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莎
一直以来,中国大地充斥着流行音乐和西方歌剧,却不知在祖国西南边陲也回荡着文琴长笛,只是它的声音太轻,以至于常被人们忽视。
贵州省黔剧院作为致力于黔剧艺术发展的主力军,这些年在黔剧事业的推动上发挥了自身的力量。走进贵州省黔剧院,立刻会被满墙的照片所吸引,这是黔剧建团以来所有剧目的演出剧照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黔剧艺术家们的记录和见证。这是黔剧院在以家珍示人,也是他们面向大众对黔剧艺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和守护,剧院以这样的形式向人们阐释了他们的艺术实践,使得来者可以在短暂的驻足中明了历代黔剧艺术家付出的艰辛与取得的成就,从而拉近与黔剧的距离。
经过多年的积淀与发展,黔剧院在朱宏院长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这些光彩熠熠的成绩当然包括2007年黔剧第一次走进央视的《名段欣赏》;包括2008年国务院批准黔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朱宏院长和邓健厅长北上赴京,叩开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大门,委托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为贵州培养一批11至13岁优秀的黔剧苗子;更是包括今年10月,在朱宏院长的带领下,黔剧院在北京连续三天的演出。在京的三场演出,从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中央财经大学,寓意着从汇报——音乐殿堂——未来这样一个完整的演绎过程。在戏曲危机的时刻,可以说是开拓了一片由传统精神迈向未来的“枢纽天地”,它的绝妙、它的丰富融入在了每一个音符中。
朱宏深知,民族音乐是孕育我们的胞胎,是我们生长的摇篮。优秀的音乐作品深深植根于民族音乐和文化传统,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与优良基因,黔剧院民族乐团所做的正是将贵州的灵气和秀色摘取了来,敬献给了人民、敬献给了祖国。
为剧种谋发展,为职工谋福利
走进院长朱宏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为剧种谋发展,为职工谋福利”几个大字,这是我省著名书法家邓健先生为朱宏所书的座右铭,这是朱宏的心声,也是这么多年朱宏对于黔剧艺术的坚持与实践指南。透过这几个字,也能隐隐感受到朱宏的抱负,理解他对黔剧爱得有多深。
1983年,考入贵州省艺术学校黔剧班的朱宏,师从邹秀钟、陈晓鹏、王诗林等黔剧前辈,主攻文武老生、文武小生。自1987年进团工作至今,朱宏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传承人。
或许,你早已在黔剧《珍珠塔》、《贞女》、《大学生村官》等剧中看过他精湛的表演,还知道他获得过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多彩贵州”戏剧比赛银瀑奖等。当然,在地方戏剧处于低谷的时期,他也曾在夜总会和歌舞厅当过歌手,担任过节目主持,但他依依不舍的仍然是对黔剧的那份敬畏和热爱。黔剧吸苗岭的秀色,取黄果树的雄姿,借花溪一缕幽深,引夜郎古国的神秘,才形成了它的艺术高峰。它的绝妙,它的天然黔籁,地道黔味早已融入朱宏的血液之中。也正是因为有了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诸多的舞台经验,才使他今后的从政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这魅力与他的艺术创作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使他极具人气。
2000年,朱宏担任了省黔剧团副团长,上任之初,正逢黔剧式微,团里所有设备都很落后,可谓受命于百废待兴之际,但他的文化感悟已超越了他的专业定位,又因他的文化使命不允许他在超越之后再有退缩,他只能迎难而上,担负起“关乎文人,以化成天下”的使命,于是有了2006年他任团长之后的模式。他时而登上“优秀共产党员”、“五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奖台,时而面向手捧鲜花的观众深深鞠躬,并一直在寻找这两者微妙的契合点,所谓文化,就在这相护相守之间。他认为政治功业和戏剧情节生死与共,从政、从艺他都做得极佳。从政,他有识人之慧、用人之才、容人之量,将剧院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在一起。从艺,他用舞台这块方寸之地,秉斯坦尼体系,追布莱希特之意,续梅兰芳之风,摘其英华,佩其芳菲,以敬业之心演绎黔剧。
身后是传统,眼前是未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的传承人,朱宏曾随中央文化部代表中国出访过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归国之后,“传统艺术如何面对现代”,“黔剧有无希望走向国际”等关乎黔剧未来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朱宏心头,久久不能释怀。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听到来自贵州的黔声韵律,让人们真正有机会走近黔剧艺术,听一听生旦净末的唱腔,看一看手眼身法的表演。2007年,朱宏率团与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牵手,录制并播出了《秦娘美·约逃宿洞》、《贞女·迎亲》、《珍珠塔·赠塔》等七期黔剧片段。由此,黔剧终于走进了央视。随着这些黔剧名段播出,缩短了黔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一座世界与贵州对话的桥梁,将黔剧这一艺术的瑰宝、高原的明珠呈现在了世人眼前。因为朱宏想让世界知道,中国除了北京、上海,还有贵州,更想让所有的观众了解,除了电影电视、流行音乐,还有值得一看的黔剧。
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人们通常根据他已获得的奖项或者通过拥有的作品来评价他,而事实上,塑造角色只能反映出艺术家的某些方面,尚不能熔铸他的整体人格。2012年,黔剧更“团”为“院”,朱宏没有止步于艺术创作,他又把目光和精力投入到如何“为剧种谋发展”的深度思索当中,他不愿失去每一个欣赏艺术的灵魂,也不甘心黔剧只留下一些保留剧目。摆在他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黔剧,亟待补充新鲜血液。他渴望用这新鲜血液去适应下一个历史阶段艺术的风云际会,渴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保留黔剧的一席之地。一个想法也随之从心底奔腾而出:北上赴京,委托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为贵州培养一批11至13岁优秀的黔剧苗子。当朱宏把这一想法向省文化厅汇报后,立刻得到了厅党组的支持和赞许,分管人事的邓健厅长深知,戏剧特别是地方剧种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况,黔剧如失去观众,势必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断裂。于是邓厅长与朱宏一起毅然赴京,叩响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大门,这一叩意味着黔剧这一剧种将迎来新的转机,这一叩也让朱宏把自己这个传承人的生命和使命都与黔剧紧紧连在了一起。“为剧种谋发展”朱宏认为这是他应尽的天职,他把这句话贴近了实际,贴近了苍生,他对黔剧的这份热爱令人感到何等神圣!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领导们被这份执着所感动,答应了替贵州培养黔剧人才的请求。贵州之幸!黔剧之幸!endprint
招生的消息传开,世界也被黔剧所惊醒,人们一致转过头来关注着它,短短几天,数百个孩子踊跃报名。莫小看了这踊跃的报名,这是对黔剧的声声呼唤,是空谷足音,是黔剧的希望,是文化的共荣,是这个剧种后继有人的信号!
背靠黔剧,面向未来;身后是传统,眼前是少年。我们寄希望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黔剧班,六年之后,这30个黔剧新苗将回到贵州,为家乡献上一份厚礼。前奏已经鸣响,一颗颗闪亮的黔剧新星,即将在贵州乃至全国的戏剧舞台上冉冉升起……
风华黔韵,润物扬帆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黔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来,不单令全团职工增添了一份由衷的喜悦,也让关注和支持黔剧艺术的人们对黔剧的前途增添了几分乐观。彼时的朱宏没有热衷于排练场的喧腾,而是带领全团职工多方位频繁参与到各种比赛和演出之中去,牢牢把握住每一个潜在的机会。通过他的思考和实践,他的团队成员们总能探悉到他在各个实践中蕴含着的激情。2014年10月,一台大型民族音乐会“风华黔韵”呈现在首都国家大剧院和国际友人面前,这也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演出。其实,贵州省黔剧院民族乐团自成立以来,一直在酝酿一件事:走进首都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一台民族音乐会。说起来是一个愿望,做起来却是一份艰辛。这一愿望融注了黔剧院所有演职员的拳拳之心,汇聚了贵州民乐人的殷殷之情。终于在2014年的金秋十月,一个伟大的行程出发了,全团演奏员带着对艺术的热情与感悟,在院长朱宏的率领下走进了国家大剧院这一艺术的圣殿。即将演出的消息传出,人们都在期待:“风华黔韵”会是怎样的一台音乐会?当天去到剧场的观众,都在黔剧的魅力中找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乐会如同一幅纯净的国画在观众眼前徐徐铺展开来,令观众在感受到黔剧魅力的同时,也完成自我灵魂的某种升华。民族管弦乐《端节》用了水族斗牛的旋律,把一个个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人与自然是生活的重现,也是生命的境界,他们在韵律与节奏中抒发着心中的情怀。板胡与乐队《秦香莲》融合了古典与时代元素,发挥了戏曲“诗性”的魅力,提升了对人性的思考层次,把古代妇女的反抗精神演绎得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胡琴与乐队《珠郎娘美》,选自黔剧《秦娘美》。黔剧诞生于民间,是个“接地气”的剧种,历经传承与发展,如今已荣登高雅的艺术殿堂,这首乐曲将黔剧的戏曲元素与民族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透彻、更深刻地锲入了观众的审美心理,乐曲有着“梁祝”的风格,将凄美的神话传说赋予了至情的悲剧性呼号,令人击节叹息!
黔剧彩唱《涛声震得人心寒》,选自黔剧《九驿图》,这是由黔剧和管弦乐融合而成的精彩之作,这段彩唱九转回肠,表现了民族女英雄奢香的深沉寄寓。用民族管弦乐来表现黔剧片段,这对以演唱为主的黔剧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二者浑然一体,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固有思维。将黔剧艺术融入民族管弦乐创作,这不仅是在黔剧范围,还面向着广阔的音乐领域,也给戏曲和民族管弦乐提供了一个新注解,也标志着民乐结合黔剧这种形式将成为今后的一个表征,也给今后的戏曲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延伸的空间,黔剧院的艺术家们会不断再尝试、再创新,他们知道:唯黔剧与民族音乐不可辜负。
民族打击乐《山鼓》,有着古夜郎的神秘,将方音、俗调别具一格的组合在一起,其音调质朴,生活气息浓厚,作曲家不执着于曲谱,不束缚于形式,那鲜明的节奏好似贵州人民从远古走来,迈着强有力而坚定的步伐走进小康。这些在乡村阡陌间孕育出的曲调和故事,在远村农舍中挖掘的脚本和韵律,已成为一种有影响的存在,留存于民族音乐的历史。作为一种沉积的文化遗产,它被技艺高超的演奏家们雕琢得太精致了,具有永久的欣赏价值,人们通过乐曲认识了贵州,认识了多彩而美丽的贵州民族特点。民族管弦乐《水龙吟》表现了古代军队出征的情景,是刚与柔的交织,悲与喜的交融,是用生命在谱写华章,作为压轴节目,气势磅礴,行家们都惊呼:“太棒了!”
演出完毕,观众禁不住为音乐会而喝彩,纷纷畅谈感受,索要节目单,演员再三谢幕,观众仍蜂拥台前,迟迟不舍离去,可谓曲终人不散。天籁之音久久回旋在伟大首都,回旋在天安门广场火树银花的夜空。
这台音乐会的成功,推动了民族管弦乐的发展。人们欣喜地发现,在广阔的原野上,民族音乐的生机不仅始终在跃动,而且出现了这样一台不可忽视的优秀作品,贵州省黔剧院有着海纳百川的气魄,这场演出足以构成中国民族音乐史上一个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文化部董伟副部长说:“演出很成功,很精彩,很震撼,多听专家意见,把曲目提炼得更精彩,一定能推出去。”
三天的演出结束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为这台音乐会召开了研讨会。专家们激动地说:“这样一台清新质朴、扎根于民间沃土中,没有污染的音乐会,北京的舞台久违了。你们向戏曲学习,以简示繁,做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反映的是正能量,很接地气。”“这支队伍充满希望,非常宝贵,这是人民的音乐会,是天籁之音。”“黔剧好比西方的歌剧,必须立足于地域,加强史诗性和创作性,加强贵州特色,走地方特色道路。”
这台晚会看似平常,但它却有着惊心动魄的力量,贵州只是开了一道门缝,却冲出一股强大的新鲜气流,这股气流足以让观众沉醉,更深深打动了专家们,触动了他们一颗热爱民乐的心。这股原汁原味的清新之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北京上空的雾霾。专家们说:“我们呼吸到一股新鲜的氧气,渴望再次呼吸到这股氧气,不离不弃。”专家们如此欣喜,如此激动,甚至纷纷表示愿自费赴贵州,为民族音乐做点贡献。此举令贵州黔剧院的同仁们极为感动!
贵州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会长邓健先生说:“贵州有着更真实、更美好的土地,期待专家们来辛勤耕耘,专家的指导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乐团要成为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队伍,就必须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要涵盖作品创作、团队打造,包括市场攻略,但其立根之本一定是作品。我们要脚踏实地打磨出史诗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来,力争将它打造成贵州的一道风景,一张文化名片。”
回头望去,贵州黔剧院的院长朱宏,因有着黔剧意识而使乐团有幸正在走着这样一条道路,朱宏深深领悟到:只有在层峦叠嶂中,才有巍峨的山峰。大俗即大雅,我们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朱宏率领着全院领导班子为贵州黔剧人圆了一个梦,他们为黔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