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汉晓
炎热的台湾台东北部,美丽的泰源幽谷山区,在一处烟雾弥漫的工作坊里,火红的窑口冒出熊熊烈火,一块块二十公斤的木材,夹带着陶艺家的汗水,被扔进窑口,这需要充沛的体力,更需要持久的耐力。烧窑一炉,就要持续十多天不能中断,团队的同心合作,日复一日,多年努力耗尽家产,终于烧出了陶艺家的梦想,烧出中国人的灰釉光彩,让灰釉青瓷1500年的断代,在历史的今天获得融合,接轨汉唐以前的灰釉青瓷技艺。
福建女婿、陶艺家何志隆就是这个被称之为“志窑”的主人。在佛光山星云大师的佛光缘美术总馆的大力支持下,台湾著名陶艺大师何志隆先生带着他独特的“翡翠青瓷”在大陆现身,并计划国际巡回展。
艺术家的认知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自然生活中,“青瓷”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文化结晶,也是人们客观与主观、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的艺术风华,更象征着自远古以来,先民发光发热绵延3600年卓越成就的继续发扬。传统的灰釉青瓷,以越窑最具代表性,以唐朝秘色瓷最著名。然而原始的灰釉青瓷自从唐朝末期逐渐消失,至今已有1500年之久。如何将汉唐以前的文化珍宝灰釉青瓷的烧制古法获得继承,并将之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应有的责任与坚持,何志隆日思夜想,终于,独创的“自然落灰上釉法”问世了。他成功地烧出“翡翠青瓷”,再现长久消失的国宝级艺术的光芒,它的亮丽色泽和通透质感,证明了失传的柴烧技艺已经在何志隆的才华、认知、责任、向往、眼界与高度中完成,也表达了历史血脉的传承与创新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特殊意义。
2009年,福建女儿方桂陈和夫婿何志隆在距台东市约40分钟车程的泰源幽谷,创建了以“志窑”为名的柴烧窑场。“志窑”究竟是何意?方桂陈解释,所谓“志窑”者,就是继承与发展先民们的智慧与结晶,积极解决灰釉青瓷断代问题的宏观事业,让古代灰釉青瓷的光芒延续。然而,在进入实践阶段,受到各项设施与经济条件的限制,多年耗尽家产,不禁令人唏嘘。智慧的方桂陈,以对文化传承理念的洞悉,不断地从互联网和文献资料中揣摩,提升文化认知,强化自我精神气质,协助夫婿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下不断开展工作。
行而常至,为而常成。
何志隆惨淡经营数年,在亲友们的全力支持之下,仍难以补足囊磬告尽、无以为继的窘境。他的妻子方桂陈女士眉头深锁:夫婿的梦想是伟大的,作为妻子,若能帮助他为梦想而冲刺,当义不容辞!遂返回娘家卖掉家产,前往台东拓建新的柴窑,准备烧出志窑的梦想。另一方面,何志隆对窑内结构几经修改,一次次重起炉灶,长期摸索之下,他利用科学新知检视问题所在,把窑打掉重建与修改13次。几番试炼之后,终于再现这种众人向往的青瓷迷幻容颜,从品像观之,它的开片、冰裂、通透的色泽,似已远远超越了1500余年前的青瓷样貌。至此,晶莹剔透而神秘的绿色精灵——动人的“翡翠青瓷”诞生了。
何志隆是重现远古青瓷的第一人,这是中国人的荣耀。
艺术家的格局与高度
文化寻根是何志隆陶瓷创作的基石。投身陶窑创作20多年来,他已经累积2000炉以上煤气烧窑的经验,并曾以制作“监所陶”闻名于业界。回顾过去的烧窑岁月,其中有一次,何志隆看到有人利用木柴烧陶,烧出的作品,坯体外衣呈现非凡的变化,深深吸引了他。试观当今太多人的窑烧制作采用瓦斯或电力,俗称瓦斯窑、电窑。也有尝试柴烧的陶友们,几经试炼也未能让釉面通透满釉,存在面火得釉、背火失釉的现象,令人困惑不已。何志隆认为,台湾的制陶业很有创意,必能闯出一片天。他不相信志窑不能用古法烧出灰釉青瓷,于是毅然决定坚持遵循古法,理论与实际同时并进,徜徉在柴烧陶艺的创作领域里,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当代艺术家的格局与风骨。
所谓柴烧,就是完全采用木柴当燃料烧陶制陶。作为一种古老的烧制陶瓷的方法,以木材为主要燃料,烧制出来陶器的特性,与上釉的柴烧大不同,因为在坯体表面上落了灰,层层叠叠自由流淌,充分表现了现在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它的特殊性不是上釉柴烧所能比拟的。随着现代陶瓷越来越追求自然,不上釉的柴烧也成为众人喜爱的陶艺创作方法。在台湾,何志隆独创的柴烧“自然落灰上釉法”已经成为一种人人称奇的独门手法。精湛的窑烧技艺在业界中首屈一指,何志隆创新古法的展现,不就是以当代眼光,站在文化的高度,进行寻根之旅,探索传统青瓷技艺、再现汉唐青瓷的巨大贡献吗?
何志隆说:“过去我每天烧一窑,每一窑约四立方窑,可以说是蛮庞大的产量。也因为这个缘故,奠定我后来有这个因缘烧出翡翠青瓷。烧柴烧的时候,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无形当中,我对火、对温度的那种敏锐度,这是经验所累积下来的。从火的颜色、对窑壁的温度,基本上我就可以来判断出柴火在烧窑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温度和时间,这是长期通过瓦斯窑的训练所累积下来,对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感情。”
何志隆认为,除了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媒材就是木柴,木材烧出的火和土相互结合,恩爱得让人感动,难怪翡翠青瓷会这么迷人。何志隆继续说:“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的柴烧所用的木头,绝对不会去砍伐任何一个有生命的木头,而是用大自然里的漂流木,我完全是抱着一个感恩、惜福的心去捡拾、去收集这些木头。通过火把它化成灰,这种灰跟土的结合,它们恩爱到让我感动啊!所产生的绿色精灵,造就出来的翡翠青瓷,会自己去找主人,会跟人对话,原来它就是‘木头的舍利’。所以我懂得惜福感恩,因为木柴的牺牲,才烧出这么精致的翡翠青瓷。”这段谈话说明了翡翠青瓷的神性与灵性,何志隆曾经是一名传教士,他的总结伴合着形而上的高度与神性的观想,引人登上艺术精神性创造的高原。
翡翠青瓷的中华魂
翡翠青瓷是满釉与冰裂交织的艺术品,以不同色阶的绿色呈现,表面晶莹剔透,内含多层裂痕,这种开片与冰裂,在光的照射之下,润泽通透,尤其是在放大镜下,像是一朵朵生命之花。何志隆说:“它是热上釉(自然落灰上釉法),因而翡翠青瓷里面的开片及冰裂是目前在陶瓷史上还没有发现的现象。它的开片、冰裂像是人体的皮肤纹路那么样的细小。我们一般所了解的开片、冰裂,器形越大,开片冰裂一定大。其实不然,我的器型很大,冰裂一样细致。植物灰釉所烧出来的翡翠青瓷,改变了器形越大开片冰裂一定大的惯性。”
欣赏何志隆的翡翠青瓷,可以通过作品中的几个特色来观察。在造型方面,以他的竹子系列为例,竹节与流釉相互交融,釉层细致多层,精彩万分,让人不禁想起“竹因空而受益,松以静而延年”,翡翠青瓷器形上的沉稳、简约、拙朴,是老庄哲学的表现极致;在色彩方面,所谓“五色令人目盲”,翡翠青瓷色泽上的单纯、明亮、通透、质感的冰晶玉洁是色蕴的极致表现;而在肌理表现上,浑然天成的层层上釉,冰裂的统一性与变化性,都是肌理的美学表现极致。再者,翡翠青瓷连结了文化,承接传统技艺,创造了新一代的青瓷样貌,位阶上已经攀越陶艺历史的高峰。它是文化性的,更是性灵的。
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应有当代意识。就是说,当代性是指对过去以及现在的艺术上的形式、思想、方法、理念做出挑战,站在世界艺术文化交融的高度,凸显自我文化属性和民族特性。何志隆的创作,恰恰是当代艺术当代观念的写照。因循古法,深耕神秘灰釉青瓷光采的秘密,科学与经验并存,成就了独特的“翡翠青瓷”。他的作品先后在台湾佛光缘美术馆各分馆、台湾国父(孙中山)纪念馆、台湾长流美术馆等地展出,也曾应邀到上海展出,颇受好评。他的作品翡翠青瓷被水墨大师李奇茂教授喻为国宝级的作品,质朴的个性,还有用心创作窑烧的作品的过程,也受到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长如常法师的赞叹。2013年12月,何志隆在台湾孙中山纪念馆举办了他的第一次“翡翠青瓷个展”,引起极大轰动。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颇为重视,亲临观摩并给予热情鼓励和高度评价。开幕典礼上,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说:“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利用海边漂流木烧出这么好的艺术品,我们应该予以支持。发扬光大何志隆的翡翠青瓷,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光荣使命。”台湾知名艺评家刘龙华也说:“何志隆的翡翠青瓷的代表性与象征性,备受世人瞩目,乃因他秉持感恩之心、坚持不懈的勤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艺术家风骨。”
何志隆期盼自己的作品能够抛砖引玉,引发陶艺界共襄盛举,为这个源自汉唐血脉的翡翠青瓷再现而努力,为振兴中华民族,弘扬华夏文化于世界,并为全球文化交融语境中被弱化的中国陶瓷艺术,向世界重发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