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论略

2015-01-20 03:50滕晓婳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和谐道家儒家

滕晓婳

【摘 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和谐精神通过儒道学派以和谐的社会理想、和谐的生活理念、和谐的审美范畴表现出来,并对以后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 儒家 道家 和谐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27-02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走在时代的前列,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而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出现既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的大门,又贡献出了一份至今仍为人们所赞叹的哲学答案,这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创造的一大奇观。先秦诸子的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开端和基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和谐精神,虽并非从先秦起源,但是,却因为儒道两家学派的出现而得到内容上的充实,并进一步得以深化、拓展,对以后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和谐的社会理想:渴望人人相亲相爱,欣赏人世的和美

春秋末期孔子创建了儒家学派,“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讲“仁”,要求“克己复礼”,借此实现一种安定和谐的社会理想。他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随着旧的等级制度的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为恢复“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孔子呼吁发扬仁德。《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讲“仁”,旨在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简洁,最深刻。这种爱人的思想,是建立在亲子之爱的民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他以“孝弟”为“仁”之根本。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他的弟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

在孔子看来,在家族中调整好父子兄弟间的关系,就不会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这是实现安定和谐的理想社会的第一步。然后,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最后,孔子由亲子之爱出发,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看待,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以此来沟通人我关系,协调人际关系,这其中当然包括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从而使家庭和睦有礼,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

道家虽然对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性及其对人性自然发展的束缚给予了猛烈的抨击,但无论是老子推崇的“无私”,还是庄子所说“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庄子·天道》),都表现出对人与人自然相处,相亲相爱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与追求,这与儒家讲“仁”并无相悖之处。

孔子以“仁”为核心建构的和谐的社会理想,由于适应了秦汉以后以稳定为最终目的的宗法等级社会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例如,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讲究亲情,“老者安之,王者怀之”(《论语·公治长》),这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如果在亲情与法律发生矛盾时,中国家庭往往主张牺牲法律,保留亲情,这就是所谓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中国传统的家庭还强调“修身”以“齐家”,进而以此“治国平天下”,将个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和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和谐地统一起来。而且中国注重家庭教育,崇尚家庭稳定,提倡家庭伦理,这都是家庭和睦的基础。

又如,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无论是一年复始的新春辞旧岁,正月十五的闹元宵,还是八月十五的吃团圆饭,赏中秋月,都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花好月圆”,既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好情思,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精神的体现。

从古至今,家庭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家是一个人的依托归属,又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己、家、国的和谐统一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和谐的生活理念:崇尚自然,关注个体,追求天人合一

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自然界,中国古代哲人认为人为天地所养、所生。道家的庄子就认为人是万物之一。“自以庇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暗,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号数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庄子·秋水》)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一直心怀尊敬。而自然界中的山呼海啸、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地震台风,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变幻莫测,不可抗拒,于是,人们对神秘的自然力量更是诚惶诚恐,把它们当作有意志、有生命力的神灵顶礼膜拜。

例如,在旧时中国人的信仰里,龙为主雨,要想风调雨顺,全靠龙王的旨意,因此百姓对龙王敬礼有加,旱时的求雨更是规模盛大的祭仪。而到了丰收的季节,百姓便会怀着感激的心情答谢神灵保佑之恩。《礼记》中有记载说,天子在孟冬之月祭祀日月星辰,要杀很多牲畜作为祭品,向社神祈求来年的丰收。

虽然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但人并非完全由自然所决定,人应该独立于自然,具有无上的价值。道家的老子反对统治者“有为”,庄子追求清静无为的社会理想,列子主张在“虚”和“静”中追求人的自由,都反映出他们对人的地位的肯定和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人可以像大自然一样伟大,与天地并立为三。孔子也很重视普通人的独立意志,指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而孟子更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将“民本思想”作为自己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那么,人与自然是否对立呢?在肯定人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儒家的《易经》着重阐发了天人之间的协调和统一。道家的庄子则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命论,无论是《庄子·至乐》中表现出对妻子去世的豁达乐观,还是在《庄子·列御寇》中对自己后事的安排,都是“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庄子·齐物论》)。儒家讲人道,也不忘天道,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道家讲天道,也不忘人道,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庄子·齐物论》)。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后,今天的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能够理解为何中华民族可以生生不息,中华文明可以传承不断,又应该感激祖先和谐的理念至今仍然激励我们不懈追求带来真正合理、幸福的生活。

三、和谐的审美范畴:温柔敦厚与物化境界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反映到艺术上,便出现了和谐为美的审美范畴。孔子崇尚中庸,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先进》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可见,中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肯定事物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和面貌;二是要保持这个限度,以免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于是,中庸用到美学中来,就是讲和谐,从对立的因素中求得和谐统一。

孔子在说到理想人格时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种文质观经常被后人用来说明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孔子是质文并重的,如他论乐,认为《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而《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就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孔子论诗,评《关雎》,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赞语,要求诗歌表达感情应有适度,乐过头和哀过头都是超过了限度,失去了和谐,不能给人以美感。这种“温柔敦厚”的诗教几乎成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一种审美趣味和批评尺度。“温柔敦厚”要求创作者用性情温和不偏激直露的态度来从事文艺创作,当这种创作通过作品形诸物态后,一般呈现出含蓄的风格。

中国古典诗歌多为四、五、七言的短制,一般要求作者的情感含而不露。唐代诗人司空图提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诗僧皎然倡导:“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诗式》)。中国古代艺术的情景交融、比兴言志的原则,都同“温柔敦厚”所提倡的含蓄风格有关。

道家的庄子崇尚自然,将天地人视为一体,而人则成了自然之道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会合统一后,人就会摈弃自我,融入无穷大地之中。庄周梦蝶说明的就是物化的境界。它指的是主体抛弃了各种功利因素,真正进入对象的内在精神之中,与对象合为一体,形成出神入化的境界。《庄子》书中庖丁解牛,工捶旋而盖规矩、佝瘘者承蜩等寓言指的也是这种境界。《庄子·知北游》中提出:“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只有物我和谐统一,才能超美,臻于物我无际的意境。它是中国古代美学主客体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艺术家们都追求这种“无我”的境界,从陶渊明到王维,都是如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列举陶渊明等诗人的名句说明“无我之境”,并指出它的特点是“以物观物”,在审美时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白居易的《清夜琴曲》一诗便生动描绘了自己清夜鼓琴时的心境感受与琴曲的意境之美。从书法艺术来说,中国古代书法家也历来讲究意在笔尖。意的获得,首先得心境平和恬淡,然后感兴入境,创造出神品和逸品来。而在绘画领域,中国古代画家也在追求这种境界,后人称道的宋代画家文与可身与竹化,戴崇画牛如有人助,韩干画马身作马形指的都是这种神妙境界的创作。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将人与自然、社会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们在和谐相生中获取美的感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也以宁静和熙作为审美理想,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便是这种蓝图。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论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和谐道家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