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小学中低段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而且不易的。一、二年级新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大约1800个,其中有近1000个字要求会写。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字,关键在于教学方法要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孩子们多种感觉,使之生动愉快地识字,促进其思维得到发展,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开火车”“找朋友”“摘苹果”“抢夺小红旗”“白鸽送信”“送字回家”“玩字卡”等游戏识字。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的生字教学可以采用“捡贝壳”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边认字边捡贝壳,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笔画加减及偏旁变换识字法
笔画加减法识字就是学生利用已学生字,通过加减笔画和偏旁学习新的生字,简化学习生字的难度。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想想这些生字有些什么笔画加减的变化。孩子们会发现:“木”加“直”就是“植”;“又”字加个“右耳旁”就是“邓”……在教学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如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提手旁的字与手有关,等等。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表演动作识字法
孩子们生性活泼好动,课堂上如能根据词语表义,让学生加上动作演一演,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如教学生认识“看”字时,可以鼓励学生用表演动作的方法识记“看”字:把手搭在眼睛上就表示“看”。这种动作既能让学生记清“看”的字形,而且还能弄懂字义,学起来丝毫不费力气。
四、顺口溜、儿歌识字法
小学低段的学生非常喜欢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和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投学生所好。如教学“青”字时,青字加偏旁的生字很多,有“请、情、晴、清”等,有些学生就无法区分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记、唱编儿歌:言来互相尊重(请),心至令人感动(情),日出万里无云(晴),水到纯净透明(清)。让学生边唱边学,学生不仅记住了“青”这个字,还兼顾学习了“请、情、晴、清”等字,妙趣横生。
再比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要让学生学会区分:“哇、挂、洼、娃、蛙”五个字。教师可以编一个顺口溜: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能手小青蛙,小=青-蛙!这样的识字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五、形象记忆识字法
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如教学《日月明》时的“休”字,教师可以用图画为学生建构形象:一个人累了,他靠在树上休息。左边是人,右边是木。所以“人”和“木”合起来是“休息”的“休”字。
六、猜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是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生字编成谜语,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十月十日是“朝”;一刀将牛和角分开了是“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编字谜竞赛”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展开联想编字谜。如“一口吃掉牛尾巴——告”“山上山——出”等。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孩子学生字的兴趣,识字热情会在在猜谜中高涨起来,并在快乐中识字。
七、联系识字法
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已从生活中对事物形成了感知。抓住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认识的事物来识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鸟”这个字,我们可以引导想象并说出:鸟的头是上面一部分,身子、尾巴连起来就像竖折折钩,翅膀就像横,这就是“鸟”字。再如,教学“跑”字,教师可问:我们用什么来跑步?从而教给学生认识足字旁。由这个字发散到跳、蹦等偏旁相同的字,渗透形声字。这种教法适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
八、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就是识字的大课堂。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食品、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刊的刊头等,这些都可以是儿童识字的材料。在开展生活识字的活动中,可以让孩子在校园环境中识字、动画故事里识字、超市里识字、逛街时识字等。除此,还可以定期举行识字比赛,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这不仅能扩大识字量,同时又能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让生活成为孩子的识字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享受识字的乐趣。
趣味识字的方法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兼容并蓄各种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记得轻松自在,记得趣味十足,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八一小学 )
责任编辑:范宏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