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羡林 李豪
“爸,这2000块钱您快拿上,地里的活儿多雇几个人,别太累着......”
“闺女,爸爸不能拿你的钱,你挣钱也不容易。”
“爸,你不要这么说,你抚养我20年,你就是我的亲生父亲,我孝顺你是应该的……”
2014年10月16日,五师八十六团十连职工李兰平与养女李慧的一番对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闻之动容。
过去20年里,李兰平义务抚养3个孩子。如今,他们都长大了,跟父母特别贴心,比亲生的孩子还要亲。
在连队,职工们几乎都知道,李兰平有5个孩子,2个是亲生的,3个是抱养的。
无论生活多艰难,李兰平不仅坚持把这些孩子养大,而且还把博大的爱与家庭温暖给了这最需要的3个孩子。
“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况且我们都有孩子,为人父母,见到被遗弃的孩子怎么能不去管呢?”说起当年捡回第一孩子的事,李兰平还有些激动。
那是1988年冬季的一天。当时李兰平还居住在老家安徽省阜阳县。那天他在村里走路时,听到了孩子微弱的哭声。“这么冷的天,怎么会有孩子在哭呢?”李兰平决定去看个究竟。
一看,吓了他一跳,在路边草丛里,一床单薄的小被子裹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婴……
看着眼前这个嗓子已经哭哑的孩子,李兰平来不及多想,抱起孩子就跑回了家。由于长时间被遗弃在室外,孩子已经开始发高烧。李兰平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上孩子就冲到乡上的一家医院。
刚开始,医生还在埋怨李兰平太粗心,孩子都高烧40摄氏度了才来就医,可事后得知这是捡回来的孩子后,医护人员都敬佩地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兰平夫妇先后有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家里一下供养3个孩子,费用开销增多,为补贴家用,李兰平总是早出晚归,但一天辛苦挣来的钱还是不够家庭开支。在老乡的推荐下,他决定来新疆兵团发展。
1992年3月,李兰平从安徽阜阳来到五师八十六团十连,在连队分给他的一间不到20平米的土坯房里住了下来。
为了养家糊口,李兰平在种好40亩水浇地的同时,还利用农闲时间去10公里外的博乐市红星市场摆地摊。
在李兰平夫妇的辛苦努力下,在连队干部和团场好政策的帮助下,李兰平种植棉花的水平不断提高,棉花单产由原来不足200公斤增加到了300公斤,李兰平在还清了外债后,家中还有了一定的积蓄,这一切让夫妇俩感到十分满足。
就在这时,一个噩耗传来:1993年冬季,跟他一起在红星市场摆地摊的一对夫妻,因为煤气中毒,离开了人世。而他们的两个孩子,顿时没有依靠。
怎么办?
李兰平再一次果断伸出援手,把两个孩子领回自己家。从此生活的担子重重压在李兰平和妻子的身上。
图为李兰萍在维护自家的打药机。
虽然李兰平和妻子也有一双亲生儿女,但他始终都把收养的子女像自己亲生的子女一样对待,有时甚至自己的子女吃亏,也决不让收养的儿女受一点委屈。无论生活多困难,他也坚持让5个子女都上完了学。
现在子女已长大成人,而李兰平却因为过渡劳累,落下一身的病。他患上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哮喘病,干不了重活,可是想到自己的儿女,李兰平的心里满是欣慰。
“每一个娃娃都疼我,我把他们几个都养大了,我的心愿也达到了。”李兰平说。
李兰平人好,也勤劳能干,家里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两年,他家不仅买了小车,还添置了一台404大马力机车,更换了一个液压式全自动喷施药罐。
在连队,谁家有了困难,李兰平都会帮一把,天生一副热心肠。
职工吴德泉,妻子身体不好,2013年儿子考上了公安大学,高兴之余,一年4万多元的学费让吴德泉睡不着也吃不下,李兰平知道后,拿着4万块钱主动送上门。
职工朱先明的儿子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好不容易谈了个对象,女方家提出2万元钱的彩礼,可朱先明却连1万元也拿不出来。朱先明找到了李兰平,李兰平马上拿出2万块钱借给他。8年以来,李兰平借出去的钱足有50万元,有些至今都没有收回来。每年春播秋收两季大忙,李兰平总是先帮别人干活,然后再干自家的活儿。他经常对连队的职工说,多帮帮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大家互相帮助多好。妻子和女儿对李兰平的做法很是支持,有时,李兰平因为帮助别人回家晚了,妻子总会热好饭菜等他回来一起吃。
他说,我不能忘了兵团的养育之恩。没有兵团,哪有我的种植和农机事业?
一双粗糙的手,一张黝黑的笑脸,一片赤诚的心。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书写着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赞歌,在奉献中收获着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