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守美
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少素材,内容空洞干瘪,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论点摆出后,缺少富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干瘪无力,论点就得不到充分的论证。不少学生感慨甚至发牢骚:没有时间看课外书,到哪去弄写作素材?殊不知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库,只是学生没有有意识地去发掘罢了。一篇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课文作者和他的生平事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课文中出现的思想观点,等等,都可以是写作的好材料。
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引导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就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刘邦善于纳谏,谦虚做人;项羽刚愎自用,错失良机;做事要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明确自身的弱点,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君臣同心,团结协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在与另一将领宗泽论及用兵谋略时,曾经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谓“运用之妙”的“妙”,就是讲究灵活性。就是在具体作战时,因时、因地、因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就是要懂得“变”,善于“变”。变则通,通则灵。同理,在作文材料的运用过程中,也要讲究一个“变”字,根据立意的不同,灵活运用文本材料。
如,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可以用这个材料论证哪些观点呢?例如,遇到问题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分析,别人的意见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应合理吸纳;对于别人的意见,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慎重拿来;做事要有主见,不要盲目从众;犯了错误要多反思自我,不要推卸责任;等等。
撷取书中二三事,化为论据证己文。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就一定能克服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