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爱 秦丽燕
7月29日,一早来到九师一六四团第七作业区李修华家,他已经是一身工作装忙碌在牛圈里。李修华说:“走了10多天,不放心,现在比较忙,是饲草储备阶段,今年全国农林水利工会组织100名劳模赴全总北戴河疗养院参加休养活动。兵团只有20人,我有幸参加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短腿.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2000年李修华夫妇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从河南来到兵团安家落户。通过不断努力,他承包的土地由二三十亩到二百亩,育肥牛由一二十头到一百多头,成就了自己光环萦绕的魅力人生。
李修华夫妻俩都是勤快人,也是敢于投入的人,肯吃苦,在连队别人不敢种的地他敢种,别的职工种植连年亏损的地到他手里成了宝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每年秋天他就把自家的牛粪都拉到地里,培肥地力。2014年他种植80亩青储玉米、60亩甜菜,4月7日的风灾使地里的薄膜和滴灌带全部刮起,搅成一团,他夫妻二人忙碌了一个星期才理顺,可21日的冻灾几乎使甜菜苗全军覆没,缺苗严重只有改播,改播后甜菜生长期缩短,他就及时滴水滴肥、加强田间管理,进入8月甜菜白粉病的高发期,白粉病能造成10%的减产,他连续打了两遍粉锈宁,提前控制了病情,通过精心和科学管理产量依然达到5.3吨,甜菜收入5.6万元,80亩玉米青储亩产6吨自家育肥牛用,2015年他又种植了100亩小麦、60亩制种玉米、50亩番茄,目前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近年来,他累计为国家上缴粮食300余吨,甜菜1100余吨。
自2006年他在连队带头搞起育肥养殖,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利用麦草、玉米秸秆、甜菜叶子每年养几十头架子牛。2008年一六四团七连育肥牛基地第一期工程30栋圈建设动工,每栋圈容纳60头牛,他带头购买了两栋圈,当年投入使用就取得了可观的收入。2009年团党委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为每栋圈提供5年期的贴息贷款10万元。李修华为七连陈真、段怀行等14户担保贷款140万,这在以后的三年内他没有贷到一分钱,给他再扩大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但他没有后悔。2014年成立“修华养殖合作社”,他负责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饲草料、统一销售等,减少了进牛和出售时的中间环节,为每个养殖户增收5000余元,真正使一六四团育肥牛事业走向正规。现园区每年出栏育肥牛1000多头,连队职工户均增收两万多元。近几年李修华每年出栏育肥牛100头以上,每年效益达10多万元,肉类产量160多吨。
在第七作业区李良刚是李修华长期帮扶的困难户。李良刚的妻子是职工,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生活困难,每年开学他都会到李修华家里借钱,多则一千两千,少则三百五百。李修华的妻子说:“我们都习惯了,他什么时候宽裕什么时候还,有时候怕他不够想多给他一点他还不要。”
七十多岁的孙立升老汉,儿子、儿媳、大孙子都因意外伤亡,就一个小孙子无业。老伴耳聋体弱什么都干不了,日子非常苦,李修华了解情况后,就把一圈牛交给他饲喂,教给他喂养技术,但孙立升年龄太大机器类的东西根本不能用。每天李修华还要自己把青贮用车拉到圈内,非常麻烦。别人都说他傻,掏钱雇工还不找个能干的,掏了钱还要自己拉草。但李修华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有能力让老人生活得体面,大不了就是多干一点活而已,何乐而不为。几年来他给孙立升的工资是最高的,每年都给老两口买几套衣服,经常给他们改善生活,逢年过节鸡鱼肉没让他们买过,2013年底孙立升回老家探亲,李修华还给他一千元路费。老两口经常对第七作业区职工说:“没见过李修华两口那么好的人,把我们当亲人对待。”
身为第七作业区党支部支委、大区长、治安护边员的李修华,经常参与作业区各项大事小情的管理,协助单位领导处理民事纠纷、家庭矛盾。作业区杨世章和朱远富两家经常发生纠纷,长期的积怨让派出所处理起来都非常头痛。2013年12月份两家又一次发生纠纷,派出所让李修华处理。为了平息纠纷,李修华自己掏出四百多元为杨世章儿媳垫付医药费,通过他的多次调解,终于为两家解除了多年积怨。
付出总有回报,李修华多年的付出,不但使他在经济上走在基层职工的前列,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团“致富能手、科技标兵、致富状元”等称号,师、团先进生产者、诚实守信好职工、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4年11月份受领导的委派,到兵团党校参加“第二期劳动模范培训班”学习一个月。通过学习提高了他的创新、竞争和创业能力,提高了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今年的疗养学习更让他卯足了干劲。他说:“现在政策向养殖业倾斜力度大,结合连队功能转型,我要积极争取师三个1000政策(年出栏1000头育肥牛、给1000万贴息贷款、单位给划拨1000亩饲草地),把育肥圈舍改进成高标准智能养殖圈舍,扩大养殖规模,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