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亦陈
“认识整万数”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笔者通过教学设计,让数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现结合实录进行解说。
一、学科融合,“呼”与“应”
片断一:
师:(讲述一则日记)今天下午,妈妈上街了,我到同学家玩。突然下起了小雨,我十万火急往家赶收衣服。回到家,邻居李奶奶已经帮忙收好了。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就给了张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百万买房,千万买邻”呀,有个好邻居就是好!
师:找一找这篇文章中的?哪些数是学过的,哪些数没有学过?
片断二: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成语概括今天认识的整万数吗?
生1:成千上万。
生2:数以万计。
师: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在做练习前老师送你“三千万”:读题千万认真,回答千万响亮,分级线千万用起来。
【设计意图】学生生活中用整万来计数的机会较少,而平时语文中的词语经常接触到整万数。如“十万火急”“千万小心”等。课始,创设情境,用日记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学生已有些倦意,用练习前送你“三千万”,缓解学习的疲倦,又提醒了练习的注意点,提高练习效果。最后用成语数以万计概括整万数,收到“学科融合,首尾呼应”的效果。让数学课也有“美”的感受。
二、知识建构,“合”与“分”
片断三:
1.拨数游戏,合并计数器
谈话:我们学习认数都会请上一个好朋友,计数器。
提问:下面,我们就利用身边的计数器一起来玩一个拨数游戏。
操作:依次拨出2、20、200、2000。你用了几颗珠子?
提问:同样的两颗珠子,拨出的四个数为什么大小不同呢?拨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看大家拨珠速度越来越快,应该已经找到规律,猜猜看,第五个数该拨几了?(二万)
2.引出新的计数单位
提问:20000是一个更大的数,现在你还能用手中的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吗?
提问:你的计数器有几个数位?如果允许同桌俩合作,你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拨出二万这个数吗?
追问:谁来说说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合并计数器)
修改:同桌俩合作,边讨论,边将左边的“个”改成“万”。
追问:这个计数器,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请同桌合作一起动手改一改。(“十”“百”“千”改成“十万”“百万”“千万”。)
谈话:你们真棒,和数学家想的一样呢!想到都添一个万,一定悟出了其中的规律。我们一起从右起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规律?千万、百万、十万;万这一组和千、百、十、个这一组之间还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呢!
小结:我看到他们这一桌的计数器一直合拢在一起,真细心。(出示计数器)
片断四:
讲述:我们从万起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相应的数位顺序表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谈话:我们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接下去是——,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还会出现更多的数位。(呈现省略号)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所以我们就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四个数位叫做个级。一起来看前四个数位,都出现了一个什么字?(万)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叫做万级。
提问:这些数位都记住了吗?指名说说,个级上有哪几个数位?万级上有那几个数位?
口答:我们闭上眼睛从个位起把学到的数位一起说一说。万位的左边是什么位,千万位的右边是什么位?
【设计意图】学生还是在三年级上学期认识万以内的数,所以课始,用拨珠游戏勾起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的一次的回忆。而由2000到20000,是规律的自然延展,更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学生自然就想到合作完成“合并和修改”计数器及找其中的规律。随后又通过自学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这样的“合”是学生主体需求,这样的“分”是数学模型的自然引入。
三、难点突破,“增”与“减”
片断五:
1.谈话: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靠海,紫菜种植面积达十二万亩、拥有一百零四万亩滩涂、含海域总面积为一千一百八十一万亩。
提问:那十二万,你能在新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吗?(学生试拨,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并请一学生在黑板上试拨。)
提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拨的吗?
生:我在十万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十万,在万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二万,合起来就是十二万。
提问:你能对照计数器写一写吗?
追问:没有珠子,为什么写四个0?(占位)
2.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拨一拨,写一写,初步认识了十二万这个数。你能快速拨出一百零四万吗?指名说怎么拨,提示一共多少个万?
3.提问:11810000在脑海里想一想怎样拨?指名说一说。再写一写。
追问:有同学没有看计数器就写出来了,而且是分两部分写的,是怎么写的?
提问:420000怎么写?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计数器认识了三个更大的数。观察这三个数,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个级上都有四个0。
小结:像这些个级上都是零、表示多少个万的数,就是今天要认识的整万数。(板书课题)
4.提问:这些整万数,会读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没有计数器你们也能一下把整万数读出来吗?42000000怎么读?好像没有刚才快了,怎样才能一下读出这些整万数呢?
谈话:我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只要一下看出万级是多少就读多少,去零不如添点什么?将这根分级线延长,画上一条虚线,也叫分级线。endprint
结合学生的读法,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体会:像这样的整万数,万级上是12,就读十二万;万级上是104,就读一百零四万;万级上是1180,就读一千一百八十万;万级上是4020,就读四千零二十万;万级上是215就读作二百一十五万。
提问:画上分级线有什么好处?这样就能一眼看出,万级上是多少就读作多少万。
5.及时练习:写一写、读一读、比一比
谈话:我看到有同学一边写一边就把分级线画出来了,他是怎样写的?
引导:在读大数目时,要先分级,再读数。(同桌一起读一读)
提问:在读只含有个级的数,和整万数时,有什么发现?
小结:读整万数时,按照个级的数去读,然后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整万数的读写。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思想。拨一拨,照计数器写一写;到想一想,照计数器写一写;再到没有计数器怎么写整万数,完成整万数的写。增——从空计数器到给计数器添上数级,再将分级线延长。减——将计数器和分级线都拿走,再让孩子读一读。这样“增”,用数位顺序、数级和分级线帮助孩子形象地理解整万数的读写;这样“减”,让数位顺序和数级在孩子的脑海里留有印象,只留下“分级线”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整万数的读写,及为后续的认数学习打好基础。
四、知识巩固,“浅”与“深”
片断六: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在做练习前老师送你三千万。
1.数一数
一万一万地数,从一百九十七万数到二百零二万。(注意:连续进位。)
2.写一写
谈话:老师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一些整万数,我们先来读一读,再写一写。
注意:我们可以怎样检查自己写得对不对。(画上分级线)
3.知识应用,连一连
谈话:画上分级线读一读,(书空)把交通工具和价钱连一连。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十万和一百万有多大。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4.知识拓展,猜数游戏。
谈话: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数。(课件分别出示提示语。)
提示:这是个整万数;这个数比二十万小;如果要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只需要2颗珠子。
5.首尾呼应,用一个成语概括今天认识的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写一写,连一连,猜一猜进行了阶梯性练习。练习又和生活相联系,其中交通工具与价钱的连线就是联系生活的知识应用。孩子对车的价格还是有一定感觉的,知道车一般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银行人民币一般将一万扎成一捆,借助课件让孩子感知十万和一百万有多大。最后的拓展练习,一题多解。在保证趣味练习的前提下,由“浅”入“深”地练习,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