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星
尊敬的王汉斌同志、彭佩云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感谢“2014中国老龄产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搭建了一个好平台,我们大家相聚在风光秀美、历史悠久的羊城广州,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这一非常重要、非常紧迫、又具有全局和根本意义的问题。
受杨振武社长、李宝善总编辑委托,我代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对本次论坛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由衷的敬意和问候!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广东各界朋友给予人民日报的关心、支持和关注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正前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中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持续高增长,即使在当前结构优化、方向调整的“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速度依然稳居世界前列。这些伟大成就值得自豪,中国未来道路一片光明!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人口的老龄化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常说,在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同样,中国的老龄化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一是规模之大前所未有:2013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1.3亿,超过了日本总人口,是德国总人口的1.6倍,比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总量之和还要多30%;
二是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已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还在不断加快,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7亿,届时,全世界每4个老年人中,就将有1个来自中国;
三是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与西方发达国家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平稳、持续老龄化进程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建立在较低的人均GDP水平之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老龄产业发展不成熟,老龄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因此毋庸讳言,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工作。早在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对如何开展老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入研究我国人口结构演变规律,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今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北京市一线职工和老年群众时强调,“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李克强总理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今后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更好发展老龄产业和老年人口的社会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文化强省。近年来,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路一带”等作出重要探索、取得斐然成绩,老龄社会治理、老龄产业发展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次论坛活动在广州召开,有利于更好地总结和宣传广东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全国各地的交流分享。今后,人民日报将继续关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养老模式创新、老龄产业发展和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的有益探索、创新举措,继续努力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与会研讨的,既有学者型领导干部,也有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知名专家,还有来自各地基层实践中的养老模式创新、老龄产业发展先进典型,既能够代表理论界对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准、思考方向,又能展现基层群众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探索和不懈创新。希望本次论坛活动取得丰硕理论成果!
人民论坛杂志社与国家爱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联合主办本次论坛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爱晚工程领导小组、广东省各界,以及各位与会领导、专家、媒体同行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人民日报社,再一次向大家表示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老领导松柏长青,祝愿与会嘉宾事业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责编/刘建 美编/李祥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