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莹莹+宋晓洪
摘 要:能源危机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对可再生能源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海洋能开发利用是世界各国不容缓慢的艰巨任务。文章旨在构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提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构成,并深入探析了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对我国海洋能产业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创新系统 运行机制 海洋能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2-067-04
一、引言
海洋能作为21世纪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国学者对海洋能研究的起步较晚,海洋能产业及海洋能技术创新研究尚未真正建成体系完整、协调运作和良性循环的技术创新经济体系。技术创新系统是海洋能产业整体经济系统中围绕新知识产生、发展、应用、传播、组织、管理,进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一个子系统,由于技术创新系统本身具有知识的特性和技术的特点,因而其在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方面与传统经济部门有所不同。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通过整合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海上风能及其他海洋能方面的显性知识,结合专家学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利用知识的商品属性,创造新一轮的知识和财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的循环经济体系。海洋能技术创新的产生不仅服务于整个海洋能产业,而且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价值体系,迎合世界各国海洋能科技创新造福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研究、完善、充实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对未来国民经济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我国海洋能技术及海洋能产业发展构建一条科学有效的产业创新循环价值链。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产生一方面直接向创新型需求者提供多样化的能源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和渗透各传统产业领域使所有大众成为其间接的消费者,发展起海洋能的各类新兴战略型产业,由此整体上构成了庞大的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经济体系。
二、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
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是海洋能产业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本研究认为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是指以该产业内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群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为工具,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共享,推动产业内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系统。
(一)创新主体子系统
在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主体角色,其中,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扮演着知识供给的角色,而企业则更多扮演着知识需求的角色。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依靠大学、研究机构或企业任何一方力量来单独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实力都会显得有些单薄,而联合三方力量,优势互补、高效整合各方技术资源则是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部分。
在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子系统研究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对技术创新产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绝对的技术研发优势:
1.产学研联合综合了各自的资源优势。我国将海洋能产业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国家海洋局通过立项“908”和“863”项目,与国内优秀大学合作,依靠两者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施,联合开发我国海洋能资源,探索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海上风能的巨大开发潜质,将实验室技术创新成果通过企业实现其商业价值,结合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市场最新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的优势,一般表现为新产品产出和新发明专利产出两种形式。
2.产学研结合能够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目前,我国海洋能产业正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海洋大国相比,我国海洋能产业相对落后。其主要表现在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单薄,多依赖国外创新成果,加以模仿、消化、吸收、再创造。产学研的合作能够逐渐摒弃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依赖,建立我国海洋能产业方面专门的科研团队,国家海洋局等研究机构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学等高等院所要重点培养海洋能方面的优秀人才,企业要及时掌握市场最新动态,汇集产学研三方面的最新信息,实现信息的新组合,不仅为各创新主体节约了创新成本、缩短了创新周期,也为企业后期创新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已经了解的市场、政策法规的支持,给新产品的投放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保证。
3.产学研结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作为独立组织,各自的科研人员对技术创新活动有着不同的意识。作为独立的个体,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科研人员往往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他们通过对知识的渴望和日常的专研,以论文产出表彰他们的科研成果。而企业则比较关注短期回报率,重视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产学研的结合打破了以往作为独立单位的狭隘意识,通过频繁和持续的交流,获悉彼此的最新研究动态,挑战以往不可触及的创新领域。目前,关于海洋能方面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对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和海上风能的研究已初见端倪,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多座波浪能电站和潮汐能电站,温差能和盐差能发电技术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对技术创新活动协调分工,又加以协同,决定着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产出。
(二)创新支撑子系统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环境为依托。按照环境学派的观点,环境是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或背景,它将创新机构及其他创新机构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Edwin Mansfield、Feldman、Freeman、Lee Branstetter等学者将创新性组织比喻成“网络”,认为创新环境本身就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中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网络等等。任何一个组织的经济发展核心是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往往不主要在于发明、设计、制造、使用等技术要素,组织、管理、营销等非技术要素也十分重要,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协同作用,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的存在离不开创新环境的建设。endprint
图1左半部分反映了以硬环境为背景的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体现了技术创新活动的产生需要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支撑。对于硬环境的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较为重视,随着各大产业的发展逐渐成熟,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前提。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集中在青岛、大连、浙江、厦门等地,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使得即使在创新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城市,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条件也显得十分重要。硬环境建设对于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是单独作用的,受到整个国家法律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当国家政治体系发生变革或政治出现波动性变化时,当国家金融法规、生产经营法规、国际贸易政策等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时,直接或间接性地影响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因此,国家法律政治环境的波动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海洋能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可以通过约束基础设施建设间接性地影响海洋能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图1右半部分反映了以软环境为背景的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体现了技术创新过程必须依托法律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是一种不间断的过程。经济环境是一个广义层面的概念,包括产业发展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当地经营环境和产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环境。产业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考虑,为在国内其他产业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宏观经济政策出发,以市场供给状况和消费者需求为前提,以金融机构和募集风险投资为手段,以第三方机构服务为辅助条件,不断寻求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创造新专利,不断创新。当经济跟随世界经济发展大方向不断改革、不断进步时,以往的软环境不能再以不变的形态延续下去,新的市场需求必然对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当技术创新所需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各个阶段时,需要对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对市场、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政府宏观政策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些新要求的实施最后要反馈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他们之间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如果在法律政治大背景下,经济政策、资源环境、服务机构三方能够实现和谐的互动关系,那么对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有效发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产业处于一个相对和谐的创新环境,对创新主体是一个极大的激励,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要领头人的创新主体在愉悦的氛围下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其向企业的技术扩散和转移,使沉淀的技术创新成果活化其商业潜力,实现其商业价值。
三、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如图2所示。技术创新活动初期,受内外环境因素和追求高额利润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海洋能产业系统内不管是大学、科研机构还是技术性企业,都开始萌生技术创新动力,并在各种创新动力因素的驱使下,具有资金实力或技术水平的单位最先发起技术创新活动,在汲取其他创新成果知识外溢的基础上,挖掘市场切入点,寻找最有价值的商机,以论文、专利、商业投资、新产品、技术发明等成果产出为最终目标,开展技术创新行为,这一时期以动力机制为主,动力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创新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创新行为的提出,技术创新活动进入了开展、实施阶段。创新活动并不是有了人员和经费就可以自动进行,它要依托一定的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大学和技术型企业成为创新活动基本组织单元的同时,从事创新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为支撑,创新支撑子系统所提供的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从国家层面对创新提供引导、支持和管理,服务环境和金融支持保障等资源环境既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市场需求,又是经费筹集的源头保证,而基础设施条件又是一切活动能够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些支撑资源如何能够有效地与创新主体相结合,凸显了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创新系统的协调机制不仅要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主体本身内部资源的协调,而且要协调创新主体与创新支撑系统内资源之间的相关作用关系,支撑系统对创新主体的协调主要表现为约束和激励,通过控制资源和环境进一步或约束或激励创新主体创新行为的实施过程,整个过程涉及物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在创新活动的开展实施阶段,除了协调机制发挥重要作用之外,创新扩散机制和信息传导机制同样发挥着至关的重要作用。如图2所示,创新主体之间需要通过自愿交流创新想法和观念,相互之间通过隐性知识和经验的传递和学习,挖掘更有价值、更具见解、更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概念,这一过程要受到创新支撑系统的或抑制或促进的控制,当然,这一过程可以发生在协调机制之前,也可以与协调机制同时发生,说明技术创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在这一阶段,动力机制相比初创期的势头有所下降,发展机制和协调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当创新成果在实验室或其他研究场所即将浮出水面时,产业进入了创新成果转化阶段。这一时期的任务是将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市场、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或商业服务机构实现其商业价值,通过开拓多方面销售渠道,将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作用于创新主体所形成的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实体显示物公诸于社会和国内外市场,这一过程需要保障机制的保驾护航,保证成果的及时转化、保证政策环境的及时制定和改善、保证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行业、市场和社会反馈、保证整个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充裕,等等。在这一时期,除将成果转化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总结本阶段创新经验,挖掘新的创新点,尽快开展新一轮的创新活动,付诸新的创新行为,进入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这样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海洋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国尽快占据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这一运行阶段,保障机制最为关键,动力机制和发展机制及协调机制贡献程度相对降低。
四、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框架模型
(一)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
本文构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试图揭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与规律,如图3所示。
(二)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关系endprint
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关系。企业是我国海洋能产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主体行为者,企业内每一项研发活动均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在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当外界环境发展变化急需新产品和新技术时,企业是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最快接受信息反馈的行为主体,通过动力机制的促进作用,推动企业创新层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校是向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最主要渠道,企业和高校之间通过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实现技术人才的流动,一方面,企业通过赞助等措施向大学提供实习、科研资金资助等便利,加强企业招聘优秀人才意识;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通过到企业内部工作学习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之中,增强了自身社会实践经验。另外,许多高校教师自己创办公司,通过整合高校内部资源、汲取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从高校内部衍生出许多与高技术有关的小公司,有利于我国海洋能技术的转化和扩散,促进我国海洋能技术创新活动的链式反应。
2.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关系。与高等院校相比,科研机构具有更先进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更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如果将技术创新成果比喻成商品的话,企业是实现其商业价值的主要场所,科研机构是使其发生的实验室。企业为追求商品带来的最大利润,并不会过多地关注创新成果技术研发工作,更注重技术创新成果能够为其带来多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科研机构是从事科学技术研发工作的机构,它通过专业人员在实验室反复试验研究向企业提供可行的技术研究成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凭借各自的优势,各司其职,稳定和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同时,又为各自节省成本,企业省去了技术创新的研发过程,直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科研机构略去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营销过程,加速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在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和科研机构通过合作达成技术联盟,一方面为各自节省了重复工作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共同维护技术市场的协调发展。
3.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关系。与高校相比,科研机构是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更专业的场所,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均可以向企业输送高技术人才,两者之间的创新关系体现在人才和技术的交流,高校向科研机构提供创新人才,科研机构向高校提供创新成果的研发技术。对于我国海洋能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国家海洋局会抽取一部分与高校合作,例如,国家海洋局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合作完成2012年度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标准与规范成果整合与集成”,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完成相应任务,高校凭借丰富的理论优势发表与项目有关的优秀文章,国家海洋局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设备展开技术创新活动实验,通过阶段性成果的转让、技术和信息的交流两者共同完成技术创新成果的获得。
创新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政府及产业部门与创新主体间的关系。政府及产业部门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政府及产业部门认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发源地,两者均具有不同的优势。高等院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聚集地,政府及产业部门可以通过财政投入对重点学科和专业加大投资力度,为学校扩建和建设重点学科提供便利条件,为培育优秀科研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基础。科研机构在项目申请方面具有重要的优势作用,可以与产业部门或政府合作,解决国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为国家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外部保障。
政府及产业部门的相关规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政府及产业部门会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扶持的行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具有创新潜力或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企业补贴以及风险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倾斜性,并会通过公共政策服务为其创建便利的创新环境。同时,企业创新过程中信息的不断反馈也是政府加强财政投入的必要条件,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政府及产业部门可以及时的关注企业的创新情况,适时督促企业改变创新政策,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最大限度的技术飞跃。
二是创新辅助机构与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创新辅助机构主要指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的资源流通,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保障。金融机构以资金的形式,及时弥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渠道。中介机构主要负责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运作,保证创新技术成果能够顺利实现其商业化价值。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贯穿技术创新活动的始终,在辅助创新主体顺利完成创新活动的同时,又为创新主体提供新的业务活动。
三是其他支撑环境与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创新主体向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提供人力和物力资源,创新辅助机构向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提供资金资源和商业化运作支持,而这些活动都需要在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政治环境等外部环境背景中产生和发展,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对人力、物力和资金的需求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随之改变。相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间的创新意识影响着外部环境,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开展需要依托于法律政治环境,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与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并且,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和国际市场海洋能产业的最新进展,才能以最大限度实现海洋能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价值。
运行机制是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关键,与任何一个产业相似,运行机制是产业发展的血液,将创新主体和创新支撑环境紧密链接,三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取决于产业内部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发挥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协调一致相互合作,若要在保证自身运行效率的前提下跨越系统限制,运行机制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通过各自特有资源优势,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推动系统朝着有序协调的方向运行。如图3所示,运行机制在整个技术创新系统内,或作用或反作用于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在产业整个技术创新周期内,与创新主体子系统和创新支撑子系统形成链式循环,其内的各种机制分散于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我国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系统创新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具有决定性作用。endprint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4rw2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D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630142);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GXS5B173)。]
参考文献:
[1] 程郁,王胜光.创新系统的经济学新释:创新经济体[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2] 柴玉萍.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可再生能源,2011(2)
[3] 蒋秋飚,鲍献文.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2)
[4] 赵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97)
[5] 李颖.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9)
[6] 关健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7] 柳卸林,刘建兵.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8] Edwin Mansfield.Aeademie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sources,characteristies and financ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es,1995
[9] Feldman M.P.Thegeography of innovation[M].The Netherlands:Kluwer Aeademic Publishers,Dordreeht,1996
[10] Freeman,Soete.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MIT Press.Cambridge.MA,1996
[11] Lee Branstetter.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academic science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R].Diseussion paper series APEC study center,2004
[12] 杨东奇,陈娟,邢芳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2)
[13] 宋清,胡雅杰.促进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的孵化要素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5)
[14] 刘立.创新系统功能论[J].科学学研究,2011(8)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作者简介:丁莹莹,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宋晓洪,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责编:贾伟)endprint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4rw2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D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630142);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GXS5B173)。]
参考文献:
[1] 程郁,王胜光.创新系统的经济学新释:创新经济体[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2] 柴玉萍.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可再生能源,2011(2)
[3] 蒋秋飚,鲍献文.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2)
[4] 赵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97)
[5] 李颖.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9)
[6] 关健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7] 柳卸林,刘建兵.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8] Edwin Mansfield.Aeademie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sources,characteristies and financ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es,1995
[9] Feldman M.P.Thegeography of innovation[M].The Netherlands:Kluwer Aeademic Publishers,Dordreeht,1996
[10] Freeman,Soete.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MIT Press.Cambridge.MA,1996
[11] Lee Branstetter.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academic science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R].Diseussion paper series APEC study center,2004
[12] 杨东奇,陈娟,邢芳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2)
[13] 宋清,胡雅杰.促进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的孵化要素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5)
[14] 刘立.创新系统功能论[J].科学学研究,2011(8)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作者简介:丁莹莹,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宋晓洪,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责编:贾伟)endprint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4rw2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D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JC630142);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GXS5B173)。]
参考文献:
[1] 程郁,王胜光.创新系统的经济学新释:创新经济体[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2] 柴玉萍.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可再生能源,2011(2)
[3] 蒋秋飚,鲍献文.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2)
[4] 赵刚.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97)
[5] 李颖.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9)
[6] 关健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7] 柳卸林,刘建兵.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8] Edwin Mansfield.Aeademie research underly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s:sources,characteristies and financ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es,1995
[9] Feldman M.P.Thegeography of innovation[M].The Netherlands:Kluwer Aeademic Publishers,Dordreeht,1996
[10] Freeman,Soete.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The MIT Press.Cambridge.MA,1996
[11] Lee Branstetter.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academic science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R].Diseussion paper series APEC study center,2004
[12] 杨东奇,陈娟,邢芳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2)
[13] 宋清,胡雅杰.促进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的孵化要素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5)
[14] 刘立.创新系统功能论[J].科学学研究,2011(8)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作者简介:丁莹莹,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创新管理、技术创新;宋晓洪,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责编:贾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