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
一个编辑在工作中如果想赢得作者的认同和尊重,不是简单地改改错别字,而是秉着一颗真诚的心,用认真的态度,专业的眼光,去和作者交流,帮助作者完善自己的书稿,这个过程固然艰辛,但是心理上的收获也必然不菲。
对于一贯以严肃性、学术性著称的商务印书馆来说,能在专业和大众之间寻找某种平衡点,编辑出版诸如“法律人生”之类的法科生励志书系,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吧。所以,当我接到“法律人生”系列丛书中的两本书的编辑任务时,我欣然接受。“法律人生”系列的书,是将一些法律专业领域的名家撰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感悟,或者关于贴近老百姓社会生活的法律问题的思考,反映在他们不同时期留下的随笔散记之中,是一种随笔式的休闲法律读本。在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写在法律边上》一书的作者——南京工业大学行政与法律学院院长刘小冰教授。小冰教授的这本书,从书名我们就能看得出,其所要表现的是一个苦苦行走在理想法海与“卑微现实”之间的诉求者,在阅尽沧桑后所保持的一种真实的韧性和信仰。
《写在法律边上》的结构编排体现了一个思想者自我内心信仰和法治精神的轮回。具体说来,第一部分“静水流深”,是作者关于感恩的一些文字记录;第二部分“法治寻问”,是作者对一些法律问题的质问与思考;第三部分宪诫,是作者从宏观上对“法治寻问”的答复;第四部分“站在法律的刀口聊天”,是作者从微观上对“法治寻问”的答复;第五部分“岁月静好”,是作者对生命过程的简单回忆与感悟。从“静水流深”到“岁月静好”,应该说这是一个轮回,是一种思想的领悟与升华,因此,在后记中作者写道:“我在这里提出的很多看法,仅仅是一种设想和心愿。也许这种设想和心愿无法更加丰富这个时代,但至少它们可以证明:我与这个时代曾经共在!”
还记得拿到书稿伊始,为了解决书稿中为数不少的棘手难题,我屡次与小冰教授沟通。一开始的沟通并不是那么顺利。或许身为法律人,小冰教授对自己的权益维护是很敏感的;或许认为责任编辑改改错别字就够了,毋需对他人的写作指指点点。我只能反复多次积极努力地给他解释我的修改方案和修改原因,并告知相关要求与规定,以求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我把带有原始编辑痕迹的稿件寄给小冰教授,并附上了自己对一些主要修改之处的详细说明。也许是感动于我的工作细节,小冰教授破天荒地赞同了一些修改意见,态度也比之前明显缓和了许多,开始变得接受起来。但是对于我们提出的其他一些重大修改要求,小冰教授当时无法理解,甚至觉得为什么自己想表达、想诉求、想追寻的东西,就这么无法得到我们的认同。为了表达我的尊重和慎重,无奈的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假日期间亲自去趟南京当面与其沟通书稿的问题。就在出发前,小冰教授打来电话诚恳地说:“你们的修改意见我能理解,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我习惯了抗争。”那一次,我们在电话里谈了很长时间,谈了对稿件的认同和商榷之处,谈到了共同的理想与愿景,最后感觉有时候感动与被感动都是一刹那的事情,但是正是这种瞬间的感动,却赢得了心里真正的共鸣。最后也许是我们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煎熬,或许是他真的理解了我们的良苦用心,抑或许是他不忍心我在节日期间奔波去南京,总之他接受了我们的所有修改意见。
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冰教授除了拥有较好的法律素养之外,其古典文学修养也很高,文字方面的水平极其可嘉。在后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欧美各国现行宪法析要》需要邀请专家撰写导读的时候,我自然想到了他,但是知道担任了行政职务的他,工作肯定非常繁忙,没想到,我说明想法后,小冰教授居然满口答应,并且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导读的撰写。他写的导读也赢得了其他编辑前辈们的认同,后来,其他编辑需要请专家撰写相关文字时,我也积极推荐小冰教授,他给《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也撰写了导读,并获得好评。
此时回想当初编辑小冰教授书稿过程中所受到的一些挫折与委屈,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我从此拥有了一位良师益友般的好作者,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藏。也让我懂得了,一个编辑在工作中如果想赢得作者的认同和尊重,不是简单地改改错别字,而且秉着一颗真诚的心,用认真的态度,专业的眼光,去和作者交流,帮助作者完善自己的书稿,这个过程固然艰辛,但是心理上的收获也必然不菲。这也是一种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系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