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的互化

2015-01-19 10:35刘建华
出版参考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史话知识经济文化产业

刘建华

人类社会历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相比农业经济的土地、工业经济的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就是文化知识。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是以物质为基础,而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为基础,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具体形态,为世界各国所倚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际竞争已从硬实力之争让渡到“软实力”之争,而文化产业就是“软实力”之争的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关乎一个国家的共同思想基础,关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塑造,关乎全民创造力的激发,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关乎民族国家国际合法性存在的地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就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与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需要在政策、资金与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然而,更重要的发展要素在于资源与创意。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文化产业管理者、实践者与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诚然,创意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的确是重中之重,但文化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深圳之所以能成为文化产业强市,并不是说他跟文化资源无关,恰恰是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拥有不同文化资源背景的人才,二是深圳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必然是他所拥有的文化资源。

有了文化资源,再加上好的文化创意,才能生产出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也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罗登宜先生很好地实践了此两者,他的《刘淑贞史话》一书既为我们增添了优质的文化资源,又通过他的才能与灵感,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创意。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同时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资源,供他人进行挖掘、开采、利用与再生产,催生新的更多的创意,后人在其绘制的文化资源版图上,可以自由地拉伸与扩张,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刘淑贞史话》有三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史料详实。作者披阅了大量的地方史志,拨开故纸堆中的繁杂记载,围绕刘淑贞这个历史人物,通过解剖一个地方土司家族史,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元末明初边地贵州水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图景。

二是语言质朴。全文不着一个华丽的词藻,但却有着一种清新流畅的艺术美感。作者并没有刻意设计出出人意外的、故弄玄虚的迷幻般的故事情节,却凭借山间清泉般的白描,让现代社会深受各种“神剧”轰炸的人们,有了一种神清气爽的舒畅。“史话”如同老人的炉边夜话,给那些被现代文明涂抹多重油污的孩童,洗却了对人类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迷惘,涤荡出人类本就质朴的一颗真心。

三是故事极具张力。《刘淑贞史话》仅仅是“水东文化”资源延展的一个开端,绝不是完结。作者极具匠心地为当地人及所有读者勾勒出“水东文化”的基本脉络,从而成为一个有张力的文化生态系统:首先,通过对刘淑史这个伟大女性的刻画,丰富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女性文化,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将不仅仅是花木兰、武则天、李清照等,而应该还有刘淑贞与奢香。其次,与刘淑贞相关的历史人物,如其夫宋钦归顺明朝的故事,其祖宋永高、宋隆济、宋阿重的故事,其后裔宋万化、宋嗣殷参与“奢安之乱”的故事,元末明初边地战事及边民政治生活故事等,都成为有待深入挖掘的文化资源。最后,《史话》的极具张力是把历史与目前国家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主题联结起来,穿越千年历史厚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通,具有很强的当下观照与现实价值。

罗登宜先生以正确的史学观、严谨的考据作风、扎实的文学功底、强烈的民族情结,不辞年迈之身、不惮志史枯燥、不问前路艰辛,为我们奉献出一部“资源与创意齐飞、真实与艺术一色”的文学力作,增加了贵州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度与厚度。相信,发端于它的影视等文化产品的兴盛,定在不久的将来。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博士后)

猜你喜欢
史话知识经济文化产业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阅兵史话
西方参谋史话
刺刀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