月25日,《对目前文艺工作诸问题的意见》发表于东北日报。

1950年,东北文代大会后,当选为东北文联委员、编辑出版部部长、《东北文艺》主编、东北作家协会秘书长。

1951年,任东北文联秘书长兼东北文化部社会文化处处长。

1953年,蔡天心任全国作协委员、东北作家协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作协沈阳分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同年,在沈阳东部高坎地区体验生活。同妻子江帆一起亲身参加农业社建立试点的诸多工作。

1953年至1963年,十年从事专业创作。

1954年,搬到高坎社兴隆村体验生活。短篇小说集《长白山下》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苇青河上》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6年,短篇小说集《初春的日子》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扶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57年,中篇小说《东北之谷》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8年,中篇小说《蠢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毛主席到了高坎乡》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公社化后,迁至旧站村深入生活。

1959年,诗集《红旗颂》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文艺评论集《文艺论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1963年,《大地的青春》(第一部)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1964年,在文艺整风中,长篇小说《大地的青春》受到不公正的批判。

1969年,被下放到农村,达七年之久。

1973年到1976年,在农村每日坚持创作。完成长篇小说《辽河套》,改写《浑河的风暴》第二部,填写旧体诗词一百五十余首,汇集《晴雪集》。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遭受长期迫害的蔡天心得以平反。

1977年春,调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

1981年,诗集《晴雪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长篇小说《浑河的风暴》(第一部)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3月5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享年68岁。7月,散文集《鸿爪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随笔》第4期(总第33期)上发表了蔡天心的遗作《杂记拾零》。1987年,妻子江帆全力以赴把他的长篇遗著《浑河的风暴》(第二部)修改补充加以完成,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陈昌平

猜你喜欢
天心东北文艺
季节的故事
1942,文艺之春
华枝春满 天心月明——漫说梁志宏其人其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大东北的春节
□文艺范
古径花繁 天心月粲——回眸20世纪的旧体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