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项目改革研究

2015-01-18 05:56吕韶钧裴孝成
冰雪运动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项设置国家

吕韶钧,裴孝成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时间间隔两年,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4年诞生之日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各国积极申办、承办冬奥会,探索冬奥会的积极影响和长远发展[1-2]。至今,冬奥会已走过90多年的风雨历程,其规模不断扩增,给世界各地捎去了积极健康的福音,对于奥林匹克宗旨的贯彻及精神的弘扬,维护世界的和平、团结与友爱作出了积极贡献。

寄予了国人的不懈追求与梦想的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盛会在北京 “鸟巢”终于圆梦,但这只是追逐 “梦想”的开始,牵手冬奥会成为国人的另一奥运梦想[3-4]。北京历史同样铭记住2013 年 11 月3 日这一刻,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致函,提出以北京市名义申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在俄罗斯索契曾明确指出: “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5]。”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体育强国梦,体育的地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为体育强国战略注入动力。通过申办冬奥会传播体育文化,是体育服务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6]。当然,我们也不容忽视,我国冰雪体育事业发展的窘境,其发展之路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因此,更好地了解冬奥会项目的发展规律,将对我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对冬奥会的研究历史尚短,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冬奥会单个项目上,缺乏对冬奥会项目发展规律的系统研究。本文试图以历届冬奥会项目设置情况为研究的突破口,揭秘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置的发展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冬奥会改革建议,以期为冬奥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更好地认识冬奥会,争取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申办权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据统计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冬奥会项目发展的规律进行探究。对1995~2015年间相关冬奥会项目发展的期刊文献、硕博论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了100余篇;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查阅了《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奥林匹克宪章》等相关奥林匹克及冬奥会的书籍10余本,通过对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冬奥会项目设置情况及发展现状。运用比较法,通过对冬奥会发展过程中项目设置的纵向比较分析,探寻历届冬奥会项目设置的变化规律。

1 历届冬奥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从19世纪开始,国际体育的发展,带动了冰雪运动的快速兴起,尤其在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冬季运动广为开展[7],各种滑冰、滑雪和雪橇组织在欧洲及北美洲的一些国家纷纷建立,许多国家成为后来的体育冰雪强国,如荷兰、挪威、俄国、德国、瑞士、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到了20世纪10年代初期,冰雪运动已遍及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为更全面地贯彻奥林匹克宗旨,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及国际奥委会委员意大利人贡特·布鲁内塔·迪瑟希乌都想到应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国际奥委会终于在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单独举办了第1届冬奥会,从此拉开了冬奥会的帷幕。

从1924~2014年间,先后在欧洲、北美洲、亚洲成功地举办了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历届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设置数量、出席冬奥会的国家的数量以及历届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人数等方面来看,冬奥会的发展规模呈现出持续的扩大态势[8]。我们了解到,第一届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设置了4个大项、14个小项,第22届比赛项目的数量增长为15个大项、98个小项;出席参加冬奥会的国家数量由第1届的16个国家,上升到第22届的88个国家;参赛运动员由最初的258人,飙升到第22届的2 856人。总体来说,历届冬奥会的比赛规模正不断扩增,其发展速度很快。历届冬奥会的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历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及规模Table 1 All Previous Winter Olympics and Scale

续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8月)为分界点,可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举办了四届冬奥会,可以说是冬季奥运会的起步阶段,也是冬季奥运会的探索阶段,对促进奥运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一阶段,冬奥会的比赛模式并不稳定,项目设置上存在波动,申办条件亦不成熟。此阶段,冬奥会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举办,并且夏季奥运会主办国优先承办同年的冬季奥运会,这对于主办国的经济及各方面压力都是相当大的。从表1看出,总体上,在第一阶段中冬奥会呈现发展的趋势,项目设置在总数基本不变,项目之间有所调整,由于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等世界环境的影响,参赛国家及人数略有波动。

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举办的冬奥会。这一阶段是冬奥会大繁荣大发展的阶段,又细分为包括两个小阶段。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小阶段从第5~8届冬奥会,第二个小阶段是从第9届冬奥会至今。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冬奥会的举办被推迟了12年,战后的冬奥会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春天”,并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单从1948年第5届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来看,有669名运动员参与,竞赛项目设置上运动大项和前4届一样,仍为4项,但运动小项比前几届明显增加,达到22个。在这届冬奥会中,新增了4项运动,分别是男、女回转障碍滑雪和快速降下,除此还恢复了4轮雪车赛。第二小阶段是冬奥会逐渐走上规范化的大繁荣阶段,比赛大项与小项,参赛国家数量及参赛运动员人数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分析历届冬奥会项目变化原因,我们可以从冬奥会发展的因素中探求,国际环境的相对和谐,使世界经济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与丰富,体育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挑战自我的重要方式;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体育的影响,对冬奥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五环旗下,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更引导着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交流相处,追求真理,追求和平。1998年的日本长野冬奥会上提出了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的口号,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喊出了“点燃心中之火”的响亮口号,这些都使冬奥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冬奥会正以其独特的体育魅力影响着世界。

冬奥会是展现竞技激情的狂欢盛会,是传播奥运精神的和平圣地,是国际交流的互动平台,体育的发展正与时俱进大步前进。冬奥会在发展中逐渐展现出自身特有的特点。

2 冬奥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2.1 历届冬奥会比赛举办地所属区域的情况

根据全球国家分布的基本情况,将举办冬奥会的区域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通过图1可以看出,历届冬奥会全部被欧洲、北美洲及亚洲的国家或地区举办,欧洲国家占到67 %,北美洲国家占27 %,亚洲国家占9 %。出现这样的现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奥林匹克宪章》[9]第34条规则的细则,对冬奥会申办城市的遴选做出的相关要求,增高了获取申办权的门槛,使很多国家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欧洲及北美洲的许多国家在冬奥会项目上有着较好的传统,冬奥会的举办受地域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各国自身的经济实力,各国对冬奥会的热情和支持等,这些因素对成功获得冬奥会申办权具有较大的影响。

图1 历届冬奥会举办区域的比率Figure 1.Proportion of Holding Area in All Previous Winter Olympics

图1可见,冬奥会的举办地几乎被欧洲及北美洲国家垄断,非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国家在举办冬奥会的国家队伍中难觅踪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冬奥会的发展。冬奥会是世界各民族欢聚一堂共同狂欢的盛会,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认识,和平相处。世界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各区域国家申办冬奥会创造了机会,为扩大奥林匹克精神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发展多元文化[10],维护世界和平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历届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2.2.1 历届冬奥会比赛大项目与小项目的设置情况

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历程中,其项目的设置,变化较为明显,了解历届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基本情况,无疑将有助于对这一最高层次的国际综合性大赛的深刻解读。从1924年夏蒙尼第1届冬奥会至第22届索契冬奥会的90多年历程中,通过对冬奥会中项目的特点、起源及列入年代进行调查,发现男、女项目的列入年代有所不同;项目的来源有很多是对古代奥运会的项目或各国家民族传统项目的借鉴与继承;很多冬奥会项目起先被列为表演项目,随后才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冬奥会在比赛项目的设置上总体上分为运动大项、运动分项和运动小项三种。《奥林匹克宪章》对冬奥会比赛项目(简称:项目)的设置有着严格的遴选条件,一方面要求项目是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所辖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男子项目要求在世界两大洲25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获得开展,女子项目要求在世界两大洲2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获得开展[11]。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项目才允许列入冬奥会。截至2014年,冬奥赛事共有7个运动15大项、98小项被纳入冬奥会。

通过图2可以清楚看到,从1924年夏蒙尼第1届冬奥会举行至今,小项目从第1~15届冬奥会阶段表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在第16届冬奥会表现为快速增长的态势,大项目则增长平稳。冬奥会比赛项目中的运动大项和运动小项的增长速度存在着不均衡性,运动小项的增加速度要远远大于运动大项的增加速度。从图2看到,第1届冬奥会的运动大项由4项增加到第22届冬奥会的15项,增幅为275 %,运动小项由第1届的14项增加到第22届的98项,增幅为543 %。图2也清晰显示,从第16届冬奥会开始,冬奥会项目增设的速度加快,特别是新兴项目。

冬奥会项目的快速增加,反映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巨大影响力,体现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号召力,但是,项目的快速增加也给冬奥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现代冬奥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的承办费用导致冬奥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 “专利”,这些无疑对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对此现状,国际奥委会早有关注,1989年,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明确指出, “要对奥运会竞赛项目的增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刹车”[12]。2000年,前国际奥委会官员雅克·罗格提出了 “奥运会瘦身”的问题,他们都认识到奥运会项目的快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奥运项目一定的把控与改革将是促进奥运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决断。因此,进一步了解冬奥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基本规律,对当前项目的设置进行改革是冬奥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图2 历届冬奥会比赛大、小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Figure 2. Basic Situation of Major and Minor Terms Setting in All Previous Winrer Olympics

2.2.2 冬奥会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第1~22届冬奥会的发展过程中,项目变化明显,我们在发现冬奥会项目快速发展规律的同时,探讨冬奥会发展过程中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对于认识冬奥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冬奥会主要开展的冬季运动项目又称冰雪运动,根据项目开展场地的差异,将冬奥会运动项目分为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冬奥会从第1届的4个大项,14个小项,已发展到了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15个大项,98个小项。这98项冬奥会运动项目包括滑雪(Skiing)60项,由10项高山滑雪(Alpine Skiing)、12项越野滑雪(Cross-Country Skiing)、4项跳台滑雪(Ski Jumping)、11项冬季两项(Biathlon)、3项北欧两项(Nordic Combined)、10项自由式滑雪(Freestyle Skiing)及10项单板滑雪(Snowboard)组成;滑冰(Skating)25项,由12项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5项花样滑冰(Figure Skating)及8项短道速滑(Short Track)组成;俯式冰橇2项,包括俯式冰橇女子及俯式冰橇男子项目;雪橇(Luge)7项,包括:有舵雪橇的男子双人、女子双人、男子四人项目和无舵雪橇的男子单人、女子单人、女子双人及团体项目;冰球(Ice Hockey)2项包括男子冰球、女子冰球项目;冰壶(Curling)2项包括男子冰壶和女子冰壶项目。

根据冬奥会项目开展场地的特点,将现阶段98个冬奥会项目划分为31个冰上项目与67个雪上项目。通过图3我们可以了解,冰上项目占总项目的32 %,雪上项目占总项目的68 %。说明冬奥会在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分布还很不均衡,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形成单极化的不利趋势,这势必影响冬奥会的均衡发展。因此,重视冰上项目的发展将是冬奥会均衡发展的有利途径。

图3 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设置的比较Figure 3.Setting Comaprison of Ice Events and Snow Events

2.3 历届冬奥会参赛国家数

参赛国家的数量反映冬奥会发展的规模及影响力。从图4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参加冬奥会的国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来说,可以将增长曲线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段从第1~3届,参赛国家呈快速增长趋势;第二阶段从第3~4届,参赛国家数量快速下降;第三阶段从第4~13届,参赛国家的数量处于稳定期,没有大的增长或波动变化;第四阶段从第14~22届,参赛国家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

图4 历届冬奥会参赛国家数量变化Figure 4. Numbers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in All Previous Winter Olympics

从历届冬奥会参赛国家数量变化曲线上看,总体反映出冬奥会的规模是不断壮大的,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支持。

2.4 历届冬奥会参赛人数情况

冬奥会的参赛人数的变化也是衡量和体现冬奥会规模或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从图5可以看出,其总体的变化曲线来看,与历届冬奥会参赛国家数量曲线是相似的,都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也反映出冬奥会的影响正不断深入人心。

图5 历届冬奥会参赛人数及性别变化Figure 5. Participating Nubmers and Gender Changes of All Previous Winter Olympics

从历届冬奥会参赛男、女运动员人数变化情况来看,通过历届男、女运动员的人数变化曲线对比,我们看到曲线都呈现增长趋势,尽管历届冬奥会女性运动员逐渐受到重视,但参赛男运动员的数量还远大于女运动员的数量,男女性别还很不均衡。因此,针对冬奥会的参赛运动员性别比例问题,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是冬奥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3 冬奥会项目改革的建议

3.1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准入的标准化

冬奥会项目准入的标准化,是根据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的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合理吸收或接纳冬奥会项目创造最佳秩序,对冬奥会项目准入中的实际或潜在的问题所制定的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过程。冬奥会项目准入制度是为丰富冬奥会内容,促进冬奥会项目的开展,扩大冬奥会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家或地区提交的 “项目入奥”申请的相关方法或原则的总和。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准入的标准化。冬奥会的项目的快速膨胀,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冬奥会项目设置门槛的合理性。对待同样有着项目急剧膨胀特点的夏季奥运会,雅克罗格曾明确提出了 “奥运瘦身计划”,1999年国际奥委会对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提出上限,规定其应控制在280项以内。3年后,国际奥委会对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的设置作出进一步要求,项目的遴选需要经过七个方面29项标准的审查,不达标的项目将被剔除[13]。因此,为了冬奥会更好的发展,确实应该对其项目设置进行革新,在现有项目准入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一方面,通过完善项目准入条例,精简准入程序,优化准入标准,限定运动项目上限;另一方面,冬奥会应体现更多的功能,考虑优秀传统项目的保护,并区别对待,优先准入。第三,发展与 “瘦身”兼顾并行,避免项目发展单极化对冬奥会带来的负担。通过对冬奥会项目准入制度的优化改革,希冀促使冬奥会的发展更趋规范成熟。

3.2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内容的均衡性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重视运动项目的类别和性别的均衡。冬奥会比赛项目中大项的发展受到举办城市的地形、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局限,因此其增长趋势相对于冬奥会中小项的变化来看相对缓慢。冬奥会比赛中小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小项的增长数量上,由于每界冬奥会都设有较多的表演比赛项目,而其中的表演项目在以后冬奥会中成为正式项目的可能几率很大。在项目增长上,运动小项应兼顾运动大项的增长,而不能无限制膨胀。在历届冬奥会的举办中,女子项目和参赛女运动员逐渐增加,反映出冬奥会对女子的鼓励与支持,表明女子在冬奥会中地位的提高。1956年,首次在冬奥会出现女运动员代表的宣誓,这对进一步开展女子冬季运动项目,提高妇女在冬奥会的地位,推动女子冬季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这也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促进了世界对女性的尊重。因此,在冬奥会的项目设置上应考虑符合女性的参与项目,重视运动项目和性别的均衡发展。同时,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重视冰、雪项目的设置比例。冬奥会在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势必影响冬奥会的均衡发展,形成单极化发展的不利趋势。因此,重视冰上项目的发展将是冬奥会均衡发展的有利途径,而中国有着丰富的冰上项目资源,可以为冬奥会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中国传统的冰上项目的挖掘整理提供机会。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吸引更多的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国家参与。科技创新带动了冬奥会的发展,为冬奥会创造了很多机会,为冬奥会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人工制冷工业的发展,为非洲、亚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开展冬季运动提供了可能。因此,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重视和考虑亚洲、非洲及大洋洲国家的参与,扩大冬奥会的精神理念的影响范围。其实,从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参加冬奥会的亚非及大洋洲国家逐届增多,但从参赛结果来说,欧美国家明显处于垄断地位,这样势必对亚、非及大洋洲国家的参赛积极性造成影响。因此,在冬奥会项目设置上应放宽对亚非及大洋洲国家或地区项目的准入限制,完善申办权的实施细则,兼顾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申办利弊,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促使冬奥会项目有更多国家参与,提高冬奥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3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及代表性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冬奥会是全世界的盛会,人们在冰海雪原中欢聚,共同狂欢。冬奥会需要世界各民族优秀项目的加入,别林斯基指出, “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在冬奥会的项目设置上,应体现运动项目的多元化,体现民族性与国际性。马克思曾说: “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冬奥会应该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运动项目,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已成为历史发展必然[14]。冬奥会项目的多元化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化,同时冬奥会吸收各民族优秀项目在体现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国际化,促进国际的理解与交流,营造多姿多彩、魅力和谐的冬奥盛会。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文化的代表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更加促进冬奥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之一,走过风雨沧桑,累积了宝贵而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代表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有明确记载,记录了977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将为冬奥会项目的吸收提供资源参考。中国疆域辽阔,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体育项目,世居林海雪原的中国满、蒙、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冬季体育项目上有着丰富经验和创造,凝结了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不朽的冰雪文化,如赫哲族的狗拉雪橇,满族的抽冰猴、冰蹴球,鄂伦春族的森林狩猎等,都蕴含着其背后的民族习俗、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等文化特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其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成为国际社会的热名词,而中国追求和平、和合共生的思想理念在中国的体育项目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罗马尼亚《体育报》的总编辑曾赞叹道: “我亲眼看到中国各民族紧密团结,渴望和平,这不仅是体育表演,更重要的是生动地体现了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15]。”因此,冬奥会的项目改革,应关注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其在冬奥会的加入,将不仅助力东西方文化之间更好交融[16],而且对于丰富冬奥会的内容,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冬奥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4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形式的观赏性

体育的观赏性主要来自于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表现美及通过体育竞赛模式展现出的扣人心弦的激烈赛况。冬奥盛会在项目的设置上应兼顾世界大众的审美需求,借助现代传媒通讯科技,服务世界大众。因此,冬奥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应体现观赏性及普及性,通过对项目竞赛模式的优化创新,场地设施的改良,服装等方面的创新设计,结合现代体育传媒技术,加大冬奥会项目中适合媒体转播、观赏性强,能吸引观众的体育比赛项目的数量,在提高冬奥会赛事价值的同时,使全人类更好的享受冬奥会的精彩。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对冬奥会的设项逐渐突出观赏性,2002年,在冬奥会的项目设置中,将更具观赏性的平行大回转替代了大回转;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比赛,将更具观赏性的多人雪道障碍赛率先纳人冬奥会。突出冬奥会项目观赏性方面的改革,对于冬奥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融入到冬奥盛会中,给冬奥会带来不菲的商业价值;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家媒体对冬奥会进行赛事报道,增强了冬奥会的宣传力度,加强了冬奥会的影响力;有利于增加体育的消费人群,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冬奥会项目中,促进项目的普及程度。

3.5 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体现项目推广的可行性

冬奥会项目设置应体现项目推广的可行性,这是保证冬奥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冬奥会项目推广的可行性最重要的在于,应重视冬奥会项目的继承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项目的继承性体现了项目的传承,是项目推广可行的基础。项目的创新性是项目推广可行的要求,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太多优秀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凝聚了东西方的智慧,我们必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冬奥会中继承、创新和发展。顾拜旦先生曾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理解, “奥运会的比赛必须体现现代性,内容不能单纯模仿古代项目”。项目的时代性是项目推广可行性的重要条件,冬奥会项目的设置绝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扬弃,有所创新。

4 结语

从冬奥会的举办地所属洲域来看,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历届冬奥会全部被欧洲、北美洲及亚洲的国家或地区举办,欧洲国家占到67 %,北美洲国家占27 %,亚洲国家占9 %。从历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的设置规律来看,明显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发展极不平衡,大项目增长缓慢,小项快速发展;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的设置比例急需调整优化;男、女项目设置要走向平等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冬奥会项目的改革,应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冬奥会项目设置的改革,应重视项目准入的标准化;应体现项目内容的均衡性;应凸显项目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及代表性;应兼顾项目形式的观赏性;应注重项目推广的可行性。

[1] 孙宏伟,谭虹.哈尔滨申办冬奥会的可行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J].冰雪运动,2011,33(2) :50–52.

[2] 刘石,朱志强,张宏宇.冬奥会电视转播权营销的影响因素 [J].冰雪运动,2014,36(5) :37–41.

[3] 冰雪运动编辑部.梦想从这里起航[J].冰雪运动,2009,31(2):封二.

[4] 程晓多.奥运会申办理念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冰雪运动,2012,34(1) :59–64.

[5] 赵晶,闫育东,张亚楠.冰雪情,申奥梦: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 :8-11,37.

[6] 张伟,田郁玫.我国申办冬奥会的宣传策略[J].冰雪运动,2014,36(2) :42–45.

[7] 朱志强.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1):1–4.

[8] 刘倩,宋丽君,董杰.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设置变化的研究 [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 :29–31.

[9]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10] 朱志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 :74–78.

[11] 曾吉.冬奥会项目列入年代和起源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6(7):41–43.

[12] 吕韶钧,林小美.奥运会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项目改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542–544.

[13] 张红霞.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实质和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10(4):83–87.

[14] 李江.基于生态学的技术与体育运动相互作用规律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15] 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1–2.

[16] 肖锋,姚颂平,沈建华.举办国际体育大赛对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之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24–27.

猜你喜欢
小项设置国家
第十六届夏季残奥会在东京开幕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敦煌
敦煌
栏目设置一览表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三段赛程 激情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