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伯超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河南 漯河 462002)
民师
邓伯超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河南 漯河 462002)
本文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创办村小学和他对教学孜孜不倦的态度,对待学生关爱有加,对待家长通情达理,他学海无涯对知识吸取。在创办学校时他能与村部配合,一个人连续几年包班包教。在作者眼里留下一位严师慈父的形象。他在教学过程中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或编成故事。与同事配合默契,但最终有个好的归属,考上了师范学校。办公条件、生活条件有了较好的改变,他有了更好的发挥才能机会。
民师
1966年夏天,父亲刚从县一中毕业,正赶上那年大旱。群众庄稼水稻颗粒未收,群众只能依靠旱地农作物红薯、花生。农民整天饥饿干活,水牛也没有往年多。家家户户养的家禽,鸡、鸭、猪也都相继宰杀充当粮食。水塘里的水干了,鱼一次一次都被打捞上来分到每家每户吃。村西方有一个河沟的拐弯深洼处岩潭里有水,被父亲盯上了。他带着叔叔扛着铁锹、水桶,把坛里的水淘干,累得满头大汗的,捉到有鲤鱼、鲫鱼、鼋鱼等上百斤鱼。父亲带着叔叔把鱼抬回家,让奶奶熬鱼汤喝。父亲曾经讲过:“那个岩潭有一年发洪水刮狂风下大雨,从那个地方起了龙旋风,说是那地方水深有鱼长大了会变成像龙一样大。长大了想到更深更大的江河湖海里生活,所以它们要在行云下狂风暴雨走了,它所走的路线一扫平地,连水牛和大树都被带走。如果那条龙不走,农民家里有老年人去世,风水先生会让你把尸体投进那最深的漩涡里让龙吃,或把老年人的尸体用蒲席捆起来头朝下直竖在门的后面,尸体会专到那最深地方让龙吃,那样后代可以当上大官”。再过一段时间村里连鱼汤也没有了,接到上级救济通知,全村分片3个村一个集体食堂一口大锅,粮食由上级救济,每天做两顿饭,饭做好后家家户户去集体食堂打饭,把饭抬回去分着吃,去的晚了饭打完了就要饿肚子。村子里有个老年人因为小孩多饭不够吃,生了病没有钱治疗去逝了。爷爷会一手祖传好手艺,家里房子后面有一片竹林,他就把竹子用砍刀一根一根砍下来编成竹篮子,三天五天到集上去卖,然后把钱换成吃的。家里东拼西凑算是勉强过去了那年三个月饥荒,村民都叫那年为粮食关。到了秋天下了大雨,旱情解除,农民有了干劲,开始合计恢复种庄稼,重建家园,把之前的损失挣回来。爷爷的庄稼活算是一流的,他每天从早到晚把水塘里的水灌的满满的。田地按从高到低一块一块清理整齐,挖好排水沟合计每块田地适合种那种庄稼。一天,父亲正在和爷爷一块在地里犁地,村里主任跑到地头上叫爷爷:“你家少爷从县一中毕业了,让他到村里当教师,把咱村里的娃娃们集中起来学点文化”,爷爷同意,父亲与村主任一块去了村部。
父亲来到村部,看看只有三间村部,问村主任说:“教室在哪”,村主任说:“在村部就行了”。父亲说:“那不行,村部经常开会商量全村大事,又赶上今年天旱刚下雨,村里农民庄稼安排有很多事要商量开会,我看还是要建几间房子”。村主任感觉到父亲说的有道理就点头同意了。父亲正和村主任说话时来了一个老太太提着一个小包送给父亲说:“你算是咱村里的秀才,这是老凡年青时穿的衣服,我看还新着,你穿上像个秀才老师。”顺手塞给父亲两块烧饼。村主任老凡说:“这位是我的老母亲,你就收下吧”,父亲没有推辞就收下了。第二天村主任召集村干部和生产队队长开会商量盖村学校的事。东队准备木头,西队准备荒草,村部附近一块田准备土坯。村民们听说要建村学校,大伙热情很高,把能用得上的树砍了,把田埂上唯有的上等秏草割下来晒干撞齐捆成一小捆一小捆扛到村里垛好。土坯压的非常认真,村民用大水牛拉着石磙在田里使劲的来回转圈,一直看田地被石磙压的既软又硬,像是土坯砖熟了,就用细绳横竖打成线,再用土坯锹把线划深一点,最后沿着打好的线一块一块拆下来,翻过来晒干垛好,盖房子砖就成了,看上去要比现在盖楼的砖要大几倍。就这样在村主任老凡和父亲的召集下,村民积极参与不到半月时间,一座三间房屋村办学校盖好了。学校房子有了,屋里空空的怎么上课呢?父亲又发愁找到村主任说:“教室有了,但教室里什么都没有怎么上课呢?村主任老凡和父亲一起商量你看需要哪些东西能上课?村主任没有上过学,不知道教室里是什么样子,他想有了房子就可以了。父亲说:“有了教室还需要课桌、凳子、黑板”。村主任说:“盖学校村里树都砍完了,没有木材怎么做课桌、凳子呢?”。最后他们俩想了想又用上村里那块没有用完的土坯。叫来几个村民,把没有用完的土坯搬进教室,又找来一些棍子垒成一排排土课桌,和土凳子,没有黑板他们就把西队东头老马家闲置门搬到教室抹上黑漆。过了一个星期,课桌、凳子、黑板都可以用了。父亲和村主任在教室里看看还像个教室的样子,他们会心的笑了。
第二天他们一起挨家挨户动员家长让他们的孩子上学,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小孩上学,生怕小孩上学走远了,不能帮助家长干活,有的家长还和村主任吵架。经过他们俩耐心地宣传讲道理,终于全村有二十八个同学到村学校报道,父亲看看新同学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想可以上课了。
上课第一天,父亲把他们二十八个同学分别按高矮排队,小个子坐在前排、个子高一点的坐在后面,爱说话的勤快爱干活的当班长、学习委员。让他们用细竹子做成扫把,准备一些废布做成黑板擦,并教他们平时要像雷峰那样做好事,学习当一名好学生,为班里多做好事。同学之间上学放学的时候要互相关心爱护,不能打架骂人。回家后跟家长说当天学的字,然后才帮助家长干活。老师星期天会找你们家长问在家的表现,同学们都大声说好。父亲第一节课教他们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朝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就这样父亲接二连三教下去,“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还有音乐、体育”都由他一个人全包了。课上累了就带学生帮助村民做好事,拾稻子、麦子,捡木柴等。父亲和学生在一起非常快乐,他时常像小孩子,唱啊、跳啊、乡亲们都说他长不大。村部主任看父亲忠诚老实、教书认真想让他到村部当村干部,可父亲非常不高兴说他当不会干部就会教书带学生。
很快一年过去了,新学期又开始了,村民群众听说村部学校办的好、老师教的好,学生还能参加村部活动、游戏等,许多家长把他们能上学的孩子领到村学校报名。这样新学期又增加三十多个学生。父亲把新学期新生编成一年级,老生编成二年级。老生上课的时候脸正对着黑板,新生上课的时候脸反对着黑板。他上午给二年级上课,下午给一年级上课,黑板来回的搬,学生们上完课都很认真的把黑板上的字抄下来回家背。有名学生上课不用心听讲,考试不及格成绩跟不上,父亲就让他把家长请来,那个学生家长说:“他家就这一个男孩,没有想将来能让他成个什么大人物,只想让你帮助看看孩子”。父亲感到非常生气跟那个学生家长谈有文化的好处,那个家长只是笑说:“他儿子回家都由他妈管,说是指望他儿子传宗接代”,就这样那个学生没有多长时间不上了,后来听说他真的结婚很早,生了小子。
一天下午父亲放学很早说村部通知有敌对嫌疑分子入村,民兵营打仗,叫学生回家晚上不要出来。到了晚上天黑了听见村庄外面有狗咬,有几个男人跑步,还有动枪动刺刀的声音。庄上有个十多岁爱玩的小男孩老明没有上学,听见声音往外跑看,那几个民兵手里拿着枪压着一个头上带着高帽子的“特务”,那些民兵都是二十多岁的男村民,像是在演戏一样把那个“特务”斗得弯腰直打哆嗦,第二天老明学着民兵的样子教上学的学生。还有一次,父亲正在上课村主任跑到教室说:“快点放学地震了,地区、县、公社通知回家搭地震棚”。父亲很快通知放假回家,没有通知上课就在家里听家长的话做好防震。村民们都在家门口用稻草和木杆搭地震棚,晚上村干部和生产队长检查住在地震棚里,不让住在房屋里,怕是地震跑不出来。有天晚上闹起狼来,说是看见狼进村了,几个村民拿着棍棒捻,最后不知道狼跑哪儿去了。
这样连续3个月过去了,没有地震学校又开始上课。父亲把过去几个月的课赶紧都补上了。同学中有个女孩穿得很好,听说他家长在村里当干部,说话很厉害,凡事都她站在前面像个班长。不听她话她就向村部跑,说找村干部来管他,那些小
同学吓得不敢说话。还有两个双胞胎的男孩很调皮,下课跑到塘边玩耍,回来跟大人说看见那塘里有条鱼像抬干那样长,大人们拿着铁锹木棍跑到塘边等半天也没有找到那条大鱼。
一天天上课,学生越来越多,到了第三年上课同学们只好在一块剂。上午前两节一年级上课后两节二年级上课,下午三年级上课,不上课的班写作业。父亲看教室学生坐的满满的,找村主任反映他一个人教三个班太累,学生多教室坐不下,希望村里再盖教室增加教师。
父亲白天上课带学生晚上备课,他时常还背《诗经》一类的书,他要准备参加高考。他一天比一天用功,晚上煤油灯光小的时候他就扒到书上。有回夏天蚊虫咬,他腿感染不能走去学校,只好骑着水牛上学校上课。地里农活他基本上没有干过,只是拼命地上课、备课、复习,家里家外农活都是母亲一个人包,母亲累的一身病,有次下雨母亲到田里看庄稼不知是她眼看花了怎的,慌慌张张跑回来说:“看见田里有个旱巫桩,有一丈多高把我吓死了”。仅接着到了上课第四年的时候,又来了两位新老师,村里又盖了三间教室拉了个院墙,看上去像个村小学的样子。他们三个教师白天上课,晚上到学习好或者学习非常差的学生生产队了解情况。他们与生产队干部关系处理很好,生产队夏天地里种的瓜、水果少不了他们吃。冬天他们背完课没有活干,到了星期天他们用网到塘里逮鱼,遇到天特别冷,水塘面上结厚冰,他们扛着锤子在冰面上找被冻僵的鱼,找到了砸开冰面取出鱼回去一块吃。
村部学校教室里读书声悦耳响亮,父亲积极备考。等到1981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黄川师范学校,群众都说他有前途。
I207.427
:A
1671-864X(2015)10-0012-02
邓伯超,男 (1971.4-),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 诗歌、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