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墙的兴衰

2015-01-20 06:30茅海波
档案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垣瓮城城门

茅海波

正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的千年古城墙一直是正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虽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矗立于这片热土之上。它作为城市的文明符号和人类古老的见证,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尽了世事的沧桑,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兴衰,无论在文化、教育,还是在考古、旅游等方面,它的价值都是巨大的。

正定城市建置由来

明清真定府城在今河北正定县,战国燕赵间地,汉初地属常山郡,汉高帝十一年改名真定,后分常山郡置真定国,真定得名由来于此。隋唐为恒州或恒山郡。唐贞元初,分天下为十道,恒州属河北道,置成德军,为北方军事重镇,后改名镇州。北宋因之,置军如故。元代置总管府,直隶中书省。明清两代为真定府治。明代,巡抚驻节真定,升为省会。清代,移省会于保定府(今保定市),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州县十四,正定为首县,县治附于府城,今县所辖即归真定县县城范围。

正定,自古以来号称河北重镇,“面临滹水,背依恒山,左接沧海,右抵太行”,形势险要,为南北交通要冲,历史上每为兵家相争之地。

真定城市建置,根据文献记载,自汉代的东垣城始有迹象可寻。东垣故城在今县城南八里古城村,地当滹沱河以南,与今城隔河相望,即汉真定国旧治,晚至清代,废城渠流犹可辨认。晋代常山郡置赵国,移建置真定县,是为后来(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府城址,与东垣故城已非一地。城池建制,据明清时代编修的府县志称,汉晋时所筑均为石城。唐宝应年间,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因滹水灌城,又扩而大之。宋元时代并因旧城修葺,然非石垣。唐以前究竟是石垣还是土筑,已无从证实,从明朝包修砖垣推测,宋元时期城仍为土筑。真定府城包修砖垣,大规模的工程是在明中叶以后,从隆庆五年(1571年)开始,延续到万历四年(1576年)才完工。工程浩大,由府属各州县征派大量民工、卫军,计算丈尺,分段包修。先是宣德三年(1428年)即有修葺北门城楼之役,正统十四年(1449年)又增筑城址、疏浚城濠,以为固守之计。后来崇祯二年(1629年)又于北门月城连接,十二年(1639年)又补城西南隅。终明一代,城工屡屡不断,是和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着直接的关系。自正统间土木之变,蒙古贵族残余势力屡屡南袭,企图恢复旧日局面,给明代封建统治造成很大威胁,河北一带府州县城先后改为砖甓。至于明末年的葺理增补工程,不过是对当时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所采取的一时应变措施而已。这座古代城市,到了清朝仍然屡有修补,并沿承明代兵卫旧制在太行山龙泉、固关各处隘口驻军设防,作为封建城垒的外围守卫。

正定古城墙规制

明清真定府城是在唐宋以来旧土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府县志称:城周二十四里,高三丈余,上宽二丈。门四,各有瓮城,月城,城上建楼,东曰迎旭(后称环翠),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日永安(县志作永乐)。四隅各建角楼,南城外楼曰看花,额曰襟山带河。垛口旧五千五十有奇,崇祯十二年并为二千五百四十八。四门月城原来各有甬道,与里城不相连属,崇祯十年废甬道接筑为一。护城河二十五里,阔十余丈,深二丈左右,堤高丈余,厚如之。过去城隅一带多属芦苇坑地,城下有水门流向护城河。生活灌溉用水,依赖街坊、田间水井,地下水位浅,凿井很便利。城外水道,西北来源于西北乡大小鸣诸泉水,流向护城河;城东北另有旺泉水;城东南又有河水泉,都与护城河汇通,东南流向滹沱大河。城西南滹沱河水,沙泥浊流,素有小黄河之称。城西南修筑两道土堤,作为护城防备,但遇有山洪暴涨,水患仍然难免,历史上河工堤防屡屡修治。

在城制结构设计上最明显的是四门各设三重城垣,里城外面不但环绕有瓮城如一般城池制度,而且瓮城外面又环绕月城一道,瓮城高厚与里城相同,月城高厚仅及里城之半;里外城门三重,里城、月城门随方位正向开门,瓮城门偏左或偏右向开口,东北两瓮城门都偏在正门的右方,西南两门的则偏在左方。四门之间虽然位序不顺,但各个门都是向着日出或正南方向,这样四门出入孔道,由于瓮城的错向位置,很自然地构成了曲折、迂回的形势,既保持了城池门阙正面严正巍峨的外观状貌,层间设防掩而不露,又可以避免敌人长驱直入,利于攻守,正是出于军事深堑层垒设险为固的意图而设计的。月城的设施,颇类似南宋淮阳城下卧羊墙(羊马城,环大城外短墙)做法,卧羊墙围大城以外,此则仅在四城门外重点设防,方法略有不同。真定城这种建置当有历史的来源。

西北两门上存门墩台。城垣原有炮台设置,相隔五六炮台宽一座,即《营造法式》所说“马面”做法,随城垣外侧凸出一部分。真定城东南面所见,炮台多有随城身里外面都凸出的,台面加大,旧置铁炮火器,更有利于攻守。另有大型炮台数座,横宽两倍于一般炮台。这种构造形制,在其他城制颇少见。现存城心筑土较为完整部分,上顶宽度约9.56米,大于文献记载数字,如连外面砌砖厚度合计(约1.2米)当更为广阔。炮台外凸部上顶长约6.45米,横宽12米左右,墙身里外都有收分,上半截坍毁积土堆在城脚,已难准确测出。城墙外侧砌砖从残迹部分看,原做法表面使用城砖一进(城砖规格10 ×23 ×46厘米),统采取丁顺成砌方法(梅花丁)。背后砖使用城砖或用小砖(规格6 ×17×33厘米),一般城砖厚四进满用丁砖粗砌,小砖五六进不等。砌砖大体厚度在1 -1.2米,城砖纯白灰砌。城里身随城高镶筑灰土一周,如外侧砌砖,灰土层厚26-27厘米。.城心夯筑素土,一般层厚20厘米上下,个别也有10厘米左右的间有碎砖瓦隔层,似属明以前做法。城上海墁地面筑灰土二步,层厚约25厘米上下。里外城脚灰土散水二步,宽1米多,层厚20-25厘米,城一外墙脚镶砌青条石两层,层厚约30厘米。这些设施在城身个别地方和城门墩台券门两侧地脚都还有保留。

城门洞发砖券、城门、瓮城门都是五券五伏做法,月城三券三伏,都是三心券,如北京城门发券方法。券洞分里外券,靠外券里口安装城门扇,原制门扇包锭铁叶(门扇已无存),券内砌有石拴眼和上顶安门轴石眼仍完整。砖券自平水墙以上用小砖圈砌,长身通顺细砌。纯白灰浆砌,砖工很精致,墩台、城身表面砖都是用“缩蹬”砌法,随城垣收分自下而上逐层缩进不足半厘米。真定城工本于工部统一规定,绝不是地方手法,可能是明代土工通行的做法。就现状所见,万历间改修加固工程与当时京城内外城垣具体做法基本是一致的。

正定城墙的内墙四周还筑有暗门,是城被敌兵围困时,派出侦探或骑兵偷袭出城之路。从城外看,隐而不见,从城内看,即城墙洞。城墙上建有更铺、旗台,城四周各建一角楼,角楼比较小,形状像亭子,四面有窗,便于瞭望,楼上设兵丁戍守,并设鼓楼,有更夫巡夜打更,所以角楼也叫敌楼、谯楼。

正定城垣最宏伟壮观的要数四座城门。每座城门洞长约5丈,高2丈,都是用青条石铺基、大城砖拱券,用条石砌成甬道;城门门板厚半尺,外有铁皮封包。每座城门上都有巨幅石额镶嵌。而且每座城门还都设有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每道城门之上都悬挂着匾额。南城门内门上嵌有“三关雄镇”的匾额,瓮城门嵌有“迎薰”,月城门上嵌有“九省通衢”的匾额;在西城门内门嵌有“秀挹太行”,瓮城门嵌有“挹蓝”的匾额;北城门内门所嵌为“拱护神京”,瓮城门为“展极”,月城门为“畿南保障”,东城门内门和瓮城门分别嵌有“光含瀛海”和“含翠”的匾额。

城门上的匾额的题词也都各有探究。南城门名叫:长乐门,内门上题的是:三关雄镇,瓮城门上题的是:迎薰,月门上题的是:九省通衢。长乐:顾名思义,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三关雄镇:在古代,正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洪武年间在正定设“真定卫”,作为真定、保定二府驻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京师的南大门”在这时叫响。真定卫控制着紫荆关、倒马关、娘子关三大关隘,是北方兵力很强的一座雄镇。明正统、隆庆年间重修正定城墙时,“三关雄镇”的匾额便当仁不让的留在了南城门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历史上北京、保定、正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三关雄镇以此得名。薰是一种带有香气的草。以前在城南的滹沱河与护城河内种植着大片的莲花、芦苇、艾草等植物,每值盛夏,香气扑鼻。迎薰便由此而来。九省通衢是指正定自古既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是控制燕晋咽喉的交通中心,是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所以在清代,大诗人容丕华曾在一首《正定府》中曰: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

西城门名叫镇远门,内城门上镶嵌的是“秀挹太行”,因正定城西依太行,秀挹太行之意是说,正定城似乎可以从太行山上舀取秀丽的山色。瓮城门上悬挂的是“挹蓝”,是形容正定城墙就像一双张开的双臂拥抱着来自太行和天空的蓝色。

北城门名叫永安门。在古代,正定府是北京的南大门,又是京畿之地。这“永安”、“拱护神京”、“畿南保障”其实说得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拱卫京城,永保安定。

东城门名叫迎旭,古代正定管辖范围极广,西依太行,东至渤海。东门的迎旭、光含瀛海、含翠都是和大海、旭日东升有关的词汇。

每座内城门上都建有高大雄伟的城楼。每座城楼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南门月城上另建有城楼,叫看花楼,也叫望河楼,楼上悬挂着“襟山带河”四个大字的额匾。真是壁垒森严、气势磅礴。城外护城河宽10丈多,深2丈多,城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大、小泉眼50多穴,泉水流入护城河。护城河外,筑有护城堤,堤长4420丈,高1丈多。护城河上,在四城门外筑有石桥,桥上车马通行,桥下可以行船。当时的城外绿水环流,芰荷弥望,堤柳掩映,鸬鹜回翔,可以行舟,成为一大胜景。清人朱佩莲过正定府,见城垣雄峻以诗状之:九达京华路,真称北镇雄。波惊徒骇侧,云压太行东。门管三重固,谯楼四角崇。古来争霸地,时泰尽成空。正定城之雄峻由此可见一斑。

明万历年间砖壁城工早已颓废,原有城身筑土,四面围势,断断续续犹宛然可辨,规模一如文献记载。四门城楼、四角楼、城上沿外侧砖砌垛口等,均已无存。现在仅南门墩台、券门,包括瓮城、月城和局部城身基本保留原来砌瓮形制。

古城墙兴盛的历史背景

由于正定地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即为河朔重镇。所以,正定城池的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

正定的城垣最早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52年,前燕大将慕容恪攻冉闵于常山,在滹沱河北岸建了一座军事城堡,起名安乐垒,此为今正定城的前身。北魏天兴元年(398年),魏王拓跋珪占领常山郡城(今东古城),登城垣北望安乐垒,“嘉其美名”,遂将郡城迁到此地,从此安乐垒成为常山郡的政治、军事中心。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在真定(原安乐垒)置恒州,将原来的土筑城垣改为周长15华里的石砌城垣。这是正定城池的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唐“安史之乱”后,唐朝封降唐有功的恒州刺史张忠志为成德军节度使,兼恒州刺史,赐姓名李宝臣。真定为成德军节度使大都督府驻地。当时的真定城事实上已成为河北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唐宝应元年(762年),滹沱河水灌城,原石城坍塌。李宝臣借机扩建,将原城墙拆除,“以土筑城,原城所用之石筑门”。扩建之后的城墙平面呈“凹”形,周长20华里。由此可见,真定城墙既有军事防御功能,又有防水患的作用。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真定为河北西路的首府,城池得到了进一步修整。宋代学者吕颐浩在《燕魏杂记》中记载:真定“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

金元时期,真定城作为真定路的首府,城墙受到战争和水灾的不断侵袭而多处倒塌,朝廷不但多次进行修整,还在滹沱河北岸耗巨资年复一年的修筑护城堤。

明朝改真定路为真定府,直隶于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城镇,因此,城垣不断修缮,军事防御功能不断强化。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都御史陆矩会、御史陈金增为加强真定城的防御重新修筑真定城,将真定城固定在了周长24华里,高3丈余,宽2丈余的规模上,并疏浚了护城河,但当时仍是一座土城。明隆庆四年(1570年)真定知县顾绶购砖石大修,即在城墙夯土外加砌一层灰砖,作为加固,后经知县周应中申请府库银6万余两续建,至万历四年(1576年)方竣工。从此,土城变成了砖城。据《正定县志》记载,这次修筑砖城和城楼“由府内各县分段施工”,“历时6年”而成。今日之城墙即为明代遗存。其平面呈“官帽”形,西北饱满,东南稍缺,取“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据说,这种风水极好,有“为官长久,贵人多处”之意。

万历十八年(1590年)又重修了四城门、月城及角楼。崇祯十二年(1639年)修补西南角城墙,并把原有的5052个垛口合并为2548个。

清顺治十三年(1657年),在北京之外的直隶地区设保定巡抚(后改直隶巡抚),治所在真定。此时,真定城已相当于直隶省省会的地位。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从真定徙治保定,从此,真定城的政治地位逐步让位于保定,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皇帝名讳改真定为正定,但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古城墙,依然受到清政府的重视。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及同治七年(1868年)分别对城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补。

古城墙的衰败及现状

清朝末年至解放初,随着国力的衰败,战争的频繁及人们对古建筑的人为破坏,正定城墙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雄姿。

清光绪年间,芦汉(京汉)铁路通车后,在正定设立火车站,上下火车的人需绕道七八里路,从西门或北门出入,实在不便。于是在民国九年(1920年),县知事华汉章经上级批准,在北门西距西北角楼不远处开辟了一个小北门,并修筑土马路一条,直通火车站。为纪念这位华县长的功德,又因大北门名为“永安门”,所以,小北门被命名为“华安门”。在城门上写有“华安”两个大字。现华安门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华安路”、“华安商场”等均依此命名。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军和国民党在城墙中修筑了工事。正定城墙已成为战争的工具和炮火轰击得目标。1947年,第一次解放正定后,为防驻石门市的国民党军队的突袭,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将城墙的东、北两面拆了一些豁口。1958年大炼钢铁时,有些单位拆城墙砖修高炉。1966年,在大搞“备战”的年代,又在城墙处修筑防御工事,并将东城门整个筑入工事之中,后来,又陆续有部分群众拆砖修房盖屋,取土填圈积肥、填房基,久而久之,一座气势恢宏的砖城变成了残垣断壁。

二十世纪中后期,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正定,人们积极建设正定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再加上时处和平年代,滹沱河水的时而断流,人们越来越觉得城墙阻碍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城墙又一次受到严重毁坏。

1975年,在西城门北边将城墙拆一豁口修建了常山路。此后,水利局、外贸加工厂、汽车修理厂、县一中、八中等单位先后摊平部分城墙,建了办公楼、厂房、教师宿舍。

至此,正定城的城门楼、角楼、垛口均以已不存,城墙砖也所剩无几,土筑规模尚可见到。城垣断断续续,残存8106米。四城门现状为:南城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里城门外券上仍嵌有“三关雄镇”的石匾额。瓮城留有较完整的城垣;西城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北城门存里城门和月城门;东门已不可见。另外,西城门、北城门、西南角楼尚存马道。东城墙留有较完整的排水槽。

古城墙保护维修及其开发价值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正定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正定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古城墙的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古城墙的措施和办法。正定古城于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其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正定古城墙也于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转第10页)

(上接第63页)由于正定是华北地区有名的文化旅游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定县委、县政府组织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目标要将正定建成“省会休闲度假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对现有的资源、项目进行整合与开发,从而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

2001年,正定县委、县政府为保护文物,发展旅游,号召全县百姓积极捐献旧城砖2万余块,并投资399万元修复了南城门城楼及两侧城墙各50米。这次对南城门的修复,主要是依据对现存南、西二城门的勘查、测量和对当地老辈人及古建专家的专访,同时又到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查找相关的图文资料,并结合梁思成先生三十年代拍摄的古城照片进行设计的。施工时,对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对保存较完整的部分墙体实行了剔补的维修办法,严格遵循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为后人留下了真实的考古依据。2004年,依照修复南城门的成功经验,对濒临倒塌的北城门进行了抢险加固性维修。2006年,县委、县政府又计划修复东南、东北角楼和部分东城墙,使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行人能看到正定古城的风貌。

一系列修复的实施,城墙风貌有所恢复,但与文物保护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所制定的目标相差甚远。

猜你喜欢
城垣瓮城城门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龙山时代中原与江汉地区城垣建造技术比较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
城门城门几丈高
能大能小
虞山城门
城门苦荞
东汉城门校尉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