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并列式特藏组织方式

2015-01-20 12:22毛瑞江刘雯
图书馆界 2014年6期

毛瑞江 刘雯

[摘要] 澄清特藏特征和分类,指出目前我国特藏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目前特藏的组织方式和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根据主题并列原则建设的4个特藏,论述了特藏组织的一些细节问题,最后指出特藏组织应力求逻辑清晰化。

[关键词] 主题并列;特藏;信息组织;专藏

[HT5”H〗[中图分类号]G253.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4)06-0033-04

图书馆特藏作为馆藏的重中之重,在学术性、历史性、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意义,在网络信息时代,它更是彰显了图书馆对文献的保存价值,发挥了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作用。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植根于大学肥沃的知识土壤,见证着学校以及图书馆的过去,展现着现在,昭示着未来。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拥有或者正在建设自己的特藏。关于特藏,目前学界并未给出科学而合理的定义,同时图书馆如何组织特藏也没有系统的论述,这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不少迷茫。

王纯认为,特色馆藏就是图书馆收藏的具有独特色彩、风格的图书。[1]张红扬认为,特藏是按照一定主题,遵循一定原则,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具有相当数量、重要的收藏。[2]按照传统的看法,特藏指的就是善本古籍,它过去和现在都是特藏中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但近些年来,传统的“特藏”内涵扩大了,一些专题文献、学位论文、教职工论著、地图、照片、专题数据库等资源收录到特藏的名目之下,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特藏”[3],善本古籍与“新特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图书馆完整的特藏体系。综上所述,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特藏部认为,图书馆特藏是指在某一个主题方面,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达到完备性或具备一定规模,能支持该主题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或者能为国家或者本机构保存某一主题的稀缺文献。其主要特点是稀缺性和完备性。

1我国目前特藏组织方式

目前各馆建设纷纷建立特藏,名称多样:有以赠书者命名,比如北大图书馆的“侯仁之赠书”“方志彤赠书”;有以出版机构命名,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江南制造局编译丛书”;有以学科命名,比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科学哲学特藏”等。[4]各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步调不一,差距较大,主要存在着主题不够鲜明、特色性不强、组织不规范、典藏信息与实际不符、书目信息不完整、没有执行典藏制度、宣传不到位以及利用率低等问题。实际上各馆对特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直接导致了特藏组织整理的混乱,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如下。

1.1 混淆特藏和专藏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不少图书馆在“特藏”这一名目之下,创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馆藏,它们或者是某一形式、某一专题、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有关某一个人的文献,或者是珍贵、易损坏的文献。丘东江认为,专藏指有关特定主题或密切相关的系列主题的一系列图书馆馆藏资料[5]。笔者认为,专藏是某个专题下的收藏,或者可以称之为潜在的特藏。应该说,专藏是特藏的初级阶段,是特藏的组成部分。特藏的主要特点是“完备性”或者“稀缺性”。根据以上定义,如果专藏在内容上不算稀缺,收藏数量没有达到完备,不应该称为特藏,只能说是形成中的特藏。

1.2 不同主题之间有交叉部分或存在包含关系,重复建设

目前,各高校专题特藏名称各异,包罗不一。比如上海大学2000年建立了“古文献”“民国文献”“美术文献”“赠书”等4个特藏,而2005年撤销了“赠书”,并入“美术文献”,同时又把港台文献和西文社科文献并为另一特藏“文科研究室”。因为没有按照主题的“完备性”或者“稀缺性”来进行组织,“文科研究”与“古文献”没有明确的收录标准,同时“文科研究室”下有子目录“线装书”,三个主题特藏之间并非并列关系,“文科研究室”至少从字面包含了“美术室”和“古文献室”。[6]因为没有围绕特定主题组织特藏,导致主题不清晰,逻辑不分明。

1.3 各馆著录编目独自组织,缺乏沟通

特藏多出版于历史的特殊时期,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版本较多;或者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细节、收藏印记;或者因为辗转流落于不同的收藏者。特殊情况较多,著录变化多,这都使特藏著录复杂,标准著录较难实现。虽然各高校图书馆很重视文献资源共享,但各图书馆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只能通过自己摸索解决,各个馆都有自己的馆藏特色和工作管理特性,有专门制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细则,如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回溯建库前先参照编目规则制定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著录细则》,强调了修改套录数据时应该注意的关键字段,做原编时应该重视的检索字段等,各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这些工作流程、工作细则,互相借鉴,互相补充……[7]以使特藏编目工作更加规范。

2我馆的主题并列式特藏组织方式及其相关问题

我校是顺应历史潮流而诞生的国内最早高等学府之一,1907年转向工科之后就将收藏工业文献明确列为我馆发展目标,即注意根据我校办学目标搜集中西文工业文献,“务求内容充实”,“使本馆为国内收藏此项书籍之唯一府库”,“英文工业书籍及旧杂志,在1930年以前出版者,择其重要适用者,充分购置……1930年以后出版者,全数购置。其他西文工业书籍,择要购置”[8],建立了“初期中文科学图书特藏室”。当时图书馆人就以校史、人物及重点学科为目标建设特藏,发掘历史遗产,彰显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20世纪50年代,为了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交通大学主体由上海内迁西安,图书和历史档案整体也被搬运过来,这些特藏图书及民国图书也随着迁至西安,一直保存在后来新建的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得来不易。

特藏的独立管理决定了特藏建设必须采用主题分类。主题并列属于主题法,是以特定的事物、对象、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图书资料的,不像分类法需要受学科体系的限制,直接从主题对象的角度揭示图书资料,根据其主题和研究方向将分散的图书聚集在一起。如果说层次分类法是打散,主题并列法则是集聚。经我馆采用主题并列方法整理,共建设5个特藏,其中的“江南制造局编译丛书”和“钱学森”特藏达到完备性或接近完备性,是能支持该主题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的两个特藏。而“百年西文科技老刊”特藏和“民国高等教育”特藏,则属于我馆收藏的早期西文期刊和民国教育书籍中的稀缺文献。这是我馆有一定历史积累的特藏建设。此外,根据主题并列式组织的其他主题的特藏还在建设之中。

2.1 江南制造局编译丛书

江南制造局是清政府创办的中国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其所成立的翻译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科技著作翻译机构。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中所列有三分之一为其刊印。1932年,在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杜定友的努力下,由江南制造局赠送一套《江南制造局译书汇刻》给交通大学图书馆,是当时“初期中文科学图书特藏”的一部分。这套丛书为清同治到民国年间陆续刊印,共190余种、 638册,涉及西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军事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技史价值。目前这套丛书在国内仅存零星刊本,而我馆保存基本完好,版本史料价值很大,弥足珍贵。这也说明那些与学校发展历程相关的资料尤为重要,学校的历史越悠久,其历史性特藏资源往往越厚重,关键在于特藏部门要具有对这些资源的保存、挖掘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2.2 民国高等教育史料

民国时期的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但仍挡不住中国高等教育向前发展。当时我馆有意从各高校搜藏大学章程,以交换、赠阅等方式而搜集有一批民国时期高等学校史料,大约150多种,以民国高等教育主题并列做特藏,虽然文献数量略显少,作为特藏来说还是相对较完备,特别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首屈一指。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除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外,其他高校图书馆基本没有收藏数量如此多的史料。省级图书馆中,四川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及河南省图书馆,比我馆收藏的数量相对多些,但没有专门聚类作为特藏,而是分散在民国图书中。

2.3 百年西文科技老刊特藏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在国外科技期刊的收藏方面在国内是领先的。目前,我馆有百年老刊20余种,较为著名的有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汇刊》,其最早一期是来源于博德利大学图书馆1853年出版的《哲学汇刊》,还收有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的《Nature》等基本全套期刊。1956年交通大学西迁后,继承和发展了这方面的特藏。后来,这些珍贵期刊被打散进入大库流通服务。直到去年,在西文特藏整理过程中,奉行“实事求是,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的原则,彻底将它们一本一本从流通过刊部的大库逐一挑出,恢复了它们的特藏地位,对破损期刊进行修复,妥为保存,并从文献意义揭示角度,厘清“百年老刊”在西学东渐这一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过程的来源渠道、传播方式等,为近代科技史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2.4 “钱学森”特藏

钱学森是我校著名校友。1995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我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在此前后,我馆曾想方设法,四处奔走,从国内外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包括手稿、书信、著作、照片等,又结合我馆原有馆藏,积累了有关钱学森的相对完备的资料。现有钱学森相关书籍160余种,照片70余幅,手稿原件9件,手稿复印件10件,书信原件1封,书信复印件若干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使我馆成为国内钱学森研究资料相对完备的图书馆。

3特藏组织的一些细节问题

3.1 特藏编号

我馆通过主题分类法,简单清晰地搜集各种相关主题的特藏文献,并揭示其深层意义,同时,为了便于保管,每个特藏应该有一个单独的编号体系,以便于统计和管理。可以考虑在不打乱原有财产号及分类体系基础上,再单独编制一个特藏编号,在原有的馆藏书目附注栏中注明其特藏编号。以我馆“百年西文科技老刊”特藏为例,这些老旧期刊是从过刊库里面提取出来的,本身有自己的财产条码号,并且在馆藏书目中有明确显示。在抽取进入特藏室以后,单独保管,重新编号,以“BN”两个字母打头,BN001、BN002……BN代表“百年”,既与其他文献相区别,又有利于这一特藏的统计管理。而对“民国高等教育”特藏,则取号MG001、MG002……一直到MG150、MG151等,MG代表“民国高等教育”,编号则相当于索书号,每个编号后都有其所对应书的题名,像书签一样夹在书里面。最后按文献编号的顺序将这些书排架,方便以后查询。

3.2 位置填补

这一问题主要针对提存文献来说,馆藏文献从原来的库位提取出来后,其位置是否需要填补?首先应在其存放点放置指引说明卡片。但特藏抽出不是暂时的行为,而且一旦进入特藏后一般不会再回来,所以说不能仅仅使用指引说明卡,还要采取其他方式。既然是永久地抽出,最好采用永久的办法——在馆藏目录中更改其库位,并在纸本馆藏目录上注明它的去向。我馆百年西文科技老刊提取出来后,首先在原先架位上放置指引卡,同时在馆藏目录中更改库位,同时在纸本过刊目录上标注去向。

3.3 排架问题

应综合考虑特藏的基本属性进行排架。以“百年西文科技老刊”为例,从年代上说,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刊,从国别来说,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从语言来说有英文、德文、法文,其排架按照国别、语言、年代依次排列。还须把规格大小基本相同的放到一块,即按照规格分类排架,这样看起来整齐明了,对书的损坏也小。再如“民国高等教育史料”特藏,这些书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大部分是各高校某年的办学情况及章程、法规,有点像年鉴一样。少量则是高校的出版物,如刊物、纪念刊、同学录、图书馆状况等。再对这两种类进行规整,根据学校所在地尽量把同一个地区(如同一个省)的放到一块。可以考虑用直接上架和档案盒分装收藏两种形式,按载体形态分别上架管理。

特藏管理具体的工作还包括特藏室环境的维护,而深入的工作还包括特藏馆员对于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及揭示,以及由此产生面向特定读者的二次文献。另外,为了长期保存这些珍贵文献,并充分开发利用和世代相传,我们还可以考虑将这些文献复制成缩微品和光盘,以便于检索、还原或拷贝复制。

4结论

综上所述,特藏组织应该根据学校历史积淀、学科特色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来确定一定主题,主题的确立应该以“完备性”或者“稀缺性”为依据;特藏建设应该采取主题并列式组织方式,以便在各个主题下集中特藏文献并单独管理;特藏组织应力求简洁化和清晰化。不同的特藏由不同主题组成,每个主题都有其特定的主题范围,可大可小。当然,我们在选择或确定主题时,除了要考虑特藏文献收集的完备性,还要考虑避免不同主题之间有交叉部分或存在包含关系,否则特藏建设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失去本来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纯. “特色馆藏”管见[J].图书馆学研究,2002(6): 43—45.

[2] 张红扬.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个性特色——试论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特藏的发展[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2): 83—87.

[3] 王雨卉.图书馆特藏概念廓清[J].图书馆论坛,2012(5):105—108,46.

[4] 晏凌.基于捐赠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0(2): 44—45,56.

[5] 丘东江.图书馆学情报学大辞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1182.

[6] 周伟军,盛兴军. 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7):52—55.

[7] 辜清华.高校图书馆特藏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1(3):96—98.

[8] 杜定友.图书馆整理计划及进行方针[N].交大三日刊,创刊号,1929-09-28(1).

[收稿日期]2014-09-25

[作者简介]毛瑞江(1974—),女,馆员,文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特藏建设及编目;刘 雯(1972—),女,副研究馆员,史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目录学,发表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