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音璇
2014年11月7日上午9点30分,伴着北京的“APEC蓝天”,首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隆重开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创办的每两年一次的学术性、公益性系列活动,音乐周包含学术展演、学术研讨、学术典藏、英才扶持、走进殿堂等计划,旨在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研究、保护、传承、鉴赏、品评等提供鲜活的经典案例。
为了庆祝首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的开幕,组委会特意邀请到了社会各界共襄盛举,除了参与本次音乐周的各位非遗传承人与各界学者,前来出席开幕式的校外嘉宾包括:前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部主任马荣国、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红等。参加开幕式的还有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元老、中国音乐界的前辈们:吴锡麟、郭淑珍、杜鸣心、周广仁、田联韬、陈自明、何振京、杨鸿年、苏木、胡志厚、伊鸿书、钟子林、袁静芳等。他们的到来,充分体现了各界音乐人士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与支持。
本场开幕式分为开幕仪式与活动庆典两个部分。开幕仪式由音乐周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云峰教授主持,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红、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分别上台致辞,他们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现状、保护和发展做了简要的叙述,并对民族民间音乐周的开展与延续寄予了厚望。
致辞过后,现场进行了“学术典藏计划”与“英才扶持计划”的启动仪式。这两项计划都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同步推出的学术性、公益性计划,一个旨在为参与者(单位个人)实现学术成果入藏高端学术文库愿望;另一个旨在为兄弟院校,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艺术院校、师范院校传统音乐骨干教师、优秀科研人员进行扶持。这两项计划的成功推进都能在一定程度地推动我国音乐学术界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术资源的合理交流与有效配置,实现音乐学术界“四海一家”的设计理念。
开幕式的第二部分为活动庆典,由本次音乐周各场学术展演片段共同奏响,可谓是本次音乐周演出活动的浓缩精华。河北子位吹歌《打枣》用不同的乐器模仿了京剧《苏三起解》的著名唱段,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令在场观众忍俊不禁;纳西族传统民歌《栽秧调》优美清新,展现了纳西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蒙古族《长调》与《呼麦》以自由悠长的歌唱旋律与无与伦比的演唱技术,一如既往地在吸引全场目光的同时,深深拨动着大家的心弦;《盘索里》的三拍子律动与其中《阿里郎》旋律的痕迹将人一下拉入了朝鲜族音乐的语境,特点鲜明、原汁原味;相比之下,壮族《坡芽歌书》的合唱表演明显经过了一定的专业处理,但歌书的文字展现与用歌声讲述爱情故事的方式,都透露着壮乡的浪漫与柔情;最后,活动庆典在纳西族众人热烈的“热美蹉”原始歌舞中到达高潮并完美收场。
从活动庆典的节目组成可以看出,本次音乐周的学术展演不但是来自河北、云南、吉林、蒙古等不同地域的联合演出,也是来自汉族、纳西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等不同少数民族的联合演出。所有人都秉承着“保护、传承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信念,从四面八方不远千里、不辞辛苦地来到这里齐聚一堂,从某种意义上寓意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四海一家”。
开幕式虽然短暂,但它所承载、所蕴含、所体现的精神与意义却不单薄,尤其是它时时刻刻都体现着的“传承”的力量。首先,出席开幕式的人员包括了老、中、青三代的学者,其中多数都是师承关系,仿佛将所有的人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到音乐界、学术界的发展轨迹。老前辈的出席,让开幕式显得更有意义与份量,因为他们的到来,让大家更加清楚:我们是从哪里走来,将要向哪里走去。而本次音乐周的“英才扶持计划”也是学术传承的另一种体现。其次,前来参加展演的各个非遗代表团,基本也都是师徒合作、代代相传,台下教授学习、台上联袂演出。他们坚持一代代的口传心授,才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音乐文化保留到了今天,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践行,一切保护与传承将无从谈起。
传承,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优良传统;传承,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基于传承,大家相聚在今日;为了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必将肩负使命,将“四海一家”的音乐盛会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走向四海!endprint